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湿地保护发展规划.docx
《“十四五”湿地保护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四五”湿地保护发展规划.docx(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四五”湿地保护发展规划前S湿地,是指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海域,但是水田以及用于养殖的人工的水域和滩涂除外。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净化水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鸟类家园”等。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3月考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时强调,要坚定不移把保护摆在第一位,尽最大努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我国湿地保护工作全面进入法治
2、化轨道的新阶段。市地处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湿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松花江流经市境内67公里,市江段有四条小叉与松花江相通。肇兰新河流经市境内73.5公里,肇兰新河的源头为青肯泡,位于市、安达市两市交界。集水沟有好尔讨沟、四站沟、坤泥沟、榛柴沟,泡泽有库塘沐泡、白家围泡、大四海、阚家屯泡、东八里泡、大亮泡、大明水泡。全市湿地面积3242.13公顷,得天独厚的湿地资源是市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市十分重视对湿地的保护和管理,市人民政府于2021年印发了市湿地保护修复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建立湿地保护管理体制,实施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本规划在分析市湿地资源和湿地保护管
3、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全市湿地保护建设方向,从湿地保护、湿地修复、湿地科研监测、湿地科普宣教、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湿地管理能力提升着手,因地制宜地规划各项重点建设工程,以期实现湿地面积不减少、湿地生态质量逐步改善、湿地生态功能稳步提升,满足人民对生态产品的多样化需求,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更好地促进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规划编制得到了省林业和草原局、绥化市自然资源局与各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使得本规划顺利完成。在此一并感谢。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背景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文明的发源地”和“物种的基因库”。20世纪70年代以
4、来,全球性的湿地消失和退化危机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到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自1971年湿地公约缔结以来,国际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加强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促进湿地合理利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已成为21世纪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我国历来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位置,将“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作为建设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5年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将“建立湿地保护制度”“开展湿地产权确权试点”列
5、入其中。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明确提出在美丽中国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加大生态系统保护的力度,强化湿地保护与修复。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全面保护湿地,强化湿地利用监管,提升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提供重要保障。2021年1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该法自2022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作为首部专门保护湿地的法律,标志着我国湿地保护走向法治化。湿地保护法规定,国务院林业草原主管部门负责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负责湿地保护规划和
6、相关国家标准拟定、湿地开发利用的监督管理、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国务院自然资源、水行政、住房城乡建设、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承担湿地保护、修复、管理有关工作。省将湿地保护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从制度建设、管理体系、保护形式、保护机制等多方面强化湿地保护工作,湿地保护成效显著。省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出台省湿地保护条例,开创了我国湿地立法先河,并于2018年修正,条例在强化主体责任、推行名录管理、确定湿地红线制度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省2016年12月发布了省湿地名录,湿地保护实行名录管理。为统一规范湿地资源分类与数据口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
7、、省湿地保护条例有关规定,经省政府同意,省林业和草原局于2022年8月18日发布了关于更新省湿地名录数据的公告,将省湿地名录数据更新为2020年度国土变更湿地数据,以便做好新时期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维护湿地生态功能,保障湿地资源永续利用。湿地保护规划是指导有序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的重要文件。规划的编制对于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能力建设,完善湿地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湿地保护科技支撑体系和法律政策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将全面提升湿地建设保护管理水平。按照省湿地保护条例第十二条第二款,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上一级湿地保护规划,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湿地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同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湿地主管部门备案。
