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1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目的:1使学生感知生活中有许多比一百大的数,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能够一个一个地、一十一十地、一百一百地、一千一千地数万以内的数。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以及“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十进关系。知道万以内的数的组成。2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使学生主动认识“计数单位”与“数位”。3在数数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以及“百”与“千”、“千”与“万”之间的十进关系。2会数万以内的数,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难点:突破拐弯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张老师从
2、生活中收集了一些数学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1、二(2)班有39名学生。2小刚跑60米用了8秒。3小朋友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在9个小时。4中央广播电视塔塔高四百零五米,是中国第三高塔。5八达岭长城全长六千七百千米,是世界上古老的伟大建筑之一。这些数学信息中都有数,前三条信息的数是以前我们学习过“百以内的数”,后两条信息中的数与前面比,你们觉得怎么样?今天我们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大数。板书:万一内数的认识二、新授:1(出示)小方块问:有几个小方块,接着数.数完10个小方块,你知道什么?(板书:10个一是十)十个十个数方块问:你又知道什么?(板书:十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数方块问:900后面是多
3、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百是多少?(板书:十个一百是一千)一千一千数方块问:9000后面是多少?你是怎样数的?10个一千是多少?(板书:十个一千是一万)2(1)以前我们学习过计数单位“个、十、百”,今天我们又认识了计数单位“千、万”。(边说边板书)请同学说说几个一是十,几个十是一百,几个一百是一千,几个一千是一万.(2)同桌合作拨珠子从1拨到10,拨了多少次?从10拨到10到拨了多少次?从100拨到1000,拨了多少次?从1000拨到IoOo0,拨了多少次?(3)在拨珠子时,你发现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万”,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总结: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4)计数单位所
4、一一对应的位置叫数位,那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呢?第三位呢?第四位呢?第五位呢?3(1)(出示计数器)101问:这是多少?接着数到10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Ill百十个位上都是1它们的意思一样吗?(2)1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3)999问:个位上添上一个珠子该怎样数?为什么?43652的组成.问:千位是几,表示几个千?百位是几,表示几个百?十位呢?个位呢?四闯关游戏1青蛙看海:青蛙要看海,努力在跳台阶,已经跳到298级台阶,后面该跳多少级了?请同学们帮忙数一数.2摘苹果从796摘到8053运香蕉一百一百的数,从970数到11504摘葡萄一千一
5、千的数,从9500数到100oo5填一填八百二十九是由()个百、的。()个千、()个百、(五百二十七。4398的千位上是(),表示( 位上,表示()个()一千里面有()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四千)个();“3” 在()6猜一猜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学生?五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作业:在生活中寻找一些大数,读一读,写一写.【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和实际操作,直观地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一)创设活动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我们在做支架的时候,都把他们多成三角形,而不是方形的呢?我们下面来看一下(教师拿出一个长方形教具、一个三角形教具,拉动长方形框架对角使其
6、变为另一个图形。向不同的方向拉,这样反复做几次。)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学生跃跃欲试。)(二)探索新知1 .做一做:(1)师:同学们,你们可以亲自动手做一做。你在拉动时注意观察拉动后的长方形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个新图形又是什么样的?并把自己的想法与同伴说一说。(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活动,教师在小组内随时指导。)(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难发现长方形拉动后角不再是直角了或是角的大小变了,但边的长短没有变)(2)以小组汇报方式在全班反馈:新图形与长方形的联系与区别,描述新图形的形状。(学生语言表达不一定清楚,但只要意思对,教师这时都要给予鼓励。)(3)你们知道长方形变化后得到的是什么图形吗?(学生回答。这
7、时有的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这是平行四边形,如说不出教师可以直接揭示。)2 .找一找:(1)师:你能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红色吗?能能说出生活中有那些是平行四边形吗?(给学生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2)小组形式汇报反馈。当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时,要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鼓励他把话说完整。(3)课件演示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3 .画一画(1)师:你们想把刚才在生活中找到的这些平行四边形在点子图中画出来吗?(2)出示附页3中的点子图。学生动手画一画。(3)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4 .数一数师:现在我们来数一数下面图形中有几个平行四边形。(小组活动,派代表说明,大家共同讨论)【
