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校提升信息化水平方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高校提升信息化水平方案[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校提升信息化水平方案建成互联网+职业教育信息平台,以信息化手段支撑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发展,以信息化+升级传统专业,促进专业群、课程结构重塑。加强教育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教学服务与学习空间服务相融通,实现优质资源的多元共建共享,建设10个专业群特色资源库,100门优质精品在线课程,IOoO个示范性微课。构建一体化智慧教学资源环境,创造与学校实体空间有机结合的虚拟学习空间,形成智慧教育教学生态体系。依托信息技术,建成智慧管理体系,变革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手E殳。建成多元化信息服务平台,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促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智慧校园建设总体架构如图所示。(一)构建智慧教育教
2、学生态系统打造全面共享、终身相伴的泛在学习空间,形成全面开放、融汇贯通的教育大资源平台。一是落实国家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的任务要求。学校参与制定广东省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规范,形成建设、应用及接口标准,打造校内一点接入、校际互通互访、空间平台全面连通对接的学习空间。部署可信教育数字身份体系,对接国家教育数字身份认证平台,建立人员教育身份明确、法定身份有效、网络身份可靠的身份识别标准,推进实现学习空间终身跟随、教育痕迹终生有效的目标,促进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师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最终建成全面共享、终身相伴的泛在学习空间平台。二是聚焦国家专用资源服务向大资源服务的转变需求。遵循数字资
3、源建设标准,建立信息化教学课程、专业资源库等内容的数字资源应用规范,明确多方资源平台及应用系统的对接模式,构建一体化资源平台。加强跨域数字资源共享服务建设,结合智慧教室与泛在学习空间形成的线上线下综合学习环境,实现云端与本地相结合、互联网与移动网相结合、实时互动与随时点播相结合的多元化资源共享服务,专业群教学资源与自主学习资源全面开放共享,解决因信息化水平差距、地域环境差距、信息素养差距而产生的教育数字鸿沟,最终建成全面开放、融汇贯通的一体化教育大资源平台。实施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计划,打造双十百千工程。一是落实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整合学校各类专业资源库、在线课程、数字图书馆、虚拟实验室等资
4、源内容,积极对接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汇集互联网丰富的教学、科研、文化资源,形成多方参与、多元建设、多头并进的数字资源建设方式,打造资源建设十百千:10个专业群特色资源库,100门优质精品在线课程,1000个示范性网络微课。二是推进数字资源在现代教学模式下的深度应用。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接产业升级,实现结构合理、优势突出的专业群资源动态调整能力,提供海量、适切的学习资源服务,促进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形态发展,满足学习者、教学者和管理者的个性化需求。打造资源应用十百千:十种运用数字资源组织教育教学的应用范式,百个信息化教学改革经典案例,干个数字资源深度
5、应用的创新课堂。全面升级智慧教学环境,形成智慧教室与教学工厂新形态。一是全面升级现有智慧教室,推进网络化、智能化控制管理。在具备软件定义特性(SDN)的下一代互联网络(IPv6)、具备智能采录分析功能的视频监控网络、设备资产电子化的物联中控网络等支撑平台的基础上,构建信息全感知平台,实现智慧教室物理环境感知、人员身份感知、用户行为感知、设备状态感知、活动情境感知,打造具备状态全时管控、数据全面挖掘、跨域互动反馈功能的新型智慧教室。二是构建开放+共享+交互的远程虚拟工厂运行平台。将信息技术与虚拟仿真技术及人工智能相结合,统一规范化资源标准,提供数据接口,优化整合校内各个虚拟仿真系统,支撑虚拟工厂
6、的实现才是供全新的教学与科研环境,服务专业群建设。搭建现代教学管理服务体系,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一是建设学校综合教育教学管理系统,适应新时代职业教育能力培养、支持产教融合的需求,服务专业群建设、课程体系改革、现代学徒制等职业教育特色教学模式,支撑完全学分制与学分累计制度,对接学分银行,提升教育教学治理能力。二是建设学生个性化学业跟踪管理系统,依托大数据平台形成的学生思想表现、生活脉络、学习轨迹、实践情况等数据,为每名学生绘制特有的学生画像,再依据画像特征,更大限度挖掘学生诉求,为学生精细定制专属的成长方案,精准开展学业指导、服务学生精准就业,精准评优助困,助力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建设
7、工学结合实践育人管理平台,服务产教融合需求。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水利电力产教联盟,与合作企业联合开发建设适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内涵,满足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跨域工学结合实践育人管理平台。借助信息化技术,强化课堂教学过程、自主学习过程、岗位实训过程结合,创新顶岗实习管理形式,建立以职业技能提升、岗位能力成长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评价体系。服务实践环节育人目标。为校企合一、双元共育、综合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信息化手段支撑。制定实施信息化能力标准与行动计划,全面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深入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结合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未来发展趋势,分别制定教师、学生信息化能力标准与评价体系。实施师生信息化水平提升行
