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近代亚非文学.docx
《第三章近代亚非文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近代亚非文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近代亚非文学近代亚非文学主要是指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社会的文学。近代亚非文学产生比西方晚,发展不如西方充分,主要思想倾向是反帝反封建,受到西方近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学习本章要重点掌握夏目漱石的生平和创作;泰戈尔的生平和创作;阿拉伯海外文学与纪伯伦的创作以及阿拉伯文艺复兴的情况。一.名词解释1 .日本自然主义:20世纪初日本近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先驱是小杉天外和永井荷风,确立自然主义基石的是岛崎藤村和田山花袋,重要成员还有国木田独步、德田秋声、正宗白鸟、真山青果、岩野泡鸣和岛村抱月等。它一方面接受了西欧自然主义文学坏的方面,主张破除理性,如实地表现自我,描写自然,冷静
2、、客观地描写事物.要求作家自我忏悔和自我暴露,甚至突出表现人的生物本能,不惜暴露隐私和丑恶。作品充满了庸俗低级的内容,对日本近代文学产生了极大的毒害作用,如田山花袋的棉被。另一方面又由于作家处在黑暗的社会里,他们继承浪漫主义所倡导的个性自由的精神,创作出不满现实、揭露社会黑暗的富有批判精神的具有现实主义鲜明倾向的文学作品,其中岛崎藤村的破戒、田山花袋的乡村教师可为代表。2 .唯美派:20世纪初期出现于日本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有吉井勇、北原自秋、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以及后来的川端康成。他们受西方各种颓废主义思潮的影响,既憎恶社会的庸俗丑恶和人情淡薄,又对自然主义如实刻板地描写现实的丑恶表示不满,
3、但他们又不是从积极意义上去克服自然主义的缺陷,而是由此将文学引向唯美主义和艺术至上主义,把艺术视作回避现实的避难所。该流派是日本近代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上的反映。他们的作品往往从个人情趣出发,沉湎于风花雪月和生活的享乐之中,追求病态官能美和艺术上的颓废美,并对人生抱以游戏的态度。基调幽暗、感情放纵、辞藻艳丽。永井荷风的深川之歌和谷崎润一郎的纹身颤麟是该流派的创始之作。3 .私小说: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对于私小说的概念,日本文坛一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是:凡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的,均称为私小说。但人们多数倾向于狭义的解释:凡是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
4、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称为私小说。1945年伊藤整和平野谦又提出新的说法,认为私小说就是心境小说,并把广义的私小说分为调和型和破灭型两类。日本的私小说多数属于后一种类型,但也有不属于这两种类型而仅写自己的私生活的。私小说出现以后,几乎所有自然主义派和现实主义派的作家都写过这种小说。大正末期以来私小说在文坛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日本纯文学的核心,对日本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一般认为田山花袋的棉被是最早的一部私小说,葛西善藏的湖畔手记弱者、志贺直哉的在城崎、尾崎一雄的虫子的二三事、洸井孝作的松岛秋色等,是私小说的代表作。4 .旅美派:阿拉伯海外文学团体,又称“叙美派”,20世纪20年
5、代由旅居美国的黎巴嫩、叙利亚等阿拉伯作家和诗人所组成的文学流派。1920年,这些作家和诗人在纽约成立“笔会”,后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学风格,因而得名。该派作家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对阿拉伯在外国人压迫下的落后状况表示不满,号召人民反对外国统治者,作品真实描写了阿拉伯人在美洲的奋斗以及追求个性解放的过程,抒发对祖国的思念、对故乡的热爱之情,表现了强烈的民族感情.该派代表作家有纪伯伦、米哈依尔努埃曼、艾敏雷哈尼等。后来,由于纪伯伦病逝和努埃曼回国,旅美派在20世纪30年代便解散了。5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原名金之助,漱石是他的号。1893年大学毕业后进人东京
6、高等师范任教,同时积极参与正冈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1905年在杜鹃杂志发表长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此后十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接着中篇小说哥儿(1906)、旅宿和短篇小说集漾虚集等接踵而出,夏目漱石一跃而为日本文坛的知名作家。1907年他辞掉教职从事专业创作,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探讨爱情与遗产问题的长篇小说虞美人草开始连载,接着又陆续发表了三四郎(1908)、其后(1909)、门(1910)三部曲。门付梓不久,赶上大逆事件冲击文化界,他的创作由批判客观现实转向披露主观世界。代表性作品有过了春分时节(1912)、行人(1912)、心(1914)三部曲。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是自传体小说道草(191
