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docx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0版)一些数据15%25%结直肠癌患者在确诊时即合并肝转移,而另有15%25%的患者在结直肠癌原发灶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其中绝大多数(80%90%)肝转移灶初始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未经治疗肝转移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仅为6.9个月,无法切除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5%,而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或可以达到无疾病证据(n。evidenceofdiseasezNED)状态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5.0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30%57%有研究结果表明:部分初始肝转移灶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患者经治疗后可以转化为可切除或达到NED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定义按照国际共识:同时性肝转移是指结
2、直肠癌确诊前或确诊时发现的肝转移;而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的肝转移称为异时性肝转移结直肠肝转移MDT根据患者的体力状况、年龄、器官功能、合并症等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治疗目标,给予患者最合理的检查和最恰当的综合治疗方案(Ia类证据,A级推荐)。(1)患者全身状况较差,不适合进行高强度治疗时,建议单药(或联合靶向药物)、减量的两药方案或最佳支持治疗,以提高生命质量并尽量延长生存时间。如全身情况好转,可以再进行高强度治疗。(2)适合高强度治疗的患者,依据肝转移的具体情况和是否伴有其他转移等,制订不同的治疗目标,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肝转移灶初始即可以R。切除,且手术难度不大、肿瘤生物学行为良好的患者,
3、其治疗目的是获得治愈。应该围绕手术治疗进行相应的新辅助和(或)辅助治疗,以降低手术后复发的风险。肝转移灶是否可以Ro切除的判断应由肝外科、肿瘤外科、影像科专家联合进行。肝转移灶可以RO切除,但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时也应积极联合其他肿瘤局部毁损手段,如RFA和(或)立体定向放疗等,以达到NED状态。肝转移初始无法切除,但经过一定的治疗有望转为NED状态,且全身情况能够接受包括转移灶切除手术在内的局部治疗手段和高强度治疗的患者。这类患者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最大程度地缩小瘤体或增加剩余肝脏体积,应采用最积极的综合治疗,即转化治疗。还有一部分患者,其肝转移灶可能始终无法切除或达到NED状态,但全身情况允许接受
4、较高强度治疗。对于这类患者以控制疾病进展为目的进行治疗,应该采用较为积极的联合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灶的手术及其他毁损治疗手术治疗手术完全切除肝转移灶仍是目前能治愈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最佳方法。故符合条件的患者均应适时接受手术治疗。部分最初肝转移灶无法切除的患者经治疗后转化为可切除病灶时也应适时接受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是否适合手术切除的标准一直在演变,但主要应从以下3方面判断(2a类证据,B级推荐)。结直肠癌原发灶能够或已经根治性切除。根据肝脏解剖学基础和病灶范围,肝转移灶可完全(RO)切除,且要求保留足够的功能性肝组织(剩余肝脏体积30%40%,采用三维CTs3D数字成像技
5、术等有助于评估剩余肝脏体积)。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没有不可切除或毁损的肝外转移病灶,或仅为肺部结节性病灶,但不影响肝转移灶切除决策的患者。随着技术的进步,肝转移灶的体积、数目、位置等已不再是影响判断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是否适宜手术的单一决定因素。此外,当前的文献资料已将切缘1cm、可切除的肝门部淋巴结转移、可切除的肝外转移病灶(包括肺、腹腔)等也纳入适宜手术切除的范畴(4类证据,C级推荐)。(2)禁忌证(3a类证据,B级推荐):结直肠癌原发灶不能取得根治性切除。出现不能切除的肝外转移。预计术后剩余肝脏体积不足。患者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的手术治疗(1)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
6、灶一期同步切除:对于肝转移灶体积较小、且多位于周边或局限于半肝,肝切除体积50%,肝门部淋巴结、腹腔或其他远处转移均可手术切除的患者建议一期同步切除。有研究认为:一期同步切除肝转移灶和结直肠癌原发灶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可能高于二期分阶段手术。故慎重选择患者,尤其是需要在两切口下完成的同步手术。急诊手术由于缺少完备的术前检查资料和具有较高的感染发生机会,不推荐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病灶一期同步切除(2c类证据,B级推荐)。(2)结直肠癌原发灶和肝转移灶二期分阶段切除:术前评估不能满足一期同步切除条件的患者,可先行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原发灶,二期分阶段切除肝转移灶,时机选择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46
