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可行性报告.docx
《心脏康复可行性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康复可行性报告.docx(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心脏康复中心建设方案项目名称心脏康复中心建立科室科撰写时间2016年月一、国内外著名医学专家谈心脏康复1、未来国家的康复之路(励建安)1-52、弥合裂痕、应对挑战一中国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展望(胡大一)6-93、积极对待每一个心脏一励建安访谈10-12二、心脏康复纵览1、疾病定义132、心脏康复的目标人群和工作内容13-173、诊疗意义17-184、需求容量185、数据统计分析19-206、心脏康复潜在需求现状207、心血管疾病治疗费用水平20-218、心脏康复治疗现状21-229、开展心脏康复医院介绍22-2310、目前开展心脏康复的医院(部分)23-2411国外和港台开展心脏康复简介24三、我
2、院发展心脏康复的可行性论证报告1、我院发展心脏康复的原因分析25-262、我院发展心脏康复的指导原则26-273、我院发展心脏康复的具体规划和措施27-28四、心脏康复解决方案1、案例分析郑州市中心医院29-322、心脏康复中心建设方案所需设备333、详细科室建设方案344、心脏康复中心规划图35-365、培训计划376、售后服务38-40五、小结未来中国的康复之路励建安随着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中国的康复医疗市场发展潜力巨大。1、学科内涵拓展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有功能障碍或者残疾的人群作为我们的工作对象,强调回复其功能到最高水平,并重返社会,但是2013年国务院颁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
3、若干意见,提成“到2020年,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健康服务领域的投入,并向低收入群体倾斜,完善引导参保人员利用基层医疗服务、康复医疗服务的措施:为此,我们学科内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即康复医疗不仅致力于功能障碍的功能康复,还要关注各种健康问题,包括老龄、妇女围产期、儿童发育迟滞、亚健康状态、心理障碍状态、营养异常状态、成瘾状态等。学科将涉及医疗全程,即急性期、亚急性期、稳定期、恢复期。学科从整体医学的角度,强调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的模式,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看
4、病人而不是看病。学科的工作内容不仅与医学关联,也与工学(计算机、自动化控制、人体工学、材料学等)以及人文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心理学等)关联。康复医疗领域的新分支和新领域必然有大的发展。2、医养融合崛起随着归家对于养老问题的日益关注和我国养老事业的深入实践,医疗对于1/40养老事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一个完善的老年服务体系不仅要提供快乐幸福的独立生活环境,也要提供完善的医疗服务,有尊严的临终关怀以及无缝的社区连接,才能形成规模适宜、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康复养老服务体系。医养融合已经成为供认的发展方向,然而具体的模式尚待研究和实践。2015年医养融合的成功经验将脱颖而出,并逐步推进,为
5、康复与养老服务业的知名品牌和产业集群的诞生奠定基础。3、医保覆盖增加自2008年以来,各级政府、医院管理者、医务工作人员都逐步认识到,医疗康复有利于加速疾病的恢复过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临床医疗的住院时间和费用,加快恢复工作的速度和比例,从而改善医保结构。此外康复医疗也有利于预防疾病的再发,保障人民健康、改善家庭的社会关系,从而助推和谐社会的建设。为此,发达国家的医疗保险都将康复医疗作为医保覆盖的范围。我国医保的康复覆盖范围必然逐步扩大,趋于合理。4 .康复物价放开在国家确定医药分离的大致方针之下,开放服务类价格已经是大势所趋。目前康复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不到1%,从这个领域试点,不仅邦正我们解
6、燃眉之急,也有利于这项重要医疗改革能够积累经验,健康发展。山东省已经率先行动,全国各省都将逐步放开康复医疗价格。5 ,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深化自从2011年原卫生部启动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以来,我国的康复医疗机构建设迅速推进。据估计,与2009你年的全国抽样调查的数字相比,我国综合医院建设康复医学科的比例已经从25%增长到50%以上,而康复医院的2/40数量和规模增长2倍以上,社区康复医疗服务也在逐步发展。南京栖霞区政府和江苏省人民医院正式建立了“院附合作”模式,形成江苏省人民医院一中山康复医院一栖霞区各社区服务中心一体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6、康复医疗人才队伍建设多层次、多路径、多
