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的认识教学设计.docx(6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吨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感受认识吨的过程。通过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推理能力和估计重量的能力。2 .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IOoO千克。3 .感受“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谁知道?4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5 .你们知道自己的体重吗?请你们根据自己的体重估计一下老师有多重。老师的体重大约是50千克。你们算一算10个和我体重一
2、样的人重多少千克?100个呢?5000千克,这么大的数啊!6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用千克做单位数字太大就不方便了,通常用较大的质量单位:吨。今天我们就学习吨的认识。(板书课题)你们知道一吨有多重吗?1吨=IoOO千克(咱们齐读两遍一二)通常人们用字母“t”来表示吨。板书It=100OKg1吨等于1000千克还可以这样表示。7 .老师这有一桶水,我想请几个同学过来拎一拎,估计一下这桶水有多重?咱们班谁的力气最大?(找4个同学)一桶水大约10千克,多少桶水大约1吨重?想象一下这些水放到教室里有多大一片啊?差不多要放满两个这样大的讲台。8 吨真得很重啊!二、结合实践充分
3、感知1 .老师来之前调查了我们学校三1班部分同学们的体重,你们看(CAI)o仔细观察这些同学的体重,你们能发现什么?(大多数同学的体重在30多千克)那你能估算出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重吗?大约1000千克,也就是一吨。你们和我们学校的学生年龄一样,体重也差不多。现在我就请30位同学站起来,大家一起感受1吨有多重。30个同学的体重大约是一吨,一吨可真够重啊!2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吨的知识?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到吨作单位了?(家里每个月用水量)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看一看?(咱们一起读出片子上的话)(1) 一头犀牛的体重大约是1吨。(2) 一列货车每节车厢的载重是50吨。(3) 一
4、辆中型货车的载重量是10吨。(4) 一条大鲸的体重能超过150吨。(5)限重牌。这幅图片你们谁看懂了?限重50吨什么意思?如果超重会发生什么?生活中哪些地方还出现过限重的情况?(电梯、车的载重量、桥、船)如果有这些限重的标志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规定,否则会使自己受到伤害。三、解决问题1.你们知道吨的知识真不少。现在咱们一起做个游戏,看谁能当一名合格的邮递员。你们是优秀的邮递员,把信都送对了。现在请你们再帮四个小动物一个忙。2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是好朋友。一天,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想一起过桥玩。它们能一起过桥吗?它们可以怎样过桥?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方法:(1)一个一个的过(2)两个一起过的是不
5、是任意两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两个小动物体重合起来也没有超过100O千克即1吨)(3)三个一起过。还有哪三个动物可以一起过?是不是任意三个小动物都能一起过呢?为什么?(最重的三个动物体重合起来超过1吨)不能让熊、马、牛一起过)四、总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质量单位吨,知道了1吨=100O千克。并且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今后我们要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吨的认识教学设计2教学内容九年制人教版第五册吨的认识教学目标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过程方法
6、目标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教学重、难点1 .使学生建立对吨的认识,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到进行简单的化聚的计算。2 .培养学生利用迁移和对比来掌握知识的学习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相应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一套,CAI课件,学生自带实物若干。学情分析:“吨”这个质量单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触,为了帮助学生对质量单位“吨”有具体感性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学习;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同千米与米的换算推理过程相同,
7、这部分知识主要由学生自己尝试完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清净,引入新课1 .展示情境师:同学们,你们一定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媒体出示曹冲称象的照片)曹冲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可是他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之后却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媒体播放曹冲的问题:同学们,我是曹冲,我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后,发现二年级学过的重量单位用起来很麻烦,你能帮帮我吗?生讨论应该使用什么来做单位。师:看来吨与我们平常所使用的重量单位有所不同,它和我们以往学过的千克和克有什么关系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吨。2 .出示课题:吨的认识二、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共同认识重量单位“吨”(一)直观
8、感知,使学生初步认识“吨”师:今天同学们带来了许多重量已知的物体,请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交流)师:那有没有同学带来以“吨”做单位的物体呢?说明原因。师:在生活中你一定看到过可以用“吨”做单位的物体,能简单的说一说吗?学生举例师: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物体与你所认识的物体,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学生讨论后得出:以吨为单位的物体都非常大而且非常重。多媒体出示:通常计量较重或大宗物品的重量用“吨”来做单位。师:初步认识了吨之后,老师这里有一些物品,请你们为他们选择一种合适的单位。多媒体出示:报纸、信封、河马、鲸、白菜、苹果等,学生进行判断。(从学生熟悉的曹冲称象的故事自然引入新课,并运用多媒体展示学生
