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成本预控实施方案全.docx
《铁路成本预控实施方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成本预控实施方案全.docx(6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铁路成本预控实施方案目录2-工程概况21 .工程范围22 .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23 .工程地质特征24 .气象特征25 .水文地质特征26 .工期要求2二、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置21 .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22 .总体施工组织23 .施工区段划分2三、项目作业层管理模式选择2四、施工组织设计确定21.总体施工方案22.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23.各主要专业工程施工方案2五、工程数量预控方案21.工程量清理22.主要材料用量23.隧道围岩划分情况2六、劳务分包队伍选择2七、专业化分包选择2八、物资材料预控21 .从项目主要材料总用量控制入手:22 .物资采购预控23 .临建工程(活动板房和
2、料棚)24 .周转材料预控25 .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物资管理行为2九、机械设备预控21 .机械设备配置及管理预控22 .施工供电配置方案及管理预控23 .搅拌站配置方案及管理预控24 .钢筋加工厂配置方案2十、临时设施预控25 .驻地选择26 .驻地建设27 .主要办公设施的配置28 .汽车运输便道及便桥29 .混凝土集中拌和站30 .钢构件集中加工厂设置27施工供电31 .施工供水32 .办公及生产用房210.中心试验室21L油料库212.火工品库213弃硝场设置214 .消防设施、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215 .卫生防疫室216 .信息化监控系统217 .临时工程数量表2十一、征地拆迁预控
3、21 .临时用地复垦方案22 .复垦场地标准23 .弃渣场施工及恢复24 二、现场管理费预控25 三、零星工程成本预控2十四、安全文明施工预控21 .安全生产费使用项目22 .安全生产费费用组成2十五、税务筹划2十六、附件:一、工程概况1 .工程范围2 .本项目主要工程数量1)隧道工程2)桥梁、涵洞工程3)路基工程3 .工程地质特征(1)地层岩性线路所经地区地层岩性复杂,沿线地层主要为中生界红色砂泥岩地层(俗称滇中、滇西红层),其次为古生界、前震旦系古老的结晶岩系、哀牢山变质岩系及覆于基岩上的第四系各种成因堆积物;局部分布有侵入岩体。(2)地质构造本线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缝合带附近之扬子
4、亚板块、印支亚板块、滇缅泰亚板块,三大亚板块以金沙江-红河断裂带和澜沧江深大断裂为分界,线路地跨扬子亚板块之康滇古隆起、印支亚板块兰坪-思茅拗陷与哀牢山褶皱带、滇缅泰亚板块保山褶皱带。4 .气象特征本线所经地区为亚热带和热带,受季风、地形、低纬的影响,形成垂直气候、低纬气候、季风气候三大气候特征。普洱市境内,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征,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C左右。5 .水文地质特征(1)主要河流水系特征沿线地表水系发育,多呈格状、羽状水系。线路经过的水系主要是红河水系上游元江段、红河水系支流阿墨江和把边江、澜沧江水系下游景洪段,河流水系发达,主干流及其支流上水电站众多。(2)地
5、下水类型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断裂带水及岩溶水。6 .工期要求总工期:52.1个月;计划开工日期:2016年4月15日;计划竣工日期:2020年8月19日。2、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置1 .施工组织机构及管理模式(1)施工组织机构针对本项目特点,设立”XX项目经理部”,经理部设工程、安全、质量、计划合同、财务、物资设备、征拆环保、综合管理部和中心试验室等八部一室;设置一分部和二分部两个分部,项目部、各分部主要管理人员均已到位。组织机构见后附图。(2)项目管理模式执行集团公司在铁路项目上推行代局指管理模式。根据集团公司的项目管理办法制定本项目的主要人员及部门管理职
