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冰雪文化之都发展规划.docx
《新时代冰雪文化之都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冰雪文化之都发展规划.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冰雪文化之都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冰雪经济战略部署和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重点任务,按照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打造“冰雪文化之都”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做大做强冰雪经济,建设冰雪文化之都,变“冷资源”为“热经济”,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一)发展基础市是我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冰雪体育运动的领头雁,是中国最早开发冰雪、运营冰雪的城市,从1953年新中国举行的第一届全国冰上运动会和1963年第一届冰灯游园会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打造了中国国际冰雪节、冰雪经济经贸洽谈会、冰雪大世界、太
2、阳岛雪博会,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举办了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斩获了中国首枚冬奥金牌,创造了许多个冰雪第一和唯一。特别是近年来,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冰雪旅游、冰雪文化、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得到较快发展,为冰雪经济发展、冰雪文化之都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冰雪资源独特优越。市作为我国纬度最高的省会城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平均雪期180天,穿城而过的松花江封冻期130天左右,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赋予别具一格的冰雪城市特色,寒冷的天气使成为冰雪的代名词,因此得名“冰城”。2 .冰雪文化底蕴厚重。市作为我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集合独特的
3、欧式建筑、音乐文化、俄罗斯风土人情等文化积淀为一体,铸就了冰雪旅游城市品牌,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冰灯艺术游园会“三大品牌”驰名中外,中国国际冰雪节与日本札幌雪节、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欢节和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共同构成世界四大冰雪节,为世界冰雪旅游共同体的形成贡献了中国力量。3 .冰雪传承内涵丰富。市是我国冰雪旅游开发最早的城市,1963年在兆麟公园打造了首届冰灯游园会,目前冰灯制作、冰雪雕技艺已成为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1985年创立了“冰雪节”,涵盖的雪上运动会、冰雪摄影比赛、国际冰雕比赛等活动,促进了冰雪旅游的全面升华;1989年开始建设的世界最大的太阳岛雪博会、1999年开始打造的冰雪大世
4、界,成为我国雪雕艺术、冰雕艺术的鼻祖,是世界游客向往的冰雪主题乐园;1996年,亚布力风车山庄的对外营业标志着我国滑雪运动从体育竞技正式走向大众市场,开启我国滑雪旅游的新纪元,进入21世纪后,地区乃至我国滑雪旅游业在2022冬奥会和消费转型升级的双重刺激作用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4 .冰雪旅游领跑全国。连续五年荣膺“中国冰雪旅游十佳城市”榜首,上榜“世界游客向往的中国城市榜ToPl0”,冰雪旅游经济效益2019年达到了高峰,据统计,冰雪季三个月,全市接待游客达2339.4万人次,总收入391.7亿元,同比增长11.4%和17.1%,吸引了中国冰雪旅游发展论坛、文旅部数据中心冰雪旅游基地落户,成为
5、中国冰雪旅游的领跑者,世界冰雪旅游的引领者,全国冰雪旅游首选目的地和全国冬季最热的旅游城市。5 .冰雪运动优势明显。现有冰雪运动场馆36所,近两年又建成冰上运动中心(气膜馆)10座。大力发展冰雪体育运动,每年举办中国杯国际冰盘公开赛、芬兰蒂亚滑雪马拉松、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等各类冰雪体育赛事和活动190余项。“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冰雪体育运动会、冰球赛、冬泳赛等群众冰雪活动参与度居全国首位。一批籍运动员如申雪、赵宏博、张虹、任子威等在冬奥会、世锦赛等世界赛场为我国冰雪体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6 .冰雪装备基础坚实。初步形成了以索道、魔毯、除雪设备等产品为主的冰雪场地装备和道路清雪设备两个装备