7、元化发展在康复医疗机构成倍增长得大趋势之下,康复人才队伍的建设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机遇。人才培训路径已经形成三个学历教育层次和三条继续教育路径。三个学历教育层次是指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的学历教育层次;三条继续教育路径是指康复专科医师(住院医师)、治疗师规培和转岗培训路径。在康复治疗师学历教育方面,南京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学院、南京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健康职业学院、南京卫生学校等院校正在构建新型的合作模式,值得关注。此外,国家卫计委2014年12月颁布的关于做好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工作的通知指出,培训对象不仅包括康复治疗专业人员,还包括了“转岗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人员”。
8、这就为二级综合医院转型康复医院的新康复医院建设解决了人才不足的瓶颈问题。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的我国的市场需求,根据医师多点执业的国家政策,康复人才管理和使用将出现多元化模式,除了传统的医疗机构招聘外,康复医疗人才管理公司将应运而生,为康复医疗人才库的建设和应用注入活力。网络教育、师带徒教育等多维教育形式将开启新天地。7、康复医疗和教育质控跨越新台阶在康复医疗机构和康复教育蓬勃发展的大局下,质控必须同步发展才能保证健康的学科发展轨道。康复医疗质量的核心指标是功能改善,因此WHo竭力推行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无疑是关键的核心指标。WHOICF研究中心建议ICF的临床应用分为三个层次:第
9、一层次:ICF通用组合,用于所有3/40医疗记录,病案首页;第二层次:ICF功能障碍组合,用于综合康复医疗;第三层次:专科康复核心组合,用于各类疾病和健康问题。国际康复医疗机构认证(CAFR)是重要的质控参考标准,以“不断改进”为核心的计划一行动一核查一评价(PDCA)路径是值得遵循的基本方式康复机构的常态化、全球化、大众化的大数据分析,将可能启动。康复教育的质控应该从师资队伍见识入手,首先保证教师的资质和能力。为此,我国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的资质认证应该先行。8、科技进步与康复医疗能力同步提升已经崭露头角,并将大放异彩的技术和设备包括: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移动医疗,助推医院一社区一家
10、庭康复医疗服务的无缝连接。康复机器人技术,实现人类功能代偿的新高度,脑机接口,现实神经指令传递的新路径。新型材料推进辅助器具与用品的发展,实现康复治疗与日常活动的结合。常规运动训练器材的数字化、新型的功能性电刺激装置、心肺运动实验装置、水疗装置、步态分析系统、新型轮椅、矫形器和假肢等都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9、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一概念颠覆长期以来,人们固有的理念是传统的是过去的、落后的;现代的是新型的、先进的,但是笔者认为,凡是现在有效的浦东使用的方法都是现代的,先进和落后不能用立式年代来划分,而是用科学和有效性来划分。为此把中医学的内容都归为传统医学,戴上替代医学(alternativemedi
11、cine)或者补充医学(COmPIementarymedicine)的帽子;而把西医视为现代一些,bong戴上先进的桂冠,这是缺乏逻辑的思维。中医的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辨证施治、固体培元等思想都有当今世界潮流相吻合,现代医学无法按照地理位置来标定东方和西方。地球是圆的,本4/40无东西方,医学是人类的,本无地域疆界。东方医学不是西方医学的附属品,而是基础思想和方法的源泉之一。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东西方医学的差距和共识,积极推进东西方医学的融合,建设真正的现代医学大厦。10、中国正走向世界2014年笔者当选为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ISPRM)主席,也当选为美国医学科学院的外籍院士,不仅是
