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医学与护理学院2020年7月.docx
《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医学与护理学院2020年7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医学与护理学院2020年7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院系:医学与护理学院2020年7月编制说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用于叁年全日制高职专业,由医护学院(院系)护理教研室与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共同制订,于2020年7月5日,经助产专业建设委员会专家评审论证后提报给教务处。2020年7月10日校两委会组织专家进行了评审,提出了评审及修改意见,根据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了修改,形成此稿。主要编制人:单位姓名职务/职称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黄海燕医护学院助产专业负责人/副教授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赖明霞医护学院教学办副主任/讲师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于浩医护学院院长/教授三明市第一医院陈玉禧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肺三明市
2、第一医院邱小雪护理部副主任/主任护师三明市台江医院刘梅护理部主任/主任护师审核人:审核人职务姓名(签名)于浩医护学院院长陈春花工会主席兼护理部主任邱小雪护理部副主任助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助产【专业代码】620202【学制】全日制,叁年【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等【简史与特色】助产专业从2010年起开始招生,是我校重点专业。贯彻实施“校院结合工学交替六位融通”的培养模式,形成了院校合作培养人才的长效机制,建成了融教学、培训I、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示范性实训中心。一、【专业介绍与人才培养方案说明】(一)专业背景1、社会需求方面助产专业是一门传统的、发展前
3、景非常好的医学相关类专业,在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助产专业是科技移民紧俏专业。国际标准助产士与生育妇女比例为6:1000,而我国这一比例为0.03:1000,随着2015年我国全面放开二胎及阳0要求降低剖宫产率以及孕妇学校、亲子活动、月嫂中心等社区家政服务机构孕育而生,给助产人才带来了新的就业岗位。新的岗位推动着高级助产教育办学规模的扩大,也给助产人才培养带来了新的培养目标。我市现有从事妇幼卫生保健、妇产科临床护理、助产技术、计划生育技术等方面服务的专业人员,大多是中等职业学校助产专业或妇幼卫生专业毕业,她们中较少具有专科以上的助产学历,以致助产等相关专业的发展严重滞后,母婴死亡率、伤残
4、率仍偏高,这与人们健康需求的增长极不协调。为了适应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助产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助产护士总量不足、专业队伍学历层次偏低、专业方向单一的状况,尽快实现助产队伍学历从中专为主向大专为主的转变,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助产教育,加快紧缺助产人才的培养步伐。2、我国护理助产人力资源配备状况医药卫生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要大力培养与培训护理专业人才,落实护士配备相关标准,加强基层护士人力配备,优化护士队伍结构,提高护士队伍服务能力。根据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在护士数量与配置上:全国注册护
5、士总数要从目前的324万增加到445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由2.36增至3.14;三级综合医院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8:1,二级综合医院不低于0.7:1。进一步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农村乡镇卫生院的护理力量,到2020年,在基层从事工作的护士达到100万人。3、三明区域人才需求分析根据三明市“十三五”卫生计生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三明市现有医院、卫生院等卫生机构床位13522张,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千人均医疗机构床位5.34张、执业(助理)医师2.01人、注册护士2.56人,床护比为1:0.48;医护比为1:L12,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
6、数达到2.9人,医护比达到1:1.26。由此可见,我市高等护理助产教育将有较大的发展。(二)专业发展历程与特色助产专业设置于2009年,学制三年,于2010年秋季招生,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己成为学院重点专业。校内专任教师57人,具有双师素质38人,占总人数67%。在职称上,副高及以上职称有16人,占26.66%,中级职称18人,占30%;在学历上,硕士21人,本科36人,占专任教师队伍的100%;在年龄分布上,20-35岁37人,36-45岁9人,46-55岁13人,56-60岁1人,呈现一条教师队伍可持续发展曲线。现有固定的校外实习基地38个,校内拥有护理助产实训和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各实训
7、、实验室功能齐全,管理制度规范。(三)人才培养方案说明助产专业设计了调研问卷,对十余家医疗单位进行了调研,通过社会需求、岗位需求的调查和在校生座谈、毕业生跟踪反馈等,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根据助产专业的发展和专业建设的现状,组织专业教师进行了广泛讨论并提出合理建议;依据岗位、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要求,优化课程结构;院校合作,采用“工学交替六位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据此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经助产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务处审核并修订形成此稿。(四)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理念“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时期,是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决定性阶段
8、,也是学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的关键时期。为加快推进我院改革与发展进程,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福建省、三明市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和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等精神,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态势和我院改革与发展实际,结合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职业技术教育理念,按照“对接产业,工学结合,提升质量,推动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有效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
9、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本着“以职业岗位需要为目标,以行业用人标准和岗位能力标准”为尺度的建设理念,遵循“体现先进性、突出实用性、强调针对性、拓展创新性、兼顾适宜性”的建设原则,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及教育教学改革,强化特色意识、创新意识、促进人才培养工作整体水平提高,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助产人才日益增长的需要。今年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今年全面展开,学生毕业一专多能,参照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依据l+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2019年9月试行)1+X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9月试行)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019年9月试行)制定培养方案,确保输
10、出人才的能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使学生既具备反应学校教育培养质量的学历证书,又具备社会承认的,反映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的综合能力。二、入学要求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修业年限3年四、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群或技术领域举例专业之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举例医药卫生大类(62)护理类(6202)卫生(84)临床助产土(2-05)临床护士(2-05)医疗卫生辅助服务人员(4-06)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助产士资格证书本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面向主要如下:1、初始岗位基层医疗
11、卫生机构和民营医疗机构的护理助产岗位2、相近岗位基层健康教育管理者、卫生保健管理者,妇幼保健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家庭等从事母婴保健服务及健康指导岗位3、发展岗位各三级医院专科护士、助产士(一)职业岗位及能力分析序号就业岗位岗位描述职业能力要求相应课程或教学环节1各级医院护理助产岗位产前检查、正常接生、产后处理、新生儿处理,难产及产科危重病人的识别和应急处理,母婴保健护理工作,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观察和初步处理、护理的能力掌握本专业必需的的基本知识和和预防保健知识。掌握必备的临床助产、母婴保健护理工作的知识。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具有熟练规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
