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建筑工程质量保证措施第一节质量保证体系按ISo9000标准进行质量管理,以项目经理为首,建立生产、监督相互制约的质量保证体系,做事事有人管,环环有人抓。并建立以项目主任工程师为首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小组,下设专职质检员,做到事前有交底,事后有验收。质量检查程序框图如下: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附图。第二节质量保证措施为了达到工程质量优良等级,在施工全过程中,以目标管理统揽全局,以经济承包为杠杆,以全面推广应用IS09000国际质量标准为手段,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将单位工程质量总目标分解成分部、分项工程的分目标,各质量目标落实到具体负责人,并实行经济承包,关键工序、关键时候重奖重罚,使项目每个员工和目标直
2、接相关,对目标负责,并给项目每个员工以压力和动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每个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第三节工程质量管理办法一、质量检查验收方法实行自检、互检、专检制以及特殊工序过程监控与跟班面检制,分部分项工程验评制和隐蔽工程验收制。二、施工技术质量交底和施工中的复核工程开工前.,技术部门要对整个工程的技术质量要点的关键问题向施工管理人员、班组长等作全面交底,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工长负责向班组长,班组长向各班组成员进行技术质量交底工作,交底以书面形式为主,未经交底不得施工。对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工长要负责现场确定核实,技术部门对每一个关键环节和关键工序进行复核、监督,
3、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生产会议和质量会议制度在定期和不定期的生产会议上,在安排生产计划的同时,坚持质量工作安排。定期召开专题质量会议,由施工技术负责人和专职质检人员提出质量工作动态报告,研究制定质量工作计划和对策。四、对专业工程人员的技术资质审核对进入施工现场作业的所有特殊专业工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技术等级必须进行事前审核,对经技术培训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安排相应的工作。对所有专业分包单位,其专业工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均必须提交名单和技术资资料。五、专业分包单位的质量管理分包单位设现场施工技术质量负责人,并服从总包的管理。对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包括对其工艺技术水平、质量信誉、人员素质等方面
4、的审查。分包单位制定的施工方案和技术质量措施,应经过总包单位的认可。抓好分包单位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对分包单位实行质量奖罚。六、安装工程的质量控制为保证土建与安装的配合施工,应通过会议协调解决生产配合中的问题。安装单位要满足土建计划进度并保证工程质量,在现场各专业工种配备兼职质检员,隐蔽工程验收时实行土建安装联合验收。七、坚持样板引路,先确认再大面积施工的方法对质量要求高、面积大、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的部分,应先做样板和实验,经检查确认后再进行大面积的施工。八、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管理工程技术档案资料收集为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为原件,使用海南省建设工程竣工资料统一表表格填写。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分为两大类。
5、工程质量保证资料钢材出厂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化学分析报告、实验报告焊接检验报告、焊条(剂)合格证水泥、砂、石、砌块出厂合格证、实验报告碎、砂浆配合比及试块试压报告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工程质量管理资料开工报告技术质量交底工程施工日志工程中间验收记录质量问题处理报告有关新工艺、新材料的技术资料第四节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建立以公司质量领导小组为首的技术质量管理监控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岗位、落实责任,对工程质量作全面控制。二、认真履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分三级进行,做到层层落实,互相监督,坚持技术交底的同时进行质量交底,使层层都明确质量要求和标准。三、混凝土浇捣时,在浇筑点随机抽样检查,每班不少于2次。
6、四、及时收集整理好各种技术资料,资料应齐全、数值准确,专人负责技术档案工作。五、钢筋制作要认真控制好尺寸,而且必须在确认合格后才能使用。钢筋接头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抽样检查。六、加强质量监控,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人员的积极性和执法权力,秉公办事,不循私情,以规范规程和质量标准为准绳,调动全员力量,确保工程质量。七、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跟踪检查,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三检制”,每道工序有检查、有记录、有评定,做到上不清,下不接,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八、使用钢筋应严格遵守先试验后使用的原则,严禁未经试验就盲目使用,当厂家或强度等级不明时,应先按外形和标记分类,然后分批进行试验,确定其级别,
7、进口钢材应进行化学成份分析,以碳、磷、硫含量判断其可焊性。第五节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一、模板工程(一)轴线偏位原因分析轴线放线错误。墙、柱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生偏移后没有及时纠正,造成累计误差。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模板刚度差,水平拉杆没设或间距过大。混凝土浇捣时,不均匀下料或一次浇捣高度过高挤偏模板。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预防措施模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才能支模。墙、柱根部和顶部必须加设限位措施,以保证墙柱位置正确。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竖向总垂直控制线,保证竖向位置准确。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
8、及其支架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混凝土浇捣前要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对拉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混凝土浇捣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二)变形拆模后发现混凝土墙、柱、梁出现凸肚、缩颈或老化弯曲现象。原因分析支撑及围楝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偏小。洞口内模板支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浇捣时模板被挤偏。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过大或未夹紧模板,以至混凝土浇捣时产生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浇捣墙柱时,混凝土下料速度过快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振捣过份。预防措施模板及其支架设计时,应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浇捣时侧向
9、压力和振捣时产生的荷载,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基间距要按规格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浇筑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筑高度,特别是内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浇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支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梁板跨度大于4m时中间起拱,当设计无要求时,起拱高度为全跨的1%。3(三)标高误差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现碎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原因分析每层楼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未做平。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预防措施每层楼设标高控制点
10、,竖向模板根部必须找平。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高施工。楼梯踏步模板应考虑装修层厚度。(四)接缝不严原因分析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板干缩造成裂缝。木模板含水量过大,制作粗糙,拼缝不严。浇筑碎时木模板不提前浇水湿润,使其张开。梁柱交接部位尺寸不准、错位。预防措施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量,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碎时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实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固,拼缝精密,发生错位要及时处理。(五)模板内清理不干净模板内残留木块等建筑垃圾及拆模后发现碎中有缝隙,且有垃圾杂物。原因分析墙柱根部的拐角,梁柱接头最低处没有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无法清扫。封模之前未进行第一遍清扫。钢
11、筋绑扎完毕,模板内没有用水冲洗。预防措施正确留设清扫孔。钢筋绑扎完毕,在封模前将模板内的垃圾清理干净。(六)梁模板缺陷梁下口爆模,上口偏歪,梁下部下挠。原因分析模板未钉牢或夹具不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致使侧模下口向外歪移。梁模板支撑按一般经验配料,梁自重和施工荷载未经验算,致使超荷造成梁底模及支撑不够牢固而下挠。梁侧模上口横档未拉通线,斜撑角度过大(大于60度)支撑不牢造成局部偏移。预防措施根据梁的高度适当加设横档一般距梁底3040cm外加14对拉螺栓,沿梁长方向间距不大于1米。夹木应与支撑顶部的横担木钉牢。梁底模按规定起拱。(七)柱模板缺陷炸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质量保证 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6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