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则.docx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则.docx(1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城市规划编制总体原则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城市规划的调查研究一、调查研究的目的掌握规划的依据。认识规划对象。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意愿。二、调查研究的方法(1)现场踏勘或者观察调查(2)抽样调查或者问卷调查(3)访谈和座谈会调查(4)文献资料的运用(5)类比三、工作阶段现场踏勘(城市概貌、新发展地区、原有地区、重要工程)基础资料的采集与整理分析研究(系统分析整理,定性到定量,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四、基础资料的内容(一)城市自然条件及历史资料地形图(1:100OO或者1:5000)气象资料水文资料地质和地震资料城市历史
2、资料(二)城市技术经济资料自然资源人口资料土地利用资料工矿、企事业单位的资料交通运输资料仓库资料:各类仓库、货场现有和发展用地等。学校资料:高等学校及非市属中等技术学校现有和发展师生员工人数、用地面积等。科学研究机构资料:现有和发展职工人数、用地面积等。非市属行政机关、团体的资料:其现有和发展职工人数、用地面积等。(三)城市现有建造物及工程设施资料建造物现状资料:现有住房建造面积、居住面积、建造层数、建造质量、建造密度等;现有公共建造的分布状况、用地面积、建造面积、建造质量等;现有重要建造物,工程构筑物的设计资料。工程设施资料:现有市政工程、公共事业资料城市园林、绿地、风景区、名胜古迹的资料城
3、市人防设施的资料(四)城市环境及其他资料环境监测成果资料。各厂矿排放废气、废水、废渣的数量和危害情况,城市垃圾数量和分布。地方病及其他有害居民健康的环境资料。其他有害因素的资料:分布状况、数量、危害情况。五、调查研究的成果一套城市现状图;一套现状基础资料报告。城市规划的层面包括城市发展战略和建设控制引导两个层面。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目标、原则、战略部署等重大问题。我国城市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属于该层面。建设控制引导是对具体每一地块未来开辟利用做出法律规定,它必须尊重并服从城市发展战略对其所在空间的安排。详细规划属该层面。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简介城市规划的原则有五项,包括:整合原则,经
4、济原则,安全原则,美学21世纪澳门城市规划纲要研究原则和社会原则。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整合原则城市规划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1)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计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2)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要从全局出发,使城市的各个组成部份在空间布局上做到职能明确,主次分明,互相衔接,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
5、、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3)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过程,城市的近期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因此,既要保持近期建设的相对完整,又要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的需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发展,要为远期发展留有余地。(4)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以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城市发展为代价,避免重复先污染,后管理的老路,而要使城市的经济发
6、展与环境建设同步进行。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本原则。经济原则城市规划要坚持合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特别重要。(1)要本着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做到精打细算,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不占良田。土地是城市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我国耕地人均数量少,总体质量水平低,后备资源不富裕,必须长期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方针。(2)要量力而行,科学合理地确定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经济综合论证,切忌仓促拍板,造成不良后果。我
7、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建设行为过于分散,浪费了大量珍贵的土地资源。因此,在城市发展中要把集约建设放在首位,形成合理的功能与布局结构,加大投资密度;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实行有偿使用和有偿转让;处理好土巩义市城市总体规划地批租单元的改进、产权分割下成片开辟的组织形式,提高对城币发展中可能浮现的矛盾的预见性,为城市更新预留政府控制用地,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安全原则安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因此,城市规划要将城市防灾对策纳入城市规划指标体系。(1)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符合城巾防火、防爆、抗震、防洪、防泥石流等要求。在可能发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
8、抗震、防洪措施;特殊注意高层建设的防火防风问题等。(2)还要注意城市规划的治安、交通管理、人民防空建设等问题。如城市规划中要故意识地消除那些有利于犯罪的局部环境和防范上的“盲点”。美学原则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D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协调,保护好城市中那些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设施、名胜古迹的同时,也要注意体现时代精神,包括使用新材料、新工艺,让二者结合神似而不是“形似”。(2)要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协调,建造格调与环境风貌的协调。城市规划需要通过对建造布局、密度。层高、空间和造型等方面的干预,体现城市