6、责和项目管理制度及相关的项目管理办法。2 .总体施工组织(1)总体施工组织安排施工组织安排以大尖山隧道为控制点。以太达村隧道、那苏河大桥为重点,确保重难点和控制工程工期目标。以位于关键线路上的工程为重点,确定主要工程节点工期目标。以架子队为施工组织基础,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手段,确保工期目标可控。(2)总体施工流程总体施工流程:施工准备一路基、桥涵、隧道工程施工一沉降观测一无昨道床施工一竣工。(3)路基工程施工安排本标段路基较少,主要为桥隧结构物之间段路基,现场在具备施工条件后,首先安排路基地基处理、涵洞及与路基相接的桥台施工,为桥隧结构物施工创造条件。为保证施工进度,各施工
7、区段地基处理全面展开,路基填筑紧跟地基处理进行。路基附属工程随路基填筑施工逐步展开。雨季根据路基填料情况安排施工,路基预制构件就近在附近拌和站集中生产。路基填筑及预制构件施工以机械化、专业化、工厂化来确保质量。根据总体施工组织安排,桥梁工程的施工组织以满足架梁作业为重点,坚持分单元流水作业、重点突出的总体原则。每座桥梁按照先下部后上部的JI砺组织施工,上部结构为现浇梁、需要独立组织施工的墩台优先施工。桥梁附属工程在主体工程完成后及时施To对大跨连续梁结构部分,在开工后将其作为整座桥梁的重点部分优先考虑。作业周期较易控制的一般结构桥梁基础和墩身工程,可根据架梁先后次序和工期要求,采用多作业面平行
8、流水方式组织桥梁下部结构的施工。(4)隧道工程施工安排本标段共6座隧道,其中大尖山隧道通过进出口和三座斜井五个工区组织施工,共8个工作面;太达村隧道通过进口、斜井、出口组织施工,共3个工区3个工作面;三家村隧道采用进出口两个工区组织施工;松香1号、2号、3号隧道采用流水作业施工。各隧道先进行临时工程的施工,调查隧道区内的已有构造物及地质构造,进行洞口段排水设施及坡面防护施工,施工准备期内完成弃硝场排水设施的施工,准备完毕后进行洞身掘进,二次衬砌根据监控量测结果安排施作。(5)轨道工程施工安排本标段轨道工程为大尖山隧道28.31km无昨道床。根据总体组织,隧道贯通并沉降观测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工,通
9、过进口、出口分左右线共4个作业面组织施工。3.施工区段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全标段暂时划分为2个分部进行组织施工:一分部管辖范围为标段起点DK239+800至DK258+601;组织管理桥涵施工架子一队、隧道施工架子一队七队、综合施工架子队、无昨道床施工架子队等10个施工架子队施工。二分部管辖范围为DK258+601至DK265+085;组织管理隧道施工架子八队十队、路基施工架子队、桥涵施工架子二队等5个施工架子队施工。12标施工区段划分见附图。附图12标施工区段划分图3、项目作业层管理模式选择按照”经济高效、科学制衡、合同规范、管控有力”的原则,构建以劳务分包和工序分包为主体、以自有作业队和“架
10、子队”为支撑、以合法专业分包相配合、积极组建模拟股份作业队、严禁“大包(工程转包、违法分包)的作业层管理模式。主体工程劳务工序分包、降低减少分包层次,专业性较强或对施工资质有特殊要求的,进行专业分包。根据本项目各分项工程的特点编制附件1工程分包策划表,对整个工程的后期分包做一个指导性文件。附件14、施工组织设计确定1.总体施工方案施工安排按照”开工一施工准备一隧道、路基、桥涵一无昨道床一竣工”的总体施工Jl质序科学组织施工,施工准备阶段加强征地拆迁、道路运输及电力和临建工程工作,缩短施工准备时间,为施工队伍上场创造必要地条件,以隧道、桥梁施工安全有序推进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全标段暂时划分为2
11、个分部进行组织施工:一分部管辖范围为标段起点DK239+800至DK258+601;组织管理桥涵施工架子一队、隧道施工架子一队七队、综合施工架子队、无昨道床施工架子队等10个施工架子队施工。二分部管辖范围为DK258+601至DK265+085;组织管理隧道施工架子八队十队、路基施工架子队、桥涵施工架子二队等5个施工架子队施工。本标段以关键项目控制为主线,以大尖山隧道、那苏河大桥、太达村隧道施工为主要控制点,突出主线,兼顾其它。整个标段施工组织拟分以下三个阶段组织实施:(1)准备阶段成立组织机构和机械、材料、人员上场接到中标通知书后,立即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和投标文件的承诺成立项目经理部,并立即
12、组织机械、材料、人员上场。施工便道修建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汽车运输便道主要沿既有道路整修后引入至工作面。施工用电电源线、开关站及供电干线为大临工程,由临电施工单位负责施工,项目部负责供电干线至施工点的引接施工,共设25台变压器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并配备足够的内燃发电机作为移动电源和备用电源。本工程全线施工用电设置35kV临时集中变电(开关)站9座;IokV临时集中变电(开关)站3座;接取地方IOkV电源3处。隧道进洞超过1公里后,高压进洞,采用移动式箱变供电。混凝土拌和站、钢结构加工厂修建混凝土集中拌和站5座,钢结构加工厂3座。其它临时设施办公及生产用房、试验室、油料库、火工品库、消防设施、垃
