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企笔试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检测试卷包含答案.docx
《2023年国企笔试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检测试卷包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国企笔试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检测试卷包含答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国企笔试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综合检测试卷包含答案一、单选题1、所谓中介系统,指主体借以认识客体的各种实体性工具和非实体性工具。客体信息场,主体的神经系统,某次具体认识中主体所凭借的知识背景,以及认识的()手段一仪器、电子计算机等,都是决定着主体认识能力的中介系统。()中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A、具体B、检测C、可靠D、物化【答案】:D【解析】:这也是一道补充词语的题目,和上一道题不同,这道题不属于近义词语辨析,这就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寻找一个正确的答案。括号内要填写的词语是用来修饰限制手段的,而这类手段所指代的内容,在破折号之后有详细的解释说明:指的是仪器、电子计算机等等。这些
2、物品都是用来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相当于人的眼睛。所以在所给的四个项中,物化比较合适。而具体不能具有区别作用,因为人在认识事物的时候,除了这些仪器,肉眼也是一种具体的事物。所以A项不恰当。B项不具有概括性,因为电子计算机等不一定就是单纯用来检测的,所以B项也不恰当。C项之所以也不合适,是因为一来在题干中没有涉及到可靠手段和不可靠手段之别,二来仪器、电子计算机也不一定完全是可靠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项。2、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题:为了对快堆有一个感性认识,我们先来设想这样一个情况:一个考察队被困在四面环海的孤岛上。海天茫茫,寒风刺骨。小岛上可以用来取暖的东西只有考察队员背包里的几块干柴。另有一些从
3、四周漂来的湿漉漉的木块。怎样才能不被冻死呢?一位科学家想出了办法:点燃干柴,一边取暖,一边烘烤湿木块Q这样,湿木块烘干后,又可继续燃烧,人也就不会被冻死了Q这位科学家的锦囊妙计得益于他是一位快堆专家。快堆与热中子堆相比,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快堆是用快中子轰击核燃料来维持核裂变反应,以液态钠做冷却剂,不需要慢化剂;二是快堆中产生的核燃料比烧的多,即所谓增殖。它的基本原理是:核燃料钵-239裂变产生高能中子,增殖材料中的铀-238在快中子的轰击下,除有小部分发生裂变外,大部分铀-238在吸收一个中子之后,经过两次衰变,又变成了易裂变核燃料钵-239。这样,快堆中每、烧掉一个钵-239原子核,又可以
4、产生一个以上的新的裂变原子核。所以快堆的增殖比大于1,从而能实现燃料的增殖Q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和发展快堆Q在我国快堆作为能源领域的先进核反应堆,其开发工作已列入、863计划。问题:对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理解准确的一项是:()A、快堆中维持核裂变的核燃料包括钵-239和铀-238B、快堆的增殖比大于1,说明铀-238可以重新变成钎-239C、快堆是靠钵-239原子核持续裂变来产生能量的D、快堆中的新产生的燃料指的是吸收了高能中子的铀-238【答案】:C【解析】:A项快堆中维持核裂变的核燃料只包括钵-239,不包括铀-238,铀-238仅仅是增殖材料。B项中铀-238是在吸收
5、一个中子后,经过两次B衰变,变成易裂变核燃料钵-239,并非说铀-238可以重新变成钵-239。另外,B项还因果倒置说明应改为因为。D项所说快堆中新产生的核燃料,指的是吸收了高能中子的铀-238经过两次B衰变后变成的易裂变核燃料钵-239这种燃料。3、(安徽)一知名企业向社会招聘高级管理人才,面试中有一道试题请写出你原来所在单位的最大秘密和对我公司有何价值应聘者对此各陈己见,但最后被聘用的却是一位对此题交白卷者。有人问及原因,老总回答道:这样的人值得信任。应聘者对其试题交白卷却被聘用,这件事说明了什么对此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聪明的不做胜过愚蠢的做B、有创新精神才能出奇制胜C、表现与众不
