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docx
《聊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docx(6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聊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二O二二年十二月前言错误保定义书签。第一章规划基础错误保定义书签。一、重要意义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现实基础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工作成效错误!未定义书签。四、面临问题错误!未定义书签。五、有利条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总体思路错误保定义书签。一、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划依据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建设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错误保定义书签。一、建设标准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建设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空间布局和建设任务错误!未定义书签。一、空间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建设任务错误
2、!未定义书签。第五章示范工程和建设重点错误保定义书签。一、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绿色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三、数字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农田灌排一体化管网示范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五、耕地质量提升示范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六、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错误保定义书签。一、强化质量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统一上图入库错误!未定义书签。三、规范竣工验收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加强运营管护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严格保护利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效益分析错误保定义书签。一、经济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二、社会效益错误!
3、未定义书签。三、生态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实施保障错误保定义书签。一、加强组织领导错误!未定义书签。二、强化规划引领错误!未定义书签。三、加强资金保障错误!未定义书签。四、强化技术支撑错误!未定义书签。五、严格监督考核错误!未定义书签。三la.三-*-三刖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稳粮保供之基,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
4、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政策支持,强化工作指导,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快农业灌溉体系现代化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耕地质量提升工程,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落实山东省委、
5、省政府工作部署,聊城市积极参与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努力拓宽筹资渠道,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提高建设质量,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升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能力。根据201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新组建的农业农村部整合农业部的职责,以及国家发改委的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建设项目、财政部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国土资源部的土地整治项目、水利部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等管理职责,全面负责高标准农田建设。根据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及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
6、20212030年),聊城市在20212030年需完成省级下达的新建高标准农田任务140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任务23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170万亩。聊城市农业农村局积极组织编制聊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加快构建聊城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体系。规划在深入调研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分析了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空间布局和建设任务、示范工程和建设重点、建设监管和后续管护、效益分析和保障措施等,是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科学有序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7、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导。规划以2020年为规划基期年,2030年为规划水平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0年。第一章规划基础2011年以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狠抓规划落实,通过开展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建设、土壤改良等项目,持续改善农田基础条件,不断夯实农业生产物质基础。2018年机构改革以来,农田建设力量得到有效整合,体制机制进一步理顺,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圆满完成了拟定的建设任务,为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一、重要意义(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
8、坚强基础。从国际看,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针对我国的技术壁垒、贸易壁垒花样繁多层出不穷。新冠疫情的爆发阻碍了农产品的正常进出口贸易,新形势、新问题凸显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重要性。从国内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也呈持续增长态势。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下,在农业生产要素供给趋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的背景下,粮食生产面临的刚性约束愈发突出,粮食供需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因此,围绕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等八个方面,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以耕地质量提升弥补耕地数量不足,有利于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
9、,切实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夯实国家粮(二)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支撑。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聚集现代生产要素,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破解现代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增收发挥基础支撑作用。(三)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攻方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粮食供
10、需结构性矛盾增加,优质产品供应不足,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亟待提高。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实现耕地质量和地力持续提升,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有利于改善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推行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夯实基础,增进农民福祉。二、现实基础(一)区位与面积。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地理位置在东经11516116o30,北纬3547,-37o03,之间,地处黄河下游的鲁西平原,毗邻河南、河北,处于华东、华中、华北三大区域交界处。西靠卫运河,与河北省邢台、邯郸两市相望;南依金堤河,与河南省濮阳市毗邻;东部、东南部濒临黄河,与泰安、济南两市分界;北部、东北部与德州市接壤。
11、全境南北直距138公里,东西直距114公里,总面积8628平方公里。(二)地形与地貌。境内地形平缓,除东南部沿黄一带的东阿县位山、关山不足3平方公里、有高不足百米的小山丘外,其余均为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面坡降必500V7500,海拔高度一般在22.847.8米。由于受黄河历次决口改道和自然侵蚀的影响,形成了微度起伏,岗、坡、洼相间的平原微地貌。境内地貌主要分为河滩高地、决口扇形地、浅平洼地、缓平坡地、背河槽状洼地、沙质河槽地等6种类型。全市土壤总面积1046.17万亩,其中沙土面积43.18万亩,重壤土面积35.85万亩,沙壤土、轻壤土、中壤土面积967.14万亩,具备发展农(
