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
《关于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关于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新型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和社区类便民服务布局,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有关部署,根据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关于印发V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1247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概念(一)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伴随社区商业发展而产生、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服务半径为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等为目标、以多业态集聚形成的社区商圈,是城市商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基本保障类业态。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
2、生活服务等基本消费需求的业态,主要包括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洗染店、美容美发店、照相文印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药店、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快递公共取送点)、再生资源回收点等。(三)品质提升类业态。满足社区居民休闲、健康、社交、娱乐、购物等个性化、多样化、特色化的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业态,主要包括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特色餐饮店、蛋糕烘焙店、新式书店、运动健身房、幼儿托管点、培训教育点、旅游服务点、保健养生店、鲜花礼品店、茶艺咖啡馆、宠物服务站等。(四)发展形态。便民生活圈的商业设施由于历史沿革、地理条件、发展基础等原因,呈现不同的发展形态,主要包括:组团式或集聚式。以一
3、个或多个商业综合体、购物中心、便民商业中心等综合性商业设施为核心,零散商业网点为补充,满足社区居民及部分流动消费者生活消费需求的商业发展形态。街坊式或街区式。沿社区周边道路相对集中配置商业设施,以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消费需求为主的商业发展形态。分布式或分散式。受客观条件限制,利用分散的社区商业设施建设便民网点的商业发展形态。(五)类公益性商业设施。对于涉及公共利益具有类公益性或市场失灵、微利薄利的业态,可由政府协调推动解决,明确具体支持政策,采取政府出资、国有控股或持股方式,提供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的平价或微利商品和服务的流通基础设施,在保障基本生活、稳定市场价格、应急保供等方面发挥作用,例如:便
4、利店、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维修点、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快递公共取送点)、养老或托育站点等。二、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地制宜、守正创新,围绕提升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目标,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开的思路,以城市为实施主体,以县(市)区、街道(乡镇)为联动个体,以社区为实施单元,以居民为服务对象,以步行15分钟范围为服务半径,区分不同形态和类型,通过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市场主体、创新服务能力、引导规范经营,建设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商居和谐的多业态集聚的便民惠民
5、社区商圈,社区商业服务的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全面提升,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三、基本原则(一)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作用,完善政策体系,加大公共资源投入,全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投资建设运营,丰富便民生活圈商业服务功能,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二)以人为本,保障基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先满足居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生活需求,同时关注年轻人时尚消费,兼顾“一老一小”等特殊群体的需求,充分体现便民利民惠民的宗旨O(三)集约建设,商居和谐。盘活存量设施资源,集中新建设施,提高设施使用效率,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倡
6、“一点多用、一店多能,避免大拆大建。营造商居和谐消费环境,做到商业环境与居住环境相协调、业态发展和居民需求相匹配。(四)创新驱动,多元发展。充分发挥各类资源和社会力量作用,推动商业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鼓励标准化、连锁化、特色化、智慧化、专业化发展,提供适合社区消费群体的多层次、个性化商品和服务。四、工作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通过加强规划布局、分类建设改造、优化商业业态、提升运营水平、引导创新发展、增强服务能力,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品质化消费的重要场所、高质量商业资源下沉的重要渠道,到2025年,把我市打造成生活品质高端、消费快捷便利、服务细致高效、场景智慧
7、创新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全国示范城市,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20222023年为探索试点建设阶段。龙沙、建华、铁锋区政府负责承担试点具体任务,做好试点项目的组织推进,重点在龙沙、建华、铁锋区等中心城区共13个社区(见附件2)打造5个以上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规范有序、服务优质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能较好满足居民生活保障类、品质提升类消费的需求。2023年9月通过省相关部门的评估考核,2023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工作,试点生活圈居民满意度达90%以上。2024年为推广试点经验阶段。总结试点经验,在条件好的县(市)区开展示范点建设。2025年为全面推广阶段。总结经验成效
8、,形成若干高品质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案例,在全市进行推广。五、工作任务(一)科学优化布局1 .强化网点布局规划。将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纳入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依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和不同社区商业发展形态,研究制定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商业设施专项规划,预留业态发展空间,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围绕便利消费、便民服务,明确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规模、布局、业态结构和服务功能,与居民数量、消费习惯、经济水平等要素相适应。合理优化网点,重点对城镇老旧小区、新建居住区加强商业网点布局,满足居民便利生活和日常消费需求。推动商居和谐,落实相关规
9、划和标准,商业设施和社区风格相协调,基本保障业态和品质提升业态相结合。市自然资源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因地制宜科学选址。应用大数据、智能算法等现代信息技术,做好人流量和需求分析,提高选择的科学性,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优化网点配置。优先选择基础设施完善、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区域,可结合社区服务中心、养老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文化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快递服务站等现有公共设施、交通枢纽或沿居民区主要道路进行选址,确保居民15分钟可到达。原则上按照居民出行5分钟内可到达满足社区居民一日三餐、生活必需品、家庭生活服务等便民商业网点,10-15分
10、钟内可到达休闲娱乐、时尚消费、教育培训、公共出行、大型购物中心、金融等提升生活品质的标准规划便民服务网点。按照服务人口1万人以上、商业面积一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规划核心社区便民生活圈。推动核心社区便民生活圈辐射周边社区,做到圈圈相连、环环相扣。市自然资源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 .完善养老托育服务。依据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社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社区配套用房建设范围,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统筹推进社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建设。进行社区适老化、适儿化改造,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发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服务体系,支持