7、周;若在肝转移灶手术前进行系统性治疗,肝转移灶的切除可延至原发灶切除后3个月内进行。可根治的复发性结直肠癌伴有可切除肝转移灶的治疗按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处理,但倾向于进行二期分阶段切除肝转移灶。先切除肝转移灶、再切除结直肠原发灶的”肝优先模式”也已开展应用,其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和5年生存率均与传统模式的二期分阶段切除相同(3b类证据,B级推荐)。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的手术治疗既往结直肠癌原发灶为根治性切除且不伴有原发灶复发,肝转移灶能完全切除且肝切除量70%(无肝硬化者),应予以手术切除肝转移灶,也可考虑先行新辅助治疗(3b类证据,B级推荐)。诊断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应
8、当有两项以上的影像学检查依据,包括肝脏超声、增强CT及MRI检查等,必要时可结合PET-CT检查以确定病灶范围和有无肝外转移,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肝转移灶手术方式的选择(3b类证据,B级推荐):(1)肝转移灶切除后至少保留1根肝静脉且剩余肝脏体积40%(同时性肝切除)或30%(异时性肝切除)。转移灶的手术切除应符合RO原则,切缘至少1mm(2)如是局限于左半肝或右半肝的较大肝转移灶且无肝硬化者,可行规则性半肝切除术。(3)建议肝转移手术时采用术中超声或超声造影检查,有助于发现术前影像学检查未能诊断的肝转移灶。、(4)应用门静脉选择性栓塞或结扎可使肝转移灶切除术后预期剩余肝脏代偿性增大,增加
9、手术切除的可能。此方法被用于预计手术切除后剩余肝脏体积30%的肝转移患者。剩余肝脏体积为30%40%且接受强烈化疗而有肝实质损伤的患者,同样也可从中获益(4类证据,C级推荐)。(5)联合肝脏离断和门静脉结扎的二步肝切除术(ass。Ciatingliverpartitionandportalveinligationforstagedhepatectomy,ALPPS)可使剩余肝脏体积在较短时间内明显增大而获得更多二期肝切除的机会。但此手术复杂,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传统肝切除术,故建议在严格选择的患者中由经验丰富的肝脏外科医师实施手术肝转移灶切除术后复发和肝外转移灶的切除在全身状况和肝脏条件
10、允许的情况下,对于可切除肝转移灶术后的复发病灶,可进行二次、三次甚至多次的肝转移灶切除。有文献报道显示其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并不高于第一次肝转移灶切除,而且可获得相同的术后生存率(3b类证据,B级推荐)。同样,在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时,如果肺和腹腔等肝外转移病灶可完全切除,也应进行同步或分阶段切除(3b类证据,B级推荐)。可达到NED状态的肿瘤局部毁损治疗除了手术切除肝转移灶外,部分治疗手段伎口RFA、微波消融和放射治疗)也能使病灶发生彻底毁损。因此,对于手术切除难度较大的个别肝转移灶应积极联合此类手段,使更多患者有机会达到NED状态,提高其5年生存率。可达到NED状态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新辅助及
11、辅助治疗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肝转移的新辅助治疗:在原发灶无出血、梗阻症状或无穿孔时,除肝转移灶在技术上切除容易且不存在不良预后因素的患者(如临床危险评分3分)外,可考虑应用新辅助治疗(2a类证据,B级推荐),尤其是肝转移灶体积较大、数量较多或存在原发灶淋巴结可疑转移的患者。系统性化疗的方案包括FOLFOX.FOLFIRI.CapeOX或folfoxirio可否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目前仍有争议,同时也可以考虑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为减少化疗对肝脏手术的不利影响,新辅助化疗原则上6个周期(Ia证据,A级推荐),一般建议23个月内完成并进行手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肝转移的新辅助治疗:原发灶切除术后未接受过化
12、疗的患者或者发现肝转移12个月前已完成化疗的患者,可采用新辅助治疗(方法同上),时间23个月(2a证据,B级推荐)。而肝转移发现前12个月内接受过化疗的患者通常认为新辅助化疗作用可能较为有限,宜考虑直接切除肝转移灶,继而术后辅助治疗(2a类证据,B级推荐)。也可考虑更换化疗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或术前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肝转移灶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建议肝转移灶完全切除的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特别是未进行过术前化疗及辅助化疗的患者,推荐手术前后的化疗时间总长不超过6个经过术前化疗(包括联合分子靶向药物)证实有效的方案,术后如无禁忌证应该作为首选的辅助治疗方案。结直肠癌确诊时合并无法达到NED状态的肝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结 直肠癌 转移 诊断 综合 治疗 指南 2020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