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docx
《最新: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新: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摘要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是针对低位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术式,准确的术前诊断评估、合理的手术方式选择和操作、规范的围手术期管理和康复锻炼,是保证ISR肿瘤根治性和功能保留的关键。然而,目前国内关于ISR的临床实施仍缺乏规范化体系的指导。据此,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组织国内专家,通过借鉴国内外最新指南及研究证据,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了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从ISR的定义、分类、相关局部解剖、操作技术、术后并发症、远期肿瘤学和功能学预后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促进我国低位直肠癌ISR的规范化开展。
2、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ntersphinctericresection,ISR)作为低位直肠癌的极限保肛手术,在专业化的结直肠外科中心严格把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取得满意的疗效。然而,关于ISR的定义、分类、相关局部解剖、操作技术、术后并发症、远期肿瘤学和功能学预后等方面,仍未充分阐明,国内仍缺乏相应的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外科学组组织集合国内专家,通过借鉴国内外最新指南及大量研究,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制定了经括约肌间切除术中国专家共识(2023年版),以期对我国低位直肠癌ISR的临床实践提供指导意见。本共识制定步骤为(1)工作组成员撰写共识内容及主要观点(推荐意见)及文献证据收集;
3、(2)举行专家会议对全文主要观点提出修改意见,并进行无记名投票,主要观点通过率超过80%为通过;(3)总负责人根据专家意见及表决结果修改全文,发至各位专家,得到认可后为初定稿;(4)初定稿在专家组中讨论、修改,最后通过后为终稿。本共识证据级别及推荐强度评定。一、ISR的定义ISR是针对低,位于齿状线下X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1B,专家组投票赞同率:96.3%(52/54)二、ISR的相关局部解剖1 .肛管段的直肠肌层:直肠的环形肌层进入肛管后逐渐增厚并演变为内括约肌,内括约肌的平均厚度为1.53.5mm,向尾侧终止于括约肌间沟,即距离肛缘约1cm处的肛门白线4。传统观点认为,直肠的纵行肌
4、层向下走行时,接受位直肠病变的极限保肛术式,包括部分、次全或完全切除内括约肌和(或)部分直肠纵肌,拓展直肠远端切缘至肛管内或肛缘,并以手工或器械完成结肠肛管吻合23。推荐意见1:切除部分、次全或全部内括约肌,结肠肛门吻合,吻合口在肛提肌裂孔水平以下(部分切除内括约肌,位于齿状线上;次全切除或全部切除内括约肌耻骨直肠肌的肌纤维并融合构成联合纵肌。直肠纵肌走行在内、外括约肌间,并于肛管的上部及肛管下部,分别向前及向后发出肌纤维,覆盖、插入或穿越肛提肌及外括约肌,止于会阴体和尾骨的腹侧与背侧,从而起到锚定直肠与盆底及肛管的作用,纵肌纤维也可穿过内括约肌止于肛管黏膜下。交感神经纤维兴奋引起直肠平滑肌的
5、松弛及肛管内括约肌及直肠纵肌的收缩,参与维持肛管的静息压。副交感神经纤维引起内括约肌的松弛,协助完成排便。2 .裂孔韧带(hiatalligament)与肛尾韧带(anococcygealligament):见图1o直肠纵肌在直肠肛提肌裂孔上口平面及肛管下缘平面均发出平滑肌纤维,这些纤维可分别向内、向下及向外分布,从而形成如锁扣的工”字型结构,将直肠卡于外括约肌的上下方,如树根插入土壤,将内侧的内括约肌及外侧的外括约肌联合成一个整体,发挥作用,同时将直肠锚定于前方的会阴体及后方的尾骨。其中裂孔上口的平滑肌纤维起到封闭裂孔、协助防止盆腔内脏脱垂的作用,称为裂孔韧带56。在裂孔上缘的后正中,纵肌纤
