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应用题》教学设计.docx
《《图文应用题》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文应用题》教学设计.docx(12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学内容:第58页及62页的11T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学会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2、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学重点:理解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确定选择加法还是减法。教学用具:情景图的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2、6、7、8、9的组成。二、新课。1、分步出示小鹿情景图。(1)先出示大括号,下面写9只。师:谁能说出它的意思?(2)再出示跑走的3只。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达,再让学生把两句话合起来说一遍。(3)出示问题部分。师:看图你知道了什么?问题要求的是什么?师:谁能根据图编一道题?并列算式。师根据学
2、生回答板书:9-3=61、蘑菇图方法同上。三、巩固练习。1、做一做让学生先说图意,后列算式。2、综合练习。第62面11-14题四、全课小结。教材简析:本课时内容选自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七单元加减法(二)第四课时“有几棵树”教材第74、75页。本课主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本课时教材呈现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安排一个两排树一共有几棵的情境,学生在计算几棵树的过程中,渗透一些环保的意识;(2)探索这个问题时可能产生的几种情况,这部分内容的呈现主要说明解决“8加几”的问题方法不是单一的,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行选择,随后进行交流;(3)直接计算“8加几”的加法,以作
3、为巩固练习。整节课始终贯穿着向学生进行环保的人文精神熏陶。设计思路本节课教学在设计上,以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为主要的课堂学习方式,特别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目标,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反思,实现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和谐统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为后面将要学习的“十几减8、9(即这位减)的计算做好准备,在本单元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以问题情境一一建立模型一一解释应用的叙述模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一一植树入手,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算式的过程,并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自然的从9加几的学习迁移到8加几的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8加几”的计算方法。2、能力目标: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及德育渗透点:教学重点: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德育渗透点: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情境挂图一幅2、学具准备:学具盒(小棒、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设计过程:一、情境导入,进行环保教育.1 .谈话
5、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寒冷的冬季过去迎来什么季节啊?生:寒冷的冬季过去迎来温暖的春季。师: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大好时期,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小学生也积极开展了植树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种的树。2 .出示:主题图师:哇!他们种的树多整齐啊!我们也要向这些小学生学习,爱护花草树木,多植树,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美丽。师:看到这些树,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生:他们种了2行树。生:第一行有8棵。第二行有6棵。3 .提出数学问题,列式解答。师:根据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一共种了几棵树?生: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棵树?生:第二行比第一行少种几棵树?4 .揭题,板题。师:
6、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有几棵树”的问题。师:怎样解答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呢?师:第一行比第二行多几棵树?怎样解答呢?生:用减法计算:86=2师:第二行比第一行少种几棵树?生:用减法计算:8-6=2师:一共种了几棵树?生:用加法计算:86=6+8=二、问题呈现,体会计算多样.(一)教学“8+6”;引申“6+8”。1 .“8+6”怎样算?学生独立思考:拿出学具盒里的学具,摆一摆,想一想,说一说。分页代码2 .两人小组讨论.3 .全班交流.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1、从8数起,数上6个数是14.2、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3、把8分成4和4,6加4得10,10加4得14;4、9加
7、6得15,8比9少1,15减1得14;5、10加6得16,8比10少2,16减2得14;6、清计数器帮忙4 .同位互说算理,全班齐说算理。5 ,“6+8”怎样算?生:因为8+6=14,所以6+8=14生:“6+8”和“8+6”的算法一样的。可以用8凑十算,也可以用6凑十算。6 .说一说与前面学过的9+?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都是先把其中一个数凑成十,然后再算)7唱儿歌:“8加几,不用怕,借2个,凑成十,计算起来对又快。”(二)比较。1 .“7+6”怎样算呢?指名答。2 .计算对比: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自己思考。7+6=138+6=143 .四人小组交流.4 .全班交流小结。5、