9、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体,初步感知:以吨为重量单位的物体都比较大,并且非常重。)(二)创设情境,充分感知“吨”师:“吨”是我们新认识的重量单位,那么它究竟有多大呢?为了更好的了解它,老师特意制作了一把电子秤。多媒体出示:一把电子秤,十袋100千克重的大米,每次称一袋大米,同时,在电子秤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绿灯,右面的屏幕显示IOo千克字样,每称一袋,相应递加,直到第十袋时,左面的屏幕上显示出红灯,同时在右面的屏幕显示出1吨的字样。师:你看到了什么,请在自己的本子上写下来。师:在你认识到1吨有1000千克后,你能告诉老师,现在你有办法将1吨的物体带进教室吗?小组进行讨论师:如果有一些体重为25千克
10、的同学,要多少个同学才能达到1吨呢?生经过计算后得出结论师:现在每一位同学手中都有一件知道重量的物体,如果也将它放在电子秤中,那么一吨中究竟有多少个你这样的物体呢?学生利用学过的除法估算知识进行估算,同时进行交流反馈。(三)以生活情境,加深对重量单位间关系的认识。师:用一些较轻的物体聚少成多,也能达到一吨的重量,因此,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对重量进行了限制,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生举例:大桥的载重量,卡车的载重量等。师:现在老师想找你帮个忙。这里有一辆卡车和一堆货物,你能不能告诉老师,这堆货物能不能全部装上卡车。多媒体出示图片,一辆卡车上标注限载重6吨,旁边有一堆货物,标注6000千克,
11、学生进行讨论,得出这堆货物可以一次性的装上卡车。师: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在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吨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显示千克与吨的关系,并联系学生自身的重量,让学生估算,加深对吨的认识。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深切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四)进行单名数与复名数互化的教学。师:今天,我们认识了重量单位“吨”,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个特制的天平,这个天平可以称十分重的物体。媒体出示:一架天平,六个标有重量的跌码。生可根据自己的喜爱,任意选择两个跌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天平便会向一方倾斜,例如,选择3吨与30千克。师:要使这个天平平衡,应在天平的一
12、端放上多重的物体呢?你是怎样思考的?师:请你任选两个重量,和你的同桌一起来完成这个任务,好吗?生讨论并完成。师:现在在天平的右边出现了2450千克这样的重量,你认为在天平的左边应该放上什么重量的跌码呢?鼓励学生进行抢答师:刚才老师并没有教你们方法,为什么你们能很快地知道答案呢?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归纳总结,进行交流。三、练习(一)判断题1. 粉笔长13克。()2. 一瓶牛奶重250千克。()3. 一个皮球重2吨。()4. 1吨铁比1吨棉花重。()(二)拓展题出示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的照片,激励学生只要能解答出和电梯有关的问题,就可以登上塔顶欣赏到美丽的景色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十
13、三个成人,出示问题:1 .如果是孩子可以乘坐几人?2 .如果全班同学都要乘电梯,至少要坐几次?问题解答完之后,出示上海的风景、建筑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把我们的家乡也建设的这样美。(数学学习必须有练习,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不但能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而且丰富了学生的感官。特别是联系了生活中乘电梯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使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充满许多数学问题,而且是丰富多彩的。)四、小结师:在这节课中,你掌握了什么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你还想了解些什么?教学反思:吨是较大的重量单位,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在授课中,我通过不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和想象空间
14、,并十分重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逐步认识吨与其他重量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简单的化聚。教师不但扮演了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且还是积极的参与者,使得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吨的认识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吨的概念,知道1吨二100O千克,并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测1000克二()千克5千克二()克说说你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二、探究新知1、导入,引出课题。回答:谁能告诉大家这个情景里告诉我们了一件什么事情?限重一吨是什么意思?引出课题,板书。2、认识“吨”:老师问“吨是个什么单位?你们知道1吨有多重吗?1吨=100o千克,请同学
15、们和教师一起读二次。我们知道了1吨二100O千克,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小动物能不能一起过桥?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将四个小动物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克,1300千克比IoOO千克要重,也就是比一吨要重,所以这些小动物不能一起过桥。3、那它们应该怎么才能完全的通过桥到达对岸呢?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的讨论看哪个小组想的办法最多。4、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这些小动物终于顺利的过河了,再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见过用吨作计量单位的标志。5、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1)引导学生看情境图,“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如两头牛大约重1吨,两只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
