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库全考点含答案2023(全).docx
《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库全考点含答案2023(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库全考点含答案2023(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教师资格考试模拟题库全考点含答案20231.小丽认为自己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试题太难。依据维纳的归因理论,这属于()oA.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B.稳定、外在、可控归因C.不稳定、外在、不可控归因D.不稳定、外在、可控归因2.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这种注意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oA.注意分散B.注意起伏C.注意分配D.注意转移3.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说明思维具有()。A间接性B.概括性C.理解性D.整体性4.将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心理学家是()oA.罗杰斯B.斯金
2、纳C.班杜拉D.班杜拉5.小英到医院打针以后再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会害怕,这种心理现象是OoA.内化B.泛化D.移情答案及解析:1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韦纳的归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汉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度、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题干中学生认为成绩不理想是考题太难,是归因于任务难度。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在的、不可控归因。故本题选A。2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注意起伏。当注意某一对象时,人的注意不能长时间地保持固定的状
3、态,而是在间歇地加强或减弱,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称为注意的起伏。题干表述符合注意起伏的概念。A选项,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弓I,它使我们不能清晰地认识事物,所以我们必须和它作斗争。不符题意,故不选。C选项,注意的分配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不符题意,故不选。D选项,注意的转移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不符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Bo3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特征。思维的特征包括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事物,而是借
4、助于语言、表象、动作这些媒介,在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题干中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是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需要借助自身经验从学生的言行举止中去理解,其表现的是思维的间接性特点。思维的概括性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加以概括;第二是将多次感知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加以概括,得出有关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论。不符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Ao4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将有机体行为的强化方式分为三种,分别是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符合题意。A选项,罗杰斯是人本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有意义自由学习
5、理论,不符题意,故不选。B选项,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不符题意,故不选。D选项,桑代克最早提出了关于学习理论的尝试错误说,并提出三条主要的联结学习规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不符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Co5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泛化。泛化是对相似的刺激以同样的方式做出反应。题干中小英因穿白大褂的医生给自己打针而感到害怕,以至于后来遇到穿白大褂的人就害怕,这正是刺激泛化的表现。A选项,内化指在学习过程中新知识与旧知识建立起联系,使新知识固定在认知结构中。不符题意,故不选。C选项,焦虑是一种对未来过度担心的烦躁情绪。不符题意,故不选。D选项,移情是心理咨询中的概念,指来访者把
6、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过程。不符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Bo1科学课上,张老师在讲台上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探究法C.演示法D.练习法2.小红语文测验得了90分,但与全班平均成绩相比属于中下,老师鼓励她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属于()。A.标准参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常模参照评价D.形成性评价3 .老师建立了记录学生学习成就、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档案袋,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属于()。A.绝对评价B相对评价C.过程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4 .赵老师
7、在教学第一场雪时,播放了北方漫天大雪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下雪场景。他运用的教学手段属于()。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语言直观D.虚拟直观5.下列中国古代经典教育名言,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A.温故而知新B.不愤不启,不俳不发C.不陵节而施D.博学于文,约之以礼答案及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演示法。演示法指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中教师做实验,学生观看,属于演示法。而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故本题选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师资格 考试 模拟 题库 考点 答案 2023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88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