6、维特别增厚,覆盖肛尾缝及插入耻骨直肠肌,并最终止于尾骨的腹侧表面筋膜,称为狭义的裂孔韧带,其表面有既正中血管及脂肪结缔组织覆盖,直肠手术时当肛提肌上间隙被分离后,裂孔韧带与舐正中血管构成连接直肠与尾骨的韧带样结构,被多数外科医生称为肛尾韧带9。在直肠前方,直肠纵肌向前演变为直肠尿道肌,与尿道括约肌相延续,向下穿过外括约肌皮下部,止于肛周皮肤,向前下走行于会阴体外括约肌上部,止于会阴体与球海绵体间的疏松结缔组织;见图IA和图1C。在肛管下部的直肠后方直肠纵肌向尾侧穿过外括约肌至皮下形成皱皮肌,向后正中穿过外括约肌后,肌纤维转变为弹力纤维,固定于尾骨背侧,向后发出的纤维束在解剖学上被命名为肛尾韧带
7、6,10。在肛管的侧方及肛管的中部,直肠纵肌也发出纤维连接及插入外括约肌,并进入坐骨直肠窝。但除了在裂孔上部的裂孔韧带(狭义裂孔韧带及直肠尿道肌)外,其余部位的平滑肌纤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退化为弹力纤维或胶原纤维结构5。如经腹侧进入括约肌间隙,需要在后方切断狭义的裂孔韧带,走行到耻骨直肠肌表面,而从侧方进入括约肌间隙,分离到肛提肌的内层边缘时,只能看到白色菲薄的纤维膜,以及少数至肛提肌走向直肠的微血管。图1H肠纵肌。裂孔阚带.肛管及城生殖膈关系的示意图(E5杰根据E自强教授手幅绘制)IA.肛件前正中直肠纵肌与内外括约肌及“肠尿道肌的关系;IB.肛行后正中直肠纵肌9内外括约肌的关系;1C.冠状
8、位肠纵肌的延续与盆底肌及尿生殖横膈的关系1A.肛管前正中直肠纵肌与内外括约肌及直肠尿道肌的关系;1B.肛管后正中直肠纵肌与内外括约肌的关系;1C.冠状位直肠纵肌的延续与盆底肌及尿生殖横膈的关系推荐意见2:裂孔韧带(hiatalligament)为封闭直肠与直肠肛提肌裂孔的平滑肌纤维结构,需切断裂孔韧带才能顺利进入括约肌间隙。ISR的理想平面位于直肠纵肌与外括约肌间。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1B,专家组投票赞同率:98.1%(53/54)3 .直肠尿道肌:为直肠纵肌在前列腺尖水平向尾侧腹侧发出的平滑肌束,是肛提肌裂孔水平直肠前方的主要结构。其解剖结构特点:(1)在相当于直肠的会阴曲水平,该肌
9、束向腹侧附着于尿道膜部,将直肠会阴曲向腹侧牵拉,参与维持肛直角11。这是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abdominoperinealresection,APRISR或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ransanaltotalmesorectalexcision,taTME)经会阴分离时不慎损伤直肠或尿道膜部的解剖学基础口213。(2)向两侧发出肌束填充于坐骨海绵体肌和肛提肌内侧的广泛区域,并与上述肌群的横纹肌纤维相交。(3)向尾侧紧邻肛门外括约肌深部上缘。(4)直肠尿道肌由神经血管束(neurovascularbundle,NVB)海绵体部发出的细小分支直接供应,此外,海绵体神经亦穿经该肌束14。故该肌束切断
10、过程中常易损伤海绵体神经。(5)其大部分肌束在会阴深横肌(为横纹肌纤维)背侧,与之毗邻。(6)定义争议:在传统解剖学概念中,直肠尿道肌常与会阴体相混淆15。在肛提肌裂孔水平,直肠前方无肛提肌结构,取而代之的是直肠尿道肌和其尾侧相毗邻的肛门外括约肌深部16。该区域即为传统的会阴体区域。(7)临床意义:ISR经腹入路沿邓氏筋膜(Denonvilliersfascia后间隙分离至前列腺尖,则直肠前方的外科平面消失。经会阴入路分离时,应先分离后方,从两侧向前方分离,最后以前列腺为标记,逐次分离并靠近直肠前侧切断直肠尿道肌。保留会阴浅横肌和会阴深横肌及其支配的NVB组织,并注意直肠尿道肌牵拉形成肛直角对
11、分离路线的影响,避免直肠破裂和尿道膜部损伤17推荐意见3:直肠尿道肌为直肠纵肌在前列腺尖水平向尾侧腹侧发出的平滑肌束,是肛提肌裂孔水平直肠前方的主要结构,参与维持肛直角。经腹途径在直肠前方分离超过前列腺尖部时停止。经会阴入路分离时,建议先分离后方,从两侧向前方分离,最后以前列腺为标记,靠近直肠前侧切断直肠尿道肌,并注意直肠尿道肌牵拉形成肛直角对分离路线的影响,避免直肠破裂和尿道膜部损伤。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1C,专家组投票赞同率:98.1%(53/54)4 .神经血管束(NVB):由来自盆丛的混合神经和来自器内动脉的血管支混合而成,其末梢支支配阴茎海绵体,维持男性的性功能,特别是勃起功
