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麻疹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
《儿科麻疹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麻疹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docx(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麻疹麻疹是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传染病,冬春较多,5岁以下的孩子易于罹患。毒从口鼻吸人,侵犯肺脾。肺主皮毛,脾主肌肉,毒邪轻而体质较好的,则邪从肌表外达,出疹顺利,经过10天左右,疹回热退,脱屑而愈,此为顺证;若病毒较重而正气虚弱,无力外托,邪毒不能尽从皮毛肌肤外达,可闭肺攻喉,内窜厥阴,产生喘逆昏痉等逆证,则病情凶险,多有恶变。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广泛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发病率大大降低,且症状较轻。【诊断】1.未接种麻疹减毒疫苗,未患过麻疹的易感儿童,在流行季节,有与麻疹患儿的密切接触史。2 .初起发热咳嗽,眼泪汪汪,口腔有柯氏斑(颊黏膜臼齿处出现针尖样小白点,周围充血)。3 .
2、正常的麻疹,颗粒分明,高出皮肤,色泽红活,疹回则热退,皮肤出现糠皮状脱屑。若疹点稀细色淡或色紫暗红,密集成片,或出后早回,或麻疹虽回而热仍不退者,要注意产生并发症。4 .出疹过程,咳嗽剧烈,气急鼻煽,烦躁不安,或声音嘶哑,呼吸困难;或神昏痉厥者,提示邪毒闭肺攻喉,内窜厥阴,产生肺炎、喉炎、脑炎等合并症。5 .必须与风疹、幼儿急疹、猩红热鉴别(见猩红热节)。【治疗】一般麻疹轻症,只需治以简易方药,加强护理,即能痊愈。若痛毒较重或出现并发症,要加强治疗措施,及时处理。一、辨证论治麻疹为痴毒引起,治疗方法以解毒为主,按其疹前、出疹、疹回的不同时期,采用宣透、清热、养阴之法。虽然麻疹的临床表现有顺证和
3、逆证区别,但也要根据不同的出疹过程应用宣、清、养三大法则,以因势利导,祛邪助正。对于并发的险逆证,需在三法的基础上,辨证治疗。1.顺证(1)疹前期(从发病到麻疹透布,为期3天):初起身热,咳嗽流涕,泪水汪汪,倦怠思睡,身热逐渐升高,发热第23天,口颊黏膜出现柯氏斑,舌苔薄白或薄黄。此邪留肺经,欲从外泄。治法:辛凉宣透。方药举例:清解透表汤加减。牛劳子、连翘、豆豉各IOg,葛根、荆芥各6g,升麻、蝉蜕各5g,甘草3g。加减:表有寒邪,身热无汗,疹透不足,恶寒苔白,选加麻黄5g,或浮萍IOgo麻毒较重,高热烦躁,加金银花、黄苓各IOg,或大青叶1520g。(2)出疹期(从见点到疹点透齐,为期3天)
4、:疹点循序透布,从头面一躯干一四肢一手足心,分布渐渐增密,疹色加深,扪之碍手。此时高热烦躁,咳嗽剧烈,大便稀,苔黄舌红,脉数大。此邪毒炽盛,肺胃热重。治法:清热解毒。方药举例:金银花、连翘、黄苓、赤芍各10g,薄荷3g,板蓝根30g0加减:高热烦躁不安,加黄连3g,焦桅子610g。疹色紫红、密集成片,加紫草1015g,牡丹皮、生地黄各10g。大便泄泻,加葛根6g,黄连、甘草各3g。齿峨、鼻就,加藕节炭10g,白茅根30g。疹色淡,隐约不透,属气虚不能外托者,加黄黄1015g,党参或太子参10g。(3)疹回期(疹点透布到收没,为期3天):疹点依次回没,身热下降,咳嗽口干,舌红少苔,皮肤呈糠皮状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儿科 麻疹 中医 诊疗 规范 指南 2023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5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