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区域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200家企业实地调研.docx
《地方区域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200家企业实地调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区域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基于200家企业实地调研.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地方区域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一一基于200家企业实地调研当前,新冠疫情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越来越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贯彻新发展理念。这就需要我们在深化改革的任务中,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着重强调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作用。自2020年1月1日起,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开始实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7月21日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我国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建立起新型政商关系。要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可以看出,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能够提升区域发展综合竞争力,也为增强市场
2、活力、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基础。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纵深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营商环境不够理想,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在“十四五”规划的初始阶段,如何进一步的优化营商环境成为了现如今的热议话题。一、调研过程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要求,吸收借鉴世行评价指标,按照对标国家标准,体现地方区域特色的原则,对照该市营商环境对标创建考核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机关访谈、抽查核实、部门暗访等方式,开展了系列调查活动,为切实了解地方区域的营商环境建设。此次调研对21个行政部门、200家地方企业进行了访谈
3、和问卷调查,并组织了70多场领导访谈、部门访谈、集体访谈、企业访谈会议。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为基础,调研组以营商环境建设考核指标体系为导向,制作相关的调查问卷:问卷从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纳税、获得信贷、政务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市场监督、政务诚信八个不同的指标进行,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实际情况填写调查问卷,同时进行相关的实地访谈。通过对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在核验营商环境数据真实性的同时,及时发现营商环境改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充分了解地方区域在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对照营商环境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与地区标准的指标体系,对影响地方营商环境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寻找营商环境中的堵点和
4、难点,分析营商环境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根据企业发展,为当地营商环境发展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改善营商环境,释放企业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分析和借鉴其他城市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具体做法,探讨如何因地制宜,取长补短,优化提升地方营商环境。二、地方区域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政策的规划、落实不到位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企业对政府颁布的相关政策不清楚或了解的不全面,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没有进行良好的宣传或宣传不够全面,导致企业对相关政策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或者有些企业不能及时的知晓相关政策,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例如,一些企业反映,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减税降费政策等都是纸上谈兵,并不是实际意
5、义上的落地实施;有些企业反映,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执行困难。与此同时,个别政府部门对营商环境创建的重视力度不够。不注重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与企业打交道时,态度轻傲,不愿主动提供良好的服务,不推不动,言辞恶劣,从而导致政策的规划与落实不到位。(二)服务效能低、信息建设不完善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营商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开办企业所需要的手续过程较为复杂,税务办理、建筑许可办理、生产许可办理、信贷办理等手续办理仍然不够顺畅、审批流程复杂、审批周期长等。与国内发达地区的实行的审批不见面、“一窗受理”“一日办好”“最多跑一趟”等先进营商环境政策方面相比较来说还存在较
6、大差距。在放管服改革的过程中不够深入,权力下放不够彻底,使得工作办事效率不高,职能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不够完善,服务效率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增加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同时,政府的部门与部门之间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面也缺乏信息交流和沟通,制定相关的政策时,政府各部门之间缺乏互动联系机制,使得部门之间缺乏向心力、良好的协同工作能力。例如“一窗受理”模式推进速度缓慢,“一窗受理”线下政务服务模式有待进一步推广,由于“一窗受理”涉及跨部门的业务事项,部分业务系统尚未实现数据的全面共享和对接,窗口受理人员对于跨部门的业务掌握不熟悉、不精细等,造成部分审批流程仍用人工处理代替数据处理,没有
7、真正的做到后台自动化、智能化流转。这种情况对于企业发展的帮助常常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加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信息反馈支持,导致企业不能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制度体系改革完善度不够,不能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地方相关制度建设不完善,对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企业之间竞争激烈,导致企业面临较大挑战。当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营商环境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主要表现在:在为企业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强化市场监督管理等方面对于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够完善,使企业在发展过
8、程中缺乏对市场的信心,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对于那些不合时宜的制度的改革不够深入,不能根据企业发展的需求及时进行调整,制度建设不够灵活。(四)企业存在用工难、融资难、要素供给不足的难点企业面临“用工难”“用工荒”,高端人才难以招聘,高级技工匮乏,人才流失非常严重的问题,从北京、上海、苏南等地引进的高端人才,大多只能停留2至3个月等问题。与此同时,融资难问题也是企业的一大难题,200家企业中就有24家企业出现融资难问题,占比达到12%。虽然地方政府搭建了升级版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了较为完善的金融服务,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改善
9、,无抵押担保的企业仍然无法进行贷款融资,商业性银行考虑到民营企业贷款经营状况有很大风险,停止给企业贷款,导致中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调研还发现公共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土地指标供应不足依然困扰着企业引进与项目落实,近年来,地方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签约一批大项目和高科技项目,但是由于土地指标较少,很多项目难以落实。(五)监管机制不健全,清单制度执行不完善首先,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一些部门不得不采取“运动”的监管方式。在检查中确实发现一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存在着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这些都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这显然与我们倡导的科学发展背道而驰,仍需要加强监管。如果发生一些突发事件,
10、政府往往会对同类型企业进行大面积检查,相关职能部门一拥而上,出现了多头检查,多次检查,造成一些检查流于形式主义,不能落实到实处,甚至检查的标准不一致一刀切”“以罚代管”等问题存在,企业应接不暇。其次,多头管理可能导致具体部门监管责任的失职,通常会出现以利润为导向的监管和无利可图的监管。因此,要想使政府在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就必须建立一个有效的多头监督机制。但是,目前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对各政府部门间关系没有明确的规定,这使得多头监督难以实施。比如,环境保护、食品安全、城市管理等公众关注的问题往往成为监管空白,因为这些问题涉及多个部门,难以协调和监管。再者,清单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权责清单既是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区域 环境 建设 存在 问题 对策 研究 基于 200 企业 实地 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94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