8、出示“凑十”儿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一)看图写加法算式。第75页练一练第一题)85=68=师:同学们种的花开得可真鲜艳啊!吸引了许多的蝴蝶。(二)第75页练一练第二题蝴蝶图师:五颜六色的花还吸引了许多的蜻蜓呢!(三)第75页练一练第二题蜻蜓图四、自我评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8+几的加法算式)有什么办法算得更快?(先把其中一个数凑成十,再计算出来)教材分析:10的认识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的教学内容。在认识69后,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数感,具有认识和应用数字的经验和知识基础,因此本节课力求体
9、现学生的自主性,在生动的活动和情境中体验、学习有关10的知识。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认识1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大小,能简单区别10个和第10,会写IOo2 .使学生在活动中、操作中,归纳并掌握10的组成。3 .通过学具的拼摆,使学生经历发现、归纳数学知识的过程,培养学习方法和能力。4.通过游戏、儿歌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一、10的故事:创设情境1、故事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关于“数字”娃娃的故事,看看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课件出示)有一天,09这些数字娃娃去郊游,“9”最大当了队长,于是它就骄傲起来了,看不起别的数
10、字娃娃。它看到“0”最小,站在队伍最前面,就走过去,神气地对“0”说:“你呀,没头没脑的,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我比起来,你真是太渺小了。”0听了非常难过,伤心极了。“1”听了以后打抱不平,它走到“9”的身边,很有礼貌地对“9”说:“不对,如果我和0站在一起,比你还大呢!”“9”听了非常惊讶。2、提问:小朋友们,数字娃娃“1和0”站在一起是几呢?“1”说他和“0”组合起来比9还大了,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0的认识。(板书课题)探究学习1、学习主题图: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小朋友们认真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是几呢?跟你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同桌同学互相交流。指名回答:你发现了什么?生:我
11、看到了10只白鸽。生:草地上有9个小朋友和一位老师,一共有10个人。指名学生带着同学数。2、摆一摆:小朋友们10个人你会数了,那10根小棒你能摆出来吗?学生摆小棒。提问:你是怎么摆的?(一根一根地摆,两根两根地摆,五根五根地摆)3、举例:小朋友们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事物是与10有关的,你能用10来说一句话吗?4、指导写10:小朋友们,我们己经认识了10,还要会写它,翻开数学书65页,自己学习10的写法。提问:谁来说说10要怎样写呢?应注意什么问题呢?指名回答并出示10的写法课件。强调:先写1再写0,左边写L右边写0,占两个日字格,1和0不能分开。然后在小方格本上写5个10,投影仪展示同
12、学的作业并评价。5、认识10以内数序和大小小朋友们,数字娃娃从那次吵架以后,再也不吵架了。因为他们明白T,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你们看,他们又排着整齐的队伍向我们走来了。(教师出示尺子的课件)提问:括号里该填几?提问:小朋友们这把尺子与我们前面学过的尺子有什么不同呢?(多了一个IO)IO是排在哪里呢?(9的后面)提问:我们知道了9和10在直线上的位置,那在计数器上又该怎样表示呢?出示9颗数珠,齐数。提问:这表示几呢?那10要怎样表示呢?给数字排队,你会怎么排?按什么排?9和10的大小关系,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说出来吗?(板书99w齐读)你知道了9和10的大小关系,那你现在能说说
13、数字娃娃“1”说对吗?为什么?进行思想教育:说得真好,那么我们能不能像“9”开始那样看不起别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我们不能瞧不起别人,要学会尊重人。刚才我们用10颗数珠表示10,现在你能用数珠说说第10和10有什么不同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了,你能做出这道题吗?练习:一共有()个口,从左数起。在第()个,把右边的10个图形圈起来。指名回答,并评价。小朋友们,你们学得非常认真,我们来放轻松一下,老师想和你们玩个游戏。6、学习10的分成D实践操作,分小棒:师: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大家用10根小棒表示,自己分一分,说一说10的组成,并写下来。也可以直接写。(教师巡视,发现不同情况。)2)汇报板书
14、:学生汇报各自发现的10的组成,在投影仪下用小棒演示,说一说,并写在黑板上,并领导大家读一读。3)归纳发现:分页代码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黑板上板书的10的组成,按一定顺序读一读,并发现其中的规律:10的组成有5组,共9个。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能知道10可以分成9和L交换位置。10的组成中,前面的数越来越大,后面的数就越来越小。4)理解中记忆:拍手打节奏,诵读10的组成按不同规律和顺序诵读后,尝试闭眼诵读10的组成。5)自由背诵,个别背诵6)对口令五、总结关于10的知识关于10的知识的回顾总结这节课,大家学的开心吗?认识了哪个新朋友?了解了关于它的哪些知识?六、完成关于10的练习应用有关10的
15、知识练习九,题1、2、3o板书设计10的认识1010101010教学反思新课一开始,我利用故事引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既复习了9以内数的大小,又引起了新的数学思考:用什么办法不让9这么骄傲,帮一帮伤心的0,很自然的引出了今天要学习的新数“10”。同时,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悟到了两个数字可以组合成一个新的数,数与数之间是有联系的,是可以组合的。在数数的时候,创设大量的情境:数人物,数鸽子,数珠子,数刻度等内容都是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教学效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10个和第10个的区别,但最后在说区别时没有再重点强调下,或许效果会更好。在教学10的组
