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docx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docx(1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2023年8月一、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1二、总体要求1(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2(三)建设目标2三、建设思路3(一)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结构3(二)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框架4四、建设内容5(一)基础标准5(二)技术标准6(三)建设运维标准8(四)应用标准9五、组织实施12一、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感知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实现人、机、物的泛在连接,提供信息感知、信息传输、信息处理等服务的基础设施,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技术体系主要包
2、括感知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其中,感知技术包括传感器、条码识别、二维码识别、射频识别、音视频采集、高精度定位等技术,负责实现数据感知、采集和获取;网络与通信技术包括协议、接入、组网、融合等技术及设备,负责实现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技术包括信息模型、数据分析、数据存储与管理、数据融合、数据接口等技术,负责实现数据交换共享、信息协同。同时,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数字化管理等需求带动下,催生出边缘计算、物联网操作系统、数字李生等关键技术,并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实现全面感知、泛在连接、安全可信、智能应用。经过多年来快速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形成庞大市场规模,在技术
3、创新突破、行业融合应用、产业生态培育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伴随新兴技术持续演进、行业应用融合发展,亟需完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认真落实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实施方案(20232035年),加强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工作顶层设计,强化全产业链标准工作协同,统筹推进标准的研制、实施和国际化,支撑和引领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二)基本原则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加快物联网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动先进适用的科技创新成果融入标准,持续提升标准技术水平。面向行业应用需求,协同推进物联网与重
4、点行业融合应用标准研制,加速构建规模化、集约化的物联网产业生态。系统布局,急用先行。统筹推进物联网各类型标准研制,加强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完善标准工作体系。聚焦物联网技术创新、应用场景开拓、产业发展和安全保障需求,加快基础通用、关键技术、测评方法、典型应用等标准研制。协同推进,开放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各方、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力量,加强跨行业、跨领域工作协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的有效衔接。鼓励我国企事业单位深度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积极贡献中国方案,共同制定国际标准。(三)建设目标到2025年,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基本建立。新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项以上,助推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
5、设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支持社会团体自主制定和发布团体标准,实施先进团体标准应用示范;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0项以上,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全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建设思路(一)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结构根据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所涉及的要素、活动等内容,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包括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建设运维标准和应用标准等四大部分,见图Io基础标准是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总体性、框架性标准,为其他各类标准提供基础支撑;技术标准是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关键共性技术与融合技术标准,为实现物联网应用提供技术保障;建设运维标准是物联网系统规划、建设、运行、维护的标准,为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提供重要保障;应用
6、标准是面向行业具体应用需求,对其它部分标准的细化,支撑各行业发展。图1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结构图(二)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框架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框架由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建设运维标准、应用标准等组成,如图2所示。OO基础标准01技术标准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P0001术语与分类0002架构0003标识-0004测评-0005安全可信L0006管理LOIOl感知技术-0102网络与通信技术-0103数据处理技术-0104融合技术-0105射频与电磁兼容技术-0106边缘计算技术-0107物联网操作系统L-0108数字李生技术r0201规划设计-0202部署实施L0203运
7、行维护02建设运维标准03应用标准f-0301智能制造一0302智慧家居一0303智慧城市一0304数字乡村0305智慧交通一0306车联网一0307智慧能源一0308公共安全0309智慧农业一0310智能建造一0311智慧环保0312智徵文旅0313智徵医疗0314智慧物流0315智慧教育0316其它图2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框架图四、建设内容(一)基础标准包括术语与分类、架构、标识、测评、安全可信、管理等标准。1 .术语与分类用于统一物联网技术、产品、服务、应用等相关概念、分类和描述。2 .架构用于规范物联网的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包括物联网参考模型、系统架构等标准。3
8、.标识用于规范物联网领域各类对象的标识编码、注册、解析,包括标识编码、编码格式、对象元数据、解析系统等标准。4 .测评用于规范物联网设备、系统的测试要求及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物联网设备及系统一致性、互联互通、互操作、环境适应性等测试要求,以及物联网系统功能、性能、能力成熟度等测评指标体系与方法。5 .安全可信用于规范物联网终端、网络、平台(系统)、网关等关键构成部分的安全、可信要求及保障措施,包括物联网安全架构、安全分级、终端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平台(系统)安全、安全管理等标准;物联网可信架构、可信分级、身份可信、数据可信、系统可信等标准。6 .管理用于规范相关责任主体对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
9、的管理要求,包括物联网感知设施管理、网络设施管理等标准,以及规范物联网从业人员能力要求相关标准。(二)技术标准包括感知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融合技术等标准。1 .感知技术用于规范物联网信息感知、采集、获取等相关技术,包括传感器、条码识别、二维码识别、音视频采集、高精度定位、无线感知、无源感知、融合感知等标准。2 .网络与通信技术用于规范物联网网络架构、设备、协议、接入、组网与融合等相关技术,包括:物联网网络接入设备、交换设备、网关等网络设备标准,短距离无线通信、移动通信、有线通信、海上通信、水下通信等通信技术标准;无线传感网、无线个域网、无线局域网、低功耗广域网、卫星物联网、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联网 新型 基础设施 标准 体系 建设 指南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5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