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docx
《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学院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办法为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发挥校外优秀高层次人才对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指导、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本科教学和更名大学工作,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和“开放兼容,共商共享”的总体思路,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一、引进原则1.按需引进。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必须着重考虑学校重点建设学科和重点平台建设的用人需求,着力引进高水平、业务精的尖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先期以省一流学科建设所需人才为主,逐步拓展至相近、相关学科人才。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必须要有明确的、校内可与之对接的学术团队或学术平台。2 .坚持标准。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必须是本学科(领域)知名专家,能为学校科
2、学研究、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引领示范作用。3 .重在实效。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必须紧密结合学校本科教学和更名大学工作,为突破高水平教学科研奖项、重大科研项目和重量级研究成果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二、引进对象主要包括以下4类人才。1.A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学家工作室首席科学家;受聘国(境)外一流大学教授职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具备与以上专家同等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2.B类:受聘国(境)外著名大学副教授或具有独立Pl的助理教授及以上职务、并取得重大成果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
3、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入选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学科带头人;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首席科学家或主要负责人;具备与以上专家同等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3. C类:受聘国(境)外著名大学助理教授及以上职务且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中青年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长江学者”青年项目人选;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人选;近5年
4、主持2项及以上国家自然基金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具有正高职务、博士学位的省部级重大人才工程入选人员或省部级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具备与以上专家同等学术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4. D类:国内双一流大学(学科)或国家级科研院所的博士生导师。以上A类人才年龄原则上要求在65周岁以下,B类人才年龄原则上要求在60周岁以下,C类人才年龄原则上要求在55周岁以下,D类人才年龄原则上要求在5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能坚持工作。三、工作形式1.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不办理工作调动手续,人事档案、人事关系仍保留在原单位,实行契约化管理,每年累计兼职在校工作时间不少于1个月。5. 柔性引进人才的聘期一般为5年,聘用期满
5、后,经双方协商同意,可以续签聘用协议。四、聘期目标柔性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必须在学校实质性地承担具体工作任务,如指导学科建设或教学改革、领衔平台打造、合作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青年教师等等。在校工作期间指导发表的学术论文、成果获奖及项目申报须以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1.A类:聘期目标双方协商议定。6. B类:聘期内以学院为第一署名单位(或指导我校教师)须完成下述任务之一。(1)获批部级科研平台1个。(2)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下同)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单位排名前三,个人排名前三);或获省级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下同)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单位排
6、名前二,个人排名前二)。(3)主持1项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或归属学校的各类课题经费不少于300万元或科研成果转让收入不少于1000万元。(4)发表SCl论文3篇(其中一区2篇、二区1篇)及以上。7. C类:聘期内以学院为署名单位(或指导我校教师)须完成下述任务之一。(1)获批省级科研平台1个。(2)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单位排名前五,个人排名前五);或获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单位排名前三,个人排名前三)。(3)主持1项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或归属学校的课题经费不少于150万元或科研成果转让收入不少于500万元。(4)发表SCI论文3篇(其中一区1
7、篇、二区2篇)及以上。8. D类:聘期内以学院为署名单位(或指导我校教师、学生)须完成下述任务之一。(1)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单位排名前六,个人排名前六);或获省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及以上奖励1项(单位排名前三,个人排名前三)。(2)主持1项及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青年)项目或归属学校的课题经费不少于75万元或科研成果转让收入不少于300万元。(3)发表SCl二区论文3篇及以上。五、聘期待遇1 .A类人才待遇双方协商议定,B类人才津贴30万/年,C类人才津贴15万/年,D类人才津贴8万/年;每年在校工作时间超过1个月的,分别按A类人才10万/月,B类人才5万/月,C类人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院 柔性 引进 高层次 人才 办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4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