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茶子山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docx
《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茶子山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茶子山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docx(4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茶子山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开福区沙坪街道茶子山村民委员会2023年3月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茶子山村创建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专家评审意见修改清单序号专家意见修改情况1完善编制依据,进步强化沙坪街道茶子山村的创建基础和生态创建优势.P2-3已完善编制依据,P68已强化沙坪街道茶子山村的创建基础和生态创建优势2结合沙坪街道茶子山村实际优化区域存在的问题分析.P8已优化存在的问题分析3核实指标现状值(如林草覆前率、两品标认证、饮用水R生合格率、公众满意度等)并据此提出优化提升分析内容,进而优化指标目标值(尤其2023年目标值).细化各实施年限的具体实施用点
2、项目内容,优化奖补资金使用方案.Pll-PI2已核实指标现状值,P20-25己细化各实施年限的具体实施岷点项目内容,已优化奖补资金使用方案专家复核意见:必招极冬缘腑.办报婵.L23.匕ZL1.总则11.I任务由来11.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21.3编制依据21.4实施范围41.5实施时限42区域基本情况52.1自然环境概况52.2社会经济发展现状52.3生态文明创建基础62.3.1生态环保扎实推进62.3.2生态环境持续改善72.3.3生态产业基础逐步夯实72.3.4基础设施逐步完善82.3.5生态宣传稳步开展92.4存在的问题和挑战82.4.1生态宣传教育需加强82.4.2生态产业品牌建设有待
3、加强82.4.3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继续加强83工作目标及指标体系103.1工作目标103.2阶段性目标103.2.1强化达标阶段(2023年)101.2. 2巩固提高阶段(20242025年)103. 3指标体系113.1.1 指标体系设置113.1.2 指标目标值设置说明H3.1.3 评价134重点任务204. 1完善生态制度204 .2保障生态安全205 .3发展特色生态产业204. 2.1打响区域生态产业品牌204. 2.2推进农业绿色发展214. 2.3优化“农+文+旅”产业格局224.3保护乡村生态环境224.3.1加大乡村水环境管理224.3.2进一步加大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力度224
4、.4宣传弘扬生态文化234.5全面深入“清绿融合”建设工作244.5.1以“清”促“绿”244. 5.2以“绿”促“清”245重点工程265. 1重点项目265.2项目投资286实施步骤296. 1.H,I297. 2创建落实阶段296.3考核验收阶段306.4总结提升阶段307效益分析317.1环境效益317.1.1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317.L2城乡污染得到控制317.L3生态文明制度进一步健全317.2经济效益317 .3社会效益338保障措施348 .1加强组织领导349 .2完善资金机制3410 3引导公众参与348附件错误!未定义书签。9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1茶子山村区位分析图
5、37附图2茶子山村土地利用现状图40附图3茶子山村项目现状图41L总则1.l任务由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鼓励和指导各地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载体,以市、县为重点,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2022年3月长沙市制定了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乡)村管理规程、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乡)、村建设指标(长环委办函202215号)。目前,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茶子山村正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的创建工作,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的创建是开福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要前提
6、,茶子山村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乡村建设中去,为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村委会决定展开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工作,特编制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茶子山村市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通过生态制度、绿色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乡风文明五大体系的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宜居的茶子山村。方案由沙坪街道审议通过后颁布实施,是指导茶子山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规范性和纲领性文件。L2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指导,运用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论结合共建“三高四新”知识产权强省,统筹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
7、的关系,以人为本,通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重视生态人居,倡导低碳发展,走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全力建设生态宜居乡村。1 .协调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共赢”。2 .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本地资源、环境、区位优势,突出地方特色。3 .量力而行的原则。不贪大求全,不盲目攀比。通过方案编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建设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作
8、为突破,循序渐进,分步实施。4 .便于操作的原则。方案要与当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相衔接,与相关部门的行业规划相衔接。方案目标与措施应尽可能做到工程化、项目化、时限化。5 .3编制依据1)湖南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4-2020年);2)湖南省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省域覆盖工作方案(湘政办发(2015)59号);3)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2021-03-07)4)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长政发(2020)15号)5)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发(2021)4号
9、);6)农村户厕卫生标准(GB19379-2012);7)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10月8日国务院第26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8)长沙市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2015-2030年)(长政函(2014)221号);9)长沙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1-2025年);10)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乡)、村建设指标(长环委办函202215号);11)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6年修订版);12)开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2017年修订版);13)开福区沙坪街道茶子山村2023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2月6 .