16、1吨。等。(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说说自己的体重,互相感受1个同学的体重有多少。几个同学的体重加起来大约是1吨重。(3)千克与吨的换算出示例题:3吨二千克6000千克二吨让学生独立填写指名口答,你是怎样想的?(1吨是100o千克,3吨是3个100o千克,就是3000千克)三、实践应用1、完成例7下面“做一做”中的第1题,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品还有哪些。2、完成做一做第2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口述想法。3、练习三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连线,再全班交流,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师总结。吨的认识教学设计4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
17、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例6、例7,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三中的第1一3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o千克。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教学重点难点I、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准备主题图、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测量自己的体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教师提问:刚才同学们在猜老师的
18、体重时都用了同一个质量单位一一千克,你们为什么不用“克”作单位?2、师:你们知道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约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介绍。)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的认识)。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3、教师课件出示一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教师提问: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指出: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作单位。吨可以用符号“t”表示。【设计意图:从猜老师的体重和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个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
19、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一)初步认识吨。(1)小组活动:第一小组提水,第二小组提米,第三小组背一背。师:课前同学们都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互相说一说你的体重多少千克?第一小组的提水,第二小组的提米,第三小组的背一背。同桌相互做背一背的游戏,了解一袋米,一桶水,一个同学有多重。(2)汇报(3)师:如果按每个同学25千克计算,4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0个同学有多少千克?(4)加深认识吨。教师借助多媒体演示:一袋大米25千克,每次呈现4袋大米(IOo千克),学生一边看一边数:100千克、200千克、300千克、400千克1000千克。让学生感受:40个25千克
20、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2)教师用课件出示第11页的主题图。师:你们看谁来了?这一天阳光明媚,天气晴朗。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到河边去玩。它们走到一座小桥边,小马提议:“这里有桥,咱们一起过吧。”小熊说:“等等,这里有个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吨呢!”教师启发学生思考:限重1吨是什么意思?1吨有多重呢?“吨”和“千克”有什么关系?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师:谁知道1吨等于多少千克?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说出:1吨=100O千克。师:那4个小动物能同时过桥吗?围绕小精灵的“能同时过桥吗?”的问题,引导学生将动物们的体重加起来,与1吨作比较。400+300+500+100=1300(千
21、克)1300千克比1000千克重,也就是比1吨重,从而得出结论。3、举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大约重1吨。教师可以用课件出示教科书中的例子,可以说“两头牛大约重1吨。”,也可以说“两匹马与1只熊合起来大约重1吨。”,一般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还需要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其他实例。4、师生交流:感受1吨水的质量。(1)师:同学们看到水龙头滴水会怎样做呢?你认为水龙头滴水是一件大事还是小事呢?一个水龙头每秒漏掉1滴水,一年大约浪费水1577千克。也就是1吨多了。(2)生活小常识:每分钟放水5立方分米,200秒就放掉1吨水了。【设计意图:设计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于
22、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对学生教学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同时一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标。】(二)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师出示例7:3吨=()千克6000千克=()吨学生自主学习,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不难,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再让学生组内交流,班内集体说理、说方法。【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6、学生独立完成“做一做”。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 一块橡皮
23、重约10()(2) 1头猪重约120()(3) 1袋水泥重约50(),1拖拉机水泥约重2()o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1、独立完成练习第1题。这是一组连线题,通过此题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质量单位吨的感受。可以采用先独立连线,再交流的方法进行。2、做一做的第2题。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6台重300千克的机器,超载了吗?可以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只要这辆车装的机器不超过一千克也就是2吨就可以。3、改错(小明的数学日记)。今天是星期日,早上,我吃了两个100千克的肉包子,然后就和妈妈一起去市场买菜。市场上的物品可真多啊!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和妈妈转了一大圈,一共买了1克香菜,2吨西红柿,3千克鸡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7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