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新闻学.docx
《广播电视新闻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播电视新闻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播电视新闻学一、1844年塞缪尔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二、1876年亚历山大贝尔发明有线电话。三、麦克斯威尔被公认为无线电之父。四、德国科学家海尼赫兹证实了麦克斯威尔的理论,并阐述了无线电波的特性,产生、发射与同意电波的方法。五、1895年,意大利人古戈拉埃莫马可尼与俄国科学家四节潘诺维奇波波夫分别成功的接收了无线电报,使无线电通讯进入有用阶段。六、1906年,美国科学家李德福雷斯特发明了三级真空管,开创了电子科学新领域。七、美国是最先开办广播电台的国家。八、1920年11月2日8点,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家正式办了执照的广播电台KDKA电台开始播音,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九、1926年日本东京
2、、大阪、名古屋三座广播电台联合成立日本广播协会,简称NHK。十、1817年,瑞典科学家琼斯布尔兹列斯发现化学元素。十一、1865年,英国约瑟夫梅发现光线照在有的物体上能产生电子放射现象。十二、1936年8月,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市郊亚历山大宫建电视台,这座电视台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正式播出的电视台。* 十三、美国无线电公司于1940年首先试制成功彩色电视机。十四、彩色电视机的三种制式:NTSC、塞康、帕尔(PAL)。* 十五、1962年,美国发射“电星一号”通讯卫星,是世界上最早的电视卫星,开创了全球历史新纪元。十六、广播电视是一种电子通讯手段,是通过无线电波或者导线传送声音与图像的电子信息传播
3、媒介。广播电视可统称之“广播”。其中。只传送声音的的称之“声音广播”,简称之“广播”;同时传送声音与图像的称之“电视广播十七、广播电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在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基础上,结合广播电视媒介的特殊规律而形成的。十八、广播电视新闻:通过某些特定的电子技术(如无线电波或者线缆系统),公开传播的正在变动或者新近变动的事实的信息。* 十九、广播电视学的要紧研究领域:1、广播电视节目;2、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者与同意者;3、广播电视台;4、广播电视系统;5、广播电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其中包含国内环境与国际环境。二十、广播现状:实话实说中广播这个弱势媒体。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经营规模小(但经济效益
4、高,广告份额增长速度快);广告效果低效说(广播广告在行为方面影响最大);听众老化流失说(驾车族天天增长,他们驾车的惯常动作就是打开收音机,与他们接触最多的媒介就是电台广播)二十一、电视现状:1、从大张旗鼓的政治宣传到潜移默化的舆论引导;2、娱乐节目的繁荣;3、高新科技的应用;4、节目形式多样化,编排方式多样化;5、竞争日趋猛烈,市场化步伐加快;6、产业化程度逐步加深。第一章广播电视传播构成一、广播电视的本质属性:1、广播电视传播以电波或者电信号为传播载体,依托先进的现代电子通讯技术为传播手段,使其传播领域不断扩大。2、广播电视以动态听觉符号与视听符号为信息形态。二、广播电视的传播特性:(一)广
5、播电视传播的共性1、迅速及时的时效性;2、高度综合的连续性;电视具有高度综合的传播能力的具体表现:各类符号多重组合,互为补充强化信息;节目形态常以某种基本表达方式为主,兼顾其他形式具有极强的兼容性;从内容上看,各类节目一应俱全,内容丰富多彩;传播技巧与手段上吸纳其他艺术门类与大众传播的表现手法,并大量运用人际传播形式;传播形式上,录播、直播两者融合的节目,使广播电视传播形式更丰富。3、深入社会的渗透性;直接将信息传输给了观众或者者听众,省略了多余过程;从支出上看,除有线电视外大部分广播电视都是免费接收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都是一次性投资,带来的是一劳永逸的多项选择,省去了受众在体力、精力、财力上
6、的不断支出,外广泛的社会普及制造了先决条件;广播语言声形并茂的叙述将情感融入到信息当中,较之“沉默”的报纸文字更富感情色彩,更易为社会大众所同意懂得;电视新闻图像与声音的流畅配合与衔接使受众能够产生直面现实的感受,与报纸凝固的图片相比更具有现场感与生活感;同意方式便利轻松;不论受众的文化程度高低。4、传播过程的参与性(二)广播电视传播的差异性(22)1、传播手段;2、传播内容;3、传播方式三、广播电视的受传特性(懂得,23)四、广播的非语言符号是语言符号以外的具有表达功能的各类符号,在广播节目中要紧指音响、音乐及其他声音。五、广播声音特性:物理性、生理性、表情性、心理性六、广播语言特点(一)广
