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docx
《《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设计.docx(18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设计思想教材是利用吃西瓜的情景引出分数的简单计算。考虑儿童的生活实际,用学生吃西瓜的情景引入新课,因为学生过生日的情感体验大都是愉悦的,采用这一情景,更有利于调动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受整数加减法的影响,学生很可能认为1/8+2/8等于3/16,鉴于这一点,教学时着重引导学生在情景中感知,形成正确表象;在操作中体会,得出正确结论;在交流中明理,认识到分数计算中分数单位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二、教材分析教材安排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在单元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分数并能比较分数的大小,本节内容包括同分母(分母小于10)分数加减法及
2、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教材第96页例1从分吃西瓜的情境引入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图中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块),熊大吃了2块,熊二吃了1块,要求一共吃了多少块,即计算2/8+1/8是多少。教材第96页例2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减法。通过直观图来展示同分母分数的减法计算过程,便于学生理解算理。接着让学生通过填空,来呈现思考的过程。这样逐级展现算理,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学生对分数减法算理的理解。教材第97页例3教学“1减几分之几”。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很容易理解1可以改写为分子分母相同的分数,这样减法就不会有困难了。不过教材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一点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来理解“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方
3、法。三、学情分析每个小孩子都喜欢看熊出没动画片,这节课我精心设计有关于熊大、熊二的过渡语,并结合学生以有过“吃西瓜”这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利用这一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主动积极思考,大胆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积极引导,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生成知识、掌握知识。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初步形成同分母分数简单计算的技能。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索、观察思考,初步感知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与观察类推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理念,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五、重点难点易错点重点:理解简
4、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算理,学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形成同分母分数简单计算的技能。难点:1、理解并说清算理,初步形成同分母分数简单计算的技能。2、整数1减去几分之几的算理易错点:1、容易混淆把分母直接相加减2、不容易理解整数1可以根据分母分成相同的分数六、教学策略与手段通过直观、推理让学生充分感知,然后经过比较归纳,最后概括算理,从而使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进而达到感知新知、概括新知、应用新知、巩固和深化新知的目的。采用快乐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敢于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动眼以及采用对口令抢答等多种形式的巩固练习,使学
5、生变苦学为乐学,把数学课上得有趣、有效、有益。七、课前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八等分圆的图片等。八、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题1、出示吃西瓜的情景:导入:光头强从街上买回一个西瓜和一个哈蜜瓜。然后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了8份,熊大吃了2块,熊二吃了1块。用分数怎么表示?学生说教师贴图。2、2/8表示几个1/8,1/8表示几个1/8,兄弟俩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请同学们算一算。三探究新知。1、教学分数加法例1。1学生讨论:1/8+2/8等于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围绕问题:“西瓜总份数有没有改变?”来讨论。(西瓜总份数没有变,只是所占的份数增多,分母不变,分子相加)2闯关开始了,清同学们拿
6、出练习本:2/4+1/4=4/9+3/9=3总结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过渡:熊大、熊二吃了西瓜还想吃巧克力,光头强将一大块巧克力平均分成6份,熊大一口气吃了这块巧克力的5/6,熊二吃1/6,请问,熊大比熊二多吃几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计算?2、教学分数减法例2。1出示图形:5/61/6,思考:怎样计算?2讨论:5/61/6等于多少?3汇报算法:5个1/6减掉1个1/6还剩4个1/6,也就是4/64我们来闯第二关:6/7-2/6=4/51/5=5总结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过渡: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计算方法,像这样的计算是分数的简单计算一一板书课
7、题。3、教学(例3):过渡语:熊二在光头强家里拿回一个香喷喷的大蛋糕,他想只给熊大吃1/4,他自己留下了几分之几?(课件出示圆形、数字“1”和1/4)1引导列式:师:我们用1来表示这块蛋糕,给熊大1/4,求留下几分之几应该怎么列式?学生说列式教师板书1-1/42动手操作:1T4=,请学生说说怎么想?师: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同桌一起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圆形纸片折一折,找出计算的方法。请学生到台上边演示边介绍想法。教师及时给与表扬鼓励。3师小结:减数的分母是几,就把1看成几分之几啊?又到了闯关的时间:1-1/4=1-2/6=1-8/9=四练习巩固。过渡: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这是
8、分数的简单计算规律,我们用这样的计算规律来练一练。(抢答:口算。)五、课堂小结。1、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小结: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齐读)2、大家的收获可真多,怎么来看看哪个组获胜了呢?六、课堂检测。同学们为最后的胜利加油!七、板书设计分数的简单计算1、1/8+2/8=3/8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2、5/6-2/6=3/6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3、1-1/4=4/4-1/4=3/4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70页例2,练习十五第4至7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2、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
9、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3、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1、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29人,每张门票8元,他们带了250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出示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钱够吗?2、分析问题(1)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你从题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10、(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生可能会回答:29X8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250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29X8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了呢?你们来说说。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3、引出目标:这
11、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4、解决问题(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29X8大约得多少?好好想一想。(2)、小组交流: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相互交流。(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组长来说一说你们的想法?小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29X8240(元)240元250元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我们在计算29X8时,先把29看成30,因为30义8=240(元),所以29X8=240(元)强调:我们把29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250元进行比较,因为240元250元,所以带的250元够买门票。(4)、强调29X8
