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舟山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舟山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征求意见稿)舟山市水利局二O二三年六月一、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2(一)水资源概况2(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2(三)形势需求与存在问题3二、总体要求5(一)指导思想5(二)基本原则6(三)规划范围7(四)规划期限7(五)规划目标7三、水资源节约10(一)“双控行动”10(二)农业节水增效11(三)工业节水减排11(四)城镇节水降损11(五)景区节水示范12(六)非常规水利用12(七)节水标杆12(八)节水数字化12(九)节水体制机制建设13四、水资源保护13(一)河道生态补水13(一)饮用水水源地保护14(三)地下水资源保护14(四)综合保护对策措施14五、
2、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与水资源配置15(一)水资源配置分区15(一)水资源承载力现状16(三)河道外需水趋势分析16(四)现状工况水资源供需分析16(五)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配置格局18(六)规划工况水资源供需分析20(七)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21六、水资源管理与改革25(一)强化节约用水管理25(一)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25(三)加强水资源配置管理26(四)加强水资源智慧化管理26七、环境影响评价27八、保障措施28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舟山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舟山市在浙江省经济发展格局和“海洋强省”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十四五”及今后一段时期,舟山市要全面擘画建设“四个舟山”和“重要窗
3、口”海岛风景线的宏伟蓝图,区域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利用、管理等综合保障能力不平衡不充分与岛内民生、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之间的矛盾将进一步凸显,对水资源支撑舟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进入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浙江省水资源条例要求,市水利局组织编制了舟山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立足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系统谋划、超前布局,高标准制定节约用水目标任务以提升用水效率,高品质保障水源地及河湖生态需水目标以强化水资源保护,高水平谋划区域水资源配置网建设以优化水资源供给
4、,高效能推进数字化引领以赋能水资源管理,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水平,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本规划是规划期内全市水资源节约、保护、利用、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和重要依据。一、现实基础与面临形势(一)水资源概况根据第三次水资源调查成果,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7.77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671立方米,仅为全省人均的38.4%,低于人均100O立方米的世界缺水警戒线,多年平均产水系数0.41,产水模数53.4万nW平方公里,均小于全省平均水平,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空间分布上,全市水资源自西南向东北递减,定海最丰,竦泗最缺。时间分布上,受梅雨、台风影响,径流年内分配呈双峰
5、型,6月至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42%,11月至翌年2月为枯水期;年际变化较大,存在明显的连丰连枯的特征,19631973年连续枯水11年,当遭遇特殊干旱年份时,全市缺水量将达到0.82亿立方米,连续缺水天数达到200240d0(二)上一轮规划实施成效一是节水水平处于省内先进水平。通过不断完善节水制度和标准、稳步推进重点行业节水工程、全面创建节水型社会等,2020年舟山市万元GDP用水量为10.8立方米(未纳入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项目海水淡化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0.9立方米(未纳入岱山县鱼山岛绿色石化项目海水淡化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7,均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万元GDP用水量