7、播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区别;(27)(二)广播语言的要求:1、通俗口语;2、简洁明快;3、具体形象七、广播节目音乐的形态1、标志音乐:专指电台的标志音乐,节目、栏目的开始曲,结束曲。2、间隔音乐:节目或者栏目之间的间奏音乐,适用于调节与过渡的需要,有的时候也可作为节目准点播出的填空。3、描述音乐:专门为广播节目配制的,它能够深化主题,烘托气氛,渲染情绪。4、特技音乐:运用现代电声设备所加工制作出来的,为特殊题材节目设计的音乐。七、广播节目音乐的作用:1、构成广播中的文艺性节目;2、与语言、音响有机结合,丰富广播节目的内容与形式,渲染情绪,烘托气氛;3、充当广播电台与节目的标志;4、作为节目的间隔或
8、者过渡,调节节目节奏,活跃节目的连接。八、广播节目中的音响要紧运用在新闻报道中,指的是被报道的人物、事物及其所处环境中发出的各类声音。九、广播节目中音响的作用:1、增强报道的真实感;2、增强报道的说服力;3、增强节目的感染力;4、构成音响蒙太奇。十、电视传播的符号的三层意义:(33)1、是索绪尔所研究的语言层次,它涉及的是“能指”与“所指”,与它们涉及的外在现实的关系,这是符号的显而易见的表层意义。2、文化与审美的特定含义;3、主观感受,审美与社会认同。十一、电视传播符号的构成:(1)语言符号,其特点有:1、时间空间限制性小;2、能够用来替换任何非语言符号表达的意思;3、语言是思维线性表现,是
9、思维的轨迹、工具与成果;4、具有自我解释功能。(2)非语言符号(构成包含造型语言与具象音响语言,造型语言分为形体语言、表情语言、着饰语言、色彩语言、空间语言与图表语言等,具象音响语言包含现场音响与音乐语言)其特征:1、所用的通道是多方面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同时行动;2、信息传输是连续性的,不想语言符号那样分离;3、人对非语言符号的操纵大都是无意的,因此可信度大,更能真实的表露内心真情。第二章中国广播电视事业一、1923年1月,奥斯邦在上海与英文大陆报馆合作,开办“大陆报一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是中国第一座广播电台。二、1926年10月1日,我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一一哈尔滨广播电台正式
10、开始播音。三、1927年,我国最早的私营广播电台一一上海新新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四、1928年由陈果夫创办的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开播(呼号XKM),这是中央政府大规模建立广播事业的开始。五、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呼号XNCR)开始播音,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六、1986年,珠江经济台率先推出“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节目为肌体”的直播节目。七、1987年,上海台也大胆尝试由综合台走向系列台,推出经济台,效果非常好。八、1、1884年,德,尼普科夫发明了能够将影像分解为单个像点的转盘,它成为电视扫描手段的原理。2、1925年,英,贝尔德制成一台机械电视机。3、19
11、27年,美,贝尔实验室利用电线远距离传送静止与活动的画面。4、1929年,英国广播公司开始尝试电视广播,世界电视事业诞生。九、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一一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黑白电视节目。十、九十年代以来的广播电视(53):1、构建大板块的架构,录播进一步被直播所取代出现主持人直播,引入了热线电话。2、1990年上海东方台实现二十四小时直播,6小时直播的“相伴到黎明”为时间最长的情感谈话类节目。3、2000年广播系列台、专业频率出现,情感热线节目产生广泛影响(2000年为中国广播年)十一、电视栏目化是指设定固定时段与固定节目名称,将不一致内容的各个节目按照一定的风格、结构与编排方式组
12、合起来。十二、港台广播电视事业的特点:1、娱乐化路线;2、商业化运作模式。第四章广播电视事业的性质与职能一、广播电视事业是以信息传播为要紧目的,借助广播电视这种电子技术媒介进行的传播活动。二、节目传播系统是广播电视事业主体,要紧指以各级广播台、电视台为主体建立的广播电视节目传播覆盖网络。它是以广播电视节目的运作从状态为特征,承担广播电视节目从生产制作到播发的全部任务。三、管理系统:(一)国营台:是国家政治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政府除了出资组建整个电视传播系统与维持这个系统的口常经费以外,还务必不断追加巨额投资,以习惯广播电视事业不断进展的需要。(二)公营台:通常由国家立法而建立,并受法律保护,负
13、责人由政府首脑或者民间团体的委员会任命,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要紧资金来源是收取统一的广播电视收听、收看费的广播电视机构。(三)商业台:私营企业的一种,遵循着一切从经济利益出发的原则,获利的基本途径为出售广告播出时段、收取广告播出费。最成功的商业台首推美国的三大广播公司:美国广播公司(ABC)、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全球广播公司(NBC)四、广播电视支持系统要紧包含:I、以刊登广播电视节目及有关知识为内容的广播电视报刊业;2、制作、发行视听制品的音像出版业;3、以广播电视为传播媒体的广告业;4、广播电视专用设备、器材的制造、维修业,是广播电视节目传播系统运行及广播电视事业进展的技术保障。五、
