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docx
《《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不变的性质》教学设计.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一、教学内容:商不变的性质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灵活运用商不变性质解题;智能目标: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比较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在合作中体现团队精神。继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的亲近感。重点:理解和掌握商不变性质,会应用性质解题.难点:正确理解“同时”、“同一个数”、“0除外”。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创设情境。(猴王分桃的故事引入)2 .启发提问,导入新课。(1)同学们,为什么猴王和其它小猴子听完贪吃而又自作聪明的肥肥的话后,都笑了呢?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分析故事中的条件和问题,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要求学生根据条件,列出
2、算式,并计算出小猴子平均每天能吃几个桃。82=4(个)164=4(个)328=4(个)6416=4(个)通过计算,学生发现猴王四次分桃,看起来分得的桃是越来越多,其实平均每天能吃到的桃都是一样的。(2)猴王是运用什么知识来帮助教育这个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的小猴子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想)学了今天这节课的知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板书课题:商不变的性质)(3)如果以第一个等式为标准,下面三个等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和商,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二、进行新课(一)揭示商不变的性质1.观察比较。学生发现这四组题的商都是4。然后,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并交
3、流各自的发现。(1)如果以第一组为标准,用第2、3、4组和它比较,同桌两人讨论被除数、除数分别起了什么变化。然后在分组讨论基础上,请若干名学生汇报讨论情况。第(2)式与第(1)式比较:被除数8乘以2是16,除数2也乘以2得4,商不变。边讲边在黑板出示:(82)(2X2)=4用同样方法讨论第(3)、(4)式与第(1)式的比较结果。出示:(84)(2X4)=4(88)(2X8)=4(2)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商不变。)说得好!要乘以相同的倍数,商才不变。(板书:相同的数)(3)根据上述的例子,学生自己举例,在括号里填数。()()=4(4)判断:4
4、08=(402)(82)16080=(1604)(804)54090=(540100)(9010)()(5)刚才我们讨论的都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相同的数,那么除以相同的数商变不变呢?(6)请同学们以第4组为标准,拿第3、2、1组分别同第4组比较,看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642)(162)=4(644)(164)=4分页代码(648)(168)=4(7)通过刚才的比较,你又发现什么规律?(生:我发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8)老师也填写了一个算式:(640)(160)同时除以0,行不行?二、小结: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数,这个数不能为0。把两种情况总结概括成
5、一句话,那谁来把这句话补充完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这叫做商不变的性质。(9)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本领“商不变性质”在书上P65,请同学看书,齐读商不变性质找找那些词是关键词?(同时、相同、零除外)再读一遍。(10)乘以几也可以说是扩大几倍,除以几也可以说是缩小几倍。那么这商不变性质还可以怎么说?(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它们的商不变。)三、巩固新知、拓展练习:1、在。里填运算符号,口里填数。1) (605)(4O)=152) (60O)(44)=153) (15000)(20X4)=754) (15005)(20O)=755
6、) (480O)(612)=806) (480O)(6O)=802、判断题。A、X” )哪些算式与“45015”相等(相等的算式打“ ”不相等的算式打1) (4503)(153)()2) (4503)(153)()3) (4503)(15+3)()4) (4503)(15X3)()5) (450-3)(15-3)()B、54090=(540l)(90X1)是运用了商不变性质。()3、选择题:1)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8,那么商是()OA160B20C16D2002)被除数缩小5倍,要使商仍是80,除数应是()A缩小5倍B乘以5C扩大5倍D减少53 )ac=()A(ab)(
7、cd)B(ab)(cb)C(ab)(cb)(b0)四、总结:1、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2、谁能说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五、比一比,哪组写的连等式多。30060=Copyright?2006-2022新教案网版权所有一、教学内容小学数学(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P112P113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1、例2二、设计理念“数学广角”(第一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新增设的一个内容,和前面几册教材一样,在本册中也专门安排“数学广角”一单元,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本课时主要是通过口
8、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找到,而且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的策略,本课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2、能力目标:(1)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9、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积累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逐渐养成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卡通园片、纸片、等。五、活动设计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走进生活师: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的门铃响了,原来是王阿姨到小明家来了。(多媒体出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上的图,你了解到了什么?谁来说给大家听一听。师:我们来看看小明沏茶都需要做哪些事?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多媒体出示沏茶的各项工序图)2、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小组合作学习)师:小明需要做这么多事,你帮小明想一想,他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才能让