6、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二是水资源保护成效显著。通过“五水共治”、水源水库“一库一策”治理、美丽河湖等治理,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断面,水功能区达标率到达85%,重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5%,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三是多源配置的水资源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加强节水的同时,采取了“引水、蓄水、翻水、联水、造水、净水”等多种水资源开发利用措施来提高供水能力。通过强力推进本岛区域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基本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质同服务”;在边远海岛实施拓库扩容、洞库蓄水、屋顶集水、循环用水等措施,以一水多用,提高水效率为核心,开创边远海岛多维供水保障新模式。四是水资源综合管理水平不断
7、提升。市政府出台了舟山市城乡供水管理办法舟山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以及舟山市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三同时”管理办法等14项管理办法和意见。完成了全省首批和第二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创建。水资源监测监控实现5万立方米以上非居民取水户全覆盖,在区域水资源论证、原水建管体制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三)形势需求与存在问题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两个先行”的奋斗目标,明确着力构建“一湾引领、四极辐射、山海互济、全域美丽”空间格局的主要任务,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要求加快形成网络化、集约型、保护利用一体化的水资源空
8、间均衡配置格局,充分保障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满足人民群众“喝好水”的美好生活需要。依据舟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果,对照新形势、新要求,舟山市水资源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进一步凸显,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利用、管理等综合能力不足与人民群众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多元化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与更高水平的水资源保障要求不相适应。水资源节约方面。全市整体用水效率较国内外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分质供水和再生水进展较缓慢,工程与配套政策不完善,全市海水淡化产能规模、再生水和雨水集蓄利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城镇公共节水降损方面管网漏损率仍需提升
9、;重点用水行业企业节水改造、水循环梯级利用等基础设施仍需加强。水资源保护方面。全市河道源短水少,河流水体流动性不强,水质改善能力弱,枯水期生态用水保障程度偏低,水生态监测体系不完善,河湖水生态修复治理系统性不够。水资源利用方面。水资源承载力与生产力空间分布不协调,资源性、水质性、工程性缺水并存。水资源抗风险能力不强,缺乏战略备用水源,再遇历史最旱年将出现超百天无水可供的不利局面,需进一步明确大陆引水、本地常规水、海水淡化、再生水等水源开发利用的总体定位。分质供水实施进度滞后,需要加快落实优水优用的配置格局。水资源管理方面。水资源数字化管理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监测监控仍然比较薄弱,水资源节约保护
10、与开发利用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感知能力不足,尚未形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业务协同的“大系统”,离“整体、智治”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尚存差距。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研究、基层水资源管理人员能力等方面不能满足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的高效能管理要求。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以保障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为核心,以更大力度的节水行动为抓手强化水资源节约,以更高标准的水源地安全保障为抓手强化水资源保护,以更高战略思维的多源互济、分质供水为抓手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更加智慧的
