《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教学设计.docx
《《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教学设计.docx(14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内容:教材第135-136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 .使学生认识并理解三角形的意义。2 .结合实际,使学生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3 .使学生能按三角形内角的不同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形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概念。4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教学重、难点:三角形的认识及其特性。能正确区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指出下面的角各是什么角。二、教学新课:1 .理解三角形的意义。(1)我们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红领巾、三角旗、房梁架)(2)那么什么叫做三角形?(3)能不能说:“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为什么?(4)学生小
2、结: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每两边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看一看,一个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顶点,几个角。(板书如下)这就是三角形的特征。2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1)电线杆、自行车图。大家观察一下图中哪些部位是三角形的?(2)这些部位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的,而不做成其它形状呢?我这儿有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的木框,角上都用螺母固定了,下面我请两个同学上来拉给大家看看,你们就明白了。(3)指名的两同学先拉长方形框,大家观察,发现了什么?(变形)再拉三角形框,又发现什么?(不变形),这说明了什么呢?(4)学生小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是三角形固有的特性。正因为三角形的这种特性,所以不
3、少东西都采用三角形的结构。(5)请大家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4.教学三角形的分类。(1)在黑板上贴上一组三角形贴片,请大家说一说每个三角形中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2)大家能不能根据这些三角形的特征,每两个一组,把这些三角形分成三组?(3)指名回答,讨论为什么要这样分。(4)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5)我们把所有三角形作为一个整体,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就分别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三、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什么?有什么收获?四、巩固练习1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
4、题。2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2题。多指名说。3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3题。等腰、等边三角形,三角形的底和高教学内容:教材第136-137页的内容,练习三H一3-11题。教学目的:1 .使学生认识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边。2 .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会用直尺和三角板作三角形的高。教学重、难点: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征。正确作三角形的高,建立底和高的对应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说说什么三角形?他有什么特点。2 .指出你桌上的红色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你是怎样判断的。二、教学新课1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按三角形角的不同把三角形分成了三类,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边的特点。2 .
5、教学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1)以小组为单位,以各种三角形为研究材料。观察边的特点,你发现了哪些特殊的三角形?(2)小组反馈。你们发现了了哪些特殊的三角形?它们都有一个怎么样的共同特点?(3)小组合作研究,我们已经知道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那它们的角又有什么特点呢?分页代码(4)小组反馈发现了什么?是怎么样研究的?(5)通过研究你发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有什么关系吗?3 .教学三角形的底和高。(1)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锐角三角形。要求学生指出三角形的顶点。(2)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三角形的高实质是一条什么线?(线段)是一条什么样的线段?(3)老师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学生考虑一下直角三角形
6、的高怎样画?(4)引导学生讨论并画出:(5)画一个钝角三角形。演示如何从钝角顶点向对边作高。其它两条高怎样作以后再学。(6)小结:作三角形的高的方法与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方法是相同的。三、巩固练习做练习三H一的第3、4、7、8、9题。四、布置作业练习三十一的第5、6、10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内容:教材第137-138页的例,教学目的:1 .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2 .能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求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3 .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规律。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
