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附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附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附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附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教学计划及进度表部分为了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为指导,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规则,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使道德存在于儿童的内心使法治原则为更多儿童所了解和遵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期将一如既往地扎实落实思品学科的各项常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加大学科科研力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科建设。
2、二、学情分析孩子经过五年的小学学习后基本懂得了学校生活规则,初步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多数学生文明有礼貌,能遵守课堂学习规定能积极学习,能安全健康地学习生活。还有少数学生比较顽皮,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课堂上、集体活动中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甚至个别孩子有模仿社会上不良言行的现象。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情况调整教学,用不同的方法开展教学,激励所有孩子努力学习。三、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
3、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四、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围绕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的生活主题,以法律和宪法精神为主线,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国家机构等内容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的教学,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生活中法律是不可或缺的。只有懂法、守法生活才会和谐美好让学生体认宪法的核心价值,初步理解宪法精神。2
4、、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的教学,着重讲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并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依法行使权力,依法履行义务。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的教学,识记国家机构的含义组织体系、设置。着重讲宪法规定国家制度,宪法将国家权力赋予国家机构并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4、通过第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的教学,体会自己受到的法律特殊保护,增强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了解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专门法律,知道未成年人受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地位。五、教学方法与措施1.激发学生的学习
5、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4、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5、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6、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六、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时间教学内容备注19.1-9
6、.3开学报名等,作29.6-9.10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者1感受生活中的法律39.13-9.182宪法是根本法49.20-9.24第一单元复习中秋节59.26-9.30第二单元我们是公民3公民意味着什么610.1-10.7国庆节710.8-10.9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810.11-10.15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910.18-10.22第二单元复习1010.25-10.29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家机构5国家机构有哪些1111.1-11.56人大代表为人民1211、8-11、12期中复习与检测1311.15-11.197权力受到制约和监督1411.22-11.26第三单元复习1511.29-12、3第
7、四单元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8我们受特殊保护1612、6-12、109知法守法,依法维权1712、13-12.17第四单元复习1812、20-12、24期末综合复习1912、27-12、31期末综合复习201、3-1、7期末综合复习强211、10-1.14期末综合复习221、17-结束期末综合测评教学设计部分1感受生活中的法僮【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能力目标】:1 .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2 .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情感、态度
8、和价值观】:1.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3 ,让学生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教学重难点及关键】: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2.【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教学方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教法】提问法,讲解法,讨论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小品表演、案例搜集、了解有关法律的一些规定。【教学课两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导入新课】:【师】:我们渴望平静、和和美美的生活,但社会生活
9、并非如此。请欣赏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表演。小品表演:学生表演引言中的汪菁、杨依、王浩权利被侵害的三个片段。【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面对这些情形,你觉得是继续忍受还是可以想别的办法解决呢?学生讨论,分别发表意见,说出多种解决方案,如通过新闻媒体披露,运用社会舆论的压力解决;推举代表与对方交涉才办商解决;到政府的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把对方告上法庭,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生活中权利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法律保护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五单元第一节生活中的法律保护二.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
10、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2)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成长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意义。三、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本堂课的主要知识点:(1)如何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2)说说我们在家中、在学校、在社会中所享有的一些权利?(3)为什么我们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需要国家法律的特殊保护?(4)有哪些保护未成年人正当权利的专门法律?学生边看书,边把问题批在相关课文的上面,并将答案打记出来。交流自主学习的结果。四、分组探究.展示交流:1、你说我说大家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几种权利,你还知道我们享有哪些权利?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教师指导:1.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
11、会、结社等政治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等。2、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荣誉权、名誉权、隐私权等。3、财产权利:个人财产所有权、财产继承权等。4、受教育权。5、司法保护权。根据引言部分所说的汪菁、杨依、王浩的情况,你认为他们分别可以怎样依法维权?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教师指导:利用法律来进行维权主要依靠法律手段,通过执法机关来进行维权彳翎。(1)、汪菁案例解决的途径:上诉到工商部门、城管部门等,由他们出面进行依法取缔;去法院起诉,要求停止侵害,进行赔偿。(2X杨依维权的途径:反映到卫生防疫部门,依法处罚小饭店;上诉到法院要求民事赔偿等。(3X
12、王浩可以拨打IlO报警,由公安部门配合抓获敲诈者。作为未成年人,一般会有哪些不法侵害发生?把你知道的案例与大家分享。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未成年人的侵害有来自社会的,还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如:1 .被社会青年敲诈勒索。2 .被流氓或坏人殴打。3、被人拉拢看黄色书刊、录像等。4、被坏人抢夺钱财或被骗钱财。5.被家长或学校老师殴打、体罚。6、雇佣童工。7.有些娱乐场所、网吧引诱未成年人进入等。8.有些厂家、商家销售不合格食品.你认为应如何防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2.加强管