11、水资源强监管为抓手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促进舟山全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系统保护、均衡配置、智慧管理”,努力推进“舟山水网”建设,奋力打造海岛地区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样板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为浙江舟山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海上花园城市提供坚实的水资源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强化保护。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人民对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美好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合理安排生态、生活、生产用水,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安全韧性的供水保障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坚持节水
12、优先,全面实施节水行动,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合理确定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指标,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在做好节约用水、本区域水资源挖潜的前提下,再考虑域外引水。坚持底线思维、保障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统筹安全与发展,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分析水资源长远供求趋势、区域分布和结构特点,识别水资源风险形势,科学确定水资源保障基础设施规模和总体布局,全面提升供水安全保障韧性水平,有效防范化解水资源供给系统风险。坚持系统观念、整体谋划。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方法,加强全局性谋划、实用性布局,协调和平衡区域水资源配置关系,着力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13、统筹解决水资源保障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促进人口、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坚持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强化标准和数字化引领、政策和法治保障,完善水资源管理考核评价体系,探索研究水价、用水权、生态补偿、分质供水、非常规水利用等方面的政策制度,进一步落实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等制度,完善水资源保障数字化平台,切实提高水资源节约、保护、配置、调度监管能力,为推进水资源集约安全利用提供数字化、智慧化决策支持。(三)规划范围舟山市全境,包括定海区、普陀区、岱山县和竦泗县。(四)规划期限基准年2020年,近期水平年2025年,远期水平年2035年。(五)规划目标着力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系统保护、均衡配置、
14、严格管理,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节水、护水、水源、供水重大工程,形成集约节约、生态绿色、供给可靠、智能高效的水资源节约保护和开发利用体系,助力构建“舟山水网L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智慧化水平,增强舟山海洋经济发展优势区的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更好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水资源节约。至2025年,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走在全省前列,舟山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节水风尚。全市用水总量和强度得到有效控制,完成省级下达的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控制指标,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0%、16%以上(不含鱼山石化的GDP和海水淡化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
15、数提高到0.704以上。至2035年,全市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面落实,节水型社会建设常态化推进,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水资源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面落实,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16%、29%(不含鱼山石化的GDP和海水淡化量),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1以上。水资源保护。至2025年,全市地表水达到或好于HI类水体比例达到95%以上,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主要河湖水生态系统基本得到修复,水域水面率保持稳定,水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重点河湖生态水位达标率达到95%,人为水土流失得以有效控制,基本建成水