12、大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七,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5、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道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二)、结合生活,创编例题。1、情景引入:美丽的公园吸引了许多游客。这时又来了一些同学,现在是32个孩子带250无钱,够吗?注意:现在和前面一样,每张门票8元钱。2、尝试估算分页代码请你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简单地记录你的估算过程,注意写答语。和小组交流,统一意见。1、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组一:328240(元)240元250元答:带250元钱够买门票。生说:我们是把32看作30来计算的,因为30
13、X8=240(元),所以32X8=240(元)O师说:这种估算方法是正确的,可是结论合理吗?大家好好想一想吧。组二:328240(元)生说:我们的估算方法和上一组是一样的,但是,2X8=16(元)30X8=240(元)16+240=256(元)256元250元答:带250元不够买门票。2、也许还有很多估算方法,上面这两组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有的认为够买门票,有的认为不够买门票,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回顾一下:把32看作30是估大了,还是估小了?30X8=240(元),也就是花240元钱只买了30个同学的门票,还差2人没有买票。经过比较,知道带250元不够买门票。对于这个问题,仅仅估算出一个大
14、约数是不够的,要考虑剩余的人数。你们现在清楚了吗?没关系,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我们需要慢慢体会。我们来比一比,看一看。3、比较分析,感悟估算。观察以上两组算式:298,把29看作30,308=240(元),够买门票;32X8,把32看作30,308=240(元),不够买门票。请大家思考:拿了同样的钱去买门票,估算结果同样都是240元,为什么29个同学带250元钱够买门票,而32个同学却不够呢?想一想,这是为什么?我们老师要适时的引入大估和小估的问题。师总结:这两个问题的估算方法都是正确的,但是由于估算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约数,它与准确数始终有一定的距离,因此,遇到实际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
15、外出办事时,通常会多带一些钱,这样遇到万一的情况比较保险。(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1、小明在动物园参观。(1)、出示: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仔细读题,思考以后在练习本上解答。)过程略。(2)、和29X8比较,同样是估算,为什么它在估算后要进行比较,而这一道题在估算出一个大约数就结束了?它不需要比较吗?师小结:不是所有的估算题目都需要比较,我们要看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道题求是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我们已经求出大约数,当然不需要比较了。(四)、全课总结: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乘法估算,只要你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有意识地运用估算解决生活
16、中的数学问题,你会觉得数学很有趣。估算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当它运用到生活中的时候,要注意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合。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中用好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68-69页的例1和做一做,练习十五的第1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2、使学生经历整十、整百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对学习数学知识的情感。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
17、点:发现、归纳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孕伏铺垫1、口算:6X49X35X39X78X57X54X86X82、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二、探究新知1、教学主题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玩,高兴吗?(I)出示第68页主题图。谁能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2)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X9=18、学生独立解决,然后集体订正。(3)出示: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10人要多少钱?、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教师板书:2X10、思考算法:列式后独立
18、计算,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汇报:a、可以先算9个2的和是18,再加上一个2是20,所以2X10=20;b、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10个2相加是20,所以2X10=20;C、第三种想法非常巧妙,根据乘法的意义,也可以把2X10看成是2个十,因为2个十是20,所以2X10=20。这种方法口算得很快。(3)出示: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组织学生列出算式,师板书:20X3=、思考:20X3=?同学们先自己独立地想,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进行班内交流。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想法:a、因为3个20是60,所以20X3=60;b、因为2X3=6,所以20X3=60
19、;师:你觉得那个方法快又好?我看我们班的同学都非常棒,算出了得数,还能讲出道理。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一一口算乘法。(板书课题)2、总结规律:师:游乐场的小松鼠要请大家帮忙了。出示:2义4=20X4=2004=2000X4=同桌交流:怎样算?然后汇报。师: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讨论,汇报)小结: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计算时先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出积后,看整十,整百,整千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三、反馈练习1、赛一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10X410X610X820X440X6608300450067008100092、帮一帮:帮售货员阿姨解决问题。出示教科书71页2题、3
20、题主题图。提问: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独立列式口算。3、找一找:找到自己的好朋友。要求: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240的乘法算式。看谁写得多!240=()()=()()=()()=()()四、全课总结:师:同学们你们在游乐园玩得高兴吗?在高兴的同时你又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怎样进行口算乘法?在口算乘法时你准备提醒你的同学注意哪些问题?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
21、,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二、教学时间:7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
2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字号。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无敬畏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教学具准备:教学情境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现在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男孩叫贝贝,女孩叫玛丽。二、探索新知。1、同学们,这个玩具店真漂亮,玩具真多,(出示商店图)贝贝和玛丽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购买什么玩具吗?你是怎么知
23、道的?他们怎样付款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2、提问:书上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3、学生口头列式:教师同时板书算式:(1)贝贝应付钱:44+25=O(2)玛丽应付钱:44+38=O4、谈话:这两道算式如果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机会是很多的,贝贝和玛丽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相互交流。5、反馈: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第一道算式:44+25=O(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数的简单计算 分数 简单 计算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1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