12、个人荣誉,更重要的是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身影,听到中国人的声音,2014年在苏州成功召开了ISPRM发展中国家康复论坛,其目的就是要提供发展中国家康复医疗交流的平台,为WHo全球康复行动计划的实施作出贡献。H、康复医疗投资热不断升温我国政府提倡加强政策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引入社会资本,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医格局。国家鼓励以城市二级医院转型、新建等多种方式,合理布局、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机构。我么必须利用这个大好时机、做好准备,投身到康复医疗大发展的大潮中。
13、5/40弥合裂痕应对挑战中国冠心病康复治疗的展望胡大一目前有限的卫生资源都用于生物技术治疗患者后,急性时间的救治,疾病的复发,与疾病终、末期的诊疗,我国还没有形成对生活方式治疗的保险付费机制,心肺肾三个脏器为代表的脏器预防和康复,仅有部分医保支持。所以很难激发大家做这件事。如何弥合裂痕,如何架起健康教育和行为改变的桥梁,将生活方式治疗融入临床实践?需要根本性的改革,需要改变和创新,就是说医学目的需要改变,医学模式需要更新,医疗健康的体系和资源配置需要创新。首先我讲医学目的。错误的医学目的必然导致医学知识和技术的误用。把医学发展的优先战略从“以治愈疾病为目的的高科技追求”,转向“预防疾病和损伤,
14、维持和促进健康”,只有以“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为首要目的的医学才是供得起、科持续的医学,才是公平和公正的医学。如果我们继续都放在得病以后的急性事件处理等方面,国家投入越多,自己投入越多,浪费越大。无论美国还是中国,这都是难以为继的,更谈不上可持续发展,也会导致医患关系越紧张,医疗效果越差。第二个是医学模式的颠覆转变。现代医学“颠覆创新”的根本出路是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成社会一生物一心理的综合性补充模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防治干预的技术、干预的手段决不单纯是生物因素,一定有社会、心理的因素。从发病的过程到治疗,如果不考虑社会、心理因素、单纯从生物因素介入肯定是不行的,单纯生物模式在征
15、服传染病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成就,这是非常兴奋的,因为传染病的病原单一,因果关系明确,有明确传播途6/40径,所有已防控途径首先研发治疗病源药理或疫苗,如大家知道的种牛痘控制天花,然后是隔离,像SARS,但是这种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面对非传播源疾病的挑战是非常无奈和苍白的,我们知道非传染性疾病发病因素很多,不健康社会环境和不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产生多重危险因素,它不是明确的因果关系。所以她的防护途径主要是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形成合理健康促进,健康促进一定是政府做的。第二,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不是体现于我们办一些电视节目和健康大讲堂,更重要的是传播健康教育知识,通过知、信、行转变成每个人、每个家庭转变
16、生活方式,采取行动,将知识转为行动,更重要的是采取行动,没有转化的知识不是力量。第三是医疗与保健体系必须颠覆。现在医疗机构的服务链是断链的服务链,是碎片式的服务。国务院最近发表关于未来国家医疗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的规划,多次讲到碎片式。所有我们现在要把健康教育和转变知识行为进行转化,要大办健康管理、慢病管理与预防的4S店,心肺肾三个脏器面对三个人群:高危人群,肥胖的人需要健康管理;患病人群需要康复,预防疾病复发、预防不必要的再次手术;另外老年群体,需要医养结合,一定要主动管理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疾病的预防和康复。2014年北京疾控中心报告显示,男性期望寿命是80.22岁,女性是84.50岁,确实比过
17、去的几年要长,但是对我刺激性做大的是健康的只有六十岁左右,也就是说有二十年处于带病状态,自己的痛苦,家庭的负担,社会的拖累,而发达国家这个差距只有十岁,所以们我们不是单纯追求活亚追求活的质量,要没病的防病,有病的康复。所以要缩短期望寿命和健康寿命间的差距,活的每一天都是健康的。现在心血管病的“堰塞湖”现象一方面要高成本溶栓做支架接入,也可以用栓剂延长寿命,但人口老龄化增加的同时预防薄弱,越来越多年富力强的人进7/40入带病生存队列,这个队列的增加是社会巨大的负担。通过颠覆模式,根本的改革我们希望看到什么?医院占资源最多的是心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心脏衰竭恶化加重和卒中。从图上可以看出美国当时住院
18、的这四大疾病一片飘红,东海岸尤其严重。但到了2011年,12年以后,就变成了一片绿洲,红色只是星星点点。美国随着老龄化的发展,带病生存的人变多了,但是他不是在医院的病房。而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在旅游或者恢复了工作。病依然在,但是由于康复好,不用再占用医室。大家能看到有些地方显示是空的,这不是说病人都好了,而是说他们不再需要住院,急性发作也减少了,这也是控制了成本。所以现在应该从盲目的增加医院规模,病床数量转向医学法人价值职能。第二要重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第三要强调预防和康复。要探索心肺肾为代表的脏器康复中国梦、中国路,大办慢病管理的4S店,落实五个处方药物、运动、营养、心理(含睡眠管理)和戒
