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格列汀片(佳维乐)中文说明书.docx
《维格列汀片(佳维乐)中文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格列汀片(佳维乐)中文说明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维格列汀片(佳维乐)中文说明书【通用名称】维格列汀片【商品名称】佳维乐/GALVUS【英文名称】VildagliptinTablets【汉语拼音】WeigelietingPian【成份】活性成份:维格列汀化学名称:(三)-I-2-(3-羟基金刚烷-I-氨基)乙酰基毗咯烷-2青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i7H25N3O2分子量:303.40【性状】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色片。【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当饮食和运动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 本品可作为单药治疗;- 当二甲双服作为单药治疗用至最大耐受剂量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二甲双服联合使用;- 当稳定剂量的胰岛素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时,本品可与胰
2、岛素(合用或不合用二甲双M)联合使用;- 当稳定剂量的磺服类药物仍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本品可与磺麻类药物联合使用。【规格】SOmg【用法用量】成A当维格列汀单药治疗或与二甲双胭合用时,或与胰岛素联合使用时(合用或不合用二甲双肌:),维格列汀的每日推荐给药剂量为100mg,早晚各给药一次,每次50mg。当维格列汀与磺服类药物合用时,维格列汀的推荐剂量为50mg每日一次,建议早晨给药。并可考虑使用较低剂量的磺麻类药物以降低低血糖症的风险。不推荐使用IOomg以上的剂量。本品可以餐时服用,也可以非餐时服用(请参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肝清除率250mlmin)
3、在使用本品时无需调整给药剂量。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或进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的推荐使用剂量为50mg,每日一次(请参见【药代动力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包括开始给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大于正常值上限(ULN)3倍的患者不能使用本品(请参见【注意事项】和【药代动力学】)。【不良反应】维格列汀的安全性数据来自于多项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时间至少为12周),这些安全性数据来自3784名受试者,受试者在研究过程中每日服用维格列汀SOmg(每日给药一次)或100mg(5Omg每日给药两次或100mg每日给药一次)。在这些患
4、者中,共有2264名患者接受的是维格列汀单药治疗,1520名患者接受的是维格列汀与其它药物合用治疗。有2682名患者接受维格列汀Ioomg每日给药一次治疗(5Omg每日给药两次或100mg每日给药一次),Il02名患者接受维格列汀50mg每日一次治疗。在这些临床试验中报告的主要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为暂时性反应,无需停药。未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与患者的年龄、种族、药物暴露时间或每日给药剂量相关。罕见有肝功能障碍(包括肝炎)报告。在报告病例中,患者一般未出现临床症状且无后遗症,停药后肝功能检测结果恢复正常。从设有对照组的单药治疗临床研究和为期24周的合并用药临床研究数据可以看出,50mg维格列汀(每日给
5、药一次)给药组、50mg维格列汀(每日给药两次)给药组和所有的对照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正常值(ULN)上限3倍的发生率(即连续2次检测结果或末次治疗期访视的检测结果出现上述异常)分别为0.2%、0.3%和0.2%o转氨酶水平的升高,一般无症状、非进展性、同时亦不出现胆汁淤积或黄疸。罕见有血管性水肿报告,该事件的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类似。当维格列汀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抑制剂)同时使用时,该事件的报告频率增加。大部分患者出现血管性水肿均为轻度,继续使用维格列汀可自行缓解。临床试验中药物不良反应的总结表在双盲研究中,患者接受维格列汀(单
6、药治疗或与其它药物合用)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按照MedDRA器官系统分类和绝对发生频率列于下表。在各系统器官分类中,按照发生频率排列不良反应,首先为发生最多的不良反应.在各发生频率分类组中,不良反应按照严重程度由大到小排列。另外,根据下列规定(QoMSllI)确定各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分类:十分常见(21/10),常见(21/100,1/10),偶见(21/1000,1/100),罕见(21/10000,1/1000),十分罕见(1/10000),未知(通过目前己有的数据不能评估)。单药治疗在单药治疗的临床对照研究中,与安慰剂组(06%)或活性药物对照组(0.5%)相比,接受维格列汀100mg/
