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研究.docx
《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研究.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发展研究摘要:在对“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测算,本研究报告认为,相关于目前的经济进展水平差异程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处于合理范围,各地区电信业进展较为均衡;而相关于目前的社会需求状况差异程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已超出合理范围,各地区电信业处于非均衡进展状态,但有逐步朝均衡进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报告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实现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高层次均衡进展需要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原则下走非均衡进展道路。一、“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的内涵与研究思路(一)“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的
2、内涵目前,关于产业在地区间的进展均衡,人们更多的是从“绝对均衡”的角度来界定,即认为在某一时点上各地区静态进展水平的一致性,相应的衡量指标往往使用产业进展的绝对量指标或者人均量指标进行测度。然而,这种“绝对均衡”只兼顾了“社会公平”,忽视了“效率”,实际上可能导致真正的“社会不公平”。我们认为,产业的地区均衡进展应从“相对均衡”的概念来懂得,马上各地区的产业进展水平与其自身的决定因素进展程度进行匹配,并对地区间的匹配程度进行对比,假如相一致,则认为产业的地区进展是均衡的,反之,则认为是非均衡的。因此,我们将“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中的“均衡”界定为:某一时期内,在各地区社会经济水平、文化水平、需
3、求状况等电信业进展需求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各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与这些因素的进展程度之间匹配程度的一致性。假如一致性高,我们称之为“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否则,我们称之“电信业地区非均衡进展”。从这一定义能够看出,这里的“均衡”既考虑了电信业进展与经济进展等生产力的“匹配性”因素,又考虑了电信业进展与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等社会状况的“匹配性”因素,因此这一概念实际上同时兼顾了“效率”与“公平”。(二)“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的研究思路在研究地区间电信业进展是否均衡时,关键是需要将各个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与当地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状况进行比较,看各个地区的这一“匹配程度”是否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然而,在实
4、际研究中,根据定义来研究地区间电信业进展是否均衡显得十分困难,由于一个地区经济进展程度与社会需求状况的指标都非常多,要将其综合成一个合理的指数(标)比较困难,而且大量数据的收集也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可采取另一种研究思路:首先研究各个地区间电信业进展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然后看这种差异与各个地区之间经济进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社会需求状况之间的差异是否匹配。二、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现状分析(一)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进展差异的综合评价根据科学性、综合性与横向可比性的原则,并结合电信通信业务地区进展影响因素的性质,确定四种分类的指标(也即电信统计上的分类指标),从而构成了整个电信业地
5、区进展差异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见表Io整个电信业地区进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A层是目标层,即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B层是分目标层,即反映A层的若干侧面;C层是指标层,是对B层的分解与具体化。BC人均电Or业务CCl)电信业务量高雳水平人均本地网电话通话次数(C2)人均长途电ISliSH长(C3)人均移动电硒话时长(C4人均长建光领迷路长度(cn人均长途电取举我06)主QiIflrlK力水平人均长任业务电路(Cn人均息用文校机容(CS)人均移动电故裁员容醵电话及不(CKn(B3)(Cll)限电医,及享(Cl2)互联网普及事(CI3)由口Si全H产南*予C1)人均电值S0定费产授责CCM)电1
6、1团定货产按JS5ODP比徽C15)名电区电信发H水平运用层次分析法,可得到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差异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2。ClCaOC4CSC4CTRft。11Og3。803OOlMQW3CTC9CMCllCUCBCHCU0IW4QitnOftsOg)OMM0WS根据“八五”末期、“九五”末期与“十五”初中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指标数据,并用每个指标的实际值与全国平均值相除,以使指标数据无量纲化,计算得到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见表3。年检19952000岷东部中部iSB3F中Sr西部电信业务量消费水举04071OllM00794035110124401202主ii*力水
7、平0655402720020M056960290003616通信服务水干071S9015017230j63010264502073电信附定侪产投费水平01306006150D45?011300053200661的合讦价值19120施61j663S07421。助2译份2001XO2皿茶*中部5三不都三SS电信业务消费水平03M8012810122003301S46013F0皿OtMO。58OJSK三A*OW。加owe华“宣产检登llfl得S。613区令11*2BB73S4-3善电度电信发廉水牛或胃作份伤果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差异评价结果能够看出:(1)东部地区的电信业进展水平综合
8、评价值均在1.5以上,而中西部地区均在0.75以上,这说明在电信业的进展上,东部地区的进展情况最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十分显着。从总体上来看,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进展情况已经非常接近。(2)从各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综合评价值的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则显示出逐年上升的势头。这说明在电信业进展水平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缩小。(3)从各项具体指标来看,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也十分明显。(4)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西部地区之间电信进展水平差异很小,但在某些指标中却是有明显差异的。(二)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现状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
9、进展水平、社会需求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它们与各自的电信进展水平差异程度进行对比,假如经济进展水平或者社会需求水平的差异程度比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大或者相当,则说明从经济进展水平或者社会需求水平的角度来看各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是均衡的,反之亦然。为此,我们运用相对差异系数与Theil指数来测度东、中、西部地区电信进展水平、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水平的差异程度,其中电信进展水平使用表3中的综合评价值,经济进展水平使用“人均GDP”指标,社会需求水平使用“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指标,测算结果分别见表4、表5、表6。哀4床.百邮地区电1友祟水*/界度港标量号系数I砌年2000年2001年Ro
10、2年Xn3年幅对重算系效Q33045e80419003S8803809TMm031017100.173001501328反国TMU揩散021170.114301033OOSM00723区内TbUIWS010780X)56?006970067100603*5存、中.普电g人均GDP超鼻a值版标*I9W年ROO年2001年2002年2003年相对霍鼻XSR0415$04067041170W404461TIml百025560J12602470024470239701091OOSK0100106101054区内TteiI耐044650.13180.1422013$O!343哀6东.H邮电Hj(IA层民
11、人均演费理支出型弄笊度括标量#系数2000年2001年2002叫量鼻系故Og0.23460J49STU揖裁0043000423004区间丁IZ猾裁002250*00328ERTteJjn?001750016900156从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与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比较来看,“八五”末期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GDP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4158,Theil指数为0.1091,而同期的电信进展水平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6253,Theil指数为0.2117,这说明各地区之间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大于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因此,从电信进展水平与经济进展水平匹配性角度来看,“八五”末期我国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电信业 中西部 地区 均衡 发展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0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