10、客人尽快喝上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种能尽快让客人喝到茶的方案。3、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小组的同学展示自己不同的方案,这里课堂生成的资源可能很多,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过程。展示出各小组不同的设计方案。(学生用的自己的方法表明整个过程)4、学生比较选择并选出最合理的安排方法让学生从不同的方案中,通过观察比较,找出自己认为能让客人尽快喝到茶的方案。5、小结:刚才的方法都是通过同时做几件事才节省时间,那么我们在做一些事时,能同时做的事情越多所用的时间也就越短。(设计意图:客人到了,先为客人沏杯茶,这是常见的招待客人的礼仪之一,也是孩子们熟悉的,因此我调整了教材的内容例1和例
11、2的顺序,浓郁的生活气息把学生请进招待客人的具体环境中,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讲一下沏茶所要做的事情,再现熟悉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活动二:探究新知,研究问题1、出示例1,呈现研究问题:请王阿姨喝完茶,小明的妈妈准备用自己最拿手的烙饼招待她,(多媒体出示例1图)(1)你从画面上得到哪些数学信息?(2)想一想,如果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3)如果要烙两张饼,最快要用几分钟?(4)学生回答后并共同总结:我们烙两张饼的时候,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所用时间是6分钟。(教师边叙述,课件出示表格)(5)那如果烙4张、6张、8张、10张呢?自主设计方案(自主设计方案是把学习的主
12、动权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A、如果妈妈、王阿姨和小明每人各吃一张饼,一共需要烙几张饼呢?B、请你们帮小明妈妈想一想,她应该怎样烙“才能让大家尽快地吃上烙饼?”先用你们小组内准备好的卡通圆片,摆一摆,小组的同学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设计方案填在表格里。C、展示学生不同的方案这里是学生思维过程的展示,生成的教学资源一定很多教师要注意倾听,同时让学生们也要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不同方案。D、学生比较并选择最合理的安排方法E;教师演示,烙三张饼的最佳方法和最短时间。F、拓展延伸:想一想,如果要烙5张饼,怎样烙才能尽快吃上饼呢?7张呢?9张呢?这里让同学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最后集体交流
13、。同时把表格填完整。3、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数学广角里遇到的问题,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我们只要合理的安排事情,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活动三:结合生活,实践应用1、同学们谈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的安排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2、一个小女孩遇到一个问题,看我们能不能帮她解决?出示做一做23、谁来告诉大家你按照怎样的顺序呢?(也可进行讨论)(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到生活中用,在课堂中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让学生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五、生活回归回家后,请你给妈妈烧壶水,给爸爸沏杯茶
14、(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后反思:这一节课通过简单最优化的问题向学生渗透优化思想,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在实际解决问题中的作用,来感受数学的趣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灵活运用教材,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比较常见熟悉的沏茶这一生活现象作为教材入手,调整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先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王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王阿姨尽快喝上茶,而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积极动脑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2、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
15、学习的主人。相信学生,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一个个具体事例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解决具体分页代码问题中体会数学的方法及应用价值,学会优化思想,从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出多次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日常的沏茶的问题入手到探索烙饼的过程及最佳方法,再到解决现实生活中常见的问题,都是学生在思考、探索是学生在操作实践,使学生交流比较,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发挥引导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考虑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升认识。利用学生已有的探索交流的成果,集中再现烙3张饼的过程,让学生
16、清楚地理解烙3张饼的过程,验证了学生的发现,提升了学生对烙3张饼的理解。最后让学生烙多张饼的方法,在组织交流中师生相互又调整了教学的节奏,这些活动让学生了解小伙伴的发现。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发现过程,领悟了数学思想方法,体现了数学活动充满探索与创新,还带给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的启迪。上述活动即是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数学知识,又是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对科学精神积极探索的前提,有利于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本节课也存在许多的不足,由于时间上的处理前段放长了一些,因此后面在小结时有些匆忙。没有让学生细心观察表格发现每多烙一张饼就多用3分钟这一问题,从
