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US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docx
《CCUS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CUS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CCUS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1CCUS技术概述和应用意义1.1 CCUS技术概述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是一项针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技术,能够大幅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的温室气体排放,涵盖二氧化碳(C02)捕集、运输、利用与封存4个环节。在捕集阶段,目前主要涵盖3种技术:1)燃烧后捕集,主要应用于燃煤锅炉及燃气轮机发电设施;2)燃烧前捕集,需要搭配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IGCC),投资成本较高,只能用于新建发电厂;3)富氧燃烧,通过制氧技术获取高浓度氧气,实现烟气再循环。在运输阶段,世界上C02运输存在管道、船舶、铁路/公路等灵活多样的运输方式,其中C02的管道输送正作为一项成熟技术在
2、商业化应用。目前国内C02输送主要采用罐车运输。在利用阶段,C02地质利用尤其是驱油技术,因其封存规模大并具有提高采收率的良好效应,在各类CCUS技术中脱颖而出,使得C02驱油成为CCUS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同时,越来越多的技术被纳入CCUS体系中,包括化工利用、生物利用、物理利用等。在埋存阶段,地质封存又可进一步划分为咸水层(盐水层)封存、深部不可开采煤层封存、废弃油气藏封存3种主要类型。目前,国际上也已开展海上盐水层及废弃油气田埋存C02的示范项目。从埋存类型来看,在运行及执行项目中有60%以上是C02驱油项目。1.2 CCUS的应用意义从低碳发展和碳减排的角度,CCUS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意
3、义重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CCUS技术是唯一能够大量减少工业流程温室气体排放的手段。对于炼化、气电、水泥和钢铁行业来说,要想实现在生产过程中的深度减排,CCUS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可再生能源电力和节能技术不可替代的,对于我国践行低碳发展战略和实现绿色发展至关重要。IEA在世界能源技术展望2020CCUS特别报告中指出,到2070年全球要实现净零,除能源结构调整之外,工业和运输行业仍有29亿吨C02无法去除,需要利用CCUS进行储存和消纳。2) CCUS技术是未来具有一定经济性的减排手段。对于水泥、钢铁和化工等减排难度较大的行业来说,CCS是最成熟、成本效益最好的选择。若不采用C
4、CS,这些行业几乎不可能实现净零排放。同时,煤或天然气结合CCS技术制氢是成本最低廉的低碳制氢方式。对于难以减排的行业,低碳制氢将发挥重要作用。3) CCUS是生产低碳氢的重要途径之一。IEA指出,除使用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外,经过CCUS技术改造的化石能源制氢设施也是低碳氢的重要来源。目前,全球经过CCUS技术改造的7个制氢厂每年可生产40万吨的氢气,是电解槽制氢量的3倍。未来,与制备低碳氢有关的CCUS项目将快速增加,带动碳捕集量不断增长(见图1)。预计到2070年,全球40%的低碳氢将来自“化石燃料+CCUS技术”。2CCUS产业发展现状2.1CCUS产业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全球碳捕捉
5、与封存技术发展已40余年,尤其在C02驱油领域取得了丰富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就整个CCUS产业而言,受限于经济成本的制约,目前仍处于商业化的早期阶段。但从技术角度看,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均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可以借鉴。按照CCUS产业链各环节的组合关系,可将国内外CCUS产业模式分为3类:1)捕集-利用型(CU型),将捕集的C02进行直接应用,主要为化工利用和生物利用;2)捕集-运输-埋存型(CTS型),将捕集的C02通过罐车或管道等方式输送至目的地,并进行地质封存,例如神华在内蒙古开展的咸水层封存示范工程;3)捕集-运输-利用-埋存型(CTUS型),利用方式主要为C02驱油。目前,在全球大规模综合
6、性项目中,美国、加拿大及中东地区以CTUS型为主,欧洲、澳大利亚则以CTS型居多。我国运行及在建项目多为CU型,完整产业链的CTUS型相对较少。2.2 全球C02捕集量主要集中于北美和欧洲根据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GCCSI)的统计,目前世界上的CCUS项目超过400个,有65个商业CCS设施。在2020年启动的17个商业设施中,12个都位于美国。正在运行中的CCS设施每年可捕集和永久封存约4000万吨Co2。在运行、在建和规划的项目中,年捕集量在40万吨以上的大规模综合性项目有43个,62%的捕集量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地区,其次是澳大利亚和中国。美国在利用C02驱油的同时,已经封存C02约10
7、亿吨,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驱油技术和配套设施。从C02排放源类型及规模来看,主要集中于电厂、天然气处理、合成气、炼油及化工等行业。其中电厂捕集量最大,占52%o从单个项目C02捕集量来看,天然气处理、合成气、煤液化及电力行业的C02捕集量平均为200万370万吨/年,化肥、制氢、钢铁、炼油及化工行业捕集量平均为90万120万吨/年。2.3 中国碳捕集技术主要应用于煤电行业,地质封存则集中于石油行业中国各类CCUS技术覆盖面较广,相关项目涵盖了深部咸水层封存、C02驱油、C02驱替煤层气等多种关键技术(见表Do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开展了9个捕集示范项目、12个地质利用与封存项目,其中包含10个全
8、流程示范项目。所有CCUS项目的累计C02封存量约为200万吨。从C02排放源类型来看,以电厂、水泥、钢铁和煤化工为主,其排放量占总量的92%;从CCUS示范项目的碳捕集源来看,主要集中在煤电和煤化工领域,C02运输方式以罐车为主,管道运输项目较少。从碳利用和封存方式来看,目前我国化工和生物利用的C02数量较少。化工利用是以化学转化为主要手段,将C02和共反应物转化成目标产物,产品包括材料、燃料、化学品等;生物利用是以生物转化为主要手段,将C02用于生物质合成,产品包括食品、饲料、肥料等。燃煤电厂碳捕集后一般为食品加工业或工业所用,而煤化工领域碳捕集后较多用于驱油,两类碳捕集均有咸水层封存案例
9、,且封存潜力较大。目前,CCUS示范工程投资主体基本是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全流程初始投资及维护成本之和超千元/吨,典型CCUS项目各环节成本构成如图2所示。其中,捕集阶段是能耗和成本最高的环节。低浓度C02捕集成本为300900元/吨,罐车运输成本约为0.91.4元/吨千米。驱油封存技术成本差异较大,但因其具有提高采收率的有利效应,可在一定程度上补偿CCUS成本。当原油价格为70美元/桶时,可基本平衡CCUS驱油封存成本。2. 4C02驱油已成为石油行业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世界范围内,注气驱油技术已成为产量规模居首位的强化采油技术。在气驱技术体系中,C02驱油兼具经济和环境效益。石油行业探索应用
10、C02驱油技术的历史可追溯到20世纪中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C02驱油已成为提高采收率的关键技术,并且已成熟应用于美国和欧洲主要石油公司。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压力逐渐增大,石油行业在发展CCUS产业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共识,世界五大石油公司均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开展布局与实践。bp、埃尼、艾奎诺(Equinor),壳牌、道达尔和英国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北部耐力合作伙伴关系(NEP),以建设海上基础设施,在英国北海安全运输和储存数百万吨C02,建立脱碳的工业集群;埃克森美孚将成立新的碳减排部门,提供低碳减排技术商业化解决方案,初期将专注于碳捕获和储存;雪佛龙宣布将持续投资开发CCUS技术的BluePI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CUS 产业 发展 现状 前景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