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山葡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TGXAS-山葡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TGXAS-山葡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团体标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项目来源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2年第二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2)13号)文件精神,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研究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南宁市翔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项目编号2022-0210)已获立项,为做好该规范编制项目的研究工作,确保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和任务落实,加强项目研究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特制定本编制方案。二、项目背景及目的意义山葡萄(VitisamurensisRUPr.)又名
2、野葡萄,属葡萄科(vitaceae)葡萄属(vitis)落叶藤本植物。浆果营养丰富,酸甜可口,可食用,药用,亦可酿酒。山葡萄根、藤有祛风止痛之功效,果实有清热利尿之功效。山葡萄及山葡萄酒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用来预防心脏病、血栓病、痴呆症以及延缓皮肤老化,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和美容作用。山葡萄酒是我国的特种葡萄酒,在世界葡萄酒中独树一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广西罗城、都安建有较为成熟的山葡萄酒生产基地,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山葡萄酒产地。都安县被授予“中国野生山葡萄红酒基地”称号。“都安野生山葡萄酒”为都安县地理标志产品,曾获得“国际名酒香港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爱迪生发明金奖”“
3、欧洲国际名牌金奖”和“中国葡萄酒金羊奖”等荣誉。2009年4月,“密洛陀”牌野生葡萄酒被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广西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2008年度广西名牌产品”称号。综上所述,种植山葡萄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山葡萄仅在世界不多的几个地区生长,除了日本、朝鲜、俄罗斯,就只有我国出产,其中广西罗城、都安为我国数不多的山葡萄酒产地。都安野生山葡萄酒自从1993年获得香港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以后,产品一直供不应求。早在2002年,关于“都安野生山葡萄酒原料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的研究就提出要大力推广组培苗的种植。200
4、5年广西中天领御酒业有限公司在罗城成立,都安山葡萄酒产量由2002年的1000余吨增长到7000余吨。随着野生山葡萄酒产业发展,酿酒原料(野生山葡萄)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在营造山葡萄园时,选用生长快,能保持母本优良性状,遗传稳定性强的组培苗十分重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等几家公司近年来生产山葡萄组培苗总计约500万株左右,单株价约812元,总产值约5000万元左右。目前山葡萄组培苗市场成熟度高,收益好,需求量大。因此,急需制定山葡萄组培生产技术规程,以规范组培苗生产技术的各个环节,确保优质酿酒原料的大量快速供应及种苗来源的纯正性。制定“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可解
5、决目前市场对优质山葡萄苗木的迫切需求,极大推动山葡萄向生产标准化、规模集约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山葡萄及其酿造红酒产业的竞争力,为广西山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目前,与山葡萄育苗、栽培有关的标准有DB23T9802005山葡萄栽培技术规程,DB23/T1889-2017山葡萄育苗技术规程,DB22/T1023-2019山葡萄优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这些标准适用硬枝杆插和硬枝嫁接育苗,目前并未有见有关山葡萄组织培养繁育技术规程,尤其是在广西境内。本技术规程的发布可解决目前市场对优质山葡萄苗木的迫切需求,极大推动山葡萄向生产标准化、规模集约化方向发展,全面提高山葡萄及其酿造红酒产
6、业的竞争力,为广西山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三、项目编制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2022年2月,团体标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起草编写方案与进度安排,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组成员如下:张晓宁、吴代东、肖玉菲、朱慧、林东、李洪艳、魏秋兰、韦荣福、张烽、周思泓、覃玉凤、成果、覃子海、钟连香、陈博雯。(二)资料收集和整理2022年3月,主要进行山葡萄组培快繁技术的优化及熟化研究工作,逐步形成了一套较成熟的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体系。前期的理论研究与实验基础为本
7、标准的制定打下了坚实基础。资料收集组收集了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外省标准,在收集的资料和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了汇合、整理、分析、总结,对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进行了完善、补充、进一步优化,确定了团体标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的基本内容和思路。2022年4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之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2022年10月,经过编制小组成员反复研讨,形成了标准的编制原则及纲要。以试验数据、调查材料为依据,再次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经反复讨论和修改,不断完善,形成了工作组讨论稿。(三)调研及