13、圾及污水处理设施、卫生防疫室、施工用水、视频监视系统等的建设。(2)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大尖山隧道为本工程的控制性工程,需早准备,早开工;太达村隧道为本工程的难点工程且施工工期较长,也须尽早开工;其他隧道可以适当延迟一段时间开工,小于Ikm隧道参照架梁要求顺序展开施工。那苏河双线大桥为本工程重点工程,需早准备,早开工;其他桥梁可以适当延迟一段时间开工,根据架梁要求顺序展开施工;涵洞工程必须尽早开工,以便为路基填筑创造有利条件。路基土石方工程在施工准备完成后即可开工,其完成工期应满足该区段铺轨工程进度的要求,路堑地段路基在铺轨工程开工前半个月完成,路堤地段路基基床表层以下自然沉降时间不得少于6个月,
14、在铺架工程开工前半个月完成全部工程,对有软土地层的地质地段,应在施工准备完成后尽早开工。完善准备阶段未能完成的个别临时设施的建设。(3)收尾阶段项目完工后,项目部先行自行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针对自查问题进行整改。全部工程按建设方要求完工后,将各类资料分别整理齐全、完整、归档,竣工文件的整理、移交应符合有关标准、法规的规定。配合站后单位施工前对接口工程进行的验收。总体施工方案见下表。表总体施工方案2.控制工程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根据本标段的工程内容与工程特点,大尖山隧道为本标段的线下控制工程,重难点工程为那苏河双线大桥和太达村隧道。2.1 控制工程施工方案2.1.1 大尖山隧道工程概况大尖山隧
15、道为本标段的控制工程,隧道全长14197m,起讫里程为DK246+026DK260+223,本隧道为双线隧道,为满足工期、施工排水及通风、防灾救援与弃硝需要并兼顾地质探测,本隧道设置3座无轨双车道斜井辅助施工。洞身围岩为III级围岩9430m,IV级围岩3700m,V级围岩1067m,本隧道设进口、出口、1#斜井,2#斜井,3#斜井,5个施工单元。2.1.2 施工方案大尖山隧道全长14197m,起讫里程为DK246+026DK260+223,本隧道为双线隧道洞身围岩为III级围岩9430mJV级围岩3700m,V级围岩1067moIII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施工,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V级围岩
16、采用三台阶法加临时横撑(或临时仰拱)施工。本隧道设进口、出口、1#斜井(里程:DK249+200,斜井长为:1189m),2#斜井(里程:DK251+700,斜井长为:1570m),3#斜井(里程:DK257000,斜井长为:676m),5个施工单元,按8个工作面掘进,拟安排5个隧道施工架子队分别进行8个工作面的施工,各施工单元间平行作业。隧道贯通后经过沉降监测后施工无昨道床。大尖山隧道分区划分见下图。图大尖山隧道分区划分示意图全隧除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外,其余各段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光面爆破,喷锚网初期支护,仰拱超前,拱墙一次衬砌。(1)洞口掘进方案洞口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土,人工配合
17、刷坡。(2)洞身掘进方案本线隧道开挖采用凿岩台车或凿岩机钻眼,光面爆破,软弱围岩段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或人工持风镐开挖。根据隧道的围岩条件,不同的围岩等级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隧道进、出口各10米范围内采用明挖法施工,后25米采用l08大管棚+三台阶法+临时仰拱,后95米采用76中管棚+三台阶法+临时仰拱,其余采用42小导管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支护,台阶法施工。IV级围岩采取4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支护,台阶法施工。V级围岩采取42超前小导管预注浆超前支护三台阶法加临时横撑(或临时仰拱)施工。(3)超前支护本线隧道进、出口地段进洞之前设一排长15m108大管棚超前支护,确保进洞安全。IV、V级围
