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式和途径.docx
《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式和途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部审计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形式和途径.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摘要: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发展,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及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传统的内部审计带来了重大变革,形成并发展于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内部审计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许多方面已无法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要求。笔者从传统内审工作的缺陷入手,认为要使现代内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开辟创新,在新形势下具体把握好几个转变。关键词:新形势内部审计转变内部审计是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相并列的一种审计形式.在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和自我约束、完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贯彻企业决策、实现经营目标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企业中的内部审计,从内容上主要是环绕企业信息的可靠性与完整性,
2、政策、计划、程序、法律和规章的遵循,保护资本的安全、资源的节约与有效使用,经营目标的完成以及会计规范化等方面来展开的.审计对象是传统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审计目的主要是监督。一、传统内部审计的缺陷(一)及时性与相关性不足高质量的信息必须具备可靠性、及时性、相关性.在以历史成本和权责发生制为原则的传统会计中,作为事后反映的会计报表对投资者、信息使用者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会计报表作为对企业经济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事后反映,主要考虑了可靠性,而及时性与相关性不足.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商务环境下,由于网络账务系统的共享性,投资者、有关特定信息使用者可随时通过获得授权上网查询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信息的及
3、时性大大提高,传统的内部审计已不适应信息时代审计的要求。(二)审计报告主要是事后审计,时效性滞后传统的内部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主要起监督的作用.审计时间普通是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完成后,由企业专职审计部门指定审计人员对全年的经营状况进行审计,包括会计报表审计、资产审计、负债审计、损益审计、合同审计及工程结算审计,审计的目的主要是对企业会计信息依法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最终形成审计报告.由于审计报告的形成属于事后事项,其时效性不强,无法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进行全方位评价.(三)内部审计的职能单一,主要是查错防弊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将大部份精力集中在财务领域,未深入到经营管理领域,审计工作只是停留于
4、被审单位一定时期内的会计报表是否公正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以及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是否符合国家的会计准则,即仅仅是查错防弊上,而不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做出分析、评价和提出管理建议。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凭证、账本、报表及相关资料。如在对投资项目的审计中,往往审核投资协议是否完整,企业是否根据投资比例在相应的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按照权益法或者成本法进行正确的核算,至于是否应该投资,投资回报率是否合理,合作对象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有更好的方案,往往都不去深入分析。而事实上,企业中真正存在的问题甚至是舞弊行为往往在这些过程中。再如对审计项目立项时,几乎没有专门为测试和评价内部控制制
5、度进行立项,只是在查账的过程中去发现内控存在的问题。因此,对企业总体的内控制度不能进行系统和权威的评价,也就无法发现和客观评价企业的潜在风险,进而无法对管理当局提出实质性和预防性的管理建议.(四)内部审计队伍知识结构单一化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表核对等,这些工作只需具有丰富财会知识和审计经验的人员就可以完成。但是,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和网络的形成,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账簿、会计报表等存贮在计算机系统中,这就对审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部份审计人员虽在财会审计领域经验丰富,但对计算机技术、网络知识了解不多,这就造成审计人员因为不懂网络经营与网络财会,缺少
6、应有的风险意识和安全控制知识,不能识别审查和评价企业的风险与内控制度,难以对复杂的网络会计系统进行有效的评审。而所聘用的计算机专家又可能不懂审计,审计人员之外的辅助人员越多,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客观公正性就越小。因此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审计会计,又懂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合型人材。二、新经济时代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变(一)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能应从查错防弊向为内部管理服务方面转变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外部制约机制的加强,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账务表面的错弊会越来越少,内审的职能也必须从传统的“查错防弊”转向为内部管理服务,内部审计的重点也应从内部检查和监督向内部份析和评价方面转变.1990年
7、修订并颁布的关于内部审计职责的声明中指出广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为检查和评价其活动和为本组织服务而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功能,它要提供所检查的有关活动的分析、评价、建议、咨询意见和信息,以协助本组织成员有效的履行其职责。”内部审计在履行评价职能的同时,不仅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而且还具有协助本组织人员加强控制、改善管理、提高效率等作用.(二)内部审计队伍的构成应从单纯的审计人员向具有综合知识和能力的多元化高素质人材组织机构转变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扩展,审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人材,还应配备经济师、工程师、计算机软件设计师等精通企业各项相关业务的一
8、支综合性的审计队伍,选择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业务水平的人员加入到内部审计部门.惟独全面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才干使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发挥更大作用.(三)内部审计从事后审计逐步向事前及事中审计转变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内部审计的作用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多的是事前诬防和事中控制,它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企业的采购计划、销售计划、资金计划、投资计划及费用预算等均应做到事前审核、事中控制。经验丰富的内部审计人员,应能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把企业风险降到最低程度.(四)随着经济管理与科学技术的不断结合,内部审计应实现由传统审计向技术审计的转变由于计算机