6、同才能崭露头角D、人格是成功的重要因素【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寓意启示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题对应的解法是文段讲述了一个故事,即在面试过程中一位应聘者对原来公司秘密守口如瓶的表现赢得了老总的欣赏并最终被录用。通过故事中老总的一句话这样的人值得信任不难发现这名应聘者最终被录用的原因就是其人品好,这也是该故事想要传达给读者的理念,由此可知对这个故事理解最准确的一项应该是D项的内容。A项表述不妥,文中并没有谈及是否聪明的问题,重点谈的是人格。B项有创新精神在文中也并无体现。C项表现与众不同并非文段含意,实际上交白卷的应聘者并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显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职业操守。
7、所以,本题选择D答案。4、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面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O【答案】:D【解析】:左边图形折叠后,A项中上面和前面的两条线不会相交,错误;B项右侧面错误;C项的斜线方向错误;D项可由左图折叠而成。纸盒折叠问题。本题考查的是空间想象能力,考生应重点分析原图六个几何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另外,题干中提到的是纸盒的外表面,考生应引起注意。5、能够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数量特征的调查方式是()。A、重点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所有非全面调查【答案】:B【解析】:抽样调查是指从研究对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据此推断有关总体的数字特征。6、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年间(200
8、2年-2011年)的区域变化(单位:个)城市综合竞争力十年间(2002年-2011年)不同规模城市数量变化(单位:个)问题:十年间,与其他规模的城市相比,O在各个排名档次内的城市数量变化幅度最小。A、特大型城市B、大型城市C、中等城市D、小城市【答案】:B【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广东行测真题,A项在四个排名档次的变化幅度依次为0/37、1/13、0/6、1/3,B项在四个排名档次的变化幅度依次为1/10、3/22、4/20、2/19,C项在四个排名档次的变化幅度依次为2/3、3/14、4/21、1/24,D项在四个排名档次的变化幅度依次为1/0、1/1、0/3、2/4,比较不难发现,B的变
9、化幅度最小,不超过20%。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7、犯罪的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下列属于犯罪的间接故意的是()A、甲欲毒杀同事乙,于是在大家共同喝水的饮水机中投毒,乙当天并未从饮水机中取水,但却导致其他三位同事中毒B、甲欲枪杀乙,在乙家门口伏击,只击中了乙的胳膊C、出租车司机甲与朋友吃饭时多喝了几杯,但是凭借自己多年的驾驶经验,甲认为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不顾朋友劝阻执意出车,结果撞死了行人乙D、某医院护士甲将病人乙和丙的药物弄混,到了给乙用药的时间,甲没有仔细核对就拿起应该给丙服用的药物给乙服用,结果因药性不对导致乙死亡【答案
10、】:A【解析】:A项中,甲明知投毒会对他人也造成危害,仍然放任自己的行为,是犯罪的间接故意。B项只是针对被害人的行为,属于直接故意。C项中伺机认为自己不会对他人造成危害、D项中护士的行为,都属于过失而非间接故意。8、根据文物保护法,被作为文物保护的建筑物或其他设施,其所有权即使属于个人,所有者也无权对其进行修缮、装饰乃至改建。有人认为这一规定不允许任何例外的开工是不妥当的,因为有时有的所有者提出对文物进行外观和内部结构的改造,是因为他们确信,这样做有利于加固和美化文物而提高它们的价值。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A、对文物建筑的改造,不一定就能起到加固和美化的作用B、有的文物建筑年久
11、失修,如不及时改造,将严重损其价值C、文物建筑的真正价值在于保持其历史原貌,对原貌的任何改变只能降低其价值D、一个所有者不能对其所有物进行处置,这是对其基本权利的侵犯【答案】:C【解析】:题干中有些人的观点是,应该允许所有者对文物进行修缮、装饰乃至改建,理由是所有者对文物的改造有利于加固和美化文物而提高它们的价值。A项说明改造不一定就能起到加固和美化的作用,削弱了题干的论据;C项如果为真,说明不应该对文物进行改造,改造文物会降低它们的价值,相对于A项,C项的削弱程度更强;B项支持了题干观点;D项是无关项。9、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
12、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8%。随后又经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2%。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13.4倍,年均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0%o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比2005年增长了36.l%o图B市主要年份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统计图问题:与五年前相比,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增长了()oA、36.1%B、20.8%C、15.1%D、6.0%【答案】:D【解析】:本题出自202