16、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严格控制全市本行政区域地下水开采总量,地下水取用水量控制在302万立方米以内。至2035年,全市地表水水质整体达到或优于11I类,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总体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11类,地下水取用水量控制在503万立方米以内,主要河湖水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修复,水域水面率稳中有升,水生态系统稳定性显著增强,重点河湖生态水位得到全面保障,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人水和谐。水资源利用。至2025年,实施一批重点水源及引调水工程,全面完成大陆引水工程三期并发挥效益,通过引水入库、库库联网、供水管网改造等手段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调控,市域水资
17、源承载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六横、金塘、岱山、衢山、竦泗等重点地区缺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至2035年,全面构建“节约集约、多源互济、高效稳定、优水优用”的水资源网络化配置体系,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得到有效保障,实现市域范围内水资源承载力与人口、经济相适应,支撑舟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水资源管理。至2025年,落实节水行动,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建立健全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控预警机制,完善水资源管理考核体系,增强水资源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转变上的引导约束作用。加强水资源数字化管理,全面提升水资源全过程监控能力和管理智慧化水平。探索开展节水激励、分质供水与非常规水利用、投融资改革等政策制度研究。
18、至2035年,全面建立领跑全省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成为海岛地区水资源管理先进示范的样板区。表1规划目标指标表类别序弓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2035年水资源节约1万元GDP用水量下降率(%)/10(6)24(27)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16(27)29(40)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70.7040.714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9.8956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100100100类别序号指标名称2020年2025年2035年标率(水质类别)()7重点河湖生态水位保障率(%)/9595水资源配置8城乡一体化供水人口覆盖率(%)/100
19、1009新增海水淡化能力(万立方米/天)/54.554,5水资源管理10取水在线监控率()/8895注: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率是指规划水平年较2020年下降率。O外数值均不包含鱼山石化的GDP、工业增加值和海水淡化量;O内数值与现状计算口径一致,GDP和工业增加值均包含鱼山石化的GDP和工业增加值,但均不包含鱼山石化海水淡化量。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采用综合漏损率指标,为管网漏损水量与供水总量之比。三、水资源节约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先节水后调水”的指示精神,舟山市将着力于水资源高效利用和严格管理,实施一批舟山特色的节水重点工程,形成集约节约、智能高效的节水体系,助力推进域外
20、引水工程和构建“舟山水网”,努力把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成为全国节水先进的示范区。(一)双控行动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指标刚性约束,健全市、县两级行政区域用水总量、用水强度控制指标体系。完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机制,以县域为单元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将水资承载能力评价相关指标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体系。全面推行“区域水资源论证+水耗标准”制度,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用水全过程管理,落实规划和建设项目节水评价制度,研究舟山特色节水综合指数,加强对重点、特殊行业用水户的监督,做到用水计划、节水目标、节水措施、管水制度“四到位”。(二)农业节水增效以提高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核心,
21、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强田间节水设施和灌区计量监控等基础设施改造、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模式和畜牧渔业节水方式、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建成与舟山水土资源条件、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农业节水体系。(三)工业节水减排以加强定额管理与应用为引导,以实施工业节水改造为核心,进一步推行园区水循环梯级利用和分质供水,建成与舟山工业资源条件、现代化工业产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工业节水体系。(四)城镇节水降损以降低城镇管网漏损率为核心,以加强供水管网改造、优化管网检漏为抓手,降低原水输水损失率和净水配水管网漏损率。探索城镇供水管网分区计量管理,提升公共领域节水,开展节水诊断,推广应用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持续