6、体系。冰雪运动器材制造业初具规模,雪板、护具等冰雪运动装备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已具备国际化合作能力。7 .冰雪人才多元发展。市是中国冰雪艺术的发源地,培养造就了大批经验丰富的冰雪采掘、设计、创作等艺术人才。目前,市拥有冰雪雕艺术人才和技术工人队伍4万余人。冰雪体育运动发展培养造就了大批滑冰、滑雪、冰球等冰雪项目的运动员、教练员及专业的体育竞技组织者、工作者。冰雪文化、冰雪经贸、冰雪展会和冰雪节庆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和储备了一批有经验的冰雪创意、冰雪策划队伍和冰雪专业管理人才。(二)面临形势1.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冰雪文化之都,是贯彻落实“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迫
7、切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提出了“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在省考察和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多次强调,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独特资源和优势,推进寒地冰雪经济加快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为冰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冰雪资源重要集聚地的,必须重新审视冰雪资源的价值所在,必须践行好“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寻找转化路径和实践经验。2 .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冰雪文化之都,是抓住后冬奥时期变“冷资源”为“热产业”的机遇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就像是一个弹射器
8、,可以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飞跃式发展。”“冬奥会效应”将更大程度地激发全国人民的冰雪热情,将冰雪消费推动到大众消费,从而产生巨量冰雪市场需求,为冰雪产业集聚巨大的发展潜能。国家和省先后出台发展冰雪体育、冰雪旅游等领域相关政策,省已出台省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省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必须抓住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带来的机遇,率先扛起省会担当,加快发展冰雪产业,助力龙江冰雪经济振兴发展。3 .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冰雪文化之都,是推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必然选择。中共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落实五个率先,扛起省会担当,为龙江振兴发展打头阵当主力作贡献;打造七大都市,奋力推进全面振
9、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冰雪文化之都,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冰雪产品消费需求。以传统“老字号”产品为基础,拓展开发“冰雪+”特色冰雪文化体系,不断加大冰雪产品供给,让大众更为便利地接触冰雪、体验冰雪、享受冰雪,通过推动更多人参与冰雪活动,发展现代冰雪产业,为创出一条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4 .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冰雪文化之都,是解决冰雪产业短板弱项的现实需要。发展冰雪经济虽然有资源优势、历史文化底蕴和产业基础,但也存在冰雪经济产业体系不健全、发展不均衡、产业链条短等问题;冰雪景区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同质化竞争和季节性经营特点;冰雪旅游起
10、步虽然在国内领先,但产品供给不平衡不充分,服务不精准,满足高品质需求的度假产品、中高端产品、复合体验产品供给不足;虽然冰雪人才较多,但育人、留人、用人的机制还没有形成体系;冰雪体育虽有相对完备的体育场馆设施,但冰雪体育教育培训体系尚未形成;冰雪装备虽有技术领先企业,但门类少、规模小,需要统筹谋划、系统安排、强力推进、乘势而上。发展冰雪经济、打造冰雪文化之都,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实现“换道超车”,扛起省会担当,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进一步增强我市冰雪经济领先地位。二、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
11、入推进东北振兴、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发展寒地冰雪经济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市战略部署,抢抓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和后冬奥时期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整合冰雪优势资源,聚焦冰雪经济发展,延伸冰雪产业链条,促进冰雪文化交流合作,加快打造冰雪文化之都步伐,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新贡献。(二)形象定位冰雪之冠上的明珠一一(三)产业架构根据市冰雪资源分布特点及未来市场的产品发展需求,构建“一心、两带、六大工程、三个支撑”的“1263”冰雪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一心综合集聚、两带串联带动、六大工程建设、三个体系支撑”的冰雪经济发展态势
