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白血病肿瘤儿童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
《202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白血病肿瘤儿童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白血病肿瘤儿童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白血病/肿瘤儿童管理专家共识(最全版)摘要白血病/肿瘤患儿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的特点,免疫力低,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重症者病死率较高,这给从事儿童白血病/肿瘤治疗的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鉴于新冠病毒感染在可见的将来仍会继续流行且具有流行性波动的特点,该共识根据现有文献和国家有关文件,针对临床医生一些期待回答的问题,包括白血病/肿瘤患儿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新冠病毒检测、抗白血病/肿瘤治疗的注意事项以及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处理等,提出专家建议供临床参考。自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新冠病毒在不断变异,不同时期的流行特点不同,
2、疾病特点也不同,这就需要医务人员根据疫情的变化制定相应的防控计划和措施,以保护民众健康。白血病/肿瘤患儿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的特点,免疫力低,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发展为重症者病死率较高,这给从事儿童白血病/肿瘤治疗的医务人员带来极大的挑战,一方面抗白血病/肿瘤治疗不能耽误,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新冠病毒感染带来的威胁,因此迫切需要新的诊疗建议。2023年1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国家中医药局综合司发布的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有儿童新冠病毒感染的诊疗指引,但没有专门针对白血病/肿瘤患儿这一特殊人群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诊疗建议。在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的支持和指导下,血液病与肿瘤学组组织相
3、关专家,结合现有的文献证据,综合众多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临床医生一些期待回答的问题进行解读,并制订本共识。鉴于目前有限的临床证据和专家经验,本共识只能解答部分核心问题。1共识制订方法本共识制订成员为以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病与肿瘤学组为主的专家,包括来自广东省内各地的儿童血液/肿瘤专业23名专家。所有制订专家与本共识均不存在利益冲突。制订专家根据自身经验并征集临床医生的意见,针对临床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参考文献主要来自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发表日期截至2023年1月上旬,考虑到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尽量引用新发表的文献。文献按循证级别分为3级,根据专家对医学文献的共识度
4、,定出3种推荐类别(表1)。豪1文献证据级别和一家推荐类别证据级别I级:多中心前Ilft件随机对照研究.高质分析(源于件研究)A:80%的专家赞成;B:60%80%的专家赞成11级:/或多中心前Iift性研究.包括0:随机时照研究.一般质心Mnu分析.国内外指南或G家共识B:80的家赞成;C:60%-80%的4家赞成W级:网酶分析研究家观点(;:收)%的?家债成2共识与建议2.1 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IlB)疫苗接种可减少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和病死率,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已是全球专家共识。以成人白血病/肿瘤患者为对象的研究显示,新冠病毒变异株omicron感染总体的重症和病死率较之前
5、流行的病毒株alpha-delta低。对接种与未接种疫苗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未接种疫苗组的重症和病死率高于接种疫苗组,甚至与感染alpha-delta病毒株的重症和病死率接近1O目前尚未见白血病/肿瘤患儿相关的对照研究报道,成人患者的报道有参考意义。因此,多个欧美发达国家的专家共识也建议白血病/肿瘤患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4。此外,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血液肿瘤患儿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和病死率均较高5-6,考虑到我国国情和地域发展差异大,也支持白血病/肿瘤患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中国内地儿童包括白血病/肿瘤患儿完成2针或3针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较成人低,这与接种适应证获批滞后于成人等因素有