13、1年上海(A卷)行测真题,户籍居2S245-275961649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比率=F一二标,简单估算不超过10%。结合选项,因此,本题答案选择D选项。10、南太平洋上的岛国A国,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每人每年享受政府发放的3.5万美元的零用钱,人们无需工作。但是,无法想象的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居世界之最,有37%的人患糖尿病,为全球最高,全国只有L3%的人活到60岁,是人均寿命最短的国家。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A、富足的代价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安逸是我们生命的杀手D、养尊处优、舒适安逸的A国人【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型,主要考察概括类,本
14、题对应的解法是识别陷阱类型中的概括不当。A、D项概括不全,只是概括部分对该岛人民生命的影响因素。文段只体现了B项中的死于安乐,未体现生于忧患之意。C项安逸是生命的杀手对文意概括最全面,是文段主要表达的意思。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11、只需轻点鼠标,我们就可以把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免费下载到电脑里,但是,有耐心在屏幕前把它仔细读完的人,100个人里恐怕都挑不出一个。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屏与纸张两种介质在物理性质上的不同,直接决定了人们无法从电脑上获得传统的阅读乐趣。在阅读传统的纸质图书时,文字本身不会移动,可以让人平心静气,但在电脑屏幕前阅读时,鼠标点击和滚屏不可避免地会打断人的注意力,令人失去
15、耐心,以及对文字全面的把握。此外,手指在触摸纸张和显示屏时对大脑感知区域的刺激也完全不同,前者更有助于激发人的潜意识,帮助深入理解文字之美,而不是仅仅止步于获得信息Q下列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A、传统的纸质阅读更能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B、跟纸质阅读相比,电子阅读更易使人失去阅读耐心C、纸质阅读有助于激发人的潜意识D、电子阅读是当前流行趋势【答案】:D【解析】: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的区别。首句通过莎士比亚作品的电子阅读引出主题。接下来作者分别从物理性质、阅读注意力、大脑感知区域刺激等方面阐述了纸质阅读与电子阅读的区别。选项A、B、C均是作者观点的体现。而D项作者并未提到,故不符合作者
16、观点。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IBlE目II皿目?12、ABCDA、AB、BC、CD、D【答案】:A【解析】:第一组图中,第一个图形和第二个图形去同存异得到第三个图形。要注意去同存异的范围是在四方框内,四方框并未介入到去同存异的运算中。因此,本题答案为A选项。13、李明倡导低碳出行,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如果他每小时的车速比原来快3千米,他上班的在途时间只需原来时间的4/5;如果他每小时的车速比原来慢3千米,那么他上班的在途时间就比原来的时间多()。A、1/3B、1/4C、1/5D、1/6【答案】:A【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深圳(上半年)行测真题,设速522002.45度为V,又因为,他上班的在
17、途时间只需原来时间的1+27.65%,所以赋值原来的时间为5,则加速后的时间为4,S=5v=4(v+3),可竺一5得v=12,S=60;减速后的速度为12-3二9,时间为60/9,则。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14、2003年1月某家电连锁超市的销售情况统计4-l-i-A代表手机;B代表彩电;C代表空调;D代表冰箱;E代表其他家电问题:手机在各类城市的销售总额是()。A、16万元B、24万元C、30万元D、32万元【答案】:D【解析】:本题出自2021年深圳行测真题,由第一图可知手机在大城市的销售额为16万元,由第二图可知A点表示手机在大城市销售量占各类城市销售量的50%,故手机在各类城市的销