12、能18o其解剖学特点和临床意义:(1)走行于直肠前外侧(直肠的截石位10点与2点方向),聚集而成海绵状盘绕,在男性,从头侧至尾侧,分为精囊腺部、前列腺部和海绵体部。(2)在精囊腺水平,NVB走行在两侧邓氏筋膜前方与精囊腺的前外侧,与邓氏筋膜的关系密切,故直肠前侧方分离时,在精囊腺尾部应及时内拐,并在距双侧精囊腺底部上方至少05cm处倒U型离断邓氏筋膜,防止该水平NVB损伤19。对位于直肠后方的早期肿瘤,在肛提肌裂孔水平以上分离,可行完全保留邓氏筋膜的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mesorectalexcision,TME(3)前列腺部位于直肠前外侧(直肠固有筋膜前方,即邓氏筋膜后间隙)、前列腺
13、后外侧和肛提肌前内侧所构成的狭小三角空间内,在前列腺底和前列腺中部水平与直肠系膜关系最为密切20。术中应将NVB血管神经组织和相应脂肪垫当做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此外,NVB前列腺部发出内括约肌神经,在肛提肌上缘水平直肠前侧方穿过括约肌间隙和直肠壁纵肌,支配内括约肌21o(4)海绵体部:该水平NVB发出海绵体神经穿经直肠尿道肌(相当于尿道膜部水平),支配阴茎海绵体17。其临床意义见直肠尿道肌部分。推荐意见4:NVB对于维持男性的性功能、特别是勃起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男性患者,直肠前侧方分离至精囊腺尾部需及时内拐,并在距双侧精囊腺底部上方至少0.5cm处倒Ir型离断邓氏筋膜防止该水平NVB损伤。对位
14、于直肠后方的早期肿瘤,在肛提肌裂孔水平以上分离,可行完全保留邓氏筋膜的TMEe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1C,专家组投票赞同率:100.0%(54/54)5 .内括约肌神经支配和肛门直肠反射:肛门节制排便的括约肌包括内括约肌和外括约肌,外括约肌是骨骼肌受体神经支配,通过两侧阴部神经分出的直肠下神经来支配肛门外括约肌的运动并负责齿状线以下的感觉;而肛门内括约肌是平滑肌,受自主神经支配,由来自双侧盆丛的分支支配,同时负责齿状线以上的感觉。完整的盆腔自主神经网络包括下腹神经(交感神经盆腔内脏神经(副交感神经)和盆腔神经丛,腹下神经和盆腔内脏神经的分支混合形成的神经网络即为盆腔神经丛。含交感神经和副
15、交感神经纤维的盆腔神经丛发出上、下两组神经,上组神经在邓氏筋膜前方呈扇形散布支配远端输尿管、膀胱、输精管、精囊和前列腺(男性)或阴道(女性下组即NVB,起源于盆腔神经丛的前下缘,在肛提肌(外侧直肠(背侧)和前列腺(腹侧)之间的三角形间隙中运行,最终分成肛门内括约肌神经和海绵体神经。海绵体神经起自于NVB的前上方部分,穿过会阴体止于前列腺和海绵体的顶点;而肛门内括约肌神经起自于NVB的后下方部分,在肛门直肠交界处正上方的直肠前外侧壁;肛提肌表面靠近括约肌裂孔平卧位2点和10点处),穿透直肠纵肌后,进入内外括约肌间隙。进入间隙后,肛门内括约肌神经已无肉眼可见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内外括约肌间
16、隙内的脂肪组织富含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这些神经纤维沿联合纵肌靠近内括约肌侧下行,并一直延伸到联合纵肌下部,在下行过程中,肛门内括约肌神经发出纤维直接进入内括约肌21在功能方面,肛门内括约肌提供大部分肛门静息压力,虽然其肌源性张力是内在产生的,但放松和调节取决于自主神经活动。肛门内括约肌神经的损伤可能导致:(1)传入功能障碍导致感觉控制和紧迫性丧失,如大便失禁;(2)影响直肠肛门抑制反射(rectoanalinhibitoryreflex,RAIR)导致排便时直肠排空不协调;(3)交感神经增强丧失导致肛门静息压升高、消化道胀气。排便时的生理松弛是基于RAIR,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anter
