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化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定位技术临床操作专家共识.docx
《最新:消化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定位技术临床操作专家共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消化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定位技术临床操作专家共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最新:消化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定位技术临床操作专家共识随着消化内镜对消化道早期癌及其他小病灶的检出增多,腹腔镜下或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术前精准定位病灶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胃肠道小病灶的定位方法目前主要有术前内镜检查、内镜下金属夹放置结合腹部平片、消化道钢剂造影、术中内镜定位以及内镜黏膜下注射染色剂等。由于肠道的游离度高且伸缩性强,研究表明术前肠镜检查不能准确确定结直肠肿瘤的精确位置,不应单独用于肿瘤的术前定位,尤其肠道肿瘤行腹腔镜手术时,肠镜确定的肿瘤部位与术中直视下定位间的差异达6.38%-21.03%o内镜下金属夹放置结合腹部平片定位因金属夹可能在术前脱落及部分肠段活动
2、度较大等原因导致定位不精准。消化道钢剂造影不仅对病灶定位精准性较差,而且钢剂对手术有影响,此法已基本不用于胃肠术中定位。而在腹腔镜或开腹手术中应用内镜光源进行定位虽然较准确,但有导致胃肠腔明显积气、腹腔镜手术操作空间减小的缺点,且过程繁琐,手术时间明显延长,并可能污染手术区域。因此,术前内镜下注射染料标记的方法受到重视,尤其是近年我国逐渐应用广泛的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证实能帮助外科医师在术中迅速准确地找到病灶,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这一优势在未侵犯浆膜面的早中期消化道肿瘤中更为明显。但研究及临床应用发现,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法的效果与操作细节明显相关,如果标记时操作不正确、不规范,不仅
3、术中可能无法找到标记点,而且会影响手术视野,增加手术难度,延长手术时间。因此,为规范消化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定位技术的操作规范,使其发挥更好的临床作用,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此消化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定位技术临床操作共识,供临床医师操作参考。01消化内镜下注射标记法的发展历程消化内镜下注射标记法是指通过内镜注射针将无菌染料注入胃肠道病灶周围的黏膜下层,以帮助在后续外科手术中从浆膜面识别病灶,或在后续内镜检查治疗中快速找到先前内镜下发现的病变或切除的区域,从而实现胃肠道病灶的准确定位。该方法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Sauntry等首次应用蓝染料标记结肠息肉切除术后的位置。此后,
4、内镜标记法陆续开始应用于食管、胃和肠道的病灶定位。文献报道应用于内镜标记的染料有靛胭脂、甲苯胺蓝、异硫蓝、苏木精、伊红、炭染料、口引口朵菁绿、99mTc锦胶体以及自身血等。其中99mTc-睇胶体定位方法具有放射性,术中需要应用手持射线探测器确定手术范围;自身血标记方法仅见到少量病例报道,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缺少临床数据支持;而靛胭脂、甲苯胺蓝、异硫蓝、苏木精、伊红等染料24h内大部分已被吸收,均不适合临床使用。炭染料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应用于内镜标记,常用的有印度墨水、SPOT和纳米炭。印度墨水不是正式的医用试剂,含颗粒不均的炭颗粒及乙二醇、苯酚、虫胶和明胶等溶剂,成分较复杂,可能会引起标记
5、部位的炎症反应或过敏反应,且使用时需稀释和消毒,各医院使用的浓度、剂量都有所不同,浓度高时会引起黏膜溃疡,因此使用逐渐减少。SPOT是一种炭颗粒更细、生物相容性更好的炭染料,也是唯一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可应用于内镜标记的试剂,但国内目前临床应用尚少。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是我国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炭染料药品,临床研究证实,内镜下注射纳米炭标记胃肠道病灶操作简便、术中肉眼可见、安全、长效、定位准确,能帮助外科医师迅速找到病灶。02纳米炭注射标记定位及淋巴结示踪原理纳米炭混悬注射液由平均粒径为150nm的纳米活性炭、助悬剂聚维酮K30和生理盐水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制成。纳米炭最早作为一种淋巴示踪剂应