18、售总额为16-50%;32(万元),因此,本题答案为本题D。15、将来的固然重要,因为有跨到那里的一天;但是现在的至少与将来的同样的重要,因为已经立足在这里了。本与末固然重要,因为它们与正于分不开;但是正干至少与本末同样重要,没有正干,本末又有什么意义呢?不懂得前一义的人无异教徒,以现世为不足道,心向天堂佛土,其实只是一种极贫俭枯燥的生活而已。不懂得后一义的人犹如吃甘蔗只取根部与末梢,却把中段丢在垃圾箱里,这岂不是无比的傻子。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一味憧憬未来和舍本逐末都是不可取的B、现在与将来正于与本末同样重要C、只有懂得现在和正干的重要性才不会成为教徒和傻子D、要懂得把握现在重视过程【
19、答案】:D【解析】:文段首先说明了现在和正干的重要性,接着从反面论证了不重视现在和正干的后果,意在提醒人们要把握现在重视正干。正干在文段中即意味着过程,过程与结果、现在与将来相对应,D选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文段并未提到舍本逐末是不可取的,而是说不要一味重视本末,忽略正干。B项为文段的主旨,并非文段意图所在。C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D。16、国学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即使皓首穷经、焚膏继暮也无法o同时,国学本身毕竟是古代社会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精华与糟粕并存。因此,国学研究应有一个的过程。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曲尽其妙去伪存真B、一应俱全披沙拣金C、兼容并包大
20、浪淘沙D、博古通今千锤百炼【答案】:A【解析】:逻辑填空做题两步骤:结合语境,辨析词义。第一空表明国学内容博大精深,即使再刻苦努力,也无法很精确的把思想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第二空说有精华与糟粕,因此需要去粗取精,即对应去伪存真。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曲尽其妙:曲:委婉,细致;尽:全部表达。把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去伪存真: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一应俱全: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披沙拣金:拨开沙子,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兼容并包:兼:兼顾;容:容纳;并:并且;包:包含。指广泛收罗,将所有各方面都包容在一起。大浪淘沙:淘:
21、用水冲洗。去掉杂质。在大浪中洗净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争中经受考验、筛选。博古通今: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千锤百炼:比喻经历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也指对文章和作品进行多次精心的修改。17、如果生产下降或浪费严重,那么将造成物资匮乏。如果物资匮乏,那么或者物价暴涨,或者人民生活贫困。如果人民生活贫困,政府将失去民心。事实上物价没有暴涨,而且政府赢得了民心。由此可见OoA、生产下降但是没有浪费严重B、生产没有下降但是浪费严重C、生产下降并且浪费严重D、生产没有下降并且没有浪费严重【答案】:D【解析】:根据如果生产下降或浪费严重中的或
22、字,可知其为两个充分条件,若推导过程反转,则两个充分条件变为两个必要条件,即生产没有下降并且没有浪费严重,所以选D。18、甲、乙、丙、丁、戊5位摄影专业大学生为参加毕业摄影大赛分赴黑龙江、西藏、云南、福建、江苏5地摄影采风。他们5人各有偏爱的摄影题材:人物、花卉、风景、野生动物、古建筑,这次采风他们相约就上述题材每人各拍一种。已知:(1)如果甲去黑龙江,乙就去江苏;(2)只有丙去福建,丁才去云南;(3)或者乙去江苏拍古建筑,或者戊去福建拍人物;(4)去江苏拍古建筑的大学生临行前曾与乙、丁话别。问题:如果丙去西藏,则可以得出以下哪项()A、甲去江苏B、乙去福建C、丁去云南D、戊去黑龙江【答案】:
23、A【解析】:本题出自2022年江苏行测真题(B类),本题考查分析推理。题干内容可以整理为:(1)甲去黑龙江一乙去江苏;(2)丁去云南T丙去福建;(3)乙去江苏拍古建筑或者戊去福建拍人物;(4)乙不去江苏且丁不去江苏拍古建筑。如果丙去西藏,也就是说丙不去福建,根据条件(2)可得出丁不去云南,排除C项;根据条件(3)、(4)可知戊去福建拍人物,排除B、D两项;结合条件(4)可知:乙、丁不去江苏,丙不去江苏,戊不去江苏,所以只有甲去江苏。故本题答案为A选项。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历史依据是OA、我国的基本国情B、马克思列宁主义C、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我国生产力发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国企 笔试 考试 职业 能力倾向测验 综合 检测 试卷 包含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49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