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灌区渠系工程施工综合说明.docx
《农田水利灌区渠系工程施工综合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水利灌区渠系工程施工综合说明.docx(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农田水利灌区渠系工程施工综合说明1.l绪言应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厅号召,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依据钦州市钦南区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报告(修编)的批复(钦南政函2011129号)文件,将钦灵灌区荷木灌片西干末级渠系节水改造示范片工程纳入钦州市钦南区2012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项目予以实施。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
2、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1.2项目区概况1.2.1 地理位置及范围项目区地处久隆镇东北面,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距离久隆镇约15km,距离钦州市区34km。项目区由东北往西南向呈长条状分布,东倚钦陆一级公路,西临连绵山脉,南至久隆镇、北至荷木水库。经度范围:108。4300108。5036”,纬度范围:22。0316”22。0730”。1.2.2 地形、地貌项目区属于丘陵地貌,地势较开阔,地势坡度均在15。以下,区内分布有较多独立缓坡山丘,总地势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1.2.3 气象项目区地处南亚热带,南濒北部湾,具有
3、亚热带向热带过渡性质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点:高温多雨,干湿分明,夏长冬短,季风盛行,夏秋之间台风和暴雨较为频繁。年平均气温220C,年极端最高气温37.5(1990年8月23日),极端最低气温0.9(1967年1月18日);多年平均降雨量为213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708mm;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约为1770h;多年平均风速为2.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为19ms01.2.4 灌溉水源本项目区属于荷木水库西干渠控灌范围,灌溉水源为中型水库荷木水库,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2L70km2,水库总库容2238万11兴利库容1084万m3,水库设计灌溉面积2.6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30万亩,历年最大
4、实灌面积2.34万亩(1980),近年来实灌面积0.8万亩,荷木水库西干渠设计流量2.26m3s,总长22kmo1.2.5 项目区所在乡镇的经济概况项目区属于久隆镇辖区,久隆镇位于钦州城区东北部,距钦州市区19km,总人口3.93万人,劳动力1.5万人,耕地面积5.3