7、5)和未完成的明暗。夏目漱石一生著有两部文论、大量俳句、几百首汉诗、若干随笔和书信,但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树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6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在长达60年的创作生涯中,写了50多部诗集约2000多首诗,30多种散文集,12部中、长篇小说,百余篇短篇小说和20多个剧本。泰戈尔的代表作是哲理诗集吉檀迦利,它的英译本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部献给心目中的神的诗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对人民优秀品质的赞美和对祖国命运的关心。戈拉是小说方面的代表作,通过爱国青年戈拉
8、思想的成长反映了印度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现象,塑造了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战士形象;歌颂了新印度教徒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必获自由的信心,同时也批判他们维护旧传统的思想;对梵社某些人的教条主义、崇洋媚外也予以鞭挞。7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家,画家。12岁时随母去美国,两年后回国。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了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曾去法国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专门从事文艺创作活动,他组织和领导了由旅美作家参加的笔会,成为旅美派的代表作家。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
9、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是阿拉伯现代文学早期重要成果。他的散文、散文诗等用双语写作。纪伯伦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裁的作家,先知(1923)为其代表作。纪伯伦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作出了重大贡献。8 .我是猫:长篇小说,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这部作品写于1904年至1906年9月。小说淋漓尽致地反映了20世纪初日本中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活,尖锐地揭露和批判了明治“文明开化”的资本
10、主义社会。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以猫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它的感受和见闻,写出它的主人穷教师苦沙弥及其一家的平庸、琐细的生活以及和他的朋友迷亭、寒月、东风、独仙等人经常谈古论今、嘲弄世俗、吟诗作文的故作风雅的无聊世态,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平庸无聊,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作品还巧妙地写进了邻家金田小姐的婚事引起的纠葛,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批判了社会拜金主义风气。作品对当时的官吏、教育制度也有所抨击.尤其对当时追逐金钱、损人利己的时尚更是予以深刻的揭露。写出了这样污浊的社会所造成的一般劳动人民朝不保夕、卖儿鬻女的生活惨景。可以说,我
11、是猫是日本近代文学中一部视野广阔、描写深刻,贯穿着批判精神的讽刺小说。至于猫的形象既具有猫性,又具有人性,它刚正善良,疾恶如仇,富有同情心,实际上是作家的代言物。小说构思奇巧,描写夸张,结构灵活,文笔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滑稽而不庸俗,诙谐而含苦涩,是日本近代讽刺文学的杰作。9 .戈拉:长篇小说,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071909年。先在布拉巴希杂志上连载,1910年正式成书出版。小说描写的是19世纪7080年代的孟加拉社会生活。作者以印度教安南达摩依和梵教帕勒席的家庭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印度教青年戈拉、宾诺耶与梵教姑娘苏查丽达、洛丽塔的恋爱纠葛为线索展开情节,反映了印度民族开始觉醒;歌颂了
12、青年男女的爱国精神,揭露了殖民主义者的专横和残暴;批判了宗教的偏见,号召印度人民不分教派不分种姓团结起来,为印度人民的解放事业服务。在小说中,作者通过主要人物的活动,对印度的民族解放道路进行了探索,初步提出了联系劳动人民的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劳动者的高贵品质和敢于反抗传统偏见的精神。作品由主要人物所体现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倾向,在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小说成功地塑造了爱国知识分子戈拉的形象,情节错综复杂,人物形象对比鲜明,对话富有论辩色彩,作品将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自始至终回荡着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10 .吉檀迦利:抒情哲理诗集,印度作家泰戈尔的著名作品,由103首诗歌组成。1913
