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数字校园建设方案技术建议书.docx
《XX数字校园建设方案技术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数字校园建设方案技术建议书.docx(9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数字校园建设方案技术建议书目录1 数字校园概述51.1 校园信息化建设51.2 国内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与挑战61.3 整合-数字化校园前进之路72 XXX大学信息系统需求分析102.1 用户管理错误!未定义书签。2.1.1 电子身份.错误!未定义书签。2.1.2 身份认证.错误!未定义书签。2.1.3 用户注册.错误!未定义书签。2.1.4 校园一卡通.错误!未定义书签。2.2 数据管理112.2.1 数据存储./2.2.2 数据灾备.Il2.3 信息管理112.3.1 信息分类.112.3.2 信息标准.122.3.3 管理信息系统.122.4 信息服务132.4.1 信息发布.132.4.
2、2 决策支持.142.5 网上办公142.5.1 办公自动化.142.5.2 网络办公环境.752.6 网上教学152.6.1 网络教学资源.752.6.2 网络教学平台.162.6.3 数字图书馆.162.6.4 虚拟实验室.162.7 1.7.7电子商务172.8 电子社区服务错误!未定义书签。2.9 安全管理172.10 宽带网络173 XX数字化校园建设理念173.1 XX可信赖的合作伙伴173.2 数字化校园建设设计依据193.3 数字化校园建设设计原则203.4 XX数字化校园总体设计框架254 网络建设方案274.1 概述274.1.1 整体组网方案图.274.1.2 业务接入系
3、统.284.1.3 接入层的网络隔离.294.1.4 高可靠的组网模型.304.1.5 网络建设进度.304.2 Internet接入层设计324.3 核心层建设方案324.4 汇聚层建设方案384.5 接入层建设方案445 安全建设方案475.1 XX安全整体建设方案475.1.1 XX公司网络安全整体解决方案475.1.2 防网络攻击.485.1.3 病毒攻击的防范.485.1.4 端口隔离.495.1.5 MAC地址扫描和ARP攻击的防范.495.1.6 DHCP攻击的防范.495.1.7 管理攻击的防范.505.1.8 成熟的USG防火墙技术505.2 安全隔离建设方案515.2.1
4、方案组网示意图.515.2.2 高性能的安全设备515.3 业务监控部署方案535.4 入侵检测系统555.5 终端监控方案615.5.1 组网示意图.615.5.2 Secospace终端安全方案部署概述615.5.3 Secospace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功能介绍656 存储建设方案716.1 集中存储的建设方案716.1.1 概述.716.1.2 存储方案的选择.726.1.3 存储系统构架设计.756.2 核心数据的保护756.3 灾备数据中心的建设766.4 存储设备选型776.5 XX存储产品介绍787 服务器建设方案847.1 概述847.1.1 服务耕建设方案.847.1.2 服务
5、耕系统需求分析.857.2 服务器系统方案设计867.3 数据中心节能减排887.4 服务器系统设备选型898 网络管理规划908.1 网管需求分析908.2 网络设备的管理908.3 备份管理软件918.4 流量监控设备管理928.5 存储管理948.6 安全设备的管理961数字校园概述1.1 校园信息化建设目前,世界各国对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都试图在未来的信息社会中让教育处于一个优势的位置,从而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列。为此,许多国家都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作为民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信息技术是解决信息时代教育问题的基本工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生产力中的劳动工具要素
6、,将会从根本上提高教育生产立的水平。现在,电子技术、互联网为即使通讯提供了途径。第一个充分意识到这一力量并将其与新的学习技巧联系起来的国家就会在教育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也会在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教育信息化将促使优秀学校更上一层楼,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并使其优势资源为全社会共享,并进一步拥有更大的资源,形成更为丰富的优势资源。在新世纪,以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社会的许多领域中正在引发各种深层的变革,从而加速了人类迈向信息社会的步伐。面对信息化浪潮所提供的机遇,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信息化、工业化并重,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在这样
7、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如何迎接信息化所提出的新挑战?如何充分利用新技术所提供的巨大潜力构建21世纪的高等教育模式?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艰巨课题。数字化校园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实现对学校与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用科学规范的管理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以构成统一的用户管理、统一的资源管理和统一的权限控制:把学校建设成面向校园内,也面向社会的一个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虚拟大学,提升传统校园的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
8、的核心目标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多层次、创新型、开放式的高等学校,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效益。要以新的人才观、教学观和管理理论为指导,超越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具体来说:在教学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并同时促进高水平的师生互动,促进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的学习,从而形成开放、高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在科研方面,要利用互联网促进科研资源和设备的共享,加快科研信息传播,促进国际性学术交流,开展网上合作研究,并且利用网络促进最新科研成果向教学领域的转化,以及科研成果的产业化