6、关。中国的研究表明3岁以上的健康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安全且有效7;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也指出,鼓励3岁以上适龄无接种禁忌人群应接尽接;包括灭活疫苗和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国卫明电(2022)576号。对于白血病/肿瘤患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主要问题是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后免疫受损,对疫苗的应答率较低,特别是B淋巴细胞恶性肿瘤3,但免疫应答除了B细胞外还有T细胞,因此多数患儿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仍有效2,4,8o2.2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机应根据不同的基础病治疗而定(11B)。关于白血病/肿瘤患儿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时机,国内尚未见相关建议,而国际上已有数个专家
7、共识或建议4,8-9。虽然这些国际共识及建议提到的新冠病毒疫苗为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而国内获批的为灭活疫苗和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但同样属于非活病毒疫苗,不会在免疫力受损儿童体内播散,同样可接种。表2综合了国际上的相关专家共识/建议。I_三2显示在化疗的疗程之间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但本共识建议尽可能选择在强度相对较弱的化疗疗程之间接种,因为越高强度化疗,则疫苗的应答率越低8。白血病/肿瘤化疗相关的主要血液系统毒性分级见表310f临床评估化疗疗程有可能达4级血液系统毒性时暂缓接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儿,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效果和安全性研究罕有,目前认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需接种新
8、冠病毒疫苗只是专家建议,移植后情况稳定可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包括无明显的宿主抗移植物和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等,理由基于以下几个方面8:参考以往经验,这些患儿接种其他疫苗例如流感病毒疫苗利大于弊;一且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异基因移植后发生疫苗接种诱发的免疫排斥反应的担忧并没有被现有研究证实,有待更多的研究;目前多个成人的移植协会均建议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此外,在PD-1抑制剂治疗期间,理论上疫苗接种可能诱发或加重免疫相关的不良反应,但同样未被现有临床研究证实4,8,因此认为病情稳定的患儿仍表3白血病/肿瘤治疗相关的白细胞骨髓抑制分级(CTCAE5.0)指标。级1级2级3级4级WBC(107L)M
9、.03.03.92.02.91.01.91.0ANC(107L)22.01.5-1.91.01.40.50.90.5注:WBC为白细胞;ANC为中性粒细胞健康人群(包括儿童)如已感染新冠病毒,专家建议至少距此次感染6个月或以上再予以新一轮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主要依据是感染后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多数可维持约6个月,有研究表明,首次发病后距再感染的中位时间为191d(IQR127330d)11o但对于白血病/肿瘤患儿,并无相关的研究数据,也无相关建议,推测可能维持时间较短。在没有新的研究证据之前,可参照健康人群的做法,即对已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白血病/肿瘤患儿也应在6个月后接种疫苗2。需注意的是,由于新
10、冠病毒不断变异,疫苗也在更新以减少病毒免疫逃逸。本共识主要是为免疫受损的白血病/肿瘤患儿的接种时机提供建议,而接种疫苗的种类和方法可参照国家最新发布的针对健康儿童的要求进行。还需强调的是,白血病/肿瘤患儿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传染源包括共同居住的亲属,应强调同住人员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2.3 新冠病毒检测在新冠病毒流行的大环境下,每疗程化疗前可考虑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和(或)抗原快速检测,包括患儿和陪护家属(me)o根据文献报道,将白血病/肿瘤患儿感染新冠病毒变异株omicron后的状况列为表412-14z显示白血病/肿瘤患儿感染omicron新冠病毒变异株后有一部分无症状。抗白血病/肿瘤治疗后免
11、疫力进一步下降,有发展为重症的可能并且病死率较高,因此疗程前可考虑做病毒核酸检测和(或)抗原快速检测排除感染。无症状者核酸检测阳性可参考CT值和(或)抗原快速检测来评估是否存在活动性新冠病毒感染(表5)。表4白血病/肿瘤患儿感染新冠病毒变异株omicron的相关报道数据来源无症状率(%)轻症率(%)重症率(%)住院率(%)中国香港地区(片47)1185457美国(二26)O1000O加拿大(几二75)1882019注:数据引自参考文献12-14;多数患儿未接种过新冠疫苗;美国报道的患儿有半数接受remdesevir、PaXk)Vid、SotrOVimab单药或联合抗病毒治疗表5新低病毒检测方法
12、检泅方法临床电义局限性新冠病毒培养阳性结果&示存在可复制病毒和需在表达ACE2的细胞系中培养敏感性低易假阴性.技术要求高、耗时长等雄以具传染性作为鞫床常规检杳项U新冠病毒RNACT值24或35.分别提示存在或不CT值型不同试剂标本取材等影响;推鉴别殁存RA还足可复制病毒RNA.虽然可通检泅存在可复制病毒、有或无传染性过CT仇间接评伯;部分患齐廉乂数周仍阳性,即使已无可复制病毒和无传染性新搦住核衣光阳性提示病也负荷Ii较大.可能存阳性虽可提示标本病毒址较多、存在可复制病毒和具传柒性,但敏感性较低,阴性在可曳制树有和具传柒性存不能排除上述可能2.4 新冠病毒感染期间对策新冠病毒感染期间,暂停/推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新型 冠状病毒 感染 流行 期间 白血病 肿瘤 儿童 管理 专家 共识 最全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