22、推进节水型小区、单位创建,加强城乡污水收集及资源化利用,严控高耗水服务业用水,建成与舟山现代化城镇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镇节水体系。(五)景区节水示范以提升旅游景区节水器具、节水宣传标识全覆盖为重要抓手,落实景点节水专人管理,深化群岛景区“污水零直排力,提升改造污水计量设施,加强偷排督查力度,完善相关监管制度,建成舟山特色的景区节水体系。(六)非常规水利用结合海绵城市建设与改造,完善政策措施,以工业利用、市政利用和河湖生态补水为主要途径,积极推进海水淡化工程建设,通过配套雨水集蓄利用设施、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工程,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逐年提高舟山非常规水利用比例,建成舟山非常规水利用
23、体系.(七)节水标杆积极推动节水标杆企业、校园、单位、居民小区、酒店创建,持续建设节水宣传教育基地,促进全社会参与节水的良好氛围形成,在重点用水行业、用水产品、灌区、公共机构等开展水效领跑者创建活动,充分发挥节水标杆的示范引领作用。(八)节水数字化着力构建监测“一张网”,加强取水监测监控能力建设;加快推进管水“一条链”,将依法从严管水与便民便企服务深度融合,结合清洁供水平台,解决取水、供水、用水系统管理;全面落实节水“一本账”,从政府治理端强化用水总量和用水效率目标管控。(九)节水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水价综合改革,完善居民阶梯水价和非居民用水差别化水价制度;健全节水奖励机制,健全市县两级节约用水奖
24、励政策,激发节水内生动力;探索水资源产权改革,合理确定区域取用水权益,强化水资源用途管制;拓展节水融资模式,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有一定收益的节水项目建设和运营;落实水效标识制度,强化市场监督管理,完善绿色产品流通渠道及采购制度;完善定额管理机制,建立覆盖主要农作物、工业产品、生活服务业、渔产品加工业的先进用水定额体系,健全用水定额动态修订机制;健全用水监测统计制度,全面规范水资源管理数据统计工作。四、水资源保护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为目标,加强河湖生态空间管控,强化水源地管理保护,开展水生态治理与修复,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高水平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
25、舟山。(一)河道生态补水以保证城区河道环境景观用水需求为主,旨在解决人口和产业相对聚集的平地河网水体水质及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以中水回用方式进行生态补水,中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69)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要求。通过定海再生水厂向定海城西河、解放河补水,实现定海城区河道每月生态补水两次。舟山高新产业集聚区利用即将建成的舟山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保障园区一般工业用水及河道生态补水。(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县级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虹桥、陈吞、洞吞、应家湾4座水库封闭管理及隔离防护设施建设,加强陈吞水库、洞番水库加强翻水
26、河道临城河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落实岑港水库保护区内农田的“肥药”双控。构建陈忝、洞忝、芦东-应家湾-沙田吞水库水质在线监测设施,完善完善水源地安全监控监测体系建设。加强落实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增强东极、崛山等边远海岛供水水源地保障,落实农村供水工程设计及建设同步开展水源“划、立、治”管理保护措施,开展农业生产污染源整治,采用统防统治方法来限制农业生产污染。(三)地下水资源保护落实地下水管理条例,制定地下水取水总量和地下水水位管控指标、地下水开采年度计划,完善地下水监测体系,维持地下水合理水位,保护地下水水质,加强农村地区地下水的应急备用水源功能,保障地下水质量和可持续利用。(四)综合保
27、护对策措施划定河湖水域涉水空间。贯彻落实舟山市水域保护规划,严格落实河湖水域岸线管保范围和行蓄洪区、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防治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涉水生态空间范围划定,优化河湖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布局,分类分区明确管控要求。加强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开展中小流域和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实施河湖岸线生态修复。全力推进河湖生态清淤轮疏和保洁深化行动,深化清淤轮疏工程建设管理机制,维持河湖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加强水土保持(水源涵养)。开展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考核,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充分利用卫星遥感等“天地一体化”信息化手段,及时发现并查处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以专项检查带动日常监管,探索建立水土保持