6、用于临床。因人体毛细淋巴管内皮细胞间隙为120500nm,纳米炭颗粒可凭借组织液与淋巴液之间的压力差和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快速、特异地进入毛细淋巴管,进而移行到淋巴结中并较久滞留,使淋巴结黑染达到淋巴结示踪的目的。研究认为这对确定前哨淋巴结、改善淋巴结清扫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后续研究发现纳米炭注射液在胃肠道病灶的标记定位效果良好,由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仅为3050nm且毛细血管有完整的基膜,纳米炭注射到局部组织间隙后无法进入毛细血管,不易随血流消散,除部分颗粒进入淋巴系统外,大部分会在局部显示为明显的、存留时间很长的、肉眼可见的黑斑,因此能起到良好的病灶标记定位作用。系列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内镜下
7、将纳米炭注射至黏膜下层后,无论黏膜面还是浆膜面,均能显色明显,对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及内镜下诊治的病灶定位均有很好的效果。且纳米炭内镜下注射后安全性良好,无发热等全身炎症反应,纳米炭颗粒残留部位亦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或纤维组织增生,未发现对动物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产生影响,无毒性反应、致癌性和致突变性以及过敏反应的报道。目前纳米炭标记定位技术已在国内肿瘤外科、消化内科及内镜科得到广泛推广。03适应证及禁忌证(一)适应证1 .胃肠肿瘤等疾病拟行外科手术需要病灶定位的患者大量研究表明,胃或结直肠肿瘤外科手术前行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可帮助外科医师术中快速准确定位病灶并精准切除,减少手术
8、时间及创伤。特别是近年来开展越来越多的全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手术及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等微创手术,如果定位不精准,可能需要重新调整腹壁操作孔位置甚至中转开腹,而二次手术时由于腹腔粘连等情况对精准定位要求更高。其中,胃食管交界处肿瘤术前准确定位还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大意义,研究显示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术前行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不仅有利于快速发现病灶,准确探查肿瘤位置,还可避免不必要的开胸手术。对于腹膜反折以下部位的直肠病灶是否进行炭染料标记尚有争议。有研究认为易造成手术视野污染,不建议进行;另有研究认为此部位W瘤标记对手术切缘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操作需要规范、准确。关于食管肿瘤患者是否有必要进行术前
9、纳米炭注射标记,目前相关研究报道较少。2 .早期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行内镜切除术后,需要标记定位以备追加内镜或外科手术或需要定期内镜复查的患者由于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或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等方法切除早期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后,通常瘢痕较小且隐蔽,肠镜记录病灶位置亦不十分准确,因此复查肠镜时可能不易观察到原切除部位,常需耗费大量时间寻找。研究发现内镜术后在创面附近行纳米炭标记,复查时内镜医师可根据黏膜面的黑斑快速找到原手术部位,仔细观察有无复发迹象,减少内镜复查时的操作时间,提高效率和准确性,而且黑斑存在时间长(长达半年至一年),十分有利于术后定期内镜复查。若胃肠早期癌内镜切除术后病理结果
10、提示需要补充ESD或追加外科手术,纳米炭标记可以辅助定位,增加手术精准性和效率。3 .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病变需进一步行内镜诊治但病灶较隐蔽的患者对于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的较隐蔽病灶,如侧向发育型肿瘤,由于下次结肠镜找到该病灶进行充分评估或内镜下切除可能较困难,建议在首次结肠镜检查时行内镜下标记,可帮助内镜医师再次进镜时迅速发现病灶。4 .胃肠恶性肿瘤拟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胃肠恶性肿瘤术前新辅助治疗可能使部分病灶缩小甚至消失,肿瘤分期降低,这可能使得后续外科手术中判断肿瘤位置及边界较困难。研究发现胃肠恶性W瘤行新辅助治疗前行病灶周边的内镜下纳米炭标记,能使临床或病理缓解的患者手术时做到准确定位,并可
11、按新辅助治疗前的肿瘤边界进行切除,获得更精准的安全距离。无法达到转化治疗目标的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内镜下纳米炭标记也能帮助复查胃肠镜时准确比较治疗前后病灶大小,以评估疗效,指导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5 .需行全小肠镜检查的患者及小肠镜中诊断小肠疾病需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怀疑小肠病变行小肠镜检查时,若需要经口与经肛会师检查以确保全小肠病变无遗漏时,可以在首次小肠镜到达的最远端注射纳米炭标记。中国小肠镜操作指南提出小肠镜标记后的对接率为评价小肠镜检查质量的金标准,推荐小肠镜顺行检查时在首次到达部位行纳米炭标记,方便后续逆行检查的对接。对于诊断小肠出血或肿瘤等疾病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亦可以在病灶周围进行纳
