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管理制度.docx
《印章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章管理制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部资料注意保密*有限公司管理制度基本信息制度名称印章管理制度制度编号编制部门人事行政部修订信息修订日期修订版本修订描述修订审核01初次修订印章管理制度1、管理目的为了加强公司的印章管理,保证印章使用的合法性、严肃性和可靠性,规范公司印章的刻制、保管、使用、停用、销毁等过程管理,以防范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有效保障公司利益。2、适用范围2.1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2.2 本规定适用于五大印章(公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法人章)、部门章和各类业务用章。3、印章的使用范围3.1 公章的使用范围3.1.1 公司对外签发的文件;3.1.2 公司与相关单位联合签发的文件;3
2、.1.3 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以公司名义申报材料、提供或出具证明或相关材料文件的;3.1.4 对外投资、合资、合作协议;3.1.5 合同或协议、承诺书等;3.1.6 明确约定加盖公司公章的合同或协议;3.1.7 劳动合同、劳务合同等涉及身份关系的合同或协议;3.1.8 以公司名义对内的发文、通知、公告等日常事务文书。3.2 合同专用章的使用范围3.2.1 各类经济合同等,包括但不限于买卖、服务、租赁、建筑工程、技术等公司开展业务过程中须签订的各类业务合同;3.2.2 本条第3.1项中规定加盖公章及涉及人身关系的合同、协议除外。3.3 财务专用章的使用范围主要用于对账函、支票、汇票和财务报表等财
3、务文件材料。3.4 发票专用章的使用范围主要用于出具发票使用。3.5 法人章使用范围主要用于约定需加盖法人章的合同或协议、法人授权委托书、对账函、支票、汇票等。4、管理内容4.1 基本要求4.1.1 印章的刻制、启用、使用、移交、借出等都应有书面记录;4.1.2 不得有两个内容完全一样的印章;4.1.3 原则上,银行预留印鉴只能预留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私章,其他人的私章不能作为预留印鉴的一部分。4.1.4 印章不能超范围使用,公章不应代替合同章、部门章或其他业务类印章。4.2 印章的刻制与启用管理4.2.1 未经公司领导的书面批准,任何人不得私自刻制、复刻公司印章。4.2.2 印章的刻制需先经政府
4、部门审核备案,获得批文后才能在刻制单位处刻制。4.2.3 禁止刻制两个内容完全一样的印章。4.2.4 部门章的刻制由人事行政部或法人代表指定授权人负责办理印章刻制手续。4.2.5 印章更换由人事行政部或法人代表指定授权人负责办理印章更换手续。4.3 印章的保管4.3.1 公司各类印章须由专人保管。印章保管人由单位负责人指定专人保管。财务专用章和法人章与支票印章保管人不可是同一人。4.3.2 自各类印章启用之时起,印章保管人将无条件承担所保管印章使用的一切责任,建立完整的用章台账;由于个人原因而引起的印章使用不当、保管不慎而给公司权益造成损害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4.3.3 印章管理人应定
5、期清洗印章,确保印文清晰。4.3.4 印章应妥善保管,存放于专用保管柜内,需要用印时才取出来,不可随意摆放,要做到“人走章锁”。4.3.5 原则上,印章不可借给他人使用,也不得在办公场所外使用印章。特殊情况需要外借使用,需经借用方和保管方领导均同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才能外带印章。4.3.6 印章保管人因事、病、休假等原因长时间(一般超过1个星期)不在岗位时,印章应由印章专管人员的直接上级代管(需职责分离的印章除外),或由印章专管员直接上级指定本部门的其他同事代管,如本部门确无合适人选,请单位负责人指定印章代管人员。印章保管人需填写印章移交登记表,向代管人交接工作,交代用印时的注意事项。原印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印章 管理制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1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