10、4实施范围本实施方案编制的范围为茶子山村所管辖的区域,共辖10个村民小组:何冲组、南岳组、象鼻嘴组、黄泥坝组、铁路塘组、清水塘组、袁家冲组、鱼婆塘组、庞家冲组、田屋场组。7 .5实施时限基准年:2022年实施年限:2023-2025年。2023年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创建阶段,所有指标达到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乡)、村建设指标(试行)要求,2024-2025年为生态文明示范村巩固和提高阶段。2区域基本情况2.1 自然环境概况茶子山村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沙坪街道北部,北与长沙县北山镇接壤,是开福区的北大门,西与钟石村比邻,南面紧邻“沙坪湘绣文化旅游小镇”,地理条件优越,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村委会下辖
11、10个村民小组、491户,居住总人口1813人,共有4个党小组、党员88人。全村面积4351亩,其中,耕地1628亩(其中基本农田占1098亩),林地1406余亩,其它用地1317余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村内交通十分便利,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土地肥沃,是长沙市的生态保护区。2.2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茶子山村行政区域面积4351亩,由何冲组、南岳组、象鼻嘴组、黄泥坝组、铁路塘组、清水塘组、袁家冲组、鱼婆塘组、庞家冲组、田屋场组合并而成,共辖10个村民小组。茶子山村村域户籍人口1813人。辖区内有1家作为休闲娱乐的河村山庄(其为省五星级农庄、国家四星级农庄)、幼儿园2所、民办养老机构1家、园
12、林绿化企业的基地2处、村民健身场地5处、文化公园1处、村级卫生室1所,各项功能基本可以满足村民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村民满意度较高。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个部门对茶子山村多方面的支持下,茶子山村对公路建设、路面提质、河道整治清理、水利设施建设、环境美化、垃圾分类、污水系统建设、公路防护建设、路灯亮化建设、打造美丽庭院、农家书屋、儿童之家、宣传文化长廊等各项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等,使茶子山村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创造省级美丽乡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茶子山村先后获得中国计划生育协会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长沙市美丽乡村示范村、长沙市级文明村镇、长沙卫生村等称号。其中长沙市美丽
13、乡村示范村建于2016年2018年,建成后与汉回民族村、沙坪湘绣街、茶子山村非洲文化园相结合,形成一个沙坪街道范围内有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圈。2.3 生态文明创建基础2.3.1 生态环保扎实推进茶子山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扎实推进生态环保工作。(1)生态保护好。无抛荒现象、无非法占用耕地行为;无裸露山体、焚毁山林;无非法占用林地、盗伐与滥砍滥伐林木等行为;无违规取土、取石等行为;采用本地林木、果树等适当绿化,与村庄地形地貌相协调;“田长制”“林长制”落实到位;合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条件,发展主导
14、优势产业。(2)环境维护好。日常保洁到位,无乱丢垃圾、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非法填埋垃圾现象;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率90%;公共区域无杂物乱堆、占道阻挡等乱象,亮化率98%;路肩杂草定期清理。(3)庭院整治好。庭院整治率90%。农房风格风貌协调、整洁干净有序,无实心封闭式高墙;生产生活用品有序存放,家禽圈养、圈舍卫生、无散养放养;“三园”整洁有序,无破烂围挡、露天粪坑、乱搭棚房等。(4)水体治理好。河湖及小微水体水质优良率(In类以上)100%,小微水体管护率100%,无黑臭水体;无害化户厕普及率达100%,无粪污污染、污水直排现象;有农户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5处,服务范围包括南岳组
15、、清水塘组、河冲组、庞家冲组,处理规模120m3d、小微水体示范片区、“人工湿地”等共13处);河道、滩涂、沟渠等有效管护、长效保洁,排水管网(沟渠)通畅、无破损;“河湖长制”等管理制度落实到位。(5)道路建设好。村庄道路通畅,村庄主干道和入户道路硬化率95%,质量良好无损毁,路面洁净无破败;村庄入口及道路两旁标识标牌清晰,安防、路灯等公共设施管护到位,无损毁;“路长制”落实到位。2.3.2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打造生态良好、环境优美、整洁卫生的人居环境,茶子山村狠抓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着力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美丽宜居村庄。一是全面深入“美丽”乡村建设。紧密结合五治中“治垃圾”、治水等工作,加强村
16、容管理;开展拆违复绿:2022年,共拆除违章建筑10处,并完成复垦复绿,清理卫生死角30余处,每月开展小微水体整治,清除水塘、沟渠白色污染物10次,清运垃圾十余吨;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推行绿化认养、认种活动,完成绿化植树120余棵,村庄道路和宅前屋后做到能绿尽绿。二是持续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对装修、生活噪声等管理,公示居民,共同遵守;加强保洁力量配备,落实经费;加快环卫设施建设,合理配备垃圾箱等;落实健康教育宣传,保障群众健康生活;设立专门热线电话,接受居民监督和投诉。为完善河村非洲文化园团体活动场所,增加团队游客活动项目,2021年政府投资在园内打造了一个5人制以及一个
