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MBR+纳滤或反渗透处理工艺.docx
《垃圾渗滤液MBR+纳滤或反渗透处理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垃圾渗滤液MBR+纳滤或反渗透处理工艺.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垃圾渗滤液MBR+纳滤或反渗透处理工艺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因其技术成熟、处理费用相对较低、便于管理,已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的处理方法之一。但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高浓度有毒有害垃圾渗滤液,对环境危害极大,若处理不当,垃圾渗滤液不仅会污染土壤和地表水源,甚至会污染地下水。因此,采用合理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开展有效的处理对保护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1垃圾渗滤液概述1.1垃圾渗滤液的生成垃圾渗滤液的生成一般包含了五个主要阶段,与时间段的变化有所联系:(1)初始阶段:垃圾进入填埋场,垃圾中容易降解的组分开始迅速与垃圾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不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一定程度的热量;(2)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填
2、埋场中的氧气基本被垃圾氧化用尽,在整个垃圾填埋场内逐渐产生厌氧条件,好氧降解阶段过渡到了厌氧降解,其中的硝酸盐与硫酸盐被分别复原为氮气和硫化氢,PH值开始降低;(3)酸化阶段:该阶段不断产生氢气,填埋场整体进入了酸性环境,微生物与厌氧细菌对垃圾的降解起到了促进作用,气体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碳,渗滤液浓度不断上升,到达最大值后开始下降;与此同时,PH值开始下降到最低值后逐渐上升;(4)甲烷发酵阶段:随着氢气含量的逐渐降低,填埋场开始进入到甲烷发酵环境,将有机酸和氢气转化为甲烷,相应的有机物浓度与金属离子浓度不断下降,可生化性下降,PH值进一步上升;(5)成熟阶段:该阶段垃圾中几乎全部营养物质都随渗滤
3、液排出,只剩下少量的微生物对垃圾中难降解物质开展降解,PH值呈现碱性状态,渗滤液的可生化性继续下降。1.2垃圾渗滤液的特性垃圾渗滤液具有高浓度、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性,属于有机废水。主要来源于直接降水、地表径流、地表灌溉、地下水以及垃圾自身水分,还有垃圾生化反应生成的水分。影响渗滤液成分的因素包括了气候条件、垃圾成分、填埋环境等,主要决定因素垃圾渗滤液的水量。垃圾渗滤液最大的特性就在于难以处理,主要是有以下特点:(1)水质复杂,危害性大。渗滤液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除含有常规的污染物质外,还含有包括某些致癌、促癌和辅助致癌物质。除此之外,还含有难以生物降解的非氯化芳香族化
4、合物、氯化芳香族化合物、磷酸醋、酚类化合物和苯胺类化合物等等几十甚至上百种物质。(2)COD和BOD浓度高。渗滤液中的COD和BOD最高浓度分别可达90000mgL、38000mgL甚至更高。(3)氨氮含量高。渗滤液中氨氮含量高,并且随填埋龄增长而升高,浓度可达1700mgL以上。(4)水质变化大。垃圾渗滤液的成分和产量随季节、时间等变化情况较复杂。产生量呈季节性变化,雨季明显大于旱季。污染物组成及其浓度随填埋场年限的延长而变化,一般填埋初期(5年以内),渗滤液中的COD和BOD浓度高,可生化性强,到中后期浓度逐步下降,可生化性变差,氨氮浓度增加。(5)色度深且有恶臭。渗滤液具有较高的色度,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垃圾 渗滤 MBR 反渗透 处理 工艺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