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
《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docx(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征求意见稿)福建省自然资源厅二O二一年九月专栏一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至2020年)矿产资源储量单位保有资源储量煤炭亿吨不公开铁矿石亿吨铜金属万吨金金属吨银金属吨鸦WO3(65%)万吨稀土REO万吨水泥用灰岩矿石亿吨高岭土矿石亿吨普通萤石CaF2万吨叶蜡石矿石万吨晶质石墨矿物万吨地质勘查工作现状。至2020年底,全省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已部署开展101546.75kmz,覆盖率达8L89%;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已完成43628.54km2,覆盖率达35.18%。设置探矿权642个,按矿产划分,能源矿37个、黑色金属矿66个、有色金属矿327个、贵
2、金属矿103个、稀有金属矿3个、非金属矿106个;按工作程度划分,勘探41个、详查266个、普查296个、预查39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全省形成了上杭紫金山一武平悦洋铜银、龙岩马坑铁、宁化行洛坑鸽、永安曹田一坑边水泥用灰岩、政和县东际-马仑头金、清流县龙元-赤坑萤石等一批重要资源产业基地。2020年,全省采矿权数量1075个(其中在采矿山762个),矿山从业人员2.826万人,年产矿石量13425万吨,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4.3088亿元,有力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二、十三五规划实施成效及存在主要问题十三五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矿产资源管理不断强化,基本完成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
3、护各项目标任务,取得良好成效。(一)十三五规划实施成效1、基础性地质成果丰硕。围绕整装勘查区和重要成矿远景区,全省部署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43幅,面积1.52万平方千米,其中,已完成32幅,面积L13万平方千米;部署开展1:5万矿产地质调查31幅,面积1.34万平方千米,其中,已完成26幅,面积L18万平方千米,圈定找矿靶区46处;部署开展了全省77个县的1:5万农业地质调查,面积L338万平方千米,1:5万水工环地质调查1.07万平方千米。2、地质找矿取得较大突破。完成中国矿产地质志福建卷编制,对我省矿产地质和成矿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总结,展示了矿产资源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
4、作用,为今后地质找矿提供理论支撑。新探明建瓯市井后矿区叶蜡石矿、浦城县羊角尾矿区萤石矿、龙岩市新罗区万安矿区稀土矿、安溪县湖上矿区水泥用灰岩矿、大田县-沙县狮古洞矿区熔剂用灰岩矿等大中型矿产地32处(其中大型6处)。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找矿战略行动取得重大突破,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专栏二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标目标实际完成完成比例(%)属性1:5万区域地质调查(幅)不公开预期性1:5万矿产地质调查(幅)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处)探矿权投放数量(个)重要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铜矿(金属万吨)金矿(金属吨)银矿(金属吨)稀土矿(REO万吨)熔剂用灰岩(矿石亿吨)水泥用灰岩(矿石
5、亿吨)高岭土(矿石万吨)叶蜡石(矿石万吨)普通萤石(CaFz万吨)晶质石墨(矿物万吨)地热(处)3、开发利用结构与布局更加优化。整合、关闭、退出各类矿山1073个,矿山数量由2015年的2148个减少到2020底的1075个,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由16%提高到28%,矿产开发结构由“多、小、散、低”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鸨、稀土、煤、重晶石、萤石等重要矿种开采总量调控落实到位。专栏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绿色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别指标目标实际完成完成情况属性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重要矿种年开采总量鸽(WO3(65%)吨)不公开完成约束性稀土(REo吨)完成煤(万吨)完成预期性萤石(CaF2
6、万吨)完成重晶石(矿石万吨)完成矿产地储备数量(处)完成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矿山数量(个)完成预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完成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完成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个)未完成绿色矿山比例()未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公顷)完成约束性4、资源利用水平更加高效。全省固体矿产综合采选回收率提高2.0%以上,大中型矿山综合利用率达50%以上,开展综合利用矿山比例达80%以上。5、绿色矿山建设取得成效。我省积极推行绿色矿山建设,创建绿色矿山39家(其中18家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建设绿色矿业示范区2家。6、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和土地复垦工作稳步推进。持续推进新建(在建)
7、、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截至2020年底,全省各类矿区占用土地面积约LO万公顷,具备土地复垦潜力的约4500公顷,已复垦约2485.65公顷;抓好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完成治理面积2733.33公顷,目前“三区两线”(自然保护区、景观区、居民集中生活区,交通干线、主要干流)可视范围内的废弃矿山“青山挂白”状况已基本得到治理。7、矿产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出台福建省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进一步完善省级矿业权交易;出台福建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市场基准价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全省矿权的招拍挂及持证矿山有偿使用的“并轨”工作;出台福建省露天矿山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加强对露
8、采矿山的综合环境保护治理和监管;出台福建省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要求加快绿色矿山建设进程,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构建绿色矿业发展长效机制。(二)十三五规划实施存在主要问题1、部分建筑用砂石土矿山布局与生态保护相冲突。上轮规划积极推进了普通建筑用砂石土的开采工作,划定了普通建筑用砂石土允许开采区、集中开采区和用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临时用矿备选区。在规划实施过程中,我省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部分建筑用砂石开采规划区块无法实施招拍挂。2、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不够充分。“矿地矛盾”一直以来都存在于矿产业发展中,由于二者之间规划主体不同:一个面向的是
