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十篇.docx
《关于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十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研讨交流发言材十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i篇,共io篇2023年关于开展学习“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施20周年的讲话稿“在浙江看到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模样,甚至是未来世界的模样!”2018年参观走访中国浙江村镇时,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了这样一句话。让索尔海姆感慨的,是他所置身的环境优美乡村和一张张乡村过去被污染的照片产生的鲜明对比。改变的背后是一项工程的实施2003年6月,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和主持下,浙江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全省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O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年久久为功,“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
2、造福了广大农民群众,也赢得了世界积极回响: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地理与环境学系专家伊兰度认为,农村环境整治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部分,“千万工程”向世界表明,中国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美国快公司杂志称赞浙江农村“变废为宝”,在实施“千万工程”中将众多废弃采石场精心改造为旅游景观、文化场所,为世界各地提供了一个范例。英国爱丁堡大学基础设施与环境研究所教授阿利斯泰尔博思威克认为,“千万工程”的实施说明在农村大幅改善环境同时实现经济发展是可行的,相信其经验将能传给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回响,印证了“千万工程底色之绿。启动之初,“千万工程”的重点就很明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
3、。从治理厕所污水、厨房污水,到关停矿场解决村庄空气、土地污染问题,再到“垃圾革命”实现全域分类20年来,“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全省2.7万个行政村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建成特色精品村2170个、美丽庭院300多万户,森林覆盖率超过61%,省域乡村生态环境实现质的提升。2018年,“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一一“地球卫士奖”,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表示:“中国部分地区用较短时间就取得了一些西方国家几十年的环境治理成果,这显示了推进环境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智慧。”这回响,印证了千万工程红利之大。以环境整治为起点,“千万工程”让更多村庄走上新路,实现更好发展。今日浙江,有的
4、乡村增公园,有的农房当民宿,有的资源变资产,2022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7565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提前缩小至L9以内。这样的绿色发展红利,受益的远不止中国百姓。在浙江,有一个国际“出圈”的乡村旅游品牌一一“洋家乐”,来自南非、法国、英国、比利时、丹麦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国人到中国吃上“生态饭”,每年吸引数十万境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度假,其中一家曾被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评为“除长城外15个必须去的中国特色地方之一”。谈起在浙江开办“洋家乐”,一位“洋老板”说:“这么美的地方,我第一眼就爱上了,事实证明我选对了。”这回响,印证了千万工程模式之好。当今世界,社会治理模式多种多样,但唯有人
5、民群众满意、符合自然发展规律并契合科学精神的发展模式,才更具价值与实践意义。面对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该如何选择?中国的答案很明确一一锚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赢,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始于2003年的“千万工程”,先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主动减排二氧化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联合国官员认为,在浙江,绿色发展带来了“金山银山”,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民众拥有了更多发展机遇,更加珍爱自己的家园,这种模式值得与世界分享。最早提出“绿色GDP”概念的学者之一、美国国家人文科学院院士小约翰柯布说:“中国给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希望之光。”“千万工程”描绘
6、的中国乡村新画卷让世界看到,以绿色为底色的中国式现代化,走的是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共赢之路。循着这条路向前,中国将继续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多中国贡献。第2篇2023年在关于深化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经验的发言材料近年来,XX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深化“千万工程”,推进美丽海岛迭代升级,以“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为主抓手,努力探索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海岛共富新路子,奋力打造共同富裕海岛样板。一、迭代升级,塑造独具韵味的美丽海岛立足XX海岛特色优势,坚持一岛一品、一岛一策,打造具有海岛韵味、XX气质的