9、和市场化,从而大大提高科研的创新水平和辐射力。在管理方面,要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职能信息管理的自动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更迅速便捷的沟通,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与协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减员增效,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在公共服务体系方面,要建立覆盖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宽带高速网络环境,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网络服务和正版软件服务;要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艺术馆等;要在校园内建立电子身份及其认证系统,从而为学校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在学校社区服务方面,要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开展各种网络化服务项目,包括电子商务、电
10、子医疗等,为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集成、健康的生活和休闲娱乐服务,形成智能型的社区服务体系。1.2 国内数字化校园建设现状与挑战经过近十年以来,“九五”、“十五”、“211工程”“985工程”的建设,高教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此同时,以数字化校园为特征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有如春风化雨、春雨润物般,静悄悄的改变着老师和学生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思维方式,引发了一场新的革命和新的变革的到来。学校基本的教学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数字图书馆、视频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社区服务等应用系统的建设有了初步的规模,一卡通业务在很多学校也开始应用。学校里各阶层人员的认识水平和技术水平上了
11、一层台阶,对于信息化工具的使用已变成为一种自觉和自愿的行为,为“十一五”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成绩的背后,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因为管理的问题、历史的原因,应用分割,无法相通,数据孤立,无法共享,形成了信息孤岛,给学校正常的工作开展带来了阻碍,也限制了信息化建设所应该发挥的作用。比如一卡通的问题。真正的一卡通业务应该做到,从学生跨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学生拿了一张卡片,通行无阻,无任何的现金交易,通过这张卡片,报到、用餐、洗澡、上网、消费、借阅书等等活动都能够顺利完成。但是由于一卡通业务所涉及到的数据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比如,对应学生的相关数据在教务处的学籍管理,在后勤部门
12、的餐厅、食堂、宿舍管理,在图书馆的借阅书管理以及网络中心的网管系统中都存在,但由于信息不能共享和流动,导致了一卡通业务很难真正顺利地开展。另外,虽然基础网络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实现了校园网络的基本覆盖和联通,以及万兆技术的初步应用,但是校园网络的管理问题也很严重。据统计,超过70%90%的流量是非核心业务的流量。学生的BT下载、聊天、游戏等网络行为对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了比较大的负面影响,如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数字图书馆、视频会议系统等实时和高带宽业务得不到足够的资源和带宽保障。同时,校园网络没有标准化的、成熟的安全解决方案,目前大多数的院校是通过防火墙与核心的交换机、
13、路由器上配置的ACL作为安全保障措施,但实际上无法真正抵御病毒和攻击,基础网络的服务质量无法保证。目前,国内教育校园网建设的新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问题: 网络安全状况严重,网络出口带宽拥塞, 校园网P2P流量严重影响教务网络, 数据日益增多扩展问题严峻; 高校及园区间数据共享困难; 数据中心建设滞后,节能减排如何落实如何保证基础网络畅通无阻与安全可靠,保障校园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是校园用户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突出的难题。1.3 整合-数字化校园前进之路高等教育机构一直是国内教育信息化先行者,综观十多年的发展,国内高校教育信息化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机普及阶段,Pe作为一种辅助的工具
14、被引入教育行业; 第二阶段是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阶段,此时网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以网络化为基础的,是以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综合的应用作为基础平台,使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可以为师生所共享、交互和使用。 第三阶段就是信息化教育阶段:教育成为主体,这也是信息化之后的教育最关键的阶段。资源的作用和价值数资与 、IT合 用与整化 应据源优应用开 展普及基础网 络化计算机 机房数字化校园网络化校园全面整合与优化,支撑教 育与科研、管理和服务主 业务。整合型数字化校园基本的教学、科研、管理 和服务系统的信息化教!八学生上网,万兆校园 网认证、计费、管理计算机机房计算机辅助教学八教育信息化199020002006
15、2010目前,从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来看,很多高校已基本完成了基础网络架构和计算平台的架构,进入了信息集成阶段,由简单的数据管理向电子校务和决策支持发展。”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主任蒋东兴表示。数字化校园的发展一般被分为四个阶段,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单项应用系统建设、各部门应用系统建设和学校综合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实现数字信息的流通,让学校的每个部门、让学校之间的信息互通,消除信息孤岛,是数字化校园下一阶段的目标。有效地规范化业务流程数字化校园整体解决方案的实施、应用,可以无形中规范学校的各项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以往一些工作因手工操作所带来的随机性大,流程不易规范化的缺点。有效地降低
16、劳动强度,提升人员脑力价值系统将人员从繁杂、简单重复的数据输入、传送、管理、检索等工作中解脱出来,尤其是信息的检索及统计报表的生成功能,把以往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信息查询、统计、计算工作,交给系统来完成,大大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人员的脑力价值得到提升,改善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有效地实现数据共享、消除对数据的重复管理、数据冗余以及数据不同步的问题学校各个部门分别管理自己业务的相关信息,数据采集点唯一。所有信息实现共享,当某个部门需要用到其他部门信息的时候,可以直接从网上获得,这样就避免了多部门的重复劳动,节约了人力成本,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存储。比如:当其他部门要