9、矿产资源,一个面向的是土地资源;规划依据不同:一个依据的是矿产资源法,一个依据的是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等。二者在产权制度、空间布局、审批管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规划实施过程中常产生矛盾,需加强衔接。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结构不够合理。规划实施以来,福建省在矿业开发利用结构调整和布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矿山结构和布局明显得到改善。但是从总体来看,在矿业总量平衡、政策导向、结构调整和布局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一是矿山布局仍不够合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采的任务仍需要进一步落实。二是矿业上中下游比例不够协调,探采选冶加工等产业链结构不尽合理。三、面临形势“十四五”时
10、期,是福建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是今后五年发展的主旋律。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实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生态美”新福建要求加快绿色矿业发展。全面实施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目前,我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还较粗放,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部分矿山尤其是小型矿山资源浪费现象依然存在。矿产开发导致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及诱发地质灾害等局部环境问题时有发生,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艰
11、巨,亟需进一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加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促进绿色矿业发展。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建设“百姓富”新福建要求提高资源保障能力。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矿产资源供需矛盾较突出,城市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对普通建筑用砂石士的需求较大,铁、铜等经济建设急需的重要矿产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随着找矿难度不断增大和勘查投入下降,对增强资源保障能力和支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产业优”新福建要求加快矿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我省矿产品深加工少、产业链短,竞争力不强,矿业企业经营困难,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迅猛发展,非常规能源、晶质石
12、墨、稀有、稀土、萤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需求逐步凸显,亟需加快矿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机制活”新福建要求加快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当前矿业经济下行,矿业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不足,同时资源约束趋紧、生态问题突出、民生诉求多元等相互交织,矿产资源管理领域深层次矛盾亟待解决。矿产勘查开发监管体系还不够健全,矿业权退出程序还不够规范,因政策性退出或关闭的矿业权补偿制度缺失,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保障有待加强,亟需深化改革,加快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实现管理方式转变,增加矿业发展活力动力。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指导思想以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促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推动福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节约优先,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高效利用和创新治理,加强矿产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健全矿产资源治理体系和提升矿产资源综合治理能力,确保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为建设“
14、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新福建,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提供矿产资源重要支撑。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推进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节约集约、综合利用,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坚持绿色勘查、绿色开发,实现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可控。按照构建矿产资源安全供给保障体系要求,实施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加强陆海统筹,加大矿产勘查开发力度,优化完善矿产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提升矿产资源服务保障水平。坚持统筹开发、科学布局。优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护
15、空间布局,突出重点区域、重点矿种,实行区域差别化、矿种差别化管理。调整矿山规模结构,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形成有序的资源开发保护新格局。坚持市场配置、公平竞争。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矿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准确掌握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培育公平高效规范的矿业权市场,确保市场配置与管理改革相衔接。坚持改革创新、严格保护。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矿产资源管理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健全严格审批、监管有力的矿政管理体系。严厉打击私采滥挖行为,加大对矿产资源的保护。第三章规划目标力争地质找矿取得新突破,资