19、烟限酒,以患者为中心,以全新团队为基础的全面全程管理、服务、关爱模式,包括临床医生领导下的护士、运动治疗师、营养师、心理治疗师、社工和志愿者、患者家庭成员,体现服务关爱。我觉得医学最重要的是服务,现在最好的设备都有单恰恰是没有服务。所以这是个整合化一的平台,对CVD患者提供全面、全程医疗管理、关爱和服务,最大程度减少心血管疾病对身心的,不良影响,降低猝死,再梗死的危险,控制心脏症状,稳定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善心理社会和职业状态,最重要的是通过对患者的管理,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过患者话语权和参与决策的能力,和提供服务的团队有效互动,这样健康才有希望。这五个处方包括药物处方、运动处方、营
20、养处方、心理处方和戒烟处方,这是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康复解决方案。下面讲全程,就像汽车要有4S店,一定要保养,但恰恰人总是大修,手术8/40越做越大,所以推荐心脏康复,它可以降低总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反复住院,从而降低医疗费用,达到医患关系的和谐。目前最主要参加4S店的兴趣和动力来自民营资本投资,二级医疗机构的发展和转型,体验中心服务的拓展和转型,以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当然综合医院、大学附属医院,也都可以做些学术探索。国务院提出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非禁即入,这是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提出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特别提出要在中国大力提倡运动处
21、方,不但是有益于全民健康,而且是有效的预防手段;第一次提出了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O同时政府讲要促进康体结合,加强体育运动指导,推广“运动处方”,发挥体育锻炼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积极研发运动康复技术,鼓励社会资本开办康体、体质测定和运动康复等各类机构。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五个处方走进邯郸“健康小屋”。所以我说弥合裂痕,任重道远;方向明确,机制模式清晰;政策到位,合力形成;历经曲折,曙光初现。我们终于迎来了中国预防康复的春天。9/40积极对待每一颗心脏励建安世界杯虽然结束,但留下许多精彩瞬间令人难忘。开幕式上一名残疾青年在外骨骼(exoskel
22、eton)系统帮助下站起来为世界杯开球的一幕,成为这场盛会中最令人感动的瞬间,这就是康复的力量。心脏是否同样也需要康复医疗的支持?本报在“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微信和“中国医学论坛报循环周刊”新浪微博发起了调查。针对“临床实践中。是否会建议冠心病和心衰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这一问题。大部分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会二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会主席励建安教授表示,非常高兴看到这个结果,说明大部分心脏科医师已意识到心脏康复的必要性。这个结果反映了以下情况:在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大力推动下,预防治疗康复的卫生国策已逐步深入人心,包括医务工作者;心脏康复工作已进入高速发展轨道;还有一些心脏科医生持否定态度,同样令人惊讶
23、,说明心脏康复的理论和实践仍需要普及和推广。励教授希望,心脏康复理念和实践应纳入心脏科医师规培范畴,让每位心脏科医师对此有所了解!励建安教授首先指出,康复医疗目标是解决患者功能障碍/残疾。关于功能障碍/残疾,世界卫生组织(WHO)2011年在世界残疾报告中指出,残疾(功能障碍)是人类一种生存状态,每个人都或早或晚、或长或短经历这种状态。因此,励教授指出,康复实际与每个人相关,是为每个人服务的,需要明确,残疾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消极方面,康复医疗是变消极为积极的渠道,通过各种手段提高个体功能,也就是中国古语所说的“天人合一”10/40差距:心脏康复尚未普及励教授介绍,我国多数医院还未开展正规心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脏 康复 可行性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