28、信用体系。加快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水岸统筹、因地制宜组织编制重点区域河湖生态缓冲带划定与生态修复方案,组织并督促各县(区)实施缓冲带生态修复工程,构建多梯度生态缓冲带,促进河湖自净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提升。五、生产生活用水需求与水资源配置立足市域水资源空间均衡配置,以控制性工程为主要水源,以域外引水为水源调配的重要补充,以引调水骨干工程作为平衡市域不同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要手段,构建完善舟山水网,实现水源互济联调。(一)水资源配置分区统筹考虑流域水系和规划供水系统的完整性、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的类似性,结合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一体一圈五岛群”的总体格局,尽可能保持行政区的完整以便于水资源的
29、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调配,将舟山市划分为本岛区、金塘区、六横区、岱山区和竦泗区共5个水资源配置分区。(二)水资源承载力现状舟山市水资源禀赋较差,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总体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多年来舟山市着力建设大陆引水工程,积极推广海水淡化等非常规水利用工程,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随着人民群众和区域发展对用水需求的提高,舟山市水资源可利用量及供水能力承载力不足的态势都将进一步加重,尤其是优质水供水能力严重不足,将成为限制区域人口、生产力发展的突出短板。(三)河道外需水趋势分析规划结合实际,合理研判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变化趋势,预测全市2025年、2035年综合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等各类
30、用水需求。舟山市2025年、2035年枯水年(90%保证率)总需水量分别为2.28亿m3、2.74亿m3(不计入绿色石化工业需水量)。(四)现状工况水资源供需分析1 .现状供水能力分析舟山市现状供水系统以本地水源工程、大陆引水为主体,海水淡化及其它水源为补充。本岛区:优质供水水库主要有虹桥、岑港等中小型水库38座,90%保证率下年供水量为3387万立方米;大陆引水工程由宁波姚江引水至黄金湾、大沙水库调蓄,90%保证率下年供水量为6210万立方米;区域海水淡化工程年供水总量为239万立方米;区域定海再生水厂再生水年供水量为121万立方米;本地水库(除供水水库外)90%保证率下可供水量为3166万
31、立方米。金塘区:优质供水水库主要有龙王堂、肚斗、南石弄和金岗川4座小型水库,本地水库工程总计可供水1095万立方米,其中优质管网供水为240万立方米,一般供水855万立方米。六横区:优质供水水库主要有大吞、五星等9座小型水库,90%保证率下,由本地水库、海水淡化工程总计可供水1680万立方米,其中优质管网供水为381万立方米,一般管网供水484万立方米,一般供水815万立方米。岱山区:优质供水水库主要有枫树、小高亭、洛沙湾等14座小型水库,90%保证率下,由本地水库、大陆引水、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工程总计可供水7651万立方米(含鱼山绿色石化海水淡化量),其中优质管网供水为1115万立方米,一般管
32、网供水5572万立方米,一般供水964万立方米。竦泗区:优质供水水库主要有长弄堂、小关吞等7座小型水库,90%保证率下,由本地水库、海水淡化工程总计可供水452万立方米,其中优质管网供水为115万立方米,一般管网供水266万立方米,一般供水71万立方米。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现状工况条件下,按照“优水优用、分源供给”的水资源配置思路,以本地供水水库为优质管网供水水源,以大陆引水及调蓄水库和海水淡化为一般管网供水水源,以一般小型农灌水库、山塘、河道、再生水为一般供水水源。2025年,全市用水需求增加,舟山本岛区和岱山区优质需水量进一步增大,但本地优质供水水库供水能力有限,在偏枯年份优质水缺水情
33、况较为突出。95%保证率优质管网缺水量为6720万立方米,优质水缺水率57.2%o一般管网供水金塘区和岱山区存在不足,90%保证率下金塘区、岱山区用水缺口分别为273万立方米、814万立方米。一般用水本岛区缺口508万立方米。至2035年,随着用水量进一步增加,优质水缺水量增加至9665万立方米,缺水率达到65.8%;一般管网供水金塘区、六横区、岱山区均有缺口;一般供水本岛区缺口613万立方米。(五)规划水资源开发利用与配置格局1 .近期配置格局在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能、挖潜、完善,着力推进本地水资源挖潜与在建的域外引水工程,切实增加区域可供水量。本岛区:积极推进舟山本岛岑港扩容