8、教学目标】1 .结合“捐书活动”这一活动,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 .发展从表格中获得信息,提出问题及估算的能力。3 .在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连加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在交流连加算式的计算方法过程中,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为“希望工程”捐书活动开始了!同学们都积极地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建设小学和民族小学这两所学校的同学们还悄悄地比赛,他们都想为“希望工程”多做贡献。老师把这两所学校的捐书情况做了个统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捐书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吧!出示课件,学生自主观察、讨论,启发学生根据图表中提
9、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师:这里就是学校捐书情况的统计表。谁能告诉大家通过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你们能提出和加法有关的问题呢?教师可以启发,例如:建设小学的捐书情况:(1)一、二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104=222(本)(2)二、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04+95=199(本)(3) 一、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118+95=223(本)1 .想一想:建设小学三个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2 .列式:118+104+95=仔细观察这个算式,它和以前学的不太一样。你能不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估算。老师请大家先来估计估计,大约会有多少本?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3 .算一算。你们认为自己估计的准不准呢?好,请你
10、拿出练习本,动手算一算。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内和好朋友交流一下。(二)拓展应用(1)妈妈想买一个电饭锅,一辆自行车和一台收录机,根据画面上的信息,你来估计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钱?(2)如果妈妈带100O元,想买着三样东西,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呢?(3)如果妈妈带500元,她能买其中的哪种商品吗?学生交流完成,教师巡视,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继续完成下面的问题“买糖”。()小结这节课,你学了什么呢?使用教材全日制六年制小学试用课本数学第四册教学内容万以内数的读法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理解数位意义.掌握读法法则,会读万以内的数.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教学过程
11、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 .口答:10个十是几?10个百是几?10个千是几?2 .说出下面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或几个十组成的,再读出来:23、54、60、70、100.评析:新课前充分复习旧知,抓住知识的生长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准备迁移,过渡自然.二、新授.(一)教学例5.1.出示计数器,学生观察后说出数的组成.3 .出示计数器图,说数的组成.(板书:4321)4 .看图回答问题,引出数位顺序表: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个位?十位?百位?(板书:个位、十位、百位);百位上是几?表示什么?10个百是多少?从右边起第几位千位?(板书:千位);千位上是几表示什么?10个千是多少?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
12、(板书:万位)5 .练习:先看数位表把数位顺序完整说一遍,然后再同桌说,最后指名说.评:利用数的组成引出数位表,利用数位表熟记数位顺序,为读法垫定坚实的基础.6 .引导观察比较.a.从个位到万位哪位是最高位?哪位是最低位?b.出示数字,说说放在个位上表示几个几?放在百位上各表示什么?7 一想:为什么九字9没变,而表示的数却不相同呢?小结:每个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就不相同.评:利用数字9的移动,来说明数位的意义,既有趣味性,又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化难为易,便于理解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所表示的数也就有不同的含意.(二)教学例61 .中间末尾没有0数的读法:(板书:99),谁知道这两个
13、9各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什么?请你想想:刚才先读的是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9读作什么?个位上的9呢?(板书:九十九)(板书:999)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百位上的数读作什么?这个数该怎么读?(板书:九百九十九)(板书:657)你应该从哪位读起?怎样读这个数呢?(板书:六百五十七)(板书:3419)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千位上是几?读作什么?这个数读作什么?(板书:三千四百一十九)请大家观察这几个数想一想.a.两位数要从十位读起,三位数从哪位读起?读万以内的数时,应从哪位读起?按照什么顺序读?(出示法则第1条)b.刚才你是怎样读这个数的(3419)?千位上是3你们读作三千,千位
14、上要是5呢?千位上的数应怎么读?百位、十位、个位上的数怎么读?(出示法则第2条)练习:(1)指名读计数器图下边的数(4321)(2)指名读数:263、3812、341评:利用旧知进行导入,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出1、2条法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2 .中间有O数的读法.a.(板书:703)观察这个数与前边的数有什么不同?怎么读这个数呢?(板书:七百零三)练习:8067098037观察:703与8037的0各在哪位上?想一想?如果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该怎么读?b.(板书:5005)这个数的中间有几个0?读作什么?生讨论后小结:一个数的中间有两个。时,也只读一个0.指名读这个数.(板
15、书:五千零五)试读:5007、3003、70074001c.观察:703和5005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想一想:当一个数的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时,你读了几个0?(出示法则第3条)3 .末尾有0数的读法.(板书:8000)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千位上是几读作什么”百位、十位、个位上的0读不读?(板书:八千)(板书:10000)这个数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读作什么?(板书:一万)观察:以上两个数有什么相同点?八千末尾有三个0,一万末尾有四个0,这些数末尾的0读不读?(出示法则第4条)4 .中间末尾有0数的读法出示7030,这个数的中间和末尾都有0,该怎么读呢?练习:3030、2080