7、一规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 .三角形按角的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2 .一个平角是多少度?1个平角等于几个直角?3 .如图,已知Nl=35,Z2=75o,求N3的度数。二、教学新课1 .出示一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有几个角?(板书:内角)2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有什么规律。4 .请拿出桌上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想一想,怎样折可以把三个角拼在一起,5 .三个角拼在一起组成了一个什么角?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6 .我们能不能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呢?为什么?(能,因为这三
8、种三角形就包括了所有三角形)11.老师板书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7 .一个三角形中如果知道了两个内角的度数,你能求出另一个角是多少度吗?怎样求?8 .出示教材138页例。让学生试做。9 .指名汇报怎样列式计算的。两种方法均可。Z3=180-780-44=58Z3=180-(78+44)=58三、巩固练习1 .做教材第138页“做一做”第1、2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 .做练习三十一的第12题。先列式计算,再量一量是否正确。说说第2幅图,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还可以怎样算?五、布置作业练习三十一的第13、14题。一、教学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例3)二、教材分析:本内容在教科书的
9、第85页的例4。例4是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除法的最后一个例题。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当除数十位上的数较少,个位上又不接近整十数,如14、15、16、24、25、26等数。如果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往往需要多次调商。因此,通过例4的教学,要让学生学会灵活的试商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试商、调商过程中的熟练程度。三、目标导航1、知识与技能: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进行试商,掌握除数不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除法笔算。2、数学思考: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鼓励学生寻找其他方法。3、解决问题:能合理利用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会
10、用两位数除法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4、情感与态度: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四、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提高学生试商、调商的熟练程度。教学难点:教会学生在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时更快更灵活地试商和调商。教学关键:利用榜样激励作用调动学生解决问题探索问题的积极性。五、学法点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知识,采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引出知识。听故事一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此,本节课教师以故事引入新课,利用故事人物的榜样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把计算教学置入现实情境之中,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注重
11、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五、教学设计:教学路径(一)复习准备,铺垫新知算:25X215X535X7156453255553354256454652455(二)故事引入游戏先行1、教师为学生讲述韩信点兵的数学故事。韩信生活贫困,但勤奋好学,后来得到汉王刘邦的破格提升,担任了汉军的统帅。在楚汉相争中,他运用了正确的战略战术,消灭了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项羽的主力部队,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名的军事家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学们,听了韩信点兵的故事,你佩服韩信的智慧吗?作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精通数学。在古代,将军指挥作战时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
12、将士兵列阵。比如说把100名士兵,列成方阵。方阵的每一面都是十个士兵。这样不管敌人从东南西北哪个方向对这个方阵进攻,都会遭到十个士兵的抵抗。那今天,你想不想像韩信将军一样来排兵布阵一番呢?(想)机会来了!3、小试牛刀。学校里很快就要进行广播操比赛了,老师决定把这个比赛排队的任务交给大家来完成,你们行不行?(当然行)要赢得老师的信任,你们得先拿出点真本事来给老师看看。(1)8个人怎样排队?如果你们8个人参加广播操比赛,你们准备怎样排队?(2)如果是全班参加广播操比赛,你们准备怎样排队?(三)排队布阵游戏导学1、提出排队的问题。广播操比赛将按年级进行,四年级共有学生140人,学校要求每排必须排26
13、人,可以排几排?还剩几人?同学们,排队的要求已经说清楚了,针对这样的情况,你能不能像韩信一样很快想出办法来排好队呢?学生提出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解决。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4026二2、估算。14026-15030=53、尝试练习,讨论方法。谁能试着计算这道除法题?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计算,然后把学生做题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写在黑板上。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算法:方法(1)教师进一步引导:你发现了什么问题?(余数比除数大)这是为什么?(因为商太小了)(因为我们把26看作30来试商,但30要比26大,所以商很容易写得较小)商太小了,我们该怎么办?(把商4改商成5)请学生在黑板上的算式中调商,进
14、一步计算,直到得出正确的计算结果。在这个计算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6与30相差比较大,把它看作一个比它大的数试商,商很容易写小,以后遇到像26这样的除数,可以考虑商大一点)方法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到商5的?(我觉得26比较接近25,正好我知道25X5=125,所以我就商了5,正好)教师点评:你能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选择更接近除数的数去试商很好,使试商的过程变得更简单了。方法教师质疑:你是怎么想到商5的?(我觉得把26看作30试商,30要比26大,因为我知道30X5=150,所以我想26X5一定小于150,所以我就商5试了一下,居然刚好)生:还有用到刚才估算的方法也能很快找到商5教师点评