34、,实施舟山本岛水资源优化利用工程,形成岑港-狭门-蚂蟆山-叉河-虹桥-城北红卫水库联网南线,以及东吞弄-青吞-团结长春岭-南洞白泉岭下-金林姚家湾陈金洞忝-勾山-大使忝-谭弄沙田忝-芦东水库联网北线;实施普陀区岛际引水连通工程,建设朱家尖一白沙岛一柴山岛等海底输水管道联网。联合大陆引水工程,提升本岛定海、临城、普陀和岛北四座水厂供水片区的水资源供给能力,推进本岛城乡供水一体化。金塘区:推进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工程金塘岛引水管线布置,引水至金塘岛龙王堂水库,增加金塘可供水量。以龙王堂、肚斗、金岗川、南石弄水库为水源,通过金塘中心水厂供给区域生活和企业优质需水。六横区:区域城乡供水工程包括六横水厂、虾
35、峙水厂和少量单村供水站,其中六横水厂水源为大吞、东吞、棕桐湾、五星、浦西水库,虾峙水厂水源为石棚港、小坟坑水库,单村供水站一般以山塘和地下水为水源。工业用水根据产业布局配备海水淡化工程,规划将续建新增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进一步增强优质水供能力。岱山区:推进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工程中岱山岛引水二期和衢山岛引水管线布置,增大区域可供水量,提高区域水资源均衡配置水平。开展岱山磨心水库扩容,实施岱山县河库联网工程,增强区域水资源调蓄能力。工业用水方面,主要根据产业布局配备海水淡化工程,其中鱼山绿色石化项目新增用水根据自身需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解决。噪泗区:推进竦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建设,增大崛泗可供水量
36、,提高区域水资源均衡配置水平。生活和工业用水根据产业布局配备海水淡化工程,规划新建菜园海水淡化厂,增加优质水供给量。2 .远期配置格局全市远期水资源配置以“内挖潜力、外引优水、供水提质、优水优用为指导,在近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提能、挖潜、完善,同时争取建成大陆引水(优质水)工程,并依托该工程实施大分质供水。统筹大陆引水、本地常规水、再生水和淡化海水等水源关系,优化不同水源供水结构,形成生活用水以大陆引水(优质水)和山区水库为主,工业用水以大陆引水(一般水)和海水淡化为主、山区水库和再生水为辅,农业用水以河道为主、水库山塘为辅,生态用水以再生水为主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以大陆引水和舟山
37、虹桥、岑港(需扩容作为从大陆引优质水的调蓄水库)、枫树、小高亭、长弄堂等中小型水库为骨干水源,以海水淡化、雨水收集利用、再生水利用等非常规水利用为重要补充,以岛际引配水及水库联网等工程为核心调配手段,构建“多级联网、多源优配”的水资源配置网。本岛区远期积极谋划本岛库库联网和地下洞库储水方案及研究,新增可供水量320万立方米;推进舟山大陆引优质水工程,新增年引水量8700万立方米;将舟山市中心污水处理厂作为中水水源,为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河道补水,同时供给一般工业用水。六横区积极谋划由宁波直接引水600万立方米,强化水资源保障。(六)规划工况水资源供需分析在现状工况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域水资源配置
38、需求情况和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进一步落实规划水资源配置和保障工程,进行规划工况下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近期通过实施本岛水资源优化利用及岱山磨心水库扩容等工程进一步挖潜,着力推进在建的舟山大陆引水三期和竦泗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结合非常规水利用、强化节水。至2025年,全市优质管网缺水6299万立方米,缺水率较现状工况下降122%;一般管网供水富余量较多,在未实施分源供水的情况下,近期新增大陆引水和海水淡化工程可平衡优质水缺口;农业灌溉等一般供水基本平衡。远期进一步落实本地水资源挖潜和非常规水利用,积极推进大陆引优质水工程。至2035年,全市优质水供给有保障;一般工业、农业灌溉等用水供给
39、也均能基本平衡。(七)重点水资源配置工程1.域外引水工程舟山市大陆引水工程(三期)工程。包括宁波至黄金湾水库三期引水工程、舟山本岛输配水工程、舟山岛际引水工程(其中包括金塘岛引水工程、岱山县引水二期工程、衢山岛引水工程、秀山岛引水工程、普陀山引水工程)、大沙调蓄水库工程等四个子工程。工程取水口位于宁波市郊李溪渡村附近的姚江河道,输水管线途经宁波内陆、灰鳖洋海域后至舟山本岛黄金湾调蓄水库,再输配水至本岛主要水厂及周边主要岛屿,充分发挥舟山大陆引水一期、二期工程供水效益。引水工程设计日引水量10.4万立方米。竦泗县大陆(小洋山)引水工程。拟从洋山港高位清水池向泗礁岛引水,起始于小洋山东海大道与能源
40、路交界处,管道沿东海大道延伸段铺设后,经薄刀咀岛向东北跨海至泗礁岛,引水管线总长约36.43公里,其中跨海管线长31公里,设计引水规模近期日供水1万立方米,远期日供水3万立方米。舟山大陆引水(优质水)工程。远期需要向舟山地区的引水总量为060.8亿立方米,可满足舟山全市95%保证率优质水供水缺口。舟山域外引优质水方向考虑:近期积极争取挖掘长诏一钦寸水库的潜力,利用钦寸至亭下水库以及宁波市联网联调(西线)供水工程管网富余的过流能力,新建管线与舟山大陆引水工程连接,利用现有管道,从曹娥江流域引水约0.3亿立方米至舟山,满足近期优质水部分需求;积极参与镜岭水库建设,争取远期实现从镜岭水库引原水约0.
41、5亿立方米至舟山,构建双水源优质水和姚江水配置均衡的供水网络;远景展望,应纳入“浙江水网,可以考虑从富春江引水,采用环杭州湾南翼新区供水一体化工程,年引水量约1亿立方米至舟山;也可以采用浙江沿海水库链工程,年引水量1亿立方米至舟山;积极谋划宁波至六横供水通道,并研究进一步从六横向本岛引水,形成大陆引水环线,提升舟山市水资源保障韧性。2 .本地水源挖潜工程岱山县磨心水库及河库联网工程。拆除磨心下水库的现状粘土心墙坝,在原址上重建於重力坝。新建截洪沟、水库区域联网、双峰新城水系综合整治、骨干河道综合整治等工程,配套实施岱山本岛、秀山、长涂、衢山岛等四个区域供水设施改造工程。岱山县大长涂岛岱山本岛的