9、的普及,审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如果审计人员只懂传统财务审计,不懂对计算机软硬件的审计,就会面临潜在的审计风险.在无纸化办公条件下,会计及其他信息资料被存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如不考虑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安全程度,对单位的系统与设备盲目信任,极有可能误入计算机陷阱,后果相当危(WCi)险.技术性审计是在原来财务审计的基础上,由于科学技术向经济管理领域的渗透而产生的。技术审计在本质上并不独立于财务审计,而是融于财务审计之中.比如,在进行计算机财务审计时,主要或者本质上实施财务审计,但由于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对财务信息的巨大影响,也往往不得不对使用的硬件和软件进行审计。惟独对计算机审计风险进行正确估
10、计,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采取相应的信息系统审计对策,并能够在风险较大的情况下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必要的技术性审计,才干保证审计结果的正确性,防止和降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审计风险.网络时代的到来已对审计人员提出了掌握过硬信息技术的要求,审计人员不仅从事对财务会计、经济管理活动的审计,更重要的是对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技术审计。(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内部审计由传统纸质审计向网络审计转变传统内部审计是由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对单位特定时期的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的公允性、真实性以及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被审单位一定期间的活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
11、发生了重大变化,财务管理系统逐渐由手工模式向网络自动模式发展,在自动化、无纸化、数据化的电子商务和高度信息化的网络财务系统下,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都将在计算机系统中集成,使得审计工作所需的大量原始业务数据都可以从单位及其相关业务单位的计算机系统中获取。审计对象的隐性化、数字化、网络化促使传统内部审计向网络审计方向发展。(六)内部审计的内容应由专门化向多元化转变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内部审计工作内容应不断创新,由传统的财务审计、经济合同审计、建设投资审计拓展到效益审计、内控系统评价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转变。效益审计是指对企业重要事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按一定标准加以评价,以
12、确定提高效益的差距和潜力,在现代经济环境下,效益审计应成为企业审计的重要内容。内控系统评价是指对企业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合用性和功能性进行评价,针对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机构和人员在一定时期内从事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以确定其经济业绩,明确经济责任。(七)审计的方法应由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由于审计内容的多样化,许多审计问题不可能靠单一的方法解决。现代审计,已经超出了单纯财务报表审计的界限,向更高层次的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方向发展。代表现代科学计算分析方法如价值工程法,净现值法、量本利分析法、敏感性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网络计划法应运用于各
13、类审计工作中,它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实用性,又可以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一、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内部审计具有悠久的历史,自有委托关系以来就存在。奴隶社会是内部审计的萌芽时期,中世纪后是内部审计的发展时期.中世纪的内部审计继承了奴隶社会的内部审计思想,而且为近代内部审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内部审计主要采取寺院审计、城市审计、行会审计、银行审计和庄园审计诸形式。近代内部审计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跨国公司也迅速崛起,引起企业内部管理层次增加,从而产生对企业内部经济管理控制和监督的需要.二十世纪初,内部审计首先在美
14、国产生,后来在英国、日本有所发展。内部审计从产生到发展经历了初中高三个阶段:开始以保护财产、查错防弊为主要目标;后来以改善经营、加强控制为主要目标:现在以净化环境、防范风险为主要廿标。传统的内部审计以检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规性为主,而现代的内部审计则以检查经营管理的风险性、效益性为主。内部审计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逐步发展。我们从国际国内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大体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发展的脉络。国际内部审计第一次定义是在1947年,“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其它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保护性和建设性的服务,处理财务预会计问题,有时也涉及经营管理中的问
15、题。第二次定义是在1957年,“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财务、会计和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它为管理提供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它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第三次定义是在1971年,“内部审计是建立在审查经营活动基础上的独立评价活动,并为管理提供服务,是一种衡量、评价其它控制有效性的管理控制。”第四次定义是在1978年,“内部审计是建立在检查、评价为基础的独立评价活动,并为组织提供服务第五次定义是在1990年,“内部审计是在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职能,目的是作为对该组织的一种服务工作,对其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第六次定义是在1993年,“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协助该组织的管理成员有效地履行他
16、们的职责。第七次定义是在1999年,”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它的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它采取一种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及管理程序进行评价,提高它们的效率,从而匡助实现机构目标.”国际内部审计新的定义体现了时代特色,既容纳了传统的保证服务,又增加了咨询服务。将增加价值和传统的改进机构运作效率同时作为内部审计活动的目的。将内部审计匡助机构实现其目标突出地落实到风险管理过程的评价和改进之中,反映出内部审计顺应时势的需要.国内内部审计第一次定义是在1985年12月5日,“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加强财政、财务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审计体系的组成部份.