7、日治疗的患者由于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的总发生率(0.3%)未见升高。在单药治疗的临床研究中,接受维格列汀100mg/日治疗的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为“不常见”,发生率为0.4%(1855例患者中有7例),相比之下,活性对照药或安慰剂组患者此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2%(1082例患者中有2例),无严重不良事件报告。在临床试验中,每日给予患者IOomg维格列汀(单药治疗)后,与基线期相比,患者的体重未发生变化(维格列汀组和安慰剂组体重变化量分别为-03kg和1.3kg)。表L在双盲临床研究中,接受维格列汀单药治疗(100mg/日)的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N=1855)神经系统病变常见眩晕偶见消化系统
8、病变头痛偶见肌肉和结绮组纲疾病便秘偶见代谢和管养系统疾病关节痛偶见传染和感染性疾病低血糖十分罕见上呼吸道感染十分罕见血管病变鼻咽炎偶见外周水肿维格列汀单药治疗长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为期两年的研究期间,尚未发现任何新增的药物安全性隐患或意料之外的风险。与二甲双Btt合用在维格列汀IOomg/口+二甲双胭合用的临床对照研究中,维格列汀IOomg/口十二甲双IM治疗组和安慰剂+二甲双肌;治疗组均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在临床研究中,接受维格列汀+二甲双胭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发生率为“常见”(1%),而接受安慰剂+二甲双胭治疗的受试者出现低血糖的频率为“偶见”(0.4%)。在维格列汀治疗组中,
9、无严重低血糖事件报告。在临床研究中,给予患者维格列汀IoOmg/日+二甲双肌:后,与基线期相比,患者的体重未发生变化(维格列汀组和安慰剂组体重变化量分别为+0.2kg和1.0kg)。表2.在双盲临床研究中,接受维格列汀(100mg/日)和二甲双胭合用治疗的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N=208)神经系统病变常见震颤、头痛、眩晕偶见乏力消化系统病变常见恶心代谢和营养系统疾病常见低血糖与磺酰朦类药物合用在维格列汀50mg+磺酰服类药物合用的临床对照研究中,维格列汀50mg+磺酰麻类药物组和安慰剂+磺酰服类药物组由于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的发生率分别为0.6%和0%o在临床研究中,维格列汀50mg+磺酰胭类药物
10、组和安慰剂+横酰服类药物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分别为1.2%和0.6%。在维格列汀的治疗组中,无严重低血糖事件报告。在临床研究中,给予患者维格列汀50mg日+磺酰腺类药物后,与基线期相比,患者的体重未发生变化(维格列汀组和安慰剂组体重变化量分别为O.lkg和0.4kg)。表3.在双盲的临床研究中,接受维格列汀(50mg日)和磺酰麻类药物合用治疗的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N=I70)传染和感染性疾病十分罕见鼻咽炎神经系统病变常见震颤、头痛、眩晕、乏力消化系统的变偶见便秘全身病变和注射部位病变常见衰弱代谢和营养系统疾病常见低血糖与噬嗖烷二酮类药物合用在维格列汀100mg/日+嚷噗烷二酮类药物合用的临床对
11、照研究中,维格列汀100mg/日+噫喋烷二酮类药物组和安慰剂+噫嗖烷二酮类药物组均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退出临床研究。在临床研究中,接受维格列汀+比格列酮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频率为“偶见(”0.6%),而接受安慰剂+嗽格列酮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的频率为“常见”(1.9%)。在维格列汀治疗组中,无严重低血糖事件报告。在合用毗格列酮的添加治疗研究中,安慰剂组和维格列汀(100mg/日)组患者体重的绝对值均出现增加,其增加量分别为1.4kg和2.7kgo在最高剂量(45mg每日一次)的毗格列酮基础上加入维格列汀(100mg/日),患者外周水肿的发生率为7.0%,而相比之下,仅使用毗格列酮的患者该事件的
12、发生率为2.5%o表4.在双盲的临床研究中,接受维格列汀(100mg/日)和嘎哇烷二酮类药物合用治疗的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N=158)神经系统疾病偶见代谢和营养系统疾病头痛、乏力常见体重增加偶见血管病变低血糖常见外周水肿与胰岛素合用在维格列汀(50mg,每日两次)与胰岛素合用(与或不与二甲双ID的对照临床试验中,维格列汀治疗组由于不良反应而退出研究的总体发生率为03%,同时安慰剂组未出现受试者退出。低血糖的发生率在两个给药组之间类似(维格列汀治疗组14.0%,安慰剂组16.4%)O维格列汀治疗组有2名受试者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而安慰剂组有6名受试者出现了严重的低血糖。研究结束时,药物对平均体重
13、的影响不大(与基线相比,维格列汀治疗组+0.6kg,安慰剂组没有变化)。表5.接受本品(50mg,每日两次)和胰岛素合用(与或不与二甲双胭)治疗的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n=371)神经系统病变常见头痛消化系统病变常见恶心,胃食管反流性疾病偶见腹泻,胃肠胀气全身病变和给药部位病变常见寒战检查常见血糖降低与二甲双服和磺酰服类药物三药联合维格列汀+二甲双+格列美服治疗组没有报告因不良反应退出研究的病例,而安慰剂+二甲双脏+格列美服治疗组则为0.6%。两个治疗组的低血糖的发生均较常见(维格列汀十二甲双肥:+格列美服治疗组为5.1%,安慰剂+二甲双胭+格列美胭治疗组则为1.9%),其中维格列汀组报告了一例