15、:嗯,这三种都是不错的试商方法。4、拓展问题。同学们,听了几位同学不同的算法,你更喜欢谁的做法呢?无论你选用什么样的试商方法,只要能又快又正确的计算出答案,都可以。现在,你能根据答案,说说我们是怎样排队的吗?(可以排5排,还剩10个人)这样排队,你觉得好吗?(不好)为什么?分页代码引导学生:这样排队,竖排人数太多,横排人数太少,不美观。而且,排了5排后还剩10人,这10人该怎么办?(1)提出问题。如果学校里不规定每排人数,你还有更好的排队方法吗?按你的排法,会不会有剩余的人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除法算式。(2)请学生上台计算黑板上的除法题,算完后交流自己的试商方法。(四)开展竞赛体验算法1、
16、计算竞赛。要成为像韩信一样的将军,不仅要能排兵布阵,关键时候还要能拿出速度来。老师这儿准备了很多这样的算式,你敢不敢和大家比比,看谁在5分钟内计算的题最多?(敢)出示除法题校对答案,对计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2、方法总结。请刚才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发表获奖感言,主要谈谈自己在计算中采用了哪些好方法,才能做得又对又快。3、课外延伸。看了我们刚才的表现,让老师对这次广播操比赛充满了信心。我们自己好了,是不是也该帮帮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呢?(是)据老师的调查,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60人,二年级有285人,课后,你能帮他们也设计一下队伍吗?(能)五、错例点击错例:在5分钟内比比谁算得更多的练习中
17、,有些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错因分析:出现这类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将除数51看作50来试商,所以商了由于在竞赛中一心求胜,有些学生顾不上仔细检查。教师对这类因粗心大意引起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引导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六、精彩存盘1、先填一填,再试商。115=215= 15=45 15= 15=15= 15= X15=15)10515)8515)5014)1 2 01 6 )8 51 4 )8 02、从算式中选择商是一位数的进行计算。351404681649092123135335021035160418956325631650739512771189六、相关链接韩信点兵有一
18、次,韩信在兰陵的地方和项羽的军队打了一仗。楚军的将领叫李锋(骁勇善战,在与秦军作战时多次立功)。当时韩信手下有1500名将士,楚军却有2000名左右。韩信把士兵列成三个长方阵,每阵500名,轮番与李锋的军队战斗。楚军败退了。汉军约损失了近500名士兵,韩信并不追击。后哨士兵报告韩信,说有楚军骑兵追来。韩信迅速地点兵。他先命令士兵3人一组,最后多出2名士兵;接着又命令7人一组,仍多2名士兵;他再命令士兵5人一组,结果多了3名士兵。韩信马上告诉大家,现在我们有1073名士兵,将与五六百名楚军争锋是可以得到胜利的。刚布好阵,楚军就冲过来了,可是一看这阵势,汉军打枪了个大胜仗。韩信是怎么样的神奇妙算来
19、迅速统计和算出士兵数的呢?当时他对自己的兵力只知道个大概,约100O个左右。韩信平时演习点兵时,他就常用这个方法,他记住了一系列能同时被3、5、7整除的数:105,105X2=210,105X3=31510510=1050,这次点兵,总起来讲,就是他的士兵数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韩信很快算出,具有这样性质的最小自然数是23。233=7余2,235=4余3,237=3余2。再大一些就是23+105=128,23+105X2=233,23+105X3=338,23+105X10=1073,这样(前面己说过,韩信对自己兵力有个大约数,一千名左右)就能迅速确定了自己的士兵数为1073名。
20、(教学目标1、通过“打电话”的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需要用除数是小数除法去解决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2、利用已有知识,经历探索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3、正确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案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部门的实际问题。K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师:我想知道咱班学生,谁家没有电话?师:你家电话每月要花费多少钱你知道吗?师:你家电话花钱多是什么情况呢?和打电话的时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节数学课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老师板书课题)在学习新课前,我想大家做几道题:(利用商不变的规律计算)24030440204800400(口算)150258
21、00252000125(学生板演)(老师总结)二、自主探究,创建数学模型师:大家来看看这样的一幅图!你说说图中给你了那些数学信息吗?出示文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师:和你的同桌讨论如何解决“谁打电话的时间长”的问题。先估算一下。学生汇报,先汇报估算的情况,再列式精算!师:今天这2个算式和以前我们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在探索之前,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和前面学习的小数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体会到如果除数变成整数就好了,引导学生把新的知识转化为已有的知识。)师:现在大家小组内学生探索:如何计算2.380.34和23834的得数是否相等?(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
22、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照小数除以整书的方法进行计算。)三、巩固与应用1试一试: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0倍后,被除数末尾需要补0,2.77.5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后,被除数比除数小,商的整数部分需要补0,在练习后反馈时要引起学生的注意。2练一练:请把下列相等的两式连结起来练习:一.把下面各题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4. 681.2=125. 380.34=6. 20.325=3251610.46=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位的第四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主要内容是: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等。教学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角形的特性和分类 三角形 特性 分类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0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