18、岩拱部设置超前小导管预注浆加固;采用型钢钢架,并适当缩短钢架间距。施工中结合超前钻孔限量排水,降低围岩含水率,并对围岩进行注浆加固处理。(4)衬砌支护方案本隧道按喷锚构筑法设计与施工,隧底结构超前施作,拱墙衬砌一次性立模灌注,混凝土为气密性混凝土,衬砌采用IOm液压钢模整体衬砌台车,仰拱施工采用仰拱栈桥。(5)施工排水方案进口工区DK246+026DK247+745段1719m、出口工区DK258601-DK260+223段1622m为顺坡施工,拟采用排水沟顺坡排出;其余工区共计10856m均为反坡施工,拟采用抽水泵排至洞外。(6)通风方案大尖山隧道通风示意图见下图。大尖山隧道通风示意图本隧道
19、分进口、1#斜井、2#斜井、3#斜井、出口5个工区,5个工区均采用压入式通风,各工区施工过程中均采用不间断通风,加强风机维护保养和风管检测,保障通风质量。(7)不良地质处理方案根据地质调查,对本隧道影响较大的不良地质为那苏河1号滑坡,该滑坡分布于进口端DK245+856DK246+020段,滑坡呈舌状,滑坡主轴轴向9。,长轴长约16Om,横向宽约17Om,据勘探揭示,滑体厚515m,滑体主要物质为块石土和硬塑粉质黏土,局部含碎石及角砾土,下伏基岩为泥岩、砂岩,体积约27104m3,属于中型覆盖层滑坡,滑坡轴线与沿线路方向基本一致,并向小里程方向滑动。目前处于稳定,施工扰动后可能产生再次滑坡,视
20、对工程影响程度进行锚杆加固处理,必要时采用加固桩进行坡体加固,确保工程安全。(8)供水方案洞内高压水采取在洞口山腰设高位水池,设置地点高差满足施工用水压力的要求,容量依据施工需要修建。当隧道洞顶标高不足时,采用变频恒压供水方式。洞内高压水管采用80lOO的无缝钢管。(9)供电方案本标段隧道供电由附近的变电所引入高压电,并接入隧道洞口的高压配电站,变压后供洞内施工用电。另配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10)运输出硝方案隧道出硝采用无轨运输方式。台阶法施工采用挖掘机扒磴至下部,再用装载机装地。(11)弃硝场方案全隧道共弃殖约185.1万方(实方),其中井口工区弃硝约21.7万方(实方),弃于DK2478
21、00线路前进方向左侧1200m处,1号斜井工区弃硝约38.3万方(实方),弃于DK248+100线路前进方向左侧约1600m处,2号斜井工区弃宿约47.7万方实方),弃于DK252+000线路前进方向左侧约1900m处,3号斜井工区弃硝约56.3万方(实方),弃于257+30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约1200m处,出口工区弃殖约21.1万方(实方),弃于260+240线路前进方向右侧1400m处。弃磴坡脚采用C20磅拦硝墙挡护,坝身混凝土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拦硝墙基底置于同一地层中,避免产生不均匀沉降;若拦硝墙基础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根据情况采取注浆加固等措施对地基进行加固。拦硝墙坝高小于8m时,
22、拦磴墙基底设置为0.1:1的倒坡;坝高在8m及以上时拦硝墙基底设置为水平并在基础下设两排钢轨桩桩长4m,尺寸L2*1.2m,横向间距3.0m,纵向间距3.0m,采取挖孔桩,桩内布置钢轨,布置与堆磴一侧,钢轨的两侧采用22钢筋焊接连为整体,22钢筋间距为25Cm,两侧交错布置。同时拦磴墙预留泄水孔。为了防止弃硝流失,污染环境,需做好硝场排水系统。硝场端部设置引水渠、泄洪渠和截水天沟以保证硝场水流及时归槽排泄。施工中产生的废石查按照环保要求进行处理,避免随意弃置、排放,施工完毕后,硝场按照相关要求进行绿化或复垦。2.1.3 施工进度安排本隧道按进口、出口、斜井组织施工,共5个作业区8个工作面。进、
23、出口施工准备3个月,1#斜井施工准备4个月,2#斜井施工准备3个月,3#斜井施工准备2个月。主体工程贯通工期46.7个月(含二次衬砌及相关工程1个月),贯通里程DK254+060o具体见综合进度指标见下表。综合进度指标表(m/月)各工区施工持续时间表大尖山隧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见下图。大尖山隧道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2.1.4 主要机械设备配备大尖山隧道全隧分为进口、1#、2#、3#斜井、出口五个工区,进、出口工区包含一个工作面,其余三个斜井工区各包含两个工作面,根据设计文件要求本隧道进口、1#斜井、出口工区为无轨运输双线段机械设备III型配置,2#斜井工区为无轨运输双线段机械设备II型配置,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成本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9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