16、成时,因为学生在学习29的认识时,已经对数的分解有一定的方法了,所以,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和学习,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把以前学到的方法顺利迁移过来。在汇报完答案之后,再让学生评一评哪种方法最好。然后通过师生间,生生间的对数游戏巩固新知。又让学生说说看到什么,就能想到什么,找出各个分解式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最后以一首儿歌凑十歌结束新课。最后的练习,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10的组成的认识,但因时间关系没有很好地利用,同时因自己急于把课上完,所以比较匆忙,没有引导学生观察题目说题意。整堂课下来,一方面,学生在课前情绪有所波动,另一方面,自己对于这堂课过于紧张。几年没接触数学,
17、对数学的教学一直都没有什么经验。以至于学生的兴趣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也出现了很多这样那样的错误,比如:应培养学生数数时,按顺序数,这样就不会少数,漏数。很多环节没有处理好,在教学中,我对孩子的表扬一直比较欠缺。在教学语言方面,自己也一直没注意到,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P90-P91,小明的一天教材分析:小明的一天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中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时间无处不在,所以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猜想、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
18、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在本节课中呈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的学习方式。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2 .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感到数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教具准备钟模型、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19、:分页代码板书设计教学内容:教室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2、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和有条理地表达。3、进一步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关系。教学准备:仔细观察我们的教室。教学方法:活动中学习。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课前我们仔细观察了自己的教室,说说教室里有什么,用上前后、左右、上下等词。有条理地描述。小组间相互汇报。指名说。再看看书上的小朋友他们是坐在什么样的教室里。看图说一说。二、应用教学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说说你家的客厅里都放着什么?引导按顺序说。说说你的小房间里放着什么?还有厨房间里都放着什
20、么?三、巩固练习1、让学生自己观察,摸一摸,说一说文具盒。汇报交流。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到火车站的路线。一边指一边说。学生交流。3、游戏活动。(1)到游乐园里去玩,请你说一说,你的前后,左右各有什么?(2)教室里同学们玩捉迷藏游戏。说出位置,自己找。四、小结。通过本课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本领?、教学目标:1、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计算。2、通过合作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自己对10以内的加减法进行归纳、整理。教学方法: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准备:纸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今天这堂课老师想
21、请小朋友们写一写我们学过的算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多。二、10以内加减算式的整理1、让学生尝试写出10以内的有关加法算式。2、小组交流:列出的有算式。3、试着进行加法表的整理。怎么整理?按照得数是10、9、8、7、6、5、4、3、2、1、0进行整理、归纳。(放手让学生小组间合作交流,共同完成。)每组发给一张表格,完成表格。4、小组推荐一人进行汇报。5、继续讨论:根据小组间填的表格进行讨论:竖着看、横着看、斜着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6、汇报讨论学习情况?三、10以内的减法算式的整理1、看61页上面的图,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2、弄清题意,说一说应怎样整
22、理减法算式。3、小组交流。4、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5、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从表中可以发现哪些规律。6、小组汇报。四、回顾总结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说一说:我学会了我最喜欢,你呢?教学目标:1、能正确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2、在集体的情境活动中,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教学重点:在活动中明白算理。教学准备:ITO数学卡片、算式卡片、头饰教学方法:情境活动教学一、第1题教学今天,动物园来了很多小客人,他们都想找一个好朋友,可是却没能找到。让我们班这些聪明的小朋友们一起来帮忙找一找。-小学教学-设-计-网-分给10个人动物头饰,一张数字卡片。要求:1、找出的好朋友必须是两个数合起来组成10。2、边唱找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图文应用题 图文 应用题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1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