12、。1 .一心:市区中心市区中心延伸至双城、五常,富集太阳岛、冰雪大世界、大剧院、融创雪世界、深哈产业园、经济开发区、凤凰山等丰厚冰雪文化、冰雪装备资源,充分发挥市区中心的发展优势,打造冰雪旅游集散地、客源产出地、冰雪观光与冰雪运动基地,发展成为冰雪文化之都的核心承载区。2 .两带:松花江冰雪休闲带、哈亚滑雪旅游带松花江冰雪休闲带包括呼兰、巴彦、木兰、通河、依兰、方正、宾县等沿江县域,结合县域生态乡村资源,打造冰雪民俗、娱乐体验等冰雪文化精品;哈亚滑雪旅游带包括阿城、尚志延伸至延寿,以亚布力为龙头,推动沿线平山、玉泉、帽儿山、虎峰岭等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的产品提升,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冰雪运动和冰雪
13、旅游胜地。3 .六大工程:冰雪旅游、冰雪体育、冰雪装备、冰雪艺术、冰雪景观、冰雪IP积极推进六大冰雪工程建设,依托我市丰富的冰雪文化资源和丰厚的冰雪产业基础,打造“冰雪+”产业融合体系,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冰天雪地”变成“金山银山”。4 .三个支撑:培训、交通、环保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品质、服务保障品质、生态环境品质,以创新要素带动产业要素,助力冰雪经济发展。(四)发展目标以发展冰雪经济、建设冰雪文化之都为目标,以创建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景区为引爆点,以提升世界级亚布力滑雪度假地为牵动,以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为产业发展方向,以“人文冰雪”为特色提升冰雪文化内
14、涵,将市打造成为以生态雪国为本底,冰雪运动、休闲度假、冰雪装备为支撑的集冰雪文化旅游体育名城、冰雪文化体验和传承地、国内冬季旅游首选地、国际冰雪经济示范地于一体的冰雪文化之都。到2025年,建设一批冰雪旅游度假地和冰雪运动基地,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企业和知名品牌,冰雪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基础不断夯实,“冰天雪地”转化为“金山银山”成效明显。以冰雪竞赛表演及教育培训、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业态主导,冰雪产业总产值达到750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以上。到2030年,市冰雪产业结构更优化,综合实力更强,引领带动作用更大,冰雪经济效益凸显,冰雪文化之都完美呈现。以冰雪竞赛表演及教
15、育培训、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等业态引领,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1500亿元,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主要冰雪产业规划目标黑龙江省2025年目标哈尔滨市2025年目标哈市/全省冰雪竞赛表演及教育培训总产值达到50亿元冰雪竞赛表演及教培训总产值达到10亿元20%冰雪文化总产值达到550亿元冰雪文化总产值达到no亿元20%冰雪装冬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冰雪装备总产值达到20亿元10%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1700亿元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510亿元30%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冰雪产业(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750亿元25%黑龙江省2030年目标哈尔滨市2030年目标哈市/全省二号二烹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16、总产值达到30亿元30%冰雪文化总产值达到Iloo亿元冰营文化总产值达到330亿元30%冰雪装冬总产值达到500亿元;七雪装冬总产值达到100亿元20%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2000亿元冰雪旅游总收入达到700亿元35%冰雪产业总产值突破4500亿元(全产业链)总产僮突破1500亿元33%(五)发展战略1.文化引领战略。深入挖掘独特的冰雪文化,提高冰雪产业的文化品位,将具有深厚底蕴的多元文化融入到冰灯、雪雕、冰雪画、影视剧、文学创作、旅游演艺、音乐创作、建筑元素中,提高城市的冰雪文化品质。2 .国际化战略。打造国际冰雪旅游目的地和冰雪经济示范地,首先要建设国际化城市,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各项功能达到国
17、际化的标准,滑雪场等相关设备设施与国际标准对接,增进冰雪文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国际冰雪贸易的市场开拓。3 .产业延伸战略。树立大冰雪产业观,培育“冰雪+”产业链,促进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冰雪装备制造、冰雪文化创意、冰雪教育培训、冰雪商贸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冰雪产业大格局,推动全市冰雪经济发展。4 .投资导向战略。冰雪经济发展要根据国家和省发展冰雪产业政策,制定冰雪产业投资优惠政策,积极引入世界500强、中国100强等国内外大型战略投资商,吸收民间资本进行冰雪产业投资,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5 生态优先战略。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根本目的,以筑牢冰雪生态环境安全屏障为统领,
