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docx
《经济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docx(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经济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撰写与答辩指导手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二C)一三年f一月经济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殛写与答辩指导手册目录第一部分毕业论文撰写指导1第二部分毕业环节具体要求15第三部分毕业论文答辩基本程序及注意事项18第四部分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分标准20第五部分毕业论文成绩折算方法(暂行)24附件1浙江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参考评分标准25附件2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要求28附件3毕业设计(论文)封面格式34附件4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格式35附件5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格式38附件6毕业设计(论文)英文摘要格式39附件7毕业设计(论文)目录格式40附件8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表格式41
2、附件9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写作规范及格式44附件10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封面格式48附件11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封面格式50第一部分毕业论文撰写指导一、什么是毕业论文高等院校经济、管理类学生的毕业论文是学生毕业前完成的达到一定标准的学术文章。合格的论文,是授予相应等级学位的必要根据,是对学生专业成绩进行综合考核的重要参考。通过论文的审查、答辩和评定,可以考察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所学知识的理论深度、知识结构和运用水平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如何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写作,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即选题阶段、准备阶段、写作阶段和修改定稿阶段。(一)毕业论文的选题阶段毕业论文的选
3、题是学生们普通感到最困难、最盲然的阶段。所谓选题,并非选择论文的标题,而是选择论文所主攻的学术论题。选题恰当与否,不仅影响论文质量,也会关系到论文的成败。论文选题应注意以下原则:1、选题要有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理论价值,是对现有的经济学说、观点和方法论有所完善、修正或创新,具体讲有以下几种情况:对某些理论学说、观点和方法论进行归纳和局部的补充、修正,使之更科学、更系统、更全面;对某些公认的理论学说和观点,从更深层次上进行挖掘,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它、运用它;对前人的经济学说和观点辨明是非,纠正错误:对前人理论体系中未曾研究或很少研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填补某一方面的理论空白;将实践中反映
4、出来的普遍的经济现象进行综合思考,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突破原有的经济理论,提出新的经济范畴及理论体系0实践价值,是指对社会经济实践具有针对性、普遍性、可行性与超前性。即对经济运行和经济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不是泛泛而论;所论述的问题不是个别存在或偶然出现,而是在一定范围、一定领域普遍存在;提出的问题有现实的、普遍的依据,所分析的原因和提出的对策有相应条件做依托;所论述的问题和提出的观点、对策,能够依据客观经济规律,抓住征兆,预见趋势,把握未来。2、选题要大小适宜论题含量的大小,是由一系列选题因素决定的。对于写作学士论文的学生来说,选题不宜过大。具体应注意以下问题:(1)根据论文的
5、类型选题。学位论文的类型很多,如学士论文、硕士论文、博士论文等,其论题的含量应与学位水准相适应,不要把学士论文的含量搞得过大。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探讨,这样的论题作为学士学位的论文论题就过大了,如果改为企业税后利润使用分析,更为适宜。(2)根据作者能力选题。作者的能力包括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分析、归纳和综合能力等。学生应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选择自己的能力所能够驾驭的论题。不宜选择难度过深、过大或跨专业、跨范围的论题。(3)写作论文的时间。这也是制约论文论题大小的一个因素。一般学士论文都在四年级下学期大约毕业前三个月时间内写作。在这之前通常安排各类专题报告、毕业实习等活动,时间紧张。集