8、动计划。开设与时俱进的信息化素养课程,将课程融入教师发展体系及学生培养过程,构建互联网+时代师生信息化能力提升培养体系。搭建教师现代化教学模式设计创新平台,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平台。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推动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的发展。(二)构建智慧管理体系建立智慧辅助决策系统。依托信息全面感知平台,结合学校各类信息系统的深度应用与数据积累,挖掘历史事件中人员、环境、措施、效果等多维变量,形成历史事件的信息流过程,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深度挖掘与知识比对,提供解决方案与发展预测,实现信息技术应用由知识积累向知识创造的转变,打造教师学生的知识库,决策者的智囊团。构建校情态势感知系统。着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9、,把学校人、财、物、事信息全感知,学校前、后、内、外数据全抓取,借助机器的海量数据分析能力与全天候工作能力,实现实时动态的态势分析和指标预警,打造全息立体的校长驾驶舱。建立管理质量标准(评价)信息系统。依托多维度观测数据与分析方法,采集不同视域下的管理过程、管理效率、管理成效等内容的反馈信息,建成信息化的全面客观的管理质量标准(评价)信息系统,构建多方参与和动态闭环的管理质量管理过程,助推信息流程全面渗透管理过程,促进管理流程再造,从而推进学校管理模式全面变革。建设三维校园全信息平台。利用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计算机、软件工程等技术手段,整合校内各种资源,集成校内各种管理服务体系
10、(监控、考勤、报警、水控、电控、RFID等),最终形成一个满足全三维实景漫游,集各类校园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立体全方位信息感知平台,优化用户体验,提升校园管理服务工作现代化水平。搭建全平台一站式个人智慧门户。遵循用户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的原则,实现信息展示个性化,应用服务集约化,业务办理便捷化,信息管控规范化的精细服务模式。(三)构建多元化信息服务平台升级校企合作终身学习信息化平台。借助学校主持中国水利职教集团工作的优势,加强水利电力行业终身学习平台建设。对接行企职工、院校学生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提升学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的能力。升级校企无忧信
11、息融通平台。构建学校、学生、行业、企业四方融通的信息立交桥,了解行业产业信息技术水平及人才需求,建立企业信息库、人才需求库、岗位标准库、创新案例库,修订人才培养规格,将行业企业需求转化为专业培养方案,针对性的重构课程体系,提升传统专业的管理、建设水平。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析,动态调整课程模块,服务传统专业升级,促进新兴专业发展,使专业培养人才能够切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建立技术互助、成果共享开放式科研互动平台。发挥学校教科研成果转化优势,形成市场需求引导科研方向,科技成果助推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依托虚拟化技术,提供云端实验开发环境。依托大数据仓与标准化数据接口技术,提供规范化数据管理与分析
12、环境。借助平台的交互功能,为科研成果寻找落地环境、为技术问题寻求校内外解决方案,实现技术互助、成果共享的技术服务理念,服务行业需求,助力解决中小微企业发展瓶颈。依据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的要求,按照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智慧校园建设规划(学校智慧校园体系结构见图1-12),稳步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打造一平台、一环境、三体系,即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引领,完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构建智慧教学生态环境,建立健全网上办事服务体系、数据应用体系和师生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建成可感知、可诊断、可自愈的智慧校园,助力学校构建互联
13、网+职业教育条件下的人才培养、管理服务和学校治理新模式。到2022年,学校基础网络实现1000M到桌面,互联网出口带宽不低于16G,无线网络覆盖率为100%,学校全面部署IPV6,5G网络得到广泛应用,数据中心实现虚拟化,私有云和公有云资源完全满足学校信息化业务的需要;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学、管理、服务和技术研发等各个领域,学校管理、服务信息化使用比例达到100%;优质数字资源更加丰富,新建8大专业群教学资源库和不少于100门校级在线课程,新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8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支持全时域、全空域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更加优良,新建智慧教室不少于100间,混合教学模式课程总数