18、以协同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拓展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实现冰雪经济快速发展。三、主要任务(一)做强冰雪旅游,实施特色旅游跃升工程1 .建设冰雪旅游旗舰景区(1)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引进战略投资者,全面对标北欧滑雪度假区,在新的规划区域内加快推进打造滑雪、住宿、休闲、运动、娱乐、餐饮、购物、社交、SPA等功能完备一体化运营的度假综合体和冰雪特色小镇。开发山地公园四季旅游项目,争取世界级、国家级体育赛事、会展活动,建设成为中国企业家论坛基地、中国创业者梦想基地、世界知名的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度假胜地。积极参与冰雪丝路带建设,打造成为以亚布力企业家论坛
19、为代表的国际会议集散地,以冬奥会举办地标准打造国家体育休闲示范区、高山滑雪首选地。(2)冰雪大世界四季冰雪景区。重点建设冰山馆、冰雪秀场、摩天轮、梦幻冰雪馆、商服及景观广场等,打造完善的服务配套设施、多元化的商业经营业态、丰富的演艺及娱乐体验。实现与冬季室外景观无缝衔接,冰雪项目四季运营,强化市中国冰雪旅游第一城地位。(3)松花江冰雪嘉年华景区。依托松花江及沿岸广阔的大地冰雪天然景观,打造松花江冰雪嘉年华游乐体验项目,集大众性、互动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创造“中国面积最大的冰雪乐园”大世界基尼斯纪录。突出发展数智沉浸体验、潮流与在地文化融合、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行业标准化建设,创新打造独
20、特冰雪IP,发挥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塑造冰雪文化新地标。(4)伏尔加庄园景区。依托城市历史文化,以俄罗斯文化为主题,欧陆文化为辅,建设伏尔加文化中心、康养体验社区、康养人文社区、阿什河景观长廊、伏尔加之夜等项目;利用庄园城堡和起伏的地形,冬季开展越野滑雪、中俄冰帆赛、冰上芭蕾、雪地足球、冰壶等项目,打造中俄文体旅的新地标。2 ,丰富高品质冰雪旅游产品推进市场化、资本化、品牌化运作,重点打造冰雪户外运动、冰雪景点、冰雪节庆三大冰雪旅游产品体系。栏1:冰雪旅游产品体系1.冰雪户外运动。冰雪动漫嘉年华、冰雪欢乐谷、冰雪雕国际大赛等大型主题活动;、冰上漂移、骑马、狗拉雪橇、驯鹿雪橇、冰雪森林徒步穿越、
21、缆车观光等冰雪运动产品;高山滑雪、越野滑雪、单板滑雪、雪地自行车、雪地摩托、雪地轮胎等雪上体品O2 .冰雪景点。打造冰屋酒店、雪雕酒店、星空客房、冰帐营地等一批网红住宿新地标展冰酒吧、冰雪游乐场、冰雪主题餐厅等特色项目;以冰上杂技、冰上舞蹈为核心,冰上花样滑冰、短道速滑等表演赛和冰上综合文艺表演;冰雪资源联动温泉资源,引:兰雪地桑拿,打造高端精品冰雪温泉度假产品。3 .冰雪节庆。举办亚布力国际滑雪节、中国国际冰雪节、采冰节、春雪节等冰雪节.动。3.培育精品冰雪旅游线路培育精品主题冰雪旅游线路,推进长三角、珠三角冰雪旅游专线,京津冀、东北地区冰雪旅游一体化发展,积极开拓冰上丝绸之路国际跨境冰雪旅
22、游线路。栏2:精品冰雪旅游线路1.中国一号冰雪旅游线路。一亚布力一牡丹江,冰雪大世界、融创室内滑雪场、太阳博会、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凤凰山和牡丹江中国雪乡、镜泊湖。2 .雪山穿越冰雪探险线路。亚布力十里画廊雪山穿越,五常凤凰山雪谷穿越,宾县香雪山穿越。3 .冰火体验旅游线路。一五大连池一漠河,冰雪嘉年华、五大连池冰火欢乐季、冬季、五大连池冰雪体验、冬至文化节活动等。4 .冰雪森林温泉康养旅游线路。一大庆一齐齐哈尔一黑河一伊春,森林温泉体验、林中国温泉之乡”、大庆连环湖温泉景区、齐齐哈尔水师温泉、黑河五大连池温(冷)若春冰雪森林欢乐季。5 .中国北方冰雪精品旅游线路。一长春一沈阳一张家口一北京
23、。6 .长三角、珠三角冰雪旅游专线。一北京一南京一上海一杭州、一北京一广州一深圳海。7 .冰上丝绸之路旅游线。一牡丹江一佳木斯一同江一抚远一哈巴罗夫斯克。4 .完善冰雪旅游度假体系(1)完善一批重点冰雪旅游度假区。依托大型企业集团打造核心吸引物和综合度假区,重点打造以亚布力、太阳岛等为代表的冰雪旅游度假区,突出发展休闲度假和观赏、娱乐、餐饮等为一体的冰雪体验空间,打通配套产业链,完善亚布力冰雪旅游小镇、伏尔加庄园异域文化体验区、凤凰山旅游度假区等景区,形成四季均衡发展的综合性冰雪旅游度假区。(2)构建一批冰雪体验集合区。打造松花江北岸文旅融合四季冰雪度假休闲集合区,松花江南岸历史文化、赏冰乐雪
24、旅游休闲集合区,松花江冰雪嘉年华互动体验区。(3)打造冰雪温泉养生品牌。充分利用的温泉资源,加快建设“冰雪+温泉+桑拿”等特色项目,引入国际先进康养理念和优质医疗资源,鼓励英杰风景区、枫叶温泉度假村、大顶子山温泉度假区等景区,打造国家级冰雪温泉养生目的地。(4)打造一批冰雪休闲配套区。有机整合商业街、美食街、剧场、影院、音乐厅、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画廊、书店、购物中心、娱乐中心、KTV、啤酒屋、咖啡厅、冷饮厅、茶餐厅、酒吧、水疗足浴、温泉洗浴、桑拿、休闲养生、康体中心、儿童冰雪游乐等资源,打造一批功能衔接紧凑、一体化运营的休闲度假综合体。(5)建设一批乡村冰雪旅游带动区。推动建设雪乡、雪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冰雪 文化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95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