17、11人制的足球场。结合之前打造的中非留学生孵化中心及湖南非洲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进一步加强中非两国文化交流,形成以非洲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旅游产业景点。打造茶子山文化走廊。挖掘本村人文特色,结合茶子山村的党建文化,打造一条具有茶子山村特色的文化走廊。2.3.3 生态产业基础逐步夯实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突出做大做强生态休闲产业,推动新型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优化整合本地农业资源、生态资源,发展培育乡村旅游产业,积极引导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变。茶子山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自然村,其生产发展也重点围绕生态农业产业调整展开。一、荷花种植结合荷花鱼养殖的生态项目建设。利用清水塘组
18、的80余亩稻田,打造一个荷花与荷花鱼相结合模式的种养殖项目。此项目既可以盛夏时节作为旅游项目观赏荷花,又可以卖莲蓬和养殖的荷花鱼达到经济收益的效果。约80亩池塘中生长8.7万尾荷花鱼都是湖南水产研究所推介的品种,能在荷花池水的独特环境中长得很好。同时,探索出的春夏吃藕尖、秋季尝莲蓬、冬享荷花鱼的“一荷三吃”,更让一亩地能赚“三道钱二、黑斑蛙养殖。逐渐成为茶子山村“稻+蛙”共生模式的产业。如今,养殖场占地约40亩,年产量4000斤/亩,茶子山村从事“稻+蛙”种养殖的村民逐渐增多,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2.3.4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通过入户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等建设完善村域内基础设施条件,争取
19、实现入户道路和道路亮化基本全覆盖;同时,动员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公共基础设施的日常管护工作中,逐渐形成“人人想管、人人愿管”的共识,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茶子山村完善道路绿化、照明,目前村级主干道路路面硬化率已达95%,安装节能路灯约260余盏,已实现供电和路灯基本覆盖。修建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和“人工湿地”,并对山塘、黑臭水体进行修整清淤。狠抓危房改造工作,对危房进行改造,茶子山村域范围内现已无C、D级危房。为丰富村民的娱乐生活,村内在茶子山建设5处健身活动广场,1处文化公园并配置凉亭、篮球场、羽毛球场和户外体育器械,村民满意度、幸福感显著增强。2.3.5 生态宣传稳步开展茶子山村坚持以习近平
20、生态文明思想作为指导,把提高生态环境意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作重点,切实增强村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发挥宣传标语、传单、村广播等传统宣传方式的作用,对党员和小组长进行培训,组织开展生态文明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激发了全体村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生态健康,促进绿色发展的积极性。2.4 存在的问题和挑战2.4.1 生态宣传教育需加强目前,茶子山村主要宣传方式为标语、宣传栏、网站等文字形式,宣教渠道有待拓展。在农村文化教育宣传方面,适合农村生活的教育主题、教育内容、教育渠道和教育投入还应进一步增强。宣教内容相应的实践性与操作性仍需进一步提升
21、,整体生态文明意识仍有提升空间,人民群众环保意识较薄弱,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积极性还需加强,生活中仍存在过度消费现象,绿色消费、公共交通出行、节水、节电、节能以及减少排放等还没有真正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生态文明、环保意识的宣传工作仍需持续推进。2.4.2 生态产业品牌建设有待加强茶子山村文旅产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在生态农业品牌建设方面稍有欠缺,村内粮食作物、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种类丰富,但目前暂未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品牌,有机、绿色农产品的认证工作还需要加强。2.4.3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继续加强茶子山村内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
22、要解决,包括:化肥施用还存在肥料之间结构不合理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农药施用强度还比较高,造成农药残留或深入地下水,对水源造成威胁;农膜、秸秆综合回收利用工作仍需持续推进,农户农业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环境保护意识需加强;茶子山村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扩大建设范围,提高屋场及道路绿化率,可种植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乔木、灌木、花卉和四季常绿的草皮,做到观赏与防护相结合。茶子山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已完成,但还存在部分水塘需要进行清淤工作。茶子山村目前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已经基本实现全覆盖,但还需进一步深化,实现垃圾分类收集设施全村各组全覆盖,并且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有待加强,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长沙市 开福区 沙坪 街道 山村 创建 生态 文明 建设 示范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