8、形成征求意见稿2023年2月,召开编制小组会议,对工作组讨论稿的框架、条款等进行了讨论。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的内容指标,并结合实际要求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了团体标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草案)。2023年5月,向广西区内涉及领域的部门及相关专家征求团体标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草案)意见。同时,深入山葡萄组培苗生产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并实地征求团体标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草案)意见。2023年6月,标准编制工作组向科研院校、林场等单位专家对团体标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草案)咨询意见,并组内讨论提
9、出完善修改意见,最终讨论形成团体标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和(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四、标准制定原则和依据1 .编制原则本标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内容和要求参考了相关法律法规,引用了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引用的具体标准和法律法规如下: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1.Y/T1000容器育苗技术本标准规定了山葡萄(VitiSamUrenSiSRUPr)外植体采集和处理、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苗期管理、苗木出圃、档案管理等技术和要
10、求。界定了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制定以山葡萄组培苗规范化繁育技术研究的数据为基础,以推进广西山葡萄组培苗培育标准化,实现山葡萄无性系育苗规模化生产,遵循科学性、先进性、合理性和适用性的原则,力求做到科学规范、指标准确、可操作性强,既与国家相关标准接轨,又符合广西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山葡萄组培苗生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标准编写过程中注意与山葡萄组培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2 .编制依据本标准各项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主要是经过多年对山葡萄组培苗培育技术的优化、熟化,系统的分析总结,同时也参照了其他树种的相关标准。3 .关键技术指
11、标依据3.1 试验方法(1)外植体采集每年的春夏季节,在连续3d没有雨水的晴朗的中午,选择生长茂盛、健康无病虫害的山葡萄优良单株,采集当年萌发的半木质化的茎段。(2)消毒处理方式的筛选:将采集的山葡萄茎段用湿毛巾包裹带回实验室,剪去叶片,置于洗洁精溶液中浸泡30min,用流动自来水冲洗60min,剪掉枝条切口部分,剪成带腋芽1个2个、长2.0cm3.0cm的茎段,用0.1%多菌灵浸泡5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4次。如表1所示,在超净工作台上,用75%乙醇溶液浸泡外植体(处理时间10s,20s、30s),无菌水迅速漂洗5次6次,再用0.1%升汞溶液浸泡外植体(处理时间IOmin、15min、20
12、min25min)无菌水漂洗5次6次,将消毒好的外植体两端组织剪去约0.2cm,再用无菌滤纸将枝条表面的水分吸干备用。将茎段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中。每个处理45瓶,每瓶接种外植体1个,设3个重复,14d后进行观测。表1山葡萄茎段消毒试验设计序号75%酒精消毒时间/s0.1%升汞消毒时间min110102101531020410255201062015720208202593010103015113020123025(3)诱导培养取吸干水分的外植体,在无菌条件下,将切口部分剪掉后,插入初代诱导培养基,每个处理共45个茎段,设3个重复,每瓶培养基接种1个茎段。在山葡萄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室温度设置
13、在252,光照时间10hd12hd,光照强度设置为1500Lx2000Lx范围,空气湿度40%50%,培养10d15d,获取初始芽。初代培养基的筛选:以不同基本培养基(MS、改良MS和B5)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浓度(6-BA:Lomg/L、1.5mg/L、2.0mg/L;NAA:0.2mgL.0.3mgL0.4mg/L为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Ly(34)的正交试验(表2)。表2山葡萄初代诱导培养影响因素正交设计表序号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mgL6-BANAA1MS1.00.22MS1.50.33MS2.00.44改良MS1.00.35改良MS1.50.46改良MS2.00.27B51.00.4
14、8B51.50.29B52.00.3(4)增殖培养带带待初始芽长至4cm5cm高时,剪掉上部叶片,剪取初始芽(高度保持在2cm3cm叶片数量在2片3片),将其转入继代增殖培养基上培养。接入的茎段经过IOd20d培养,将增殖芽分株为单芽或小丛,继续转入继代培养基。继代转接代数不宜超过30代;培养条件同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基的筛选:基本培养基为MS,以6-BA:LOmg/L、2.0mg/L、3.0mg/L,NAA:0.2mg/L、0.4mg/L、0.6mg/L,TDZ:0、0.1mg/L、0.2mg/L为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表3)o表3山葡萄不定芽增殖影响因素正交设计
15、表序号6-BANAAmgLTDZ11.00.2021.00.40.131.00.60.242.00.20.152.00.40.262.00.6073.00.20.283.00.4093.00.60.1(5)生根培养对继代丛芽进行筛选,选取生长健壮、芽高为3cm的单芽,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到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培养15d20d,获取生长健壮的组培生根苗;生根培养基的筛选:基本培养基为1/4MS、1/2MS(改良MS基础上,蔗糖减半,即15g/L蔗糖)、改良MS,以IBA浓度(0.1、0.2.0.3mgL)、NAA浓度(0.2.0.30.4mgL)为因素设计3因素3水平L9(34)的正交试验(
16、表4)o表4山葡萄生根试验影响因素正交设计表序号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mgLIBANAA11/4MS0.10.221/4MS0.20.331/4MS0.30.441/2MS0.10.351/2MS0.20.461/2MS0.30.27改良MS0.10.48改良MS0.20.29改良MS0.30.3(6)炼苗移栽:选取根数3条以上、根长达到Iem以上、生长健壮的组培生根苗,移到遮光度60%70%,环境温度2028C室外育苗大棚炼苗10d15d,移栽前3d5d松开培养瓶盖,移栽时用清水洗掉根部培养基,移栽入育苗容器中,淋透水;(7)苗期管理:每天喷(淋)水1次2次,保持基质湿度80%90%o刚移栽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TGXAS 葡萄 生产技术 规程 编制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6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