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L01统计技术应用管理规定.docx
《ZL01统计技术应用管理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ZL01统计技术应用管理规定.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目的利用适当的统计技术,收集有关质量资料加以分析,以了解质量特性,便于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提升产品质量。2范围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有关过程的统计技术的应用。3职责1.1 技术中心负责指导、监督各部门统计技术应用的有效性。3. 2各相关部门负责确定需求并实施相应的统计技术。4内容4.1统计技术使用时机4. 1.1统计技术用于研究工序能力、监控工艺状况、评估测量系统、验证工艺设备、产品质量检验、调整和分析公司级数据。5. 1.2技术中心在新产品”过程设计和开发”时要确定每一过程适用的统计技术,并纳入控制计划。4. 1.3制造部负责对批量生产产品特殊特性的工序能力进行连续监控。4.1.4质量中心负责
2、对测量系统进行评估和分析,并在产品检验和试验时选用适宜的统计技术。4.1.5各部门在调整和分析公司级数据时选择适宜的统计技术。4.2统计技术的应用4.2.1初始工序能力Ppk、Cpk研究4. 2.1.1横向协调小组按照新产品过程开发控制程序规定,在新产品开发试生产阶段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初始工序能力研究。5. 2.L2数据收集和图表制作(1)计算初始工序能力时,适用于计量值检验的产品,不适用于计数值检验的产品。当不能取得计量值时,也可以采用计数值以便了解工序质量状况。(2)进行工序能力分析使用均值一极差图表(X-R),也可使用其它图表使用(X-R图采集数据时,至少有25组,包含125个数据或更多的
3、数据。由主管技术人员根据图表判断工序能力是否稳定。4. 2.1.3图表的分析和能力指数的计算(1)当工序状态不稳定时,要调查波动的特殊原因,予以排除。当工序稳定时,可以计算初始工序能力指数PPk值。(2)计算的PPk若小于1.67或达不到顾客的要求,主管技术人员应分析引起波动的特殊原因和一般原因,并通过实施改进措施来排除或减少波动。4. 2.1.4验收标准和顾客批准(1)如果改进工艺仍达不到PPAP要求时,但工序仍能生产可接收的产品,那么应与顾客联系是否可降低接收指标。现有控制图也可能不适合工艺评估,可与顾客商议是否采用其它证明工序可接收的方法。(2)如果工序确实没有能力,应询问顾客是否接受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ZL01 统计 技术 应用 管理 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56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