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骨肿瘤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docx
《2023中国骨肿瘤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中国骨肿瘤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中国骨肿瘤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摘要骨肿瘤是发生在骨骼或其附属组织的肿瘤,包括原发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骨肿瘤治疗手段由原来的开放手术逐渐转变为微创手术,消融治疗是目前骨肿瘤的主要微创治疗方法之一,该治疗手段安全有效。至今国内尚无骨肿瘤热消融治疗共识指导治疗,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中国骨肿瘤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对热消融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评估、操作流程及并发症处理等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并给出相应推荐,以期对国内医生实施骨肿瘤消融治疗提供帮助与指导。本专家共识为骨肿瘤的热消融治疗仅提供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方案需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而定。概述消融治疗技术根据消融
2、原理的不同可分为热消融、低温消融。热消融主要有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RFA)、微波消融(microwaveablation,MWA)、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highintensityfocusedultrasoundablation,HIFUA激光消融等。国内骨肿瘤热消融治疗开展主要为RFA和MWAoRFA应用于多种良恶性骨肿瘤治疗如骨样骨瘤、软骨瘤、血管瘤、原发或转移性恶性骨肿瘤等。MWA对于多种侵袭性、恶性骨肿瘤和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同样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国内尚无骨肿瘤热消融治疗共识借鉴,为了规范骨肿瘤热消融治疗,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组
3、织全国专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最新文献,起草制订了中国骨肿瘤热消融治疗专家共识。本专家共识为骨肿瘤的热消融治疗仅提供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方案需要根据临床情况而定。01RFA1.1 RFA原理在影像引导下将消融电极置入肿瘤中心,通过射频电流(频率为460500kHz)产生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进而灭活肿瘤组织。既往研究表明,骨肿瘤组织在50。C时,46min即可发生不可逆的细胞坏死,30min即可杀死全部骨肿瘤细胞。同时,RFA后肿瘤周围组织凝固性坏死会形成反应带,可切断肿瘤血供并防止肿瘤转移。RFA产生的高温可能会破坏局部感觉神经,从而阻断疼痛的传递。肿瘤细胞可以产生细胞因子和肿瘤衍
4、生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子、白细胞介素和内皮素,能够使感觉神经对疼痛刺激敏感。因此RFA通过破坏肿瘤细胞可能会减少神经敏化和破骨活性所涉及的细胞因子和肿瘤因子的产生。RFA还可以通过抑制肿瘤向骨膜和周围组织生长,以及防止因骨质变弱的机械应力而继发的疼痛微骨折和骨折,预防疾病进展。1.2 RFA适应证1)良性骨肿瘤:RFA治疗骨样骨瘤安全性高,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2-6。既往研究表明,由于假阴性率高,术前活检并非必须2-5。2)脊柱转移瘤:若椎体骨皮质完整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若椎体后侧皮质不完整但椎体后缘破坏区不超过椎管外缘的1/3可行消融治疗7-9。3 )骨盆转移瘤:标准方式治疗失败后的溶骨性
5、骨转移瘤可进行RFA治疗以缓解疼痛,其中凝臼肿瘤,推荐经前入路行经皮髓臼RFA和骨水泥成形术10。4 )四肢骨转移瘤:RFA可显著缓解疼痛症状11-13o中轴骨转移患者疼痛缓解效果优于四肢骨转移患者14。既往研究表明,在短期至中期时间内(124周)缓解疼痛有效15。1.3 RFA禁忌证1.3.1 绝对禁忌证与肿瘤相关的脊柱不稳和脊髓压迫症状;局部或全身感染;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机制障碍;身体情况不可耐受麻醉;无法经皮到达靶病灶;包裹重要血管或神经的肿瘤。1.3.2 相对禁忌证转移性硬膜外受累;椎体后侧皮质不完整的椎体肿瘤;预期寿命3个月;全身状况差;内脏转移;成骨性骨转移瘤14,16-19;多处多
6、发病灶的治疗。1.4 RFA术前评估热消融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估、病理学评估、疼痛评分、综合预后评估,对脊柱稳定性、功能状态、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1.5 RFA麻醉方式热消融治疗采取的麻醉方式主要为局麻监护或全麻。局麻监护方式,在消融治疗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神经症状可以随时终止消融,以避免神经损伤的发生。全身麻醉方式,具备条件的医院可以使用躯体感觉或运动诱发电位或直接神经刺激进行神经生理学监测,如果在热消融期间使用电刺激监测脊髓运动神经,则应避免或逆转神经肌肉阻滞药物20。1.6 RFA操作流程1.6.1 脊柱肿瘤患者取俯卧位,RFA在透视、CT引导下进行,术中可以实时引
7、导进行介入操作,提供RFA针摆放放置。透视图像必须与术前横断面成像相关联,以确认目标病变已消融。CT引导的主要优点是相关解剖结构的横截面详细可视化,可在目标病变中准确放置RFA针。传统的射频电极经椎弓根入路可进入椎体前侧、后则病变,中后部椎体肿瘤可通过带导航射频的电极经椎弓根入路进入21-22。当肿瘤侵袭至矢状位椎体中线后,仍无法通过单椎弓根入路充分消融时,可采用双椎弓根入路进行消融。消融前根据椎体肿瘤的大小、形状和位置,根据消融设备提供的工作参数,调节消融针在脊根中瘤中的作用参数,建议采用积极的保护措施(如热电偶、电刺激、诱发电位)23-24。经椎弓根入路,使用骨活检套管针置入肿瘤椎体内,在
8、操作过程中可应用CT或结合C臂透视对RFA针精确定位。以美敦力OSteoCoolTM射频消融系统为例,OsteoCooITM疗法可以长期,持续、安全有效地缓解转移性椎体肿瘤患者疼痛症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12。肿瘤直径3cm时,可进行多次RFA治疗,每次重复进针时要进行CT或C臂透视,以防止脊髓、神经根、胸膜等发生热损伤。椎体溶骨性病变较大或已发生病理性压缩骨折的病例,应考虑同时进行椎体成形术,消融治疗、椎体成形术及放射治疗在缓解疼痛方面具有协同作用,并且有助于局部肿瘤控制12o1.6.2 骨盆肿瘤影像学检查明确病灶位置及重要解剖结构以设计操作入路,影像学定位后依据多角度重建后影像确定穿刺点及入
9、路。在影像学引导下置入导管,若病灶处骨皮质致密则需钻孔。在RFA开始前,确保电极尖端位置以避免软组织烧伤。电极尖端应距离神经血管15mm,距离皮肤10mmo消融时间根据电极尖端的口径和长度以及病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而定。1.6.3 肢体骨肿瘤推荐垂直骨病灶入针,避免关节损伤。针对穿刺活检明确组织学类型的四肢骨肿瘤患者,应在影像学引导下沿原有穿刺活检通道置入电极针。开放手术中需切开并充分暴露肿瘤病灶,保护周围重要血管神经。在病灶骨处骨针钻孔,将射频电极穿入肿瘤组织内,需依据瘤体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电极针。操作全程需温度监测,针对直径5cm的肿瘤病灶,可行多次射频以确保消融范围5,25。02、MW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中国 骨肿瘤 消融 治疗 专家 共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4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