16、、5070、1010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3:比一比(第70页)。教材分析:比较数大小是数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已有一定的基础。比一比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3的教学内容,例1是1000以内数的认识,例2是1000以内数的读写组成。例3的“比一比”是在学习数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主要学习内容是100O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教材把IOoO以内数大小的比较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二是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学好本课,使学生既进一步加强对100o以内数的认识,掌握10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又为学习1000
17、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例7)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 .进一步加深对IooO以内数的认识,掌握Iooo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2 .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伙伴合作交流能力。3 .在游戏中体验学数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成功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数位上所表示数的意义的不同去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位数相同的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千以内数位表(2个)、O至9数字卡片(4套)、卡片纸(每人1张)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铺垫迁移1 .复习1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创设海龟比年龄的教学情境(图一、图二),让学生比较8与13、13与31的大
18、小,并说出比较的方法。1. )一位数与两位数大小的比较:8V13或138。(2)两位数大小的比较:13V31或3113。【设计意图:海龟比年龄是一个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本环节的教学以比较海龟的年龄为导向,很自然的复习了以前学过1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的方法,同时也为下面学习的100O以内数大小的比较作巧妙的铺垫。这样的复习引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合作学习,探索发现1 .学习“1000以内数大小的比较”(1)创设教学情境在“海龟比年龄”教学情境的基础上,创设“龟兔赛跑”的教学情境(图三):3只小兔来到3只海龟身边,它们比赛在相同的时间内看谁跑得远。演示比赛前,让学生选定一个参赛对象,并
19、为它加油鼓劲。6只动物比赛结果分别为100米、210米、230米、240米、IoOO米、120米(图四)。【设计意图:“龟兔赛跑”又是一个很有童趣的话题,这里面包含了例3中所用的学习素材:T00V1000”、“210120”。让学生选定一个参赛对象,并为它加油鼓劲,是为了使学生参与“龟兔赛跑”活动中,是一个参与者,而不是一个旁观者。这样,就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性。】(2)学生尝试比较数的大小每个学生从“230、120、io。、210、240、Ioo0”六个数中,选择两个数进行大小比较,把比的结果(如:100VlOOO)写在卡片纸上,并展示在黑板上。【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比较的结果写在卡
20、片纸上,并展示在黑板上,可以为学生积累了学习的素材,同时又便于学生把这些大小比较的关系式分成“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和“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两种情况。同时培养学生的数感。】(3)学习“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图五)从黑板上选择TOOVlOO0”卡片纸(即例3的第一种情况),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从数的意义上直观比较数的大小,并得出位数不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页代码(4)学习“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图六)从黑板上选择“210120”卡片纸(即例3的第二种情况),引导学生借助计数器从数的意义上直观比较数的大小,并得出位数相同的数比较大小的方法。(5)小结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小组合作
21、学习形式,讨论得出“1000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设计意图: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比较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上有进一步的提升,实现了思维碰撞,培养数学思维和合作能力。教学时尽量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比较方法,充分尊重学生。不给学生概括比较数的大小的抽象法则。】(6)回归文本,阅读质疑让学生独立看书第70页例3,填上答案,知道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鼓励学生质疑。2 .反馈练习(1)做一做第1题(图七)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再说出比较的方法。(2)做一做第2题(图七)动态演示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设计意图:通过讨论,让学生加深对相同的数字在不
22、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义的不同的理解。】(3)做一做第3题(图七)动态演示题目,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做。【设计意图:本题重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组织学生做比较数大小的游戏。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各小组派一名代表抽数字组成三位数,然后进行数字大小比较,看哪个小组组成的三位数大。游戏共分三轮,每轮玩法如下:第一轮游戏玩法每队各派一个代表来抽数字卡片;第一次抽到的数字放在百位上,第二次抽到的数字放在十位上,第三次抽到的数字放到个位上;哪一队抽到的数字组成的三位数大,哪一队就赢;能确定胜负时,本轮比赛结束。第二轮游戏玩法将第一轮的第二点玩法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万以内数的认识 以内 认识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