11、社区养老设施配备康复辅助器具并提供专业指导。加快完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布点,在县(市)区、乡镇(街道)范围推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具备日间照料、上门服务、区域协调指导等综合功能的区域养老服务机构。推动托育设施建设,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到2023年达到每千人口2.32个托位。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二)丰富商业业态1 .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试点便民生活圈基本保障类商业业态不少于1个,支持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美容美发店、洗染店、药店、照相文印
12、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再生资源回收点、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等进社区,在安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采取“一点多用”、服务叠加等方式发展微利业态,保障生活必需。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供销社、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着力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鼓励商业与物业、消费与文化、居家与社区等场景融合,结合烤肉文化体验、“夜间经济”打造实现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鼓励发展特色餐饮、运动健身、养老服务、教育培训(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和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除外)、休闲娱乐等品质提升类业态。一老一小、文教健身类业态在便民服务圈内必不
13、可少。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体育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快菜市场标准化改造升级。参照商务部印发的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商办建函2011866号),结合不同社区实际,分类制定高起点的改造提升地方标准,加快推进社区菜市场、生鲜店(菜店)标准化、智慧化建设,丰富商品品类、保障食品安全、维持价格稳定、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购物环境,鼓励开展配送上门等增值服务、便民服务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4 .重点发展品牌连锁店。提高品牌连锁化覆盖率,连锁店数量占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总量的
14、比重至30%以上。鼓励提供闲置资源和优惠政策,支持品牌连锁企业(便利店、药店、家政服务店、美容美发店等)进社区,发展智能社区商店(无人值守便利店、自助售卖机等)。鼓励便利店、药店视情况延长营业时间,有条件的可24小时营业。鼓励小商店、杂货店、副食店自愿向加盟连锁发展,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鼓励连锁药店利用专业力量拓展老年康护、保健养生咨询或培训等项目,引入健身、养生、美容等功能产品,开展高质量的便民服务。市商务局、市经合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培育市场主体1.鼓励市场主体多模式运营。鼓励社会力量在便民、利民、惠民的原则下参与便民生活圈投资建设和招商运营。鼓励
15、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对城市便民业态(家政、快递、养老、生鲜等龙头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实现跨区域发展、多业态融合,扩大经营规模。类公益性商业设施建设要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作用,探索“政府建设,企业运营”“企业投资,政府补贴”等市场化运营模式。市经合局、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推进市场主体品牌化建设。鼓励大企业输出品牌、标准、管理和服务,发展社区便利店、超市、理发店、餐饮店(早餐、快餐)直营或加盟连锁,整合分散经营的门店网点资源,扩大连锁经营规模,提升经营质量和抗风险能力。支持运营主体设置统一标识牌匾、统一标准体系、统一平台运营、统一配送服务、
16、统一售后服务,提升品牌认知度。引导对标业内领先企业,建立高水平的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增强服务体验,提升品牌美誉度。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 .构建多层次物流配送体系。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完善配送功能,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店配宅配融合、末端共同配送及店仓配一体化运营。支持企业自建或采用第三方服务,加强与其他业态的物流配送协同,开放供应链、物流渠道及门店资源,为传统经营业态提供集采集配、统仓统配等一站式服务,健全管理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延伸服务链条,提供定制化服务。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四)提升营商环境1.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化
17、水平。推进生活服务业领域政务服务“场景建设”,在企业开办、获得信贷、不动产登记转移、水电气网协同报装、企业注销等生命周期各阶段实现一件事”集成服务。打造全市统一的数字政务和数字监管平台除涉密等特殊情况外,逐步实现生活服务业领域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全城通办”。落实“一照多址、一证多址改革,简化品牌连锁企业分支机构登记手续。优化开业手续,以不重复提交材料为原则,以缩短时限为关键,以优化环节为抓手,落实店铺装修、招牌设置备案承诺制度,通力协作、无缝对接,极限压缩办结企业注册开业时限。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行为轻微、无违法后果或后
18、果较轻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幅度范围内给予适当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指导和帮助市场主体整改。各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引导商户诚信经营。建立商户信用评价机制,按照信用等级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实施优胜劣汰、奖优罚劣,引导商户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督促超市、便利店等商户定期加强对其经营食品的自查,确保食品安全。加强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打击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消费欺诈等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落实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公示制度,创建诚信商店、诚信便民生活圈。市营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 .加强环境保护。加强对污染排放和占道经营等现象的管理,保持
19、商业网点整洁有序。实现商场、餐饮企业全面禁止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鼓励餐饮行业企业开展“儿童菜、半份菜活动,减少餐饮浪费,推广“绿色商场”创建经验,践行绿色低碳消费。对产生生鲜农产品废弃物、餐厨废弃物、垃圾等的网点,应实行统一回收、统一运输、统一处置。市城管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五)创新服务能力1 .探索平台化集成创新模式。推动便民生活圈各业态联动发展,构建线上与线下互动融合、虚拟与实体互相补充的商业综合服务体系。鼓励专业运营主体整合商户资源,通过小程序、APP.政务服务平台、综合服务信息平台等,接入购物、餐饮、休闲、文化、养老、家政等线上功能,面向居
20、民提供周边商品和服务搜索、信息查询、生活缴费、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等免费服务,打造商业集约式发展生态圈。市商务局、市文广旅游局、市民政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 .鼓励延展拓宽服务模式。鼓励商户提供网订店取、配送到家、服务上门等多样化服务,促进商家与居民和谐互动。推广“中央厨房+冷链+餐厅”等模式,提高管理效能和商品服务质量。鼓励商户根据居民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创新经营品类,延伸服务链条,提供定制化服务。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 .推动智能设施广泛应用。鼓励快递企业建设智能信包箱(快件箱),引导第三方技术服务商把大数据应用到开店布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开展 一刻钟 便民 生活圈 示范 城市建设 工作 实施方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94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