12、米炭标记,避免术中定位病灶困难、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6 .上消化道重建术后需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患者ERCP是目前诊断和微创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成功的ERCP首要步骤是找到十二指肠乳头或胆肠、胰肠吻合口。上消化道重建术后行ERCP插管率明显降低,原因之一是外科手术造成上消化道结构的改道重建,导致ERCP进镜路径变得复杂。若在首次到达十二指肠乳头部位后使用纳米炭标记进镜线路的肠禊,将利于再次进镜时高效快速到达乳头位置。7 .其他需要标记定位的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研究显示术前超声内镜引导下细针注射染料标记有助于术中胰腺病灶的精确定位,用于胰腺远端病变和计划腹腔镜下远端
13、胰腺切除术的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但目前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在此方面的应用尚有待进一步研究。(二)禁忌证1 .所有符合消化内镜检查禁忌证的患者如严重心肺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休克、意识障碍者,消化道穿孔的急性期、烈性传染病、凝血功能严重障碍者等。2 .对纳米炭注射液过敏者据统计目前纳米炭注射液平均使用量约30万例/年,尚未见明显过敏事件报道,故术前无需常规行纳米炭过敏试验。04术前准备(一)患者准备1 .知情同意:医师在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术前告知患者及家属操作的意义、必要性、具体方法、术前准备、可选择的其他替代方法、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患者和(或)家属理解并同意后
14、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并做好心理准备。2 .术前检查:同其他二级以下内镜治疗技术的术前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必要时须进行心肺功能检查。3 .抗血栓药物调整: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术引起的消化道出血概率极低,属于低出血风险操作,在服用抗血栓药物患者中操作时,按低出血风险内镜操作管理。4 .胃肠道清洁:基本同常规内镜检查,上消化道标记患者同普通胃镜检查准备,下消化道标记患者同普通肠镜检查准备。对于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应尽可能在肠梗阻解除并完成相应肠道准备后再行操作,对于远端结肠癌及直肠癌伴梗阻患者可在灌肠清洁肠道后操作。5 .麻醉方式:本操作在清醒、麻醉或镇静状态下均可进行。为提高患者舒
15、适度,推荐采用静脉麻醉镇静方式,尤其是上消化道操作时更为推荐。行麻醉下胃肠镜操作前,须请麻醉医师评估麻醉风险。(二)器械及药品准备1 .电子胃镜、结肠镜或小肠镜及相关配套设备2 .一次性内镜用注射针,ImL及IomL注射器,必要时可加用金属夹3 .纳米炭注射液,生理盐水,有条件者建议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05临床操作规范(一)标记时机由于纳米炭内镜下黏膜下注射后在注射位点可较长期存留,因此标记时机制定的原则为符合临床需要,且尽量减少患者因重复内镜或肠道准备而造成的痛苦及医疗费用增加,争取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接受度。1 .胃肠肿瘤等疾病拟行外科手术需要病灶定位的患者,推荐于外科术前1周至术前Id内行内
16、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Feingold等建议为减少内镜检查次数,在诊断性内镜检查同时即可进行内镜标记。但临床实际工作中此时尚未明确患者后续的治疗方案,且没有进行充分的告知及知情同意,未准备相关试剂,因此常常无法进行内镜标记。研究认为胃病灶标记可以在术前1周以内任何时间进行;肠道手术的患者通常推荐于术前1周至术前Id进行内镜下标记,其中在术前1d最为合适,因为此时为肠镜下纳米炭标记所做的肠道准备,可以免除肠道手术所需的再次肠道准备,且内镜标记过程中注气所导致的胃肠胀气经过Id也可吸收,避免手术当日行内镜下标记导致胃肠胀气影响腹腔镜手术视野的弊端。纳米炭应用淋巴结示踪目的的内镜下注射时机,本共识不作描
17、述。2 .早期结直肠癌或癌前病变行内镜切除术后需要标记定位的患者,以及结肠镜检查中发现结肠病变需标记定位的患者,推荐内镜检查或手术完成时即行纳米炭注射标记此时标记可避免后续内镜检查和治疗时寻找病灶困难,亦可避免待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需追加内镜或外科手术时再进行病灶创面标记导致的重复肠道准备及内镜操作。3 .胃肠恶性肿瘤拟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推荐于新辅助治疗前任何时机进行标记初次诊断性内镜检查时因无法明确后续治疗方案,常常无法立即标记,当该类患者确定放(化)疗方案时即可考虑按需求行内镜下纳米炭注射标记,时机无特殊。4 .需行全小肠镜检查的患者及诊断小肠疾病需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推荐在首次(经口或经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消化 内镜下 纳米 注射 标记 定位 技术 临床 操作 专家 共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79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