17、iorresectionsyndrome,LARS)也与RAIR受损有关21。RAIR是一种内在的、局部的壁内反射,直肠肛管的连续性是维持RAIR的基础。研究发现,直肠环形肌切开术后RAIR消失22。小肠肛管吻合或结肠肛管吻合,术后神经再生可以恢复RAIR;ISR术后大多数患者RAIR消失,但61%的患者在转流造口还纳后1年内可逐步恢复,而RAIR持续缺失与术后1.ARS严重程度相关。推荐意见5:自主神经支配和肠壁内局部反射通路,是保护ISR术后肛门功能的基础。在肿瘤学安全的前提下,应尽量保护肛门内括约肌神经。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1C,专家组投票赞同率:98.1%(53/54)三低位直
18、肠癌的分型依据直肠的解剖学定义,低位直肠是指距离肛缘5cm范围内的直肠,其与肛管相连接的末端被肛管直肠环所环绕,构成外科肛管的一部分。依据肿瘤下缘与肛管直肠环上缘的距离以及肿瘤浸润深度,可将低位直肠癌分为ITV型(Bordeaux分型)23o推荐意见6:依据肿瘤下缘与肛管直肠环上缘的距离以及肿瘤浸润深度,可将低位直肠癌分为1IV型(Bordeaux分型):I型为肛管上型,肿瘤距肛管直肠环上缘1cm;11型为近肛管型,肿瘤距离肛管直肠环上缘1cm;In型为肛管内型,肿瘤下缘超过肛管直肠环上缘而进入外科肛管内,但浸润深度未超过内括约肌;IV型为经肛管型,肿瘤累及外科肛管,并侵犯外括约肌和(或)肛提
19、肌。推荐强度:强推荐,证据质量:1A,专家组投票赞同率:96.3%(52/54)四、ISR的适应证和禁忌证自ISR手术问世以来,随着对肛管直肠局部解剖认识的更加深入、微创技术的应用以及对ISR术后肿瘤学与功能结局的认可,ISR的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也有一定的变化,目前尚缺乏权威的证据。1.ISR的适应证6,24:ISR主要适用于氐位直肠癌,其安全的远侧切缘需要包括部分或者全部的内括约肌切除时;也可用于部分直肠的胃肠间质瘤或神经内分泌瘤等其他良性W瘤。(1)肿瘤下缘高度:多数文献认为,距离肛缘45cm,或者距离齿状线12cm;适用于低位直肠癌(Bordeaux分型)I型者。(2)肿瘤大小:肿瘤长径
20、应1cm,5cmo(3)肿瘤分化程度:中、高分化腺癌。(4)肿瘤分期:I期(CTl2N0M0),可直接手术(cT1NOMO者,肿瘤占据肠周径1/3圈,无高危因素者,可行局部切除);II11I期(cT34N02M0)应行新辅助治疗后评估:肛提肌裂孔以上应在T3期及以内(未侵犯耻骨直肠肌),肛提肌裂孔以下应在T2期及以内(未侵犯纵肌层);如果存在远处转移,必须是可切除的。术中应确保RO切除。(5)术前肛门控制功能良好。2.ISR的禁忌证6,25:主要包括(1)肛提肌裂孔以上的T4期与肛提肌裂孔以下的T3期及以上,肿瘤活动度差;(2)纵肌层、肛门外括约肌或肛提肌受侵;(3)有不可切除的远处转移灶;(
21、4)低分化或未分化癌以及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5)术前评估肛门控制功能差;(6)有严重的基础疾病;(7)心理评估异常;(8)患者拒绝。临床上需要根据肿瘤的特征以及患者的个体特点,综合考虑肿瘤安全性与患者的功能获益,应经过多学科诊疗,做出是否选择ISR手术(包括部分、次全以及完全ISR)的决策。推荐意见7:ISR适应证对于肿瘤下缘的高度以及肿瘤大小的限定缺乏权威证据,且个体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综合判断。建议适应证为:(1)适用于低位直肠癌(Bordeaux分型)1IH型者。(2)1期(cT12N0M0)患者,可以直接手术(cT1NOMO者,肿瘤占据肠周径1/3圈,无高危因素者,可
22、行局部切除M3)1111I期(cT34N02M0)应行新辅助治疗后,肛提肌裂孔以上肿瘤降期为ycT3NxM0以下;肛提肌裂孔以下降期为ycT2NM0以下(浸润不超过内括约肌)者。(4)术前肛门功能良好者。(5)术中应确保RO切除推荐强度:强烈推荐,证据质量:1C,专家组投票赞同率:94.4%(51/54)推荐意见8:ISR的适应证与禁忌证并不是绝对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骨盆特点及肛门功能等个体特点,结合肿瘤特征,综合考虑肿瘤安全性和患者的功能获益情况,做出是否选择ISR手术(包括部分、次全以及全部ISR)的决策。推荐强度:强烈推荐,证据质量:1A,专家组投票赞同率:100.0%(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低位 直肠癌 括约肌 切除 中国 专家 共识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