42、跨区域引调水工程。沿大长涂岛西南布置截洪沟2条,拦截山体来水。新建大沙河水库浪荡湾水库连通隧洞,大沙河水库内水量自流进入浪荡湾水库。新建浪荡湾上库大坝,坝型采用建重力坝,利用浪荡湾上库对大长涂岛的雨洪资源的进行调节,再均匀向岱山本岛输送。新建东剑水库,同时打隧洞将杨梅坑引入东剑水库调蓄。新建大长涂岛岱山本岛输水管道,连通浪荡湾上库、洛沙湾磨心水库连通管道。岑港水库扩容工程。坝将水库总库容扩大至5000万立方米,在大陆优质水引水不紧张的情况下,接纳存储域外引水的优质水,以应对特殊干旱年本岛区的供水需求岱山水库群联调联网工程。实施磨心水库联网工程、小高亭水库联网工程、洛沙湾水库联网工程、岱南平地水
43、库联网工程、黄官泥吞水库联网工程,进一步增强岱山区域水源工程调蓄能力。舟山本岛地下洞库工程。在舟山本岛山脊下设置具有一定调蓄能力、高程较低的地下隧洞,使雨洪水可自流进入地下隧洞,枯水期通过泵站将地下隧洞调蓄的水资源翻至调蓄水库,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3 .非常规水利用工程舟山市中水回用及分质供水工程。规划改扩建现状定海再生水厂的日处理规模至6万立方米,向定海城区河道补水;新建舟山市污水处理厂,同时配套再生水厂,日处理规模为15万立方米,供给舟山高新产业集聚区一般工业用水及河道补水。以舟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期、二期为重点保障区域,保留现有水厂及供水系统,形成以“大陆引水(优质水)和山区水库为主”的
44、生活和优质工业用水供水体系。海水淡化工程。定海区新建日处理规模为15万立方米的金塘新材料项目海水淡化装置工程,作为新塘工业用水补充。普陀区新建东极镇庙子湖海水淡化工程(日处理规模500立方米)、东港街道葫芦岛海水淡化工程(日处理规模200立方米)、虾峙镇海水淡化工程(日处理规模1万立方米)、浙能中煤舟山煤电二期海水淡化工程(日处理规模L2万立方米),作为普陀区工业和市政用水补充水源,进一步保障优质水供水能力。岱山县新建舟山绿色石化基地海水淡化工程(二期、三期)(日处理规模32万立方米)、岱山黄泽山岛海水淡化工程(日处理规模500立方米)、岱山矿砂中转储运基地项目海水淡化工程(日处理规模2.5万
45、立方米),作为岱山县工业用水补充水源,进一步提高优质水保障能力。改造岱山本岛绿源海水淡化改造工程(日处理规模1万立方米),新建本岛海水淡化工程(日处理规模3万立方米),作为岱山县市政用水补充水源。崛泗县新建泗礁本岛菜园海水淡化厂(日处理规模1万立方米),改造花鸟乡海水淡化厂(日处理规模500立方米),进一步强化海岛非常规水利用。六、水资源管理与改革(一)强化节约用水管理行业领域节水管理。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增效行动,全面落实水费收缴制度等,推进农村生活节水。加强用水定额管理与应用为引导,推动工业节水改造。完善各项城市节水管理制度,推进城镇节水改造。加强景区节水管理,落实景点节水专人管理,倡导游客节
46、约用水。深化群岛“污水零直排”等监管制度。积极创建节水型载体、节水标杆、节水教育基地、水效领跑者。严格取用水管理。全面完成取水口核查登记和整改提升,切实规范取用水行为。严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审查和取水许可审批关。强化水资源管理督查考核。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巡查制度,加强对水资源节约、利用、保护的监督检查。不断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方案,优化考核组织方式和指标设置,推动水资源刚性约束落到实处。深化节水体制机制改革行动。深化水价综合改革、健全节水奖励机制、探索水资源产权改革、拓展节水融资模式、落实水效标识制度、完善定额管理机制、健全用水监测统计制度等节水体制机制改革行动。(二)加强水资源保护管理加
47、强河湖水域空间管控、生态缓冲带建设、河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河湖基本生态用水保障,全面推动舟山水资源水生态保护。加强组织机构及部门间的协作机制和能力建设,实现水资源保护综合管理。建议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体环境质量纳入到属地行政首长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中,加强领导小组办公室督查工作等,强化法规与制度的建设。开展水生态相关的专题研究,推动舟山市水资源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三)加强水资源配置管理积极稳妥推进水权确权。推进域外引水水权交易试点,通过合同形式明确域外引水水权、引水规模、引水水质以、引水条件、调度方式等进行合同条款设置,保障引水风险。按照全面有偿出让的原则,不断探索多种形式的水权流转,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水权交易机制,积极培育和发展水市场。积极出台引调水应急机制。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水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等,构建多水源联网联调、资源共享、余缺互济、应急互助的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区域应急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出台域内域外的引调水的应急机制,制定加强市域内外引水管理的相关政策。(四)加强水资源智慧化管理完善水文水资源水生态监测设施。升级改造现有水文测站的水位等信息采集和传输设施设备,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标准化。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81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