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吉檀迦利”是印度语中“献歌”的意思,即献给神的诗歌。敬仰神,渴求与神结合是该诗集的一个基本主题,但是吉檀迦利又不是一般意义的宗教颂神诗,在这诗的世界里,有清新绚丽、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有美妙神奇的彼岸世界的玄想,又记录着现实生命的体验,人世的欢乐与悲哀。既具圣徒的虔诚高洁,更不乏凡人的亲情爱心。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而这一切既是诗人广博而细致、丰富又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表露,又处处展现着诗歌美的极致。诗集将哲理性与抒情性融为一体,语言质朴,韵律优美,格调淡雅,很多诗篇具有神秘主义
14、色彩,堪称印度近代抒情散文诗的典范。IL先知:散文诗集,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代表作,1923年出版。全部诗集由28节组成,描写一位智者、“先知”亚墨斯达法在大海岸边城市阿法利斯居住12年,准备返回阔别多年的故乡岛国。在临别前,他回答了来自城市各个阶层的市民提出的种种问题,探讨了爱与美、生与死、哀与乐、劳与逸、善与恶、理智与情感、罪与罚、法律与自由以及宗教等26个问题。全部先知是一部对生命和人生的哲理阐释,虽然带有宗教的神秘色彩,但它是关于人、人性和人生的探索,正因为它深植于人类的自身生活之中,它的出版引起了世界的震动,西方人把它看成“东方给予西方的最美好的礼物”。12 .戈拉:戈拉是泰戈尔的同名
15、小说的主人公。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作品着力刻画了他对祖国必将获得自由解放的坚定信念和丝亳没有奴颜婢膝的性格特征。他是印度爱国者协会主席,印度教教徒青年们的领袖。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印度,对祖国的自由解放满怀胜利的信心。他刚正不阿,对那些以做官为荣,丧失民族自尊,在英国主子面前摇尾乞怜的所谓受过教育的人极为痛恨。他爱国,认为“祖国的一切都是好的”,竞为种姓制度和婆罗门的特权辩护。他性格的矛盾,是由宗教偏见所造成的。戈拉去农村旅行时看到了教派纠纷的危害,也看到了劳动人民打破宗教偏见一致反帝的事实,这些使他觉悟到“再也不可能用自己脑子所虚构的那种迷妄之见来欺哄自己了”,感到宗教传统“只是将人分为种
16、种等级,又将各个等级互相分开”。最后,养父病危时说出了他原是英国人所生的秘密,他就把它当做“解脱”来欢迎,完全摆脱宗教偏见的束缚,树立了为全印度人民谋福利的思想,戈拉思想发展到最高境界,己完全战胜了自我,从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变成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戈拉的形象是对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的艺术概括,也体现了作者的理想。二.简答题1 .简析我是猫中苦沙弥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苦沙弥是近代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其代表作我是猫中塑造的一个日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苦沙弥其貌不扬,幼年的病患给他的尊容留下了点点斑痕,由于家庭生活负担沉重使他未老先衰,他的社会地位仅仅是一个不称职的中学英语教员。他的思想里的
17、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因素形成了他性格的复杂性:在当时的黑喑社会里,他为人正直、善良、蔑视权贵,甘居清贫。他对现实不满,厌恶资本家,尤其敢于蔑视资本家的走狗。苦沙弥的弱点表现在他为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消极混世,得过且过,迷信命相和流年,精神十分空虚,他有强烈的虚荣心和自尊心,常常以清高自诩,却没有一个崇高的生活目标,夸夸其谈,不学无术,庸俗无聊。他对丑恶的现实深恶痛绝,但又是一个胆小软弱的人,因此长于空谈而怯于行动。只是在他的自尊心受到触犯时,他才会盲目地动起“肝火”来。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在于,苦沙弥的懦弱、无能正是日本近代社会的产物。一方面,他们接受了比较新式的教育;另一方面,刚刚起步的近代
18、教育还无力全面、健康地培养他们。他们既针硬时弊,不满现状,又缺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力把握时代的潮流,同时丧失了人生目标,是一群无所适从的弱者。2 .简析我是猫中猫的典型意义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我是猫中的猫有其典型意义:小说以猫为叙述者,就可以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不能言,随心所欲地表达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猫是作品中有着特别重要意义的独立形象,既有动物的特性,又被赋予了人的感情,是作者的代言人。这只猫也同人一样,在丑恶的现实社会中产生了苦恼和悲观情绪,最后因偷喝主人的啤酒,昏迷中掉进水缸淹死了。3 .简述泰戈尔“泛神论”思想的特点在哲学思想上,泰戈尔想从旧的印度教神学中摆脱出来,建立一种新