17、”第二次定义是在1989年12月2日,“内部审计机构在本单位主要领导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对本单位及下属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内部审计监督,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本单位领导人负责并报告工作.”第三次定义是在1995年7月14日,内部审计是部门、单位实施内部监督,依法检查会计帐目及其相关资产,监督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活动。第四次定义是在2003年3月4日,“内部审计是独立监督和评价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以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国内内部审计新定义规定,增加了评价的职能,与监督职能并重;增加了内
18、部审计的目的,主攻方向是促进加强经济管理和实现经济目标呐部审计的内容增加了经济活动,并强调审计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国际内部审计新定义与国内内部审计新定义比较,国际内部审计强调对风险管理、控制及管理程序进行评价,而我国内部审计则仍停留在监督和评价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阶段。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是根据我国政府转变职能、企业转换机制需要,针对我国内部审计的现实状况,对内部审计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王道成会长在在云南会议上较为深刻地阐述了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一)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需要。加快国有企业股分制改革,实现投资主体多
19、元化,完善公司法人管理结构,规范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真正实现企业的“脱胎换骨”,涉及产权制度及法人管理结构层面上的改革.改革的实质是“改治,是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以股分制为主要实现形式,大力解决企业在公司管理中所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努力实现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和管理的创新.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公司管理不可或者缺的重要环节,是保障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或者缺的组成部份.因此,必须把内部审计纳入到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完善公司治理、健全
20、内部控制机制、加强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二)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要经济工作方针,也是“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转变自身增长方式.同时,对企业内部审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再停留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阶段,更重要的是要在促进完善公司管理、推动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方面发挥作用.实现内部审计工作全面转型与发展,是推进国有企业股分制改造,完善公司管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支持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要,也是企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三)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
21、发展是国家监管和资本市场监督的客观要求.早在2001年,中国证监会就发布了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指引,2004年中国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200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指引,国家国资委目前也正在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中央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暂行办法,为催促和指导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推动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同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口益成熟,特殊是股分制改造中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以及大量企业在海外上市,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越来越关注公司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关注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执行中的监督作用。(四)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是内部审计自身发展
22、的必然趋势。从21世纪初起至今,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管理效益审计为主转变。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控制机制,已经成为公司管理各相关方赖以存在与发展的极具价值的资源,因此,当前,我们推进内部审计由财务审计为主逐步向以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审计为主转变,既是我国内部审计发展的结果,更是受托责任关系发展变化的体现。内部审计要立足于21世纪,就必须从传统的财务审计向管理审计发展。二、内部审计转型与发展的基本要求推进内部审计全面转型与发展,核心内容是推行公司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这是现代内部审计的三个重要标志。随着公司管理的重要性不断突出,内部审计部门不得不将公司管理列为优先审计的对
23、象。公司管理内部审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搞好管理环境审计,为良好的公司治理提供基础的文化,框架和政策.要评价总体管理结构和政策,证实组织是否真正拥有十分完整的管理、风险和合规环境;要评价管理环境和道德规范,评价企业的文化标准和道德程序,揭露与管理有关的薄弱环节;要评价审计委员会的活动将这些评估视作通过观察、训练和建议等方式为审计委员会提供价值的重要的机会。二是管理流程审计,支持管理环境的特定活动.要评价舞弊控制和沟通流程,确定组织是否具有有效管理所需的反舞弊的预防和侦察程序;评价报酬政策和相关流程,检查实际执行的激励程序,延期报酬计划的透明度,与报酬相关的报告和监督,以及是否存在特殊安
24、排等;要评价财务管理流程,检查组织是否在整个公司建立了包括明确的政策和标准在内的财务管理流程,证实管理活动之下的原则和标准是否适当,是否在关键的财务流程中得到积极地执行;要评价战略计划和决策的管理活动,通过评估计划和决策流程,推进建立公司管理和战略计划之间的密切联系;要评价管理绩效的衡量,确定组织是否已经开展与管理活动有关的绩效评价,内部审计应该评估其功能、范围和有效性,确定这些衡量指标与总体管理活动相关的程度,运用风险文化调查来测量整个组织范围内的控制意识,开辟类似自我评估的程序.三是管理程序审计。要评价内部和外部管理报告程序,首先应该识别和清点与管理有关的报告程序,然后测试所有内外部管理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部 审计 服务 经济发展 方式 转变 形式 途径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66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