6、中做论文的时间十分有限,在这段时间里要定题、查阅资料;拟写提纲、起草文章、修改定稿。因此不允许论文的含量过大,否则,每个写作步骤都会因论题过大、时间过紧而搞得匆忙草率,回旋余地很小,从而影响论文质量。选择论题不应该到了写作的时候才临渴掘井,现抱佛脚。当学生完成了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进入专业课的学习后,就应该有所侧重地观察某一个研究方向或某一个重大问题,了解它们的学术动态,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初步的探讨和研究。这样既可以变平时课堂上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选题应扬长避短。所谓扬长避短是指发挥自己的优势,即根据自己
7、的专业特长,研究和选择自己熟悉的又较容易成功的论题。这样可便于深入研究,揭示本质,写出有独到见解的有价值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论题可以从基本内容、时间跨度等二个基本角度进行分类。1、基本内容的分类。按照经济管理类论文的基本内容或基本领域,论题可分为四类:经济管理史类。包括中外的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经济管理发展史、学说史、部门经济管理史等。这类论题侧重于从纵向考证史实,总结经验、探索历史规律。如:从会计的发展历史看会计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经济管理理论类。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西方经济理论、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理论等,同时也应包括经济研究的方法论。这类论题侧重于基本经济关系和基本经济规律的研
8、究。如:会计法的理论依据及有关问题的探讨。经济管理体制和政策类。包括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形成和发展,体制改革、各项经济政策的确定、评价与完善等。这类论题一般是以特定的经济理论为前提,侧重于研究中长期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效应以及调整、改革和完善的对策,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实用性。如:论我国消费基金的适度增长、论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合理化标准。经济管理活动实证类。包括调查研究;典型分析;统计与财务分析、经济预测等。这类论题主要是针对具体经济形势和特定的经济管理措施,研究分析实际情况、实际效果、发展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它有明显的针对性、实证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如:物价变动对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浅谈
9、成本补偿不足的原因及对策。2、时间跨度的分类。按论题有效时间的跨度,可以分为三类:长期性问题。即长期以来存在的经济问题,这类论题的时间跨度一般在10年以上。如:建国以来物价控制机制的演变。阶段性问题。即具有明显的时间界限,并有可能在此阶段解决的问题,一般时间跨度在3-10年之间。如:论我国十五期间的产业结构政策。近期性问题。即当前经济运行中比较突出的、并有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或缓解的经济问题。这类论题的时间跨度大约在半年至三年之间。如:2003年我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分析。论题按时间跨度分类应以当前时间为基点,或瞻前或顾后,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实际经济问题。(二)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应
10、该根据自己选定的论题,有针对性地做写作前的准备工作,如收集、查阅论文资料,拟写论文提纲等。1、收集资料做论文,占有资料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写好一篇论文的前提条件。收集资料的方式很多,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作者应该有针对性地查阅、搜集和捕捉有价值的理论资料和实际资料。具体地:查阅有关专著。包括课堂上学过的有关教科书以及有关的理论和方法的著作。查阅专门刊物。目前财经类的学术刊物很多,如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统计研究、会计研究、金融研究、财政研究、世界经济、经济学动态、国际贸易问题等专门刊物和综合性刊物。这类材料专业化程度高,比较集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选题,有针对性地查阅。这是收集资料的一条捷径。