8、通过实施湿地保护规划,对湿地生态系统实施有效保护与修复,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持续提供洁净的水资源,为市建设“寒地黑土之都、绿色产业之城、田园养生之地”奠定生态基础。第二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市地处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位于东经12522,至12622,北纬45。10至46。20,之间,南距哈尔滨53公里,北距大庆74公里,总面积4332平方公里。是哈尔滨一大庆一齐齐哈尔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处于哈大齐工业走廊的中轴位置,是哈齐客运专线的重要一站,扩展延伸可覆盖东北三省、俄罗斯及东北亚地区。现已成为泛哈尔滨大版图最优质的部分,与哈市一体规划、同城发展,赢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是周边
9、市、县的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中心,水陆空交通快捷便利。滨洲铁路、哈大高速公路、绥满公路、绥肇公路纵横贯穿全境。松花江流经市境内67公里。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仅50分钟车程。哈齐客运专线已于2015年8月17日正式通车,哈牡客运专线、哈佳客运专线均延伸至齐齐哈尔,作为重要节点站到哈尔滨仅需24分钟。二、地形地貌市地处松嫩平原,特点是平中有岗,平原多于洼地。全境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貌单一。按地貌单元可分为三个区:(一)冲积低洼河漫滩,分布在南部沿江一带,包括五站、涝洲、四站、西八里四个乡镇,呈带状,海拔120米,坡度1.5-3,地势平坦,占总面积的18.5虬(二)堆积阶地,分布在本市中部、东部和北
10、部,局部地段呈波状起伏,海拔140-160米,坡度3。-6,占总面积的50.5%o(三)剥蚀堆积台地,分布在本市西部,包括向阳、昌五、跃进、洪河等四个乡镇,为地势最高点,海拔200-230米,坡度在6左右,占总面积的31%。三、气候市地处中国少有的“寒地黑土”绿色农业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积温为2772C,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全市年平均气温3.UC,平均日照2789小时,光能利用率0.4%-0.5%。无霜期为136天。结冰期长达6个月。年平均降水量425.3毫米,年蒸发量1638毫米。主风向西北风,四季变化明显。四、水系市境内水系主要有一江四沟一河七泡。自然江河为松花江,自然沟有好尔讨
11、沟、四站沟、坤泥沟、榛柴沟,自然泡有库塘沐泡、白家围泡、大四海、阚家屯泡、东八里泡、大亮泡、大明水泡。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属过境河流,上游从西八里镇入境,下游从东发办事处出境,在市境全长67公里,流域面积1416平方公里。市江段有四条小叉与松花江相通。第一条在西八里镇十八道威子,长5公里。第二条从西八里镇江段出口,到四站镇江段入口的十八道蕨子,长25公里。第三条从涝洲镇江段出口,到全居(涝洲镇)江段入口的马尾河,长15公里。第四条从东发办事处的大牛甲出口,到羊腹腔入口的大牛甲河,长8公里。好尔讨沟,西支发源于肇源县,东支发源于西八里镇,通过银河闸门排入十八道蕨子进入松花江。流域面积94.
12、3平方公里。四站沟,主干发源于肇州县,支流发源于德昌乡,通过菜园子闸门进入十八道威子然后排入松花江。全长26公里,流域面积290平方公里。坤泥沟,发源于昌五镇,流经向阳、德昌、太平、黎明、涝洲、东发,通过全居和同发闸门分别进入马尾河和大牛甲河后排入松花江。全长46公里,流域面积640平方公里。榛柴沟,发源于五里明镇,通过涝洲闸门进入松花江。全长10公里,流域面积4平方公里。肇兰新河,始建初期为安达闭流区的排涝泄洪渠,后逐渐成为大庆石化公司、市、青冈县、兰西县和哈尔滨市松北区的排污渠。肇兰新河从青肯泡泄洪闸起到呼兰河二道河子止,全长约93公里,其中在市境内长70公里,流经市和哈尔滨市松北区,在呼
13、兰区境内汇入呼兰河和呼兰河二道河,最终进入松花江。肇兰新河的源头为青肯泡,位于市、安达市两市交界。青肯泡面积157.4平方公里,设计库容为L852亿立方米。大庆市卧里屯30万吨乙烯厂等石油化工企业,借用青肯泡滞洪区、肇兰新河进行企业污水排放,青肯泡被隔坝分为南、北二部分。隔坝以南为污水库,面积为25平方公里,设计库容为2420万立方米,主要接纳大庆石化公司化工废水,管理单位为大庆石化公司;隔坝以北为青肯泡滞洪区(也称清水库),面积为132.40平方公里,库容为1.61亿立方米,主要接纳安达地区地表径流和幸福排干排水,管理单位分属安达市和市水务部门。库塘沐泡,位于涝洲镇北3公里,蓄水面积343公
14、顷,水深1米,最大蓄水量为618万立方米。白家围泡,位于西八里镇政府西南3公里的坡下,蓄水面积200公顷,水深1.6米,最大蓄水量360万立方米。大四海,位于原合居乡政府南8公里,蓄水面积558公顷,最大蓄水量283万立方米。阚家屯泡,位于东发办事处政府西北5公里,蓄水面积133公顷,平均水深L7米,最大蓄水量240万立方米。东八里泡,位于四站镇东南2.5公里,蓄水面积126公顷,水深平均1.6米,最大蓄水量240万立方米。大亮泡,位于四站镇东南3.5公里,蓄水面积66公顷,平均水深L2米,最大蓄水量120万立方米。大明水泡,位于东发办事处西南5公里,蓄水面积120公顷,平均水深L5米,最大蓄
15、水量216万立方米。第三节社会经济条件据2021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经初步核算,202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22.2亿元,比上年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2.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87.3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0%、2.2%、5.9%o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6425元,比上年增长23.71%。产业结构进一步合理,三次产业比由2020年的47.3:14.0:38.7调整为46.1:14.6:39.3。开发区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67.37亿元,同比下降6.3%;实现销售收入178.57亿元,同比增长23.2%;实现利税8.88亿元,
16、同比增长68.5%,其中实现利润6.85亿元,同比增长92.8%;税金2.03亿元,同比增长18.3%。全年新建项目2个。一、农业粮食种植面积348.3万亩。粮食总产量1737126吨,比上年增加35092吨,同比增长2.06%,位居全省前列。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11.51亿元,比上年增长6.49虬其中农业产值94.1亿元,比上年增长5%;林业产值0.65亿元,比上年增长1.8%;牧业产值105.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3%;渔业产值1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水产品总产量5.09万吨,比上年增长4.9%。年末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67.15万千瓦,比上年减少1.8虬拥有大中小型拖