7、新时代美丽乡村。一是创新实施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制定XX市“小岛你好”海岛共富行动实施方案,建立市领导定点联系小岛机制,实施风貌综合整治、产业导入更新、基础设施提升等八大攻坚行动,用三年时间打造30个小而美、小而精,各具特色、令人向往的美丽海岛。明确功能定位,推进首批12个示范岛差异化发展。如普陀葫芦岛做好佛教禅修文章,打造“咫尺佛光”的福禄禅乡;嫌泗枸杞岛发挥“中国贻贝之乡”特色渔农产业优势,打响“山海奇观、蓝海牧岛”特色品牌。二是主题鲜明建设海岛未来乡村。制定XX市未来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和评价办法,系统谋划未来乡村建设的“四梁八柱”,计划到2025年建设引领数字生活、呈现未来元素、彰显海岛
8、韵味的未来乡村50个。全市17个未来乡村已基本完成主要项目建设,定海马忝村、竦泗花鸟村入选首批公布的省级未来乡村名单;整体智治马忝模式、村企联姻花鸟模式、绿色发展东极模式等一批标志性做法入选全省未来乡村典型案例。三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全域发展。高标准制定美丽海岛建设规范,填补国内美丽海岛建设标准空白。整合各类资源、资金、项目,每年打造4条美丽乡村海上共富带,推动“零星小岛盆景”迭代升级为“连片海岛风景”。深化“五美联创”,定海新建村、竦泗花鸟村、普陀白沙港村、东极村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蚂蚁、枸杞等主题示范美丽小岛脱颖而出。二、系统攻坚,提升整洁有序的乡村风貌坚持全市“一盘棋”,把渔农村人居
9、环境、农田整治与城市品质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开展系统整治,实现整体提升。一是聚力强基,奠定环境整治硬实力。实施新一轮渔农村环境全域整治提升攻坚行动,明确村庄“五清”、农田“五无”整治标准,全面提升乡村风貌。今年完成本岛和海岛乡镇(街道)主干道两侧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明年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结合两路两侧“三化一平”问题整治,高标准完成XX西出口至朱家尖南沙全长35公里左右的东西快速路沿线渔农村环境提标整治,打造海岛靓丽风景线。深化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村6个、星级公厕40座。二是紧扣补短,聚合环境整治“主力军。针对渔用物资乱放、农田乱象等重点问题,结合全国文明
10、城市常态管理,推行渔农村环境治理干部包干机制,构建市、区、乡、村四级管理责任链。推行定海马禾村“一把扫帚大家扫”、娱泗黄龙乡“逢周四入格”等微公约,引导渔农民群众从“袖手看”向“拍手赞”“动手干”转变。今年ITO月,渔农村环境集中整治参与人次达4万余人。三是立足固优,打好环境整治“持久战。常态化抓好渔农村“洁美杯”环境整治竞赛,每季对获得“洁美杯”称号乡镇(街道)、行政村进行通报表扬,对连续2次(含)以上排名末2位的乡镇(街道)进行约谈。建立群众举报平台(12345)、新闻媒体监督、相关职能部门长效管理的立体监管体系,严防问题回潮反弹。三、融合发展,建设各具特色的富民产业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
11、永续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开辟美丽乡村共富新境界。一是激发渔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党政同责责任制,超额完成省定粮食播种任务。实施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通过三年时间在全市新建、提升改造高质量农田1万亩以上。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提档升级国家海洋牧场、现代农业园区、特色渔农产品优势区、渔业数字工厂等渔农业发展平台,纵深推进“一条鱼”全产业链发展,试点改革远洋渔业经营管理体制,远洋船队增至六百余艘,规模领跑全国。上半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70.1亿元,增长37吼二是激活集体经济发展新引擎。扎实推进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一村一策”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12、方案,因地制宜推广村庄经营、飞地抱团、资源盘活等发展模式,组建强村公司20家,推动全市160余家企业结对帮扶100个村,促进村强民富。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4.4亿元,村经营性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54.3%,到年底将提高到70%以上。三是拓宽村庄经营新路子。大力推进海岛万幢农房激活行动,盘活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因村因地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等美丽新业态,让更多的绿水青山(碧海金沙)变为金山银山。全市累计激活闲置农房4200余套,出租农房的渔农民户均增收3万余元,我市闲置农房盘活典型案例获人民日报报道。深化“两进两回”行动,建立返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帮扶机制,每年评选一批乡村
13、振兴返乡大学生创业之星。深化渔农村宅基地、承包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绿色渔业权”三块地一片海”改革,提高渔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数智赋能,搭建功能各异的智慧平台积极探索数字赋能和未来引领路径。以数字化改革推动美丽乡村制度重塑,能力提升。一是实现一个平台集成管理。推进智慧村社2.O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提升数字赋能乡村治理能力。建设未来海岛综合信息集成平台,打造数字海洋、数字渔业、数字旅游、数字治理等多个场景,构建“海岛大脑+产业地图+未来乡村”建设格局,“智治海安”应用入选全省数字法治系统好应用,海洋数据产业大脑被确定为省农业农村厅重点建设产业大脑。二是实现一部手机畅游乡村。开发“遇见小沙”“畅游
14、东极”“掌上花鸟”等手机小程序,提供集公共服务、交通服务、定制旅游、VR游览服务于一体的乡村综合服务内容,满足游客“一站式服务”体验。植入携程等门户在线预定模式,形成“用户选择、商家匹配、个性定制、按需安排”的供需链。三是实现一批特色应用引领。集中精力推动瀛洲易养、舟学益站、XX交通、健康XX等各项数字服务落地美丽乡村、未来乡村。打造“垃圾分类E网扫净”“犬猫宝”“农业碳管家”等一批具有“农味”的最佳应用,其中“海岛e间房一民宿一件事”特色应用场景,成功入选省数字化改革地方特色应用“一本账”和省数字政府系统50佳优秀应用。五、同舟共享,优化城乡融合的公共服务围绕“一老一小”建设重点,着力缩小城