9、的精神温和质,满足生态的要求。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1)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是环境的主角,让建造与人对话,引人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使市民享受充分的阳光、绿地、清新的空气、现代化的公共设施、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这种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城市环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面向21世纪的规划和建设的目标。(2)是要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城市设施不仅要为健康成年人提供方便,而且要为老、弱、病、残、幼着想,在建造出入口、街道商店、娱乐场所
10、设置无障碍通道,体现社会高度文明。我国目前和将来都是老人和残疾人较多的国家,在城市中推广无障碍设计,其意义尤其重要。城市规划遵循原则的细化在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城市与乡村、生产与生活、局部与整体、远期与近期,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苏州城市道路规划图需要与可能的关系;合理、科学地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尽量利用荒地、劣地,少占耕地、菜地、园地和林地;切实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城市绿地,搞好绿化建设;注意保护文物古迹,保持与发扬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根据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确定城市的各项定额指标和建设标准,并同国家和地
11、方的经济技术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城市规划按其内容和任务的不同,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改: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指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按照实际需要对已经批准的总体规划作局部性变更;总体规划的修改该指城市人民政府在实施总体规划的过程中,发现总体规划的某些基本原则和框架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作出重大变更。城市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一、便于居民使用。各级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合理的服务半径,普通为:居住区级8001000M居住小区级400500M居住组团级150200M二、应设在交通比较方便人流比较集中的地段,并要考虑职工上下班的
12、走向。三、如为独立的工矿居住区或者地处市郊的居住区,则应在考虑附近地区的农村使用方便的同时,还要保持居住区内部的安宁。四、各级公共服务中心宜与相应的公共绿地相邻布置,或者挨近河湖水面等一些能较好体现城市建造面貌的地段。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简介城市规划是以发展眼光、科学论证、专家决策为前提,对城市经济结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发展进行规划。具有指导和规范城市建设的重耍作用,是城市综合管理的前期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龙头。城市的复杂巨系统特性决定了城市规划是随城市发展与运行状况长期调整、不断修订,持续改进和完善的复杂的连续决策过程。问题住宅及其环境问题是城市的基本问题之一。美国社会学家佩里通过研究邻里社区
13、问题,在20年代提出居住区内要有绿地、小学、公共中心和商店,并应安排好区内的交通系统。他最先提出“邻里单位”概念,被称为社区规划理论的先驱。后来建造师斯坦因根据邻里单位理论设计纽约附近雷德布恩居住街坊,取得重大成功。雷德布恩式的街坊被视为汽车时代城市结构的基层细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把邻里单位作为战后住宅建设和城市改建的一项准则。邻里单位理论本是社会学和建造学结合的产物。从6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学家认为它不尽符合现实社会生活的要求,因为城市生活是多样化的,人们的活动不限于邻里。邻里单位理论又逐渐发展成为社区规划理论人们流动自由度的增大反映了社会的进步。城市规划家应当考虑不断变化的交通要
14、求。产业革命后,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内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中最大难题之一。交通技术的进步同旧城市结构的矛盾愈益明显。英国警察总监特里普的城市规划与道路交通一书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见解。他的关于“划区”的规划思想是在区段内建立次一级的交通系统,以减少地方支路的干扰。这种交通规划思想后来同邻里单位规划思想相结合,发展成为“扩大街坊”概念,试行于考文垂,直接影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伦敦规划。城镇中的交通是1960年由英国首相麦克米兰委托英国著名的建造与城市规划学家科林布坎南爵士(ProfessorSirColinBuchanan)召集规划、交通、建造及土木工程等各个方面的专家学者于1963年编著
15、完成的,又称科林布坎南报告。当时英国仍然处于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后重建和城市化进程加速的时期,在报告编著时,英国已有注册车辆1500万辆,根据估计的增长率,1970年要达到1800万,1980年将达2700万。到2022年,车辆保有率将达每户L3辆,即全国要有4000万辆。报告提出针对道路认识的根本转变:城市应当宜于居住,这比开车进入市中心能力要重要得多,因此对交通需求要有管理,对人们运用车辆的方式应当引导。报告也提醒人们要认识到交通也会带来环境的负效益,通行能力的增长只能加剧交通拥堵而不是解决。此外,报告中也针对只依据交通量来设计道路的方法,提出了依据道路在城市中的功能来设计的思路,在各级道路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规划 原则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