13、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少年犯罪的案例,谈谈怎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学生分组探究,代表发言交流探究成果。教师指导:1 .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2、加强管理,加强理想、道德、法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3、注重修养,善于引导,家庭和学校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板书设计】I感受生活中的通认识法律,懂法知法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
14、结社等人身权利:人身自由权、生命权、健康权等2宪法是根本法【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益,懂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的特别需要,感受法律保护对未成年人的意义。【能力目标】:学会运用法律来积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权利。【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法律的保护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保护我的正当权利。【教学重难点及关健】: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法律保护公民的正当权利,当公民权利受到侵犯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教学难点】:理解法律保护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特别需要。【教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学法】合作探究
15、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幻灯片,情景【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板书)一、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板书)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知识:出示图片:打击犯罪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依法行政。依法治国首先应该依据哪部法律?学生回答(略1教师归纳:宪法是实行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出示图片:宪法因为宪法规定了我们国家的性质、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根本问题。学生齐读教材中关于宪法第一条第一、第二款规定。【师】:你还知道其他根本问题的相关内容吗?活动一:知识抢答
16、一(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5)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17、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依法纳税。其它:公民有劳动的义务;有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6)国家的标志是什么?(国旗、国歌X教师作好各组抢答结果记录。建国以来,我国先后颁布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是现行宪法,曾做过四次修订。它由序言和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四章构成。【板书设计】树立宪法意识,知法懂法不犯法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3公民意味着什么【学习目标】1 .知识目标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2、能力目标
18、培养树立学生的公民意识。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能维护中国公民的形象。【教学重难点及关键】:【教学重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教学难点】懂得宪法和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树立宪法意识。【教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1.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一、目标解读.预习反馈1、导出新课,解读导学案的学习目标:(1)课件展示不同身份人群的图片。(2)谈一谈
19、你是怎么理解中国人,美国人等不同身份的。(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公民意味着什么。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至少要达到以下两个目标:知道公民的身份从何而来以及什么是国籍。认识居民身份证并懂得它的作用和重要性。2.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疑难问题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小组内合作,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精讲点拨。1、课件出示第23页的知识窗。交流:你知道国籍是什么?它是怎么获得的?2、认识身份证。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小卡片,它能代表我们的身份,那就是身份证。一、先说一说身份证是什么样子的?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印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
20、信息是什么。-公民身份证号码二、了解身份证号码的不同含义。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7-14位为出生日期码,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3、三:公民身份证的有效期。(课件出示课本25页相关链接)4、身份证用处知多少?住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在邮局邮寄物品在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板书设计】做合格公民,树立良好形象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学习目标】I.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普及相关的法律知识。3、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初步建立运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21、及关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构建法治意识【教法】自主预习,情景体验,分组探究,交流展示,归纳提升,达标测试。【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教具及学具准备】:1 .教师应就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专门的学习和了解。2.教师应当了解学校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并与其联系,争取得到他们的支持。【教学两课时【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I.故事导入【师】: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师】:祖逖、刘琨的英勇行为让我们敬佩不已。同学们,你们已经年满十周岁了,相对于一二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你们长大了,长高了,也更加懂事了。你们有自己的道德要求,让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成为你们的习惯
22、,因为法律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师】:这节法制课我们来学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引导理解概念)学生自由发言讨论,师总结解释概念。【师】:权利与义务的关系3、权利的范畴你们生活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保护你们。了解自己的权利,知道权利被侵害后如何保护自己,是十分必要的,相信学习了本课之后同学们会有所收获。【师】:描述案例1情景课件演示宪法中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权利的条款。4、义务的范畴说完了权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义务。请先看案例2课件出示案例2o【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交流
23、。【师】:义务是我们必须去做的事情,宪法中对公民的义务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课件出示)指名读。5.知识拓展不仅我们国内的法律对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就是国际上也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来保护少年儿童的权利。课件出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指名读。6、知识梳理本节课我们学习到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知道了小学生也是公民,也具有和成年人一样的法律赋予的权利,就是在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涉及保护我们少年儿童的法律还有很多很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等,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附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 部编版 六年级 上册 道德 法治 教学 设计 教学计划 进度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5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