19、型的宗教原则。他在自己的创作中着力宣传“泛神论”。其泛神论的特点如下:泰戈尔所信仰的神存在于万物之中,人与万物都是神的表现。泰戈尔宣传的“泛神论”是对“一神教”的反对,表明对印度教派纷争及种姓制度严格的不满,有其合理的唯物主义因素。但他一味追求与神的融合与和谐,又流露出一种超自然的情绪,步人到纯精神的方舟之内。在宗教精神上寻求解脱与超然,在现实中则失去了根基,势必导致人们脱离现实去追求神秘蒙的臆想。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泛神论”思想又含有唯心主义色调,4 .简析泰戈尔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第一,揭露殖民主义的罪恶,反映民族的觉醒,歌颂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如太阳与乌云描绘了印度民众屈辱惨痛的殖民生活
20、,加冕批判了丧失气节的洋奴思想,泡影正面歌颂了1857年印度人民的反英大起义。第二,无情鞭笞各种形式的封建压迫和残忍、伪善、损人利己的恶德败行。如法官人木三分地揭露了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罪行。在这类作品中,表现青年女子在封建婚姻观和种姓制度的重压下备受摧残的篇章尤其引人注目,如河边的台阶弃绝素芭和摩诃摩耶。第三,热情赞美普通人和被压迫者的善良品质和美好情操,如邮政局长和喀布尔人。喀布尔人别具匠心地勾勒出喀布尔山民拉曼富有人情味的内心世界,通过他对异乡小姑娘敏妮慈父般的爱,展示下层人民的深挚友情和纯洁友爱。5、简述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艺术特色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具有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以偶然事件作为情
21、节发展契机,常将情节发展的悬念性、传奇性和细节的真实性结合起来。如在篇幅不长的摩河摩耶中,一系列异乎寻常的事件相继发生,作品的主题和人物性格在扣人心弦的情节演变中一波三折、富有层次地表现出来。他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对比烘托、抒情与议论相结合等手法展开情节、塑造人物,如法官中的戒指、原来如此中的念珠、喀布尔人中拉曼的大口袋和印有女儿手印的纸片,都有连贯情节、刻画人物、深化主题的作用。泰戈尔的短篇小说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他以诗人的目光去捕捉题材,以诗人的丰富想象去构思小说,以诗人的激情来表现生活,作品中的人物大都富于诗意,饱含激情,自然景色常常与人物的喜怒哀乐融为一体,语言常常具有诗歌的凝练
22、和优美。因此,他的短篇小说充满着诗意的美。6 .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意美表现在哪些方面?泰戈尔以诗人的目光去捕捉题材,以诗人的丰富想象去构思小说,以诗人的激情来表现生活,因此,他的短篇小说充满着诗意的美。他的短篇小说具有悲剧的力度和悲剧的美,表现了以悲为美的诗意。他笔下的主人公大多数是受苦受难的妇女,如河边的台阶中的苦森、活着还是死了中的康塔宾尼和摩诃摩耶中的摩诩摩耶等,作者在写她们的苦难时都体现了一种深沉的悲辛。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意美还表现在哲理的深度上。小说达利亚揭示了因封建制度而引起老一辈的仇恨在自由选择情人的基础上冰消雪融,富有哲理的启示和理趣的美,在太阳与乌云中更具有哲理的意境。泰戈尔
23、的短篇小说常常将人物性格加以诗化。例如,素芭中的素芭,虽是个哑女,但却有着长睫毛的大而黑的眼睛,她心里有什么想法,嘴唇就像一片树叶一样颤动着把它表露出来。泰戈尔诗化人物性格,特别是对苦难妇女的性格诗化,增强了小说的诗意美。泰戈尔短篇小说的诗意美还表现在作品的抒情风格方面。泰戈尔的短篇小说不以情节取胜,而以抒情特别是富有诗的情味见长。太阳与乌云弃绝素芭河边的台阶等小说都有代表性。弃绝中的抒情是深沉的,太阳与乌云中的抒情格调既轻松又浑厚,感人肺腑。7 .吉檀伽利的思想内容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倾向和内心矛盾?首先,从诗人所信奉尊敬的神的去留之处来看.他的神是有着鲜明爱憎,是带有倾向性的。往往是同被压迫者
24、和劳动人民在一起,感受他们的欢乐和痛苦。其次,诗人献诗颂神的目的不是一种抽象的宗教信仰。通过对神的赞美和颂扬,寄托了自己美好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再次,诗集中的许多抒情描写,也反映诗人为寻求出路而产生的那种矛盾复杂的心情。最后,诗集在展现诗人求而不得的苦恼心境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作为资产阶级作家的软弱性和妥协性。8 .简述阿拉伯“海外文学”的特点“海外文学”是阿拉伯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冲击和相融合的产物,体现了开放、进取的时代特点。其作家的共同点是:热爱祖国,怀念家乡和亲人,歌颂祖国的山河与光荣的历史,揭露殖民统治者和封建势力的残暴,热爱人民,主张和平、民主与自由。在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三 近代 亚非 文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63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