12、三)行政区划。全市辖东昌府区、荏平区、临清市、阳谷县、莘县、冠县、rWj唐县、东阿县共8个县(市、区)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旅游度假区,共计135个乡镇(街道),其中街道办事处32个,乡5个,镇98个,共有行政村2166个,城市社区235个。,宸口 Ii多*1张军慎,方家Ir?整二隆黑屯a*庄S可落水,IS0同e*矍楼0y牌H5fc陈阳场头多,窃事 望,1yWj仙的清水河多黄事“屯比例尺合文帽情七级Q -ftw力.w *%单庄,歹7fe喑图2聊城市行政区划图(四)水文气象。聊城市处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属于半干旱类湿润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1,无霜期较长
13、,全市多年平均193201天。光照充足,湿度适宜,四季分明,春季南风大而多,降水稀少,空气干燥;夏季温度高,雨量大,雨热同步;秋季温和凉爽,降水减少;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常有寒流侵袭。这种气候属性,水文气象特征形成了“春旱多风,夏热多雨,晚秋易旱,冬季干寒”的自然特点。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562.8毫米,降水69.4%集中在夏季。全市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从时间上看,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7、8月份。从空间上看,东昌府区、荏平区、高唐县降水量较大,阳谷县降水量较少。(五)流域水系和灌区。聊城市河流密集,水系众多,可分为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及小运河。其
14、中黄河、金堤河属黄河水系,其余水系均属海河水系。黄河、卫运河常年流水,徒骇河、马颊河及金堤河均为季节性河道。经过多年持续开展河湖渠系综合治理,目前已基本形成了集防洪、灌溉、生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五横六纵,骨干水网体系,其中五横为黄河、金堤河、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六纵包括小运河、南水北调干渠、位山一干渠、位山二干渠、位山三干渠及彭楼干渠。聊城市客水资源主要来自引黄河、引金堤河、引卫河、南水北调等跨流域调水工程。聊城市现有4个大型灌区、10个中型灌区,其中大型灌区包括位山灌区、彭楼灌区、陶城铺灌区和郭口灌区,中型灌区包括薛王刘灌区、班庄灌区、仲子庙灌区、陶刘沟灌区、友谊泵站灌区、尚官屯泵站灌区
15、、郭庄泵站灌区、刘桥西引河灌区、老君堂引河灌区和王浩沟引河灌区。图3聊城市骨干水网格局(六)水文地质。聊城市地下含水层在空间分布上结构复杂、重叠交错,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60m深度内的岩性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埋深区间036m,按岩性和成因又划分为两段,称之为“二元结构”,上段(016m)岩性为壤土与砂壤土互层,其中砂壤土是弱含水层,下段(1636m)主要岩性由细砂、粉细砂组成,因其厚度大、颗粒粗、含水性强、分布稳定,是储存潜水的主要层位。下部埋深区间3660m,岩性为壤土与砂壤土互层夹砂层,局部地段为粘性土夹砂壤土层,构成另一个弱含水层。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承压水,地下水流
16、向与地表倾斜方向基本一致。浅层地下水以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灌溉下渗为补给源,以潜水蒸发、人工开采及径向出流为主要排泄方式。(七)耕地与土壤资源。聊城市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种多样,垦殖率较高。全市土地总面积86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面积778.51万亩。境内土壤由黄河泛滥冲积形成,土层深厚,砂粘适中,沉积物覆盖厚度达数百米,并形成砂粘相间的土体构造。聊城市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其他还有少量稻谷、谷子、高粱、大豆等。2020年,小麦平均单产453.80kg/亩,玉米平均单产483.11kgo聊城市划定“两区”面积526万亩,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511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15万亩
17、。粮食生产功能区土壤类型主要有潮土、盐土、风沙土、褐土4个土类,其中潮土类分布最广,各土类分别占全市土壤面积的93.8%、2.2%、3.9%和0.1%。全市土壤有机质含量0.262%1.486%,全氮0.0224%0.12%,碱解氮24.998.4PPm(百万分比),速效磷2.4528PPm,速效钾62205PPm0按全国土壤养分含量的六级标准划分,除速效钾属三级外,其他养分含量属于四级和五级。(八)社会与经济。截至2020年底,全市总人口595.21万人,其中城镇居住人口315.30万人,农村居住人口279.92万人。全市国民生产总值2316.84亿元,农业总产值达630.69亿元,公共财政
18、预算收入201.9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4.4:34.3:51.3,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8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718元。(九)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96.28万亩,其中基本农田覆盖面积469.59万亩,“两区”覆盖面积391.07万亩。截至2020年底,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东昌府区62.45万亩、在平区71.57万亩、临清市68.06万亩、阳谷县93.38万亩、莘县78.80万亩、东阿县48.83万
19、亩、冠县90.52万亩、高唐县69.22万亩、聊城高新技术开发区6.19万亩、聊城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6.26万亩、聊城经济技术开发区LOO万亩。图5聊城市各县(市、区)、市属开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三、工作成效(一)农田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截至2020年底,全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96.28万亩。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基本达到了“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左右,稳定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全市粮食连年丰产丰收,为我市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和强有
20、力支撑。(二)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高标准农田通过集中连片开展田块整治、土壤改良、配套设施建设等措施,解决了耕地碎片化、质量下降、设施不配套等问题,有效促进了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经营,带动了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提高了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产出率,加快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动了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有效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三)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高标准农田通过田块整治、沟渠配套、节水灌溉、林网建设和集成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等措施,调整优化了农田生态格局,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提高了农业生产投入品利用率,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农
21、田生态环境。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节水、节电、节肥、节药效果明显,促进了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为实现生态宜居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出效率、增加了土地流转收入,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综合效益。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后,规模种植效益进一步显现,农民种粮积极性稳步提高,亩均节本增效300元以上,有效增加了农民经营性收入。四、面临问题(一)建设任务艰巨。截至2020年,我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用596.28万亩,约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6.6%,集中连片、
22、易于建设的地块多数已开展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剩余多为水土资源条件较差、碎片化严重、位置偏远的地块,同时已建高标准农田内仍然存在着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不强、耕地质量不高、田块细碎化等问题。聊城市“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市高标准农田稳定在600万亩以上。同时,根据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山东省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聊城市在20212030年需完成新建高标准农田140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35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00万亩,建设任务重、难度大、成本高。(二)建设标准总体偏低,已建成项目提升需求迫切。2018年前高标准农田建设分属不同部门建设管理,在资金使用
23、、建设内容、组织实施等方面要求不统一,也导致部分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不完善、工程措施不配套,难以达到国家标准。同时,受到自然灾害破坏等因素影响,部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不同程度存在着设施老化损毁等问题,影响农田使用成效,亟待改造提升。另外,部分大中型灌区末级渠系工程等田间水网体系不完善,造成田间灌排工程闲置和废弃,也迫切需要改造提升。现有高标准农田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质量等级,都不能满足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三)耕地资源压力较大。聊城市农业资源约束性较大,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土地资源压力不断加大。由于农田设施管护不到位、种植强度的增加、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等原因,部分区域土壤退化现象严重,风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聊城市 标准 农田 建设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55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