16、源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矿山生态环境有效保护,矿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基础性地质作用更加凸显。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继续部署1:5万区域地质调查2.02万平方千米,基本实现全省陆域1:5万区域地质调查全覆盖。继续部署重要成矿远景区的1:5万矿产地质调查面积0.45万平方千米。重要矿产资源保障更加有力。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一批可供进一步工作或开发的矿产地,力争提交大中型矿产地15处,新增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与储备。有序推进机制砂石、海砂等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更加合理。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明显提高,全省采矿权总数控制在100
17、0个以内(不含地热、矿泉水),开发利用布局进一步优化,小型矿山数量明显减少,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到30%以上。鸨、稀土的开采总量严格控制在国家年度下达的目标内,萤石等重要矿产资源开采总量严格控制省确定的目标内。资源和生态保护更加有效。构建矿产资源开采回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考核评价体系,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与高效利用,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三率指标达标率达95%以上。落实绿色矿山名录库创建目标,绿色矿业格局基本形成。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有效遏制。依托技术队伍运用GNSS.无人机定期进行现场核查,建立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应急管理、林业、公安等多部门矿产资源执法信息共享共用、联动执
18、法的机制,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有效遏制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专栏四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主要指标指标20212025年属性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万kr112)不公开预期性1:5万矿产地质调查(万km?)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处)重要矿产新增查明资源储量铁(矿石亿吨)铜(金属万吨)金(金属吨)银(金属吨)稀土(REO万吨)镀(BeO吨)水泥用灰岩(矿石亿吨)高岭土(矿石万吨)普通萤石(CaFz万吨)晶质石墨(矿物万吨)专栏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与绿色发展主要指标类别指标20212025年属性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重要矿种年开采总量鸨(WO3(65%)吨)不公开约束性稀土(REo吨
19、)萤石(CaFz万吨)预期性矿产地储备数量(处)预期性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固体矿产采矿权数量(个)预期性大中型矿山比例(%)纳入市级绿色矿山创建库比例()大型矿山预期性中型矿山小型矿山废弃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面积(亩)预期性2035年展望目标:战略性矿产资源储量明显增加,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和布局明显优化,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与生态文明实验区相协调的绿色矿业格局基本形成。第四章总体布局按照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总体战略布局要求,构建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勘查开采定位明确、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格局。
20、一、勘查开发区域布局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重点开展武夷成矿带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地质调查,加强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民生资源要素,对接产业发展,闽西北地区重点勘查金、铜、稀土、萤石、石墨,东部沿海地区重点勘查地热、矿泉水、高岭土、石英砂、机制砂石、海砂等非金属矿产,闽西北地区依据资源禀赋,鼓励大中型矿床、绿色矿产与重大产业项目相配套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区域统筹和产业延伸,着力培育金、铜、稀土、鸽、萤石等规模较大的资源产业基地。闽东南地区实施不同矿种差别化管理,合理开发地热、矿泉水及高岭土、石英砂等非金属矿产;优化经济社会发展刚性需求的
21、建筑用砂石等矿产开发布局,实现集中开发。二、重要矿种勘查开发方向以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民生资源要素,对接产业发展为重点,确定重点勘查铁、铜、锡、金、稀土、萤石、晶质石墨、高岭土、地热、矿泉水。重点开发矿种有:铁、铜、鸨、锡、金、稀土、萤石、晶质石墨、银、高岭土、水泥用灰岩、地热、矿泉水等。禁止开采砂金、可耕地砖瓦用粘土。限制开采煤矿、饰面用石材、铅锌矿。对重点勘查矿种,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政策资金支持,保障省级财政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实行绿色勘查,实现找矿新突破。专栏六福建省主要战略性矿产目录(14种)能源矿产煤炭金属矿产铁、镒、铜、金、鸽、锡、铝、稀土、铝、粗、镀非金属矿产萤石、晶
22、质石墨三、规划分区管理(一)建设国家能源资源基地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开发利用条件、环境承载力和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建设6个国家能源资源基地(附表1),作为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供应的战略核心区域,纳入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相关行业发展规划中统筹安排和重点建设,在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安排及相关产业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和保障,大力推进资源规模开发和产业集聚发展。(二)强化重点矿区开发利用监管落实全国矿产资源规划,以战略性矿产为重点,建设5个国家规划矿区(附表2),作为重点监管区域,打造新型现代化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区,实行统一规划,优化布局,鼓励现有矿
23、业权人以矿权、资本、技术等形式进行合作,自愿依法进行有序并证,推动优质资源的规模开发集约利用,支撑能源资源基地建设。鸨、稀土等保护性开采的矿种实行总量调控开采,矿业权投放及开采指标优先向国家规划矿区配置。(三)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保护落实1处战略性矿产资源保护区(附表3),强化战略性矿产资源的保护和储备,原则上区内查明资源储量不得被压覆或占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经论证无法避免除外。福建省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总体布局简图专栏七矿产资源开发保护总体布局类型编号名称面积(平方千米)主要矿种国家能源资源基地NY006不公开NY007NY144NY145NY146NY158国家规划矿区GKO12GKO13G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矿产资源 总体规划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59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