14、不低于100门,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奖10项。1.完善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升级智慧校园基础平台,推动下一代网络IPV6的部署和5G网络的应用,优化基础网络,改造学生宿舍区有线网络,新建学生宿舍无线网络,扩建数据中心,升级一卡通系统,建设校园传感网络和校园应急指挥中心。以大平台+微服务的设计理念为引领,新建或升级云平台、门户系统、统一认证平台、工作流引擎、统一支付平台、统一通信平台、自助打印平台、智能运维平台等应用支撑平台,为各类业务系统搭建支撑平台,实现新的业务系统灵活、快速上线。根据信息安全相关法律要求,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2 .构
15、建智慧教育生态环境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应用、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为引领,开展支持教学模式变革和生态重构的信息化建设。为更好地适应数字经济带来的新变化、新需求,以信息技术+专业升级改造专业群,形成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专业新布局。为更好地支撑专业升级、教学改革和技术创新,重点推进实训室信息化、数字资源、智慧教室、教学质量管理平台、信息化教学机制等6方面信息化建设及应用:(1)信息技术+实训室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实训室建设,大力开展在线智能实验室、虚拟工厂、VR/AR等智能学习条件建设。(2)智慧教室建设。以智慧学习理论为指导,开展智慧学习
16、支持环境建设。根据专业、课程教学特色,分类、分层建设精品智慧教室、普通型智慧教室、专业实训型智慧教室和公共空间学习区、讨论室等,新建智慧教室总数不低于100间。(3)在线教学平台和数字资源建设。加大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力度,与行业龙头企业、兄弟院校、数字资源开发企业合作,建设三维一体的8大专业群数字教学资源库,即教学资源库同时具备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组织教学、企业员工培训与学习三大功能。加大MOOCS的建设和使用力度,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优秀师资的共享。深化在线学习平台(含移动平台)应用,建立教师、学生网络学习空间,以自建和外引相结合方式,进一步推进微课、多媒体教学软件、仿真资源、V
17、R/AR资源等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4)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对教学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各环节进行全员、全程、全面诊断、控制和预警。(5)信息化教学机制创新。建立学生在线学习和教师应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信息化教学为抓手,创新课堂教学,推动课堂革命,促进自主、泛在、个性化学习,积极探索基于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智能学习效果有效评价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3 .建设自助办事服务体系按照管理与服务分离的原则,建设一站式网上办事大厅,集中数据资源,贯通业务流程,将数据共享、业务申报审
18、批和信息发布等众多业务服务集中起来,由专门系统来承担,实行统一管理、内部协调、协作实施,变传统的体外循环为高效的体内协同的信息化服务模式,从而助推服务效能和水平提升。Q)统一信息平台建设。统一信息平台实现服务搜索、服务分类查找、服务事项信息发布、服务评价与反馈、服务注册、发布、下线、权限设置以及运行数据采集、分析、运行状态监测、公告发布、新闻订阅等。(2)校园服务中心建设。校园服务中心实现对现有管理系统进行重构和碎片化,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系统构建全新的学校信息化生态,建立基于学校特征的校园服务中心,实现将用户办事过程从业务系统中剥离出来。(3)校园流程中心建设。校园流程中心实现对校内现有业务流
19、程进行整合与重构,构建符合学校真实管理与业务需要的跨部门、跨业务域的校级流程运行中心,依托工作流引擎平台作为技术支撑,将所有部门的流程打通、融合,并为学校提供优化管理流程、增强服务品质的决策辅助数据。另外,建设自助办事系统和移动办事系统,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网上办事服务。4 .建设三级数据应用体系目前学校已建成教学、科研、人事、行政办公、财务、后勤等近30个业务系统,学校管理基本实现信息化。为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决策中的重要作用,打通业务系统数据,实现不同系统间数据融通共享,新建个人数据中心、部门数据中心和校级数据分析平台组成的数据应用体系。Q)个人数据中心建设。建设个人数据中心,为
20、师生提供数据填报、数据展示、数据下载等服务,减少重复上报,达到数据的高效利用。(2)部门数据中心建设。建设部门数据中心,为二级单位提供数据查询、统计、分析、展示功能。(3)校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建设校级数据分析平台,实现数据的统一和标准化管理,构建跨部门、跨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展示平台,运用大数据开展教学、管理过程监测,实现管理的精细例口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智能评价,推动学校管理方式变革,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5 .健全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推动从技术应用向能力素质拓展,使之具备良好的信息思维,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问题的能力。通过开设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