17、而让学生明白计算饼的张数只要乘3就是烙饼的最短时间的结论。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一个数加减接近整十整百的数的简便运算。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在加减接近整十整百的数时,可直接加上整十整百数,多加了就减去。多减了就要加上来。教学过程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的运算,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即使在计算器已经普及的今天,这种口算仍被广泛使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学习这部份内容却困难较大,计算的正确率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的教学方法。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生活体验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符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形象直观而又蕴涵一定的数学知识。加减法的一些简便
18、运算中的“一个数加上或减去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时,先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多加了几,减去几,多减了几,加上几”,这些话听起来比较拗口,怎样才能使学生容易懂呢?我首先出示了一幅图(画有日常生活用品及其它们的价格),提出了问题: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因为买东西是每个学生都经历过的,有利于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同时为引出下面的知识做好了铺垫,有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提出了许多问题:(1)、买一双旅游鞋和一套运动服需要多少钱?(2)、买一台电冰箱和一台洗衣机需要多少钱?(3)、如果有200元钱买一只书
19、包还剩多少钱?他们调动了自己的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结构去探究这个情境中所蕴涵的数学问题,并积极地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二、巧用生活原型,探究运算规律我们知道,数学本来就是从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当学生从问题情境中,体会出一些数学思想时,教师应以引导者、鉴赏者的身份,即教师只是提供一些建议或信息,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判断,同时鼓励学生有创造的想法,使学生在最大的空间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在教学加法时,可以分成了两个步骤:1、独立探索阶段。我们知道,真正地数学学习不是对于所授知识地简单积累,而是通过主体地主动建构。不同的学生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就有
20、不同的思维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各个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教师提出问题:“营业员很快地算出买一套运动服(113元)和一个书包(59元)共需要172元,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想出了很多计算方法:113+59=113+60-1=172113+59=113+50+9=172113+59=112+(1+59)=172。2、合作探讨阶段。未来社会已越来越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共事、能否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在独立探索地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和讨论,可以使他们彼此交流,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出全面地判断。5每一种方法为什么这
21、样做?请讲讲你的道理?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比较简便?为什么?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各抒己见,这样既达到了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地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而归纳出多加几,减去几;先凑整,再相加这两种方法。在教学减法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原型来揭示算理,探究规律。小学数学的内容大都可以直接在客观世界中找到它的原型。减数接近整十、整百、整千数时,把它看作整十、整百、整千数,多减几,加上几这个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一个合适的原型一一收付钱款时常常发生地“付整找零”的活动,并且在课堂中展示这个活动:妈妈带了165元,其中有一张百元纸币,到商店买钱包花了97元,妈妈怎样给钱呢?由老师扮妈妈,一名学生扮售货员,
22、妈妈拿出一百元钱给售货员,售货员找给妈妈3元。这里的道理明明白白,是学生所熟悉的常识。这个活动是原始的、最低层次的减法速算法,是学习数学的原型。再引导学生摆这个过程用算式表示出来:165ToO+3,从而概括出速算的方法。这样,由常识上升到了数学,学生的学习由低层次上升到了高层次。三、拓展问题领域,重构知识体系在主动探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所理解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相互作用,把新知识纳入到己有的认知结构中,以利于更好的迁移和运用。所以在学完了新知以后,我又设计了这样的习题:1、你能用几种方法来计算下面的题目。(1
23、)198+197299+98=(2)如果选择了三种物品(钱包97元,旅游鞋198元,录音机236元),要计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吗?用500元钱去买钱包和旅游鞋,还剩多少钱?2、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应该怎样改正?3+305=873+300-5这样的题目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挑战,能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在日常生活的运用。通过尝试,使我体会到在教学中尽量体现现代教育的主动性、民主性、合作性和发展性有利于把学习数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教学要求】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不变的性质 不变 性质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1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