11、查阅工具书。如大事记、简史、辞书、手册、资料汇编、年鉴等。从中可以取得准确、具体和详实的资料。日常书报积累。如果学生对某些论题早有兴趣,可以在日常阅读书报过程中留心摘抄和积累有关资料。从社会实践中取得资料。在社会调查和各类实习中,可以搜集到许多在课堂上和书刊中难以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这是收集论文资料的一种十分重要的途径。电子资料2、运用资料首先要求有端正的学风,另外在运用和收集资料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具体地:善于归纳。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可以逐步形成对论题的基本认识。应该把论题所涉及的相关资料分门别类地整理、归纳。经过归纳,不仅可以把杂乱无章的初始资料变为有条理、有侧重的材料,而且可以由此进
12、一步形成论文的写作思路。在资料的归纳中,范围应该比论题稍宽一些,以便于开阔思路,选择重点。善于比较。在资料归纳过程中,会出现相同论题的不同观点、不同论点或不同的分析方法。应该善于不同观点的比较,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比较分析之后,有利于更客观地确立自己的论点。善于综合。在归纳和比较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各种观点和各种事实的相近性和互补性。对于实证性分析,要注意对资料进行必要的筛选、整理、口径调整、建立模型和结果的检验,使之成为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有效资料。善于组织。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应选择最典型、最有针对性、最有说服力的资料,用于文章最适宜的地方。在所收集的全部资料中,文章中能够使用的、可能只是精选
13、出的很少一部分,可这些资料却是最有力的论据,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写论文提纲(1)为什么要写论文提纲经过选题、收集资料和复杂的构思之后,学生对于毕业论文的形式和内容的设想己基本形成,甚至有的己经形成具体的形体。但是,由于这一形体仍停留在头脑中,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游移性、不确定性甚至遗忘性。为了将构思的成果定型化,也为了使论文的结构安排更严谨、妥帖,因而在文字表述一一写作之前,应该拟制论文提纲。(2)写论文提纲的益处写提纲可以更具体地清理自己的思路,对论文作更深入的构思;包括调理论题的结构、层次,确立论点论据,优化论证分析的角度,安排主论点和分论点,理顺逻辑关系,初步确定论文的结论等。总之
14、,它有利于论文的布局谋篇,使结构安排更合理。在写提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将收集、精选出的资料有针对性地“对号入座”或进行资料安排的有效调整,确保资料运用不重不漏,减少无效劳动。写好提纲后,可以充分征求指导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意见,便于进一步修改、补充和完善文章的体系,以保证论文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有了提纲可以胸有成竹、“按图施工”。写作时,就会总全局、从容不迫、顺理成章、一气呵成。不会因胸中无数而茫然,也不会因遇到障碍而徘徊。由于提纲的以上作用,作为指导教师和写论文的学生,应该十分重视写提纲这个环节。特别是指导教师,应该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论文提纲的指导和切磋上。有了一个好的提纲,论文实
15、际上就完成了一半或大半。因此,它是事半功倍的捷径。(3)写论文提纲的步骤写论文的提纲可以分两步走,先写粗略提纲,再写详细提纲。粗略提纲。在形成基本思路的前提下,可以粗线条地列出提纲。其内容包括看问题的角度、基本论点、主要分论点、基本的逻辑关系和写作顺序等,可以勾画出论文的基本框架。这种粗略的提纲应注意文字和形式简明,使人看后一目了然。如果思路不止一种,也可以同时拟出两三个粗略提纲,以便比较、完善和选择。详细提纲。在积累素材和确定框架的基础上,写出详细提纲。其主要任务是确定标题、基本观点、论文的结构、层次、各部分的主论点、分论点、论据、引用的主要材料、各部分内容内部及相互之间的排序、结论及各部分
16、的篇幅等。论文提纲的详细程度并无成规,其基本功能是据此可以基本上无阻碍地运笔写作。详细提纲的形成往往需要反复斟酌、修改,在这个过程中,指导老师的审查是至为重要的。(三)毕业论文的写作阶段论文的写作阶段,是整个论文写作过程的中心环节。经济管理类毕业论文从其总体结构看,由三部分构成,即绪论、本论和结论,也可称为论文的“三段式”。1、绪论绪论是全文的开头部分,一般是提出问题。即简要地向读者交待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题目,并解释研究、探讨这一题目的现实意义。也可以将本论部分作扼要介绍,提示论述问题的结论,先让读者对该文有个基本了解。绪论的写作十分重要,它不仅可以吸引读者,而且可以为全文展开理清脉络、牵出头绪
