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docx
《广西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docx(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广西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全面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实行乡村振兴责任制,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落实中央统筹、自治区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构建职责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推进的乡村振兴责任体系,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举全区之力全面推
2、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第三条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第四条在自治区党委领导下,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推动建立健全乡村振兴责任落实、组织推动、社会动员、要素保障、考核评价、工作报告、监督检查等机制并抓好组织实施。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把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纳入领导责任、工作推进、督导检查、考核评价体系,强化推动落实。坚持把提
3、升干部能力和改进干部作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保证,切实把能力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为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动力。第二章部门责任第五条自治区有关部门乡村振兴责任主要包括:(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谋划确定乡村振兴阶段性目标任务和针对性政策措施,抓好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分工、重大项目实施、重要资源配置等。(二)加快建设农业强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拟订并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重要政策、重大工程等
4、,组织起草有关地方性法规草案,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乡村振兴中的重大问题。(三)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物质基础,健全辅之以利、辅之以义保障机制,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我区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持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和林下经济,积极推进蓝色粮仓和海洋牧场工程,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立足我区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打造一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
5、产,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引导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和扩大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农业交流合作。(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并组织实施配套政策,健全并推进实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重点帮扶支持国家及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等重点区域,持续做好自治区及市县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全面深化拓展粤桂东西部协作,让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扎实、更可持续。(五)落实行业或者领域内乡村振兴各项任务,提出和落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主要目标和重要举措,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规范和健全制度措施、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六)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为主线深化农村改革
6、,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深化供销合作社、农垦、华侨农林场、农业水价、集体林权、国有林场林区等重点领域改革,推动农村改革扩面、提速、集成。(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用地等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加强改进乡村治理,常
7、态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八)总结推介乡村振兴经验典型。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监测评价。按照规定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有关督查考核、示范创建、表彰奖励等工作。第六条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安排部署,负责牵头组织开展全区乡村振兴重大政策研究、重大事项协调、重大任务督促落实等工作。每年筹备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牵头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起草乡村振兴有关重要法规、规划、政策以及改革事项。第七条自治区有关部门应当根据有关党内法规、法律法规规定和职责分工落实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加强对本单位本系统乡村振兴工作的领导,建立健
8、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自治区有关部门党组(党委)对本单位本系统乡村振兴工作负主体责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第三章各级责任第八条设区市、县(市、区)、乡镇党委和政府乡村振兴责任主要包括:(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二)以乡村振兴统揽新时代三农工作,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设区市、县(市、区)将乡村振兴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9、划、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统筹谋划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推动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专项规划和年度任务并组织实施。乡镇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以及上级党委和政府工作要求,结合实际组织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把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作为建设农业强区的头等大事,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设区市、县(市、区)健全粮食生产激励和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加强粮食生产考核,稳定播种面积,推广优质高产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推进粮食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设区市、县(市、区)、乡镇落实农用地分类管理制度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保护耕地,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严
10、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和农业设施建设用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糖料蔗保护区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和管理,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做好建设、维护与完善农用地水利、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的规划(或计划)并加强组织实施,持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农用地生产功能,改造中低产农用地,推进农用地科学安全利用,确保耕地质量提高。(四)继续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确保兜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确保“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提升,建立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长效机制,保持财政投入力度
11、稳定,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切实运行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努力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五)立足本地区农业农村优势特色资源规划发展乡村产业,设区市、县(市、区)制定农业产业规划,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推进糖料蔗、中药材、水果、蔬菜、茶叶、油茶、蚕桑、食用菌、畜禽、渔业等种养产业和特色林业、富硒农业、有机循环农业等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特色农业强优工程,统筹布局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配套建设,推动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引
12、导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带动和社会参与相结合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现代服务业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把产业链延伸环节更多留在乡村,把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六)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本土乡村振兴队伍,选派优秀干部到乡村振兴一线岗位,按照规定面向优秀村干部招录(招聘)乡镇公务员或事业编制人员,选拔优秀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支持从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能人、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中培养选拔村级组织班子成员。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返乡回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
13、参与乡村振兴。支持专业人才通过多种方式服务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各领域人才规模不断壮大、素质稳步提升、结构持续优化。(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农民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深入宣传八桂楷模、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展。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和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八)加强农村
14、生态文明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海湿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面强化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湾长制,严守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加大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补偿力度。持续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以及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健全耕地休耕轮作制度,防治外来物种侵害,促进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九)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握好时度效,建立健全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坚持县域统筹,推进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分区分类编制村庄
15、规划,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和建设边界,积极探索和推动以乡镇和村民为主体的低成本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新模式。在符合村庄规划的前提下,建立和完善乡村振兴相关项目库,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结合农民群众实际需要,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公共消防等基础设施,提升农房建设质量,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清洁和绿化行动,开展美丽乡村和美丽庭院建设,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社会保障等服务水平,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加强县域商业体系建设,逐步使
16、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和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减轻基层组织负担,推动基层把主要精力放在谋发展、抓治理和为农民群众办实事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弘扬践行浦江经验,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健全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和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决机制,及时妥善处理信访事项,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及时处置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风险隐患。积极推行积分制、清单制,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
17、乡村治理模式。深入推进清廉乡村建设,持续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加强乡镇社会治理和服务能力建设,把乡镇建成乡村治理中心、农村服务中心、乡村经济中心Q(十一)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以县域为重要切入点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赋予县级更多资源整合使用的自主权,推进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县域统筹,推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强化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促进城市、县城、小城镇和村庄协调联动发展,推动不同县域走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分类有序推进村庄建设,严格规范村庄撤并,统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西 乡村 振兴 责任制 实施细则

文档标签
- 天津市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 2023年上半年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述职报告三篇
- 学习落实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3篇心得选
- 河北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 广西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 海南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 2023年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 有关乡村振兴培训心得体会集锦
- 江西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 云南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 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十二篇
- 北京市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 乡村振兴政策知识
- 乡村振兴2024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
- 用矛盾分析法剖析乡村振兴3个阶段
- 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2023
- 乡村振兴视阈下传统知识的法治保障
- 山西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
- 云南省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细则2023年
- 听党话拥抱幸福生活跟党走奔向乡村振兴教师心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4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