21、动技术、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信息素养通识必修课程,将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入专业课程,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引进第三方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等方式,加强学生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大力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推动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针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养成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组织集中培训、专题讲座、在线学习、岗位历练、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能力。(一)建设目标为加快智慧校园
22、建设,稳步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深入推进校内互通互联,实现校园信息化与智能化,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重点围绕网络基础硬件条件建设,构建智慧校园网络平台,加强专业教学资源库和网络课程建设,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在民航特有专业院校中共建共享,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手段推进学校管理方式变革,使智慧校园建设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过程。(二)重点任务与举措1.构建智慧校园网络平台实施校园网改造,对三个校区的接入交换机进行扁平化升级,改造校园网出口防火墙设备及部署,提升网络出口带宽,提速降费。在现有数据中心基础上建立云计算中心,深入开发应用系统,构建虚拟化实践教学环境,建设私有办公云,延伸各项云服务,逐
23、步建立灵活、开放的云应用生态环境,提升云服务水平。构建素材库、教学资源库等数据仓库,为教学资源建设提供平台支撑;充分运用物联网、一卡通、移动互联和移动支付等技术,实现建筑物的门禁、考勤、安防、水、电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基于大数据,实现支付结算、状态控制、资源预约和运维管理的自动化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安全机制,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备案、测评,构建校园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于多校区管理构成校园网异地容灾中心,保障关键业务和数据连续运行。2.整合专业群教学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1)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依托国家级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建设1-2个省级专业
24、教学资源库,最终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的分层次、全覆盖的专业群数字资源平台,共建共享专业通用资源,开发专业特色资源,为专业群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支撑。打造国内院校中先进的飞机维修虚拟仿真平台,利用典型机型的2D/3D飞机维修模拟机建设飞机构造基础飞机系统与附件燃气涡轮发动机系统飞机电子系统直升机系统等专业群核心课程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立体化教材10本;依托专业群数字化课程研发实验室开发飞机系统和飞机部件VR资源。(2)机场运行专业群教学资源建设基于互联网+教育,以教学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平台,整合专业群教学资源,开发特色立体化教材,加强机场运行指挥和民航安检专业资源库和精品在线开放课
25、程建设,完成机场运行专业8门专业核心课程、民航安全管理技术专业10门专业核心课程、9门立体化教材及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实践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三)预期成效1.构建智慧校园网络平台建设千兆无线接入网,2022年校园骨干带宽提升至40G-100G,出口带宽提升至10G-20G,人均骨干带宽达4M,出口1-2M,带宽提高10倍。构建计算能力按需分配云计算中心,建成1200个虚拟桌面节点;建立近100路CPU计算资源池,支撑虚拟实验室建设;建设私有办公云,提高办公效率。构建大数据、内容仓库及物联网应用系统,打造智慧校园LO版。构建校园网异地容灾系统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校园网异地容灾中心和数据备份中心,保障信息网络数据安全。2,整合专业群教学资源推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依托国家级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带动学校各专业群的数字资源开发,建设2-3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为专业群的信息化教学改革提供支撑,提升教学效果。建设13门专业群核心课程的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开发立体化教材19本,实践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7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