17、、作好铺垫、立定格局。这部分的叙述要精练,占全文篇幅不宜过大。2、本论本论部分是全文的重心,作者应在这部分详尽地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特别是那些新的、具有开创性的东西。作者可以根据论题的性质,或正面立论,或批驳不同看法,或分析解决疑难问题,认真论证新发现、新思想。写好论文的这一部分,应注意以下问题:(1)突出论点。论文应该展示作者在某个研究领域的新发现和新观点。因此,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应观点鲜明,并置于文章的明显位置上,使读者一目了然。(2)主论点与分论点相结合。提出中心论点后,应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证分析。这就要求将中心论点分解为若干个分论点。需要注意的是,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分论点与分论点之
18、间不是相互割裂、独立存在的,分论点是从不同侧面,或不同层次对中心论点的展示和说明。因此,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说明、相互补充的。它们之间往往存在逻辑上的并存关系、因果关系、层次关系或推导关系,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严谨。(3)总述与分述相结合。论文中既要有分述,又要有总述。分述就是对各个问题,或问题的各个局部作透彻、精辟的分析。没有分述,论点难以展开;总述是对各个分述的总体归纳,通过总述,往往可以得出全面、系统、准确的结论。(4)观点与材料不能游离。观点不是臆造出来的,而是通过实际资料的证明、分析得到的。因此,观点必须有材料的支撑。否则,即使材料再新颖也应删去。写作时,要从收集
19、到的大量同类材料中去选择那些最贴切、针对性最强、最有说服力的部分用于论文,这样才能使文章更科学、更有份量。(5)论文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学术论文只有鲜明的观点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严密的逻辑论证。合乎逻辑的论证,才能无懈可击。论证逻辑严密主要表现为:概念的内涵确定,解说清楚,不会造成误解和疑问;对于命题运用的范围,加以严格的限定;对于中心论点下设的分论点之间主次分明,层次清楚,避免自相矛盾;论文的结论与论点首尾呼应,要能够自圆其说。3、结论结论部分应与本论部分的立论或驳论相一致,它是主论点在得到科学论证后的自然归宿。结论是本文主要观点的科学概括,而不是简单重复。结论有以下几种类型:(1)总结型。这种
20、结论是作者在本论部分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所作的肯定或否定回答。总结型结论应精练、科学、准确、坚定。(2)科学预见型。这种结论是作者在对文中的主要问题作了一番研究、分析之后,根据其客观规律所作的某种预见性的结论。这样的结论常常表现为论文分析过程中过渡性结论的逻辑延伸。通过研究,提示规律,然后根据规律,预计发展趋势,乃至提出改进措施。(3)提出问题型。这种结论,是作者在论文中解决某一问题后,根据其结论延伸或派生出另外的新问题。而这些问题超出了本文的范围,可不作回答。它可以作为作者今后的研究方向,也可能为他人指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故提出问题式的结论不失为一种好的论文结尾。(四)毕业论文的修改1、论
21、文修改的范围一篇论文,大到观点,小到标点符号,从内容到形式,修改时都应仔细推敲,力求完美。2、论文修改的环节论文修改,大致应抓住以下四个环节,即:观点、材料、结构、语言。(1)修正观点。由于有写作提纲,因此观点错误或完全站不住脚者很少见。但应检查观点是否论述充分,观点是否鲜明,论述中是否有漏洞。(2)增删材料。一篇好的论文,总是观点与材料的高度统一。如果一个材料能够清楚表现某个观点,那么多余的材料应删去;当论文中的某个观点没有相应的材料做支持或者已有的材料不能充分说明观点,那么就应重新增加材料。修改文章时,还应再次审核、鉴别这个材料的真伪程度,每个数字都不能马虎。如果材料有误,将对论证不利,甚
22、至可能推翻整个立论或驳论。(3)调整结构。结构是思路的客观体现。通过学生论文的结构,可以看出何处思路清楚,何处思路模糊。一般地,结构紊乱多为思路不清所致。结构包括层次和段落。检查论文结构,是看层次是否体现文章的内部联系,段落是否完整、清晰。段与段之间是否连贯、紧凑,上下文之间、开头结尾之间是否逻辑一致,首尾呼应。初写论文时,在结构上往往出现层次混乱、结构松散、前后矛盾、虎头蛇尾等问题,在论文修改时,应进行调整。(4)润色语言。语言是论文表达的工具,语言表达水平是论文成败的关键。在修改和润色语言的过程中,应做到:注意直接性,不说套话;注意真实性,不说假话;注意准确性,不说大概话;注意平易性,不说
23、指教话;注意鲜明性,不说暧昧话;注意精练性,不说罗嗦话等。3、论文修改的方式论文修改的方式,一般可概括为增、删、调、改四个字。(1)增,即增补内容或材料,凡观点未说透处,材料不足处,内容残缺处,都应视文章需要,作不同程度的增补,以增强论文的完整性和深刻性。(2)删,即删减论文中不必要的内容和材料。论文中出现的重复内容,与论题无密切关系的资料以及臃肿的内容和罗嗦的语言均在删减之列。通过删减可以使论文更准确、更集中、更凝炼、更能突出主题。(3)调整内容和结构。凡结构段落紊乱,词语颠倒者均应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可以使论文结构清晰,意思连贯。(4)改,即更改。包括更换和改进。如观点不对,材料不当,词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学院 本科 学生 毕业论文 撰写 答辩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6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