12、基本操作技能。在职业素质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热爱自己的工作,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助产技术、妇科护理学、危急重症护理学等2各级妇幼保健的护理岗位优生优育工作、围产期保健、婴幼儿成长监护。社区妇幼卫生保健、卫生宣教及指导育龄夫妇计划生育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知识和和预防保健知识。掌握必备的母婴保健护理工作的知识。在职业素质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热爱自己的工作。母婴保健、中医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营养学等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体、家庭等从事母婴保健服务及健康指导岗
13、位。.围产期保健、社区妇幼卫生保健、婴幼儿喂养、围产期妇女营养与膳食指导、计划生育指导掌握本专业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和预防保健知识。掌握公众营养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以及人际沟通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在职业素质方面应该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热爱自己的工作。母婴保健、中医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临床营养学等(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培养方案框架(三)证书要求1、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或以上)证书2、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及以上证书(四)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证书项目发证部门建议考证时间备注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福建省卫生厅第六学期5月必考助产技术资格证当地卫生主管部门毕
14、业后必考H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指定机构根据培训计划选考中级育婴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培训计划选考中级营养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培训计划选考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遵循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培养与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熟练掌握助产和护理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助产、母婴保健和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1 .思想政治人文素质(I)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具有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和责任感;(2)掌握马列主
15、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3)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合作、乐于奉献的精神;(4)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5)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2 .业务素质(1)具有从事护理专业的业务能力;(2)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3)具有服务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创新精神。3 .身体与心理素质(1)具有健康的体魄;(2)具有健全的心理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3)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2、知识要求1 .具有与高等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文化基础知识;2 .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法律的基本知识;3 .掌握助产专业所需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4 .
16、掌握专业方向的相关医学和护理知识;5 .掌握妇幼疾病预防与卫生保健知识;6 .熟悉遗传、优生优育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3、能力要求1.通用职业能力(1)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水平、坚定的爱国信念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较强的文字表达、沟通、协调、合作能力;(3)具有一定的英文应用能力;(4)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开拓创业精神。7 .专项职业能力(1)具有整体护理能力;(2)具有分析解决临床妇科及产科常见护理问题的综合能力;(3)具有规范地进行基础护理和妇科、产科护理的基本能力;(4)掌握产前检查,熟悉正常分娩的产程、产程图和顺产接生、肛门检查、阴道检
17、查、胎心监护、会阴切开缝合术;(5)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具有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1、军事理论课(36学时/2学分)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2、形势与政策(30学时/1学分)通过教学,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形势与政策的基本概念和正确分析形势的方法,理解政策的途径及我国的基本国情、党和政府的基本治国方略,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形势,理解和执行政策。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
18、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学时/4学分)旨在从整体上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又体现这些理论成果的理论逻辑;既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整体性,又体现各个理论成果的重点和难点,力求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一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54学时/3学分)旨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
19、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更好适应大学生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5、大学生健康教育(16学时/1学分)提高全体学生的健康素质,优化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发展中的各种困惑及问题,增强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开发个体心理潜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6、劳动教育(32学时/2学分)劳动教育是通过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与技术实践活动,获得直接劳动体验,促使学生主动认识并理解劳动世界,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逐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习惯。为学生以后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以及自主创业等职业生涯
20、奠定基础。(一)专业基础课1、人体形态与结构(56学时/4学分)人体形态与结构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发生发展及其与功能关系的科学,属生物学科中的形态学范畴,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人体形态与结构与医学其他各学科关系极为密切,所研究的内容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其主要任务是探讨和阐明人体各器官、组织的形态结构特征、位置毗邻、发生发育规律及其功能意义等,并为后续基础医学课和临床医学课的学习奠定基础。2、病理学(32学时/2分)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来认识和掌握及疾病的
21、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从而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病原生物学包括医学微生物与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病原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生命活动规律、生活史、分布、遗传变异等)、致病、实验室诊断、传染流行规律和防治原则一门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学习目的是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各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相关知识,从而为疾病的诊治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免疫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由于学时分配较少,所以只能了解免疫学的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学习目的是通过免疫学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与免疫学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助产 专业人才 培养 方案 医学 护理 学院 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5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