17、拉机18714台。化肥施用量16.6万吨,同比减少L8%;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3.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4.91亿元。二、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1.6亿元,比上年增长5.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0户,实现产值177亿元,比上年下降4.9%;实现销售收入178.8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实现利税10.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利润&7亿元,比上年增长98.8%。三、国内贸易和对外经济202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55亿元,比上年上升9.5%o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76.2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5%;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10.4
1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9.5%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27764万元,同比增长3.61%o2021年实际利用外资完成365万美元。四、交通运输和通信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3.1亿元,同比增长10.6%o公路客运量4.45万人,旅客周转量267万人公里。铁路旅客发送量89.05万人次,铁路货物发送量54.8万吨,实现货运收入9959.1万元。年末固定电话使用户数达59405户,移动电话年末用户575800户,宽带用户172715户。五、财政和金融2021年财政总收入实现175331万元,同比下降53.4%,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72355万元,同比下降39.2%;一般预算支出412241万
19、元,同比下降32%。金融业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03090万元,同比增长35.56%。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159165万元,同比增长4L31%o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998204万元,同比下降15.23%。六、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市拥有基础教育校园数161所,幼儿园95所,义务教育61所,高级中学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在校学生22715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24201人,高级中学在校学生12529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272人。七、文化、卫生全市共有文化艺术中心1个,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21个;拥有广播电台1个,年末全市有线电视实际用户37697户,城镇使
20、用户20609户。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9个。其中县级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25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妇幼保健站1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2个。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2097人。年末卫生机构实有病床2857张。八、人口、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2021年末全市出生人口2844人,死亡人口3166人,年末全市总人口840673人。其中,城镇人口234531人,占27.9%;农村人口606142人,占72.1%。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22.45%,达到188695人。2021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04元,与上年增长10.6%。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236元,比上年
21、增长5.l%o2021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养老保险80247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在职人数19430人。发放企业离退休金14.7亿元,发放率达100%。收缴企业失业保险金829.6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人数13233人,全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共计555680人,其中,城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6327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99353人。第四节湿地资源概况一、湿地类型面积及分布(一)湿地类型面积根据2022年8月省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省湿地名录数据统计,市湿地总面积3242.13公顷,湿地管理均为一般湿地,包括4个类型:森林沼泽27.13公顷,占总面积的0.84%;沼泽草地2571.17公顷,占总
22、面积的79.30%;内陆滩涂635.87公顷,占总面积的19.61%;沼泽地7.96公顷,占总面积的0.25%。市湿地类型占比情况详见图11。湿地类型占比图0.25%0.84H方林沼泽27/3公城沼海草地2571.17公唤内陆津注635.87公耍沼泽地7.96公顷图1-1市湿地类型占比示意图(一)湿地分布市辖区湿地主要以沼泽草地为主占湿地总面积的99%o主要分布在北部宣化乡、宋站镇2个乡镇和南部松花江干堤以南区域4个乡镇。内陆滩涂、森林沼泽、沼泽地湿地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河流两岸的狭长地带和沟渠两侧,没有大面积聚合的湿地斑块分布,零星分布在9个乡镇。(详见图1-2、图表12-1)o图1-2市湿地
23、分布示意图湿地周边为农田旱地以及乡镇地带,人为活动频繁,湿地生态环境受人为影响较大(具体情况详见图13)。图1-3市湿地分布示意图图表121市湿地资源分布表二、湿地动物资源根据调查,市有脊椎动物31目61科274种,占省脊椎动物种数的44.77%。其中包括哺乳类有5目10科28种;鸟类有15目33科187种;爬行类有3目3科7种;两栖类有2目4科8种;鱼类有5目10科43种。依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2021年2月1日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有43种,其中国家I类保护鸟类有6种,即东方白鹳(CiConiaboyCiana)、丹顶鹤(Grusjaponensis)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四 湿地 保护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2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