15、乡差距,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渔农民充分享受高品质生活。一是强化基层党建引领。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全员轮训,切实提高村书记格局站位和履职能力。构建完善党建统领、“四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推动省级善治示范村、市级清廉村居扩面提质,到年底覆盖率将分别达到65%和50%以上。二是优化海岛公共服务。积极推进智慧医疗、智慧救助、智慧养老,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健康服务。打造“共富方舟”,通过岛际巡回航行的方式,为海岛群众提供健康管理、应急救治,解决群众看病难、配药难、急救难等痛点难点问题。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鼓励有条件的村开展智慧托育服务。三是完善乡村基础条件。加大海岛交通基
16、础设施建设,实施“蓝色岛链工程,农村公路优良率基本实现城乡同质。完成虾峙岛、桃花岛水厂扩建,加快白沙岛联网工程,葫芦岛居民全部喝上优质自来水,城乡同质化供水覆盖率96%以上。建成渔农村文化礼堂291家,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实现度处于全省前列。打造海岛“幸福驿家”8家,一站式提升偏远海岛民生保障水平。下一步,XX市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省第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和本次会议精神,对标“两个先行,做到“两个同步,阵厉奋发,勇毅前行,以实际行动奋力夺取打造各美其美、岛岛共富的共同富裕海岛样板新胜利。第3篇2023年关于关于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专题学习的研讨交流材料我县组织部组织县村干部赴浙江省
17、开展为期三天的赴浙江“学习浙江千万工程先进经验、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干部能力素质提升考察培训,我有幸参与其中。一路走来,浙江省的乡村精致大气,临安白沙村、临安指南村、XX余村、XX鲁家村、桐庐荻浦村、XX下姜村等村的秀美和谐,现代化的城乡风貌、错落有致的特色村庄,整洁清新的村容村貌,各具特色的景观小品,底蕴深厚的文化内涵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参与考察的领导干部们纷纷表示,“浙江省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范本”可圈可点、可看可学浙江的农业变强、农村变美、农民变富,这得益于率先落地的千万工程浙江的先进做法和实践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对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具有普遍指导作用
18、我们将学好学透、用好用活浙江省在“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的好经验和好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和基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搞好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建设本地的农村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有如下几点建议:一要全面对标浙江等地区经验做法;二要积极落实镇村主体责任;三要充分发挥“有为和有效市场”的作用。第4篇开展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案例的研讨材料“干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同志们:“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蕴含着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2010年,浙江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村庄整治任务。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
20、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o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共奔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
21、”的浙江乡村图景。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千万工程”菰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其中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坚持以人民为
22、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千万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增进农民福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看到农旅融合、民宿经济、生态工业等乡村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农民、新风尚呈现出乡村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二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
23、下,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动,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农村,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
24、活。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攻坚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调研,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础上作出的决策。20年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每5年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稳定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浙江 示范 整治 工程 千万 经验 研讨 交流 发言 材十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51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