14、严重低血糖事件。研究结束时,药物对平均体重的影响不大(维格列汀治疗组+0.6kg,安慰剂组0.1kg).表6.接受本品(50mg,每日两次)与二甲双肌和磺酰服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报告的不良反应(n=157)神经系统病变常见全身病变与给药部位异常头晕,震戴常见代谢和营养系统疾病衰弱常见皮肤与皮下粗纲病变低血糖常见多汗自发报告和文献病例来源的药物不良反应-上市后经验(发生频率未知)下列药物不良反应的来源为本品的自发病例报告和文献病例的上市后经验。因这些反应为数量不详的人群自发报告,不可能确切评价其发生率,所以归为发生频率未知类。 肝炎,停药后均能够恢匆正常。(请参见【注意事项】)。 尊麻疹、胰腺炎、大
15、疱状或剥脱性皮肤损伤。 关节痛,有时较严重。【禁忌】对本品或本品中任一成份过敏者禁用0【注意事项】一般原则本品不能作为胰岛素的替代品用于需要补充胰岛素的患者。本品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亦不能用于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度或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或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使用本品时需谨慎(请参见【用法用量】)。肝功能不全的患者肝功能不全患者,包括开始给药前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大于正常值上限(ULN)3倍的患者不能使用本品。肝酶监测在使用本品的过程中,罕见有肝功能障碍(包括肝炎)报告。在报告病例中,患者一般未出
16、现临床症状且无后遗症,停药后肝功能检测结果恢友正常。本品给药前应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以了解患者的基线情况。在第一年使用本品时,需每三个月测定一次患者的肝功能,此后定期检测。对于转氨酶升高的患者应更查以复核检测结果,并在其后提高肝功能检测的频率,直至异常结果恢复正常为止。当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超过正常值上限(ULN)3倍或持续升高时,最好停止使用本品。出现黄疸或其他提示肝功能障碍症状的患者应停止使用本品,并需立即联系其主治医师进行检查。停止使用本品后,在肝功能检测恢复正常后,不建议重新使用本品治疗。心力衰竭一项在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
17、分级为Mll级患者中进行的维格列汀临床试验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维格列汀的治疗与左心室功能的改变或预先存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恶化没有相关性。维格列汀治疗组在NYHA心功能分级为Ill级的患者中心脏不良事件的报告率略高于安慰剂组,然而安慰剂组与维格列汀组心血管风险基线不平衡,且NYHAlll级亚组中患者数量较少,因此还无法下定论。尚未在NYHA心功能分级为IV级的患者中进行维格列汀的临床试验,因此不推荐此患者人群使用本品。皮肤疾病在猴中进行的维格列汀临床前毒理学研究中,曾有出现于四肢的皮肤损伤报告,包括水疱和溃疡(请参见【药理毒理】).尽管在临床研究中未观察到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异常增加,
18、但是在合并有糖尿病皮肤并发症的患者中使用维格列汀的经验仍较为有限。此外,上市后有报告水泡和脱皮。因此,建议使用本品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特别注意监测其皮肤病变(如,水疱或溃疡)的情况。胰腺炎上市后的经验曾经有自发性急性胰腺炎的报告。应该提前告知患者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症状:持续的,严重的腹痛。曾有报导在停止使用维格列汀后胰腺炎的症状消失。如果怀疑患者发生胰腺炎,应该中断维格列汀和其他可能导致胰腺炎的药物治疗。低血糖已知横服类药物会引起低血糖。接受维格列汀与磺服类合用治疗的患者被认为有低血糖的风险。因此,可以考虑使用较低剂量的磺服类药物来降低低血糖的风险。辅料本品片剂中含有乳糖。有罕见的
19、遗传性半乳糖不耐受、Lapp乳糖酶缺陷或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的患者不能服用本品。对驾车和操控机器能力的影响目前尚无本品对患者驾车和操控机器能力影响的研究。服药后,如有眩晕不良反应的患者,应避免驾车或操控机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妊娠维格列汀用于妊娠妇女的相关数据较少。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高剂量维格列汀已显示有生殖毒性。对人类的潜在风险未知。由于缺乏在人类中应用数据,因此在妊娠期不可使用本品。哺乳目前尚不知晓维格列汀在人类中是否通过乳汁排泄。动物实验的结果显示,维格列汀能够通过乳汁排泄。因此,在哺乳期不可使用本品。生育未进行维格列汀与人类生育能力的关联性研究,且无可靠参考文献。【儿童用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维格列汀片 佳维乐 中文说明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0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