14、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性质是广播电视是党、政府与人民的喉舌。六、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宗旨是由广播电视是党、政府与人民的喉舌的性质决定的,宗旨是务必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七、我国广播电视的具体工作(任务):1、宣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与党的基本路线,与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等方针政策;2、宣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目标;3、宣传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4、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与要求,反映各界人士对党与政府工作的建议与意见,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5、及时准确的提供各类信息,发表正确的评论,明白社会实践,引导社会舆论;6、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社会的文化生活,
15、陶冶人民的道德情操、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八、我国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功能:1、传播新闻、引导舆论;2、普及社会教育;3、丰富文化生活;4、提供社会服务。(81)九、如何懂得电视文化传播成为了一种新型文化形态:1、信息表述从平面走向立体;2在信息内容表达上,电视拥有最广泛、全面的文化内容;3、电视传播拥有最广泛的同意者。十、电视文化产品的生产方式:1、对大众文化产品的直接生产;2、对高雅、先锋或者精英文化的再生产。十一、肥皂剧:是一种极为商业化的电视剧模式,要紧是利用电视剧的形式展示生活中荒诞滑稽但无聊的细节,成为都市人紧张枯燥生活的调剂。十二、电视成为人类政治生活之境(认真看92)十三、电视
16、文化是商业化的大众文化(此观点正确,细看95)第五章广播节目一、广播结构的最大特征是线型结构、以时间为序、信息单向流淌、不可逆。二、如何强化广播线型结构(在广播中不停地重复某句话对不对“对”)(认真看,100)三、节目编播的优化:1、节目编排的优化;2、节目播出的优化(细看,104)四、黄金时间形成的原因:1、人的视听习惯;2、广播电视媒体的特征决定的;3、节目质量的影响。五、广播节目的分类:新闻性节目、文艺性节目、教育性节目、服务性节目。六、新闻性节目的分类:1、以题材划分:政治新闻节目、经济新闻节目、文教新闻节目、体育新闻节目、社会新闻节目;2、以节目形态划分:综合新闻节目、专题新闻节目、
17、新闻分析节目、简明新闻节目;3、以地域划分:国际新闻节目、国内新闻节目、地方新闻节目;4、按时间长短划分:大型(30分钟以上)、中型(10至20)、小型(10分钟下列)的新闻节目七、广播剧:广播特有的艺术形式,它是由多种声音组合的,专门诉诸于人们听觉的戏剧品种。(划分文艺性节目的根据有:按艺术种类划分与按节目的重要功能划分)*八、广播的教育性节目,通常可分为教学节目与知识性、教育性节目两个部分。*九、服务性节目的含义是有效地帮助听众排忧解难,解决各类实际问题的广播节目。第六章广播新闻一、广播新闻的分类(语言、音乐、音响构成了广播声音的三要素):(一)语言新闻,其常见体裁有:1、消息、:以简要的
18、文字话语迅速的报道新闻事实的一种题材,是电台最广泛、最常用的新闻体裁;2、通讯:比较全面、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或者新闻人物,与反映社会风貌的新闻体裁;3、新闻特写:是再现新闻事件、人物或者场景的形象化报道;4、专访:对新闻人物或者单位、部门进行主题访问的报道;5、记者述评:一种以夹叙夹议方式反映一些有影响的、人们关注的现实问题的新闻体裁。6、广播讲话:一种新闻人物或者新闻事件的有关人物、有关方面的负责人,面向听众,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实与感受,对当前的有关问题说明看法或者态度的新闻体裁。(二)音响报道二、广播消息:狭义上的广播新闻,它以有声语言与实况音响迅速及时、简明扼要的报道新闻事实。消息是新
19、闻广播用的最多最广泛的报道形式。三、广播消息的结构形式:时序结构逻辑结构、倒金字塔结构、导语结构。四、广播导语常用的方式:概括式导语、描述式导语、提问式导语、此外还有议论式导语、对比式导语、悬念式导语等。五、新闻背景: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解释事件发生或者人物成长的主客观条件及事实上际意义,为烘托与突出新闻主题服务。六、音响报道中音响的作用:1、增强报道的真实感;2、增强报道的感染力;3、增强报道的说服力。七、音响报道的体裁:(一)现场直播:广播机构在新闻事件或者公众活动发生的同时进行传播,听众几乎是同步接收新闻信息。1、实况转播;2、现场报道:又称现场口头报道或者口头报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播电视 新闻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69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