17、用到人事处人员信息的时候,其数据就是直接从人事处获取,而无需再次录入,并且可以保证信息的同步,不会发生诸如人员信息已经变动而其他部门很长时间还无法得知的混乱情况。信息处理具有实时、权威的特点。系统的实施应用可使用户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学校的信息。另外,由于信息的录入与发布是由学校各个部门来完成的,数据采集点唯一,因而这就保证信息的唯一性及权威性。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一项人类工程,它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项活动中去,提高教、学、管的质量和效率,创造新的教育和工作模式,完成传统教育模式难以实现的目标。教育信息化的过程是教育思想、
18、教育观念、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创建虚拟大学空间,实现跨地域管理数字化校园建设以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为核心内容,实现数字化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管理,创建数字化的生活空间,创建虚拟大学空间,实现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体现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决策者水平,以及整体综合实力在教育行业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水平不仅体现了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程度,也反映了决策者的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高瞻远瞩的水平;更是衡量学校办学能力和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数字化校园整体解决方案实施、应用,还可以让更多的人有机会了解到学校的情况,有助于孕育学校的发展机遇,拓展新的市场;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好的生源和优秀的科研
19、、教学人才。2吉林医药学院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吉林医药学院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创建于1952年,共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3万多名医务人才,具有光辉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2OO4年8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学校由军队整体移交吉林省,更名为吉林医药学院,成为吉林省省属公办高等医学本科院校,是目前吉林省惟一独立设置的综合性高等医科院校。学校位于松花江畔的雾淞之都、中国魅力城市一吉林省吉林市。校区地处市中心,周围松花江三面环绕,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好地方。占地面积6O余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O余万平方米。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来自全国27个省份的各类全日制在校生8OO
20、O余名。学校现有固定资产总值6.5亿元,其中教学、医疗、科研设备总值1.25亿元。生均图书馆藏书、教学行政用房面积、学生公寓面积、教室面积、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均达到国家标准。拥有一流的教学设备设施,新建成的2.5万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内设有学术交流中心、科学会堂、语音室、电子图书阅览室、网络微机教室等;新建成的4.8万平方米的实验大楼能同时容纳1OOOO名学生上课。全部教室均配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现有教职工1O9O人,专任教师58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历211人,高级职称235人。38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受聘为我校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有突出贡
21、献中青年专家、省拔尖创新人才和省级教学名师等专家教授8人,担任省一级学会理事长及国家二级学会以上理事、常务理事26人,19人曾先后获得全军优秀教师和解放军总后勤部育才奖等荣誉。为了真正实现校园网络化、信息化建设,为学生提供高效、舒适、方便的校园生活,并能更好的和外界沟通,该校计划在未来不久的时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校园信息系统,实现校园通讯网络、网络安全、图书馆信息系统、校园一卡通系统这四套功能,同时把这四部分整合成一个大的系统,统一规划部署。2.1 数据管理2.1.1 数据存储数字校园的数据量非常庞大,数据的存储方式对于数据的有效管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说,有集中存储、分散存储和分布存储等不
22、同的数据存储策略,不同的存储策略有不同的优势和缺陷。根据高校数据分布的实际情况,我们建议采用以集中存储为主的分布存储策略,即将绝大多数数据集中存放在数据中心,将一些有特殊需求的数据分布存储在相关部门,但整个系统的数据采用统一的视图,实施统一的管理。2.1.2 数据灾备数据是大学的宝贵财富,特别是在管理高度依赖于信息化设施的今天,数据支撑着大学的正常运行。因此,保证数据的安全,使数据不因意外的灾难而损毁就显得特别重要。因此,做好数据备份,并且是在校园中不同区域的分布式数据备份,是保持大学可持续发展的稳妥之路。2.2 信息管理在校园数字化建设中,大量信息数字化后被存入计算机系统,如何管理好这些信息
23、,使之发挥最大作用,是数字校园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2.2.1 信息分类信息分类是做好信息管理的前提,杂乱无章的信息只有很少的利用价值,信息只有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才能很好的提供给用户使用。信息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从数字校园对于信息的使用角度来说,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如下几种:根据信息来源分类:有教学资源、办公信息、管理信息、图书资源、档案信息、科研信息等;根据组织形式分类:有文本信息(如办公通知、规章制度、信息通报等)、多媒体信息(包括视频、音频、图形、图像信息)、数据库信息(如教务、科研、人事、财务、设备等信息);根据使用范围分类:有全局信息(全校共享信息,如电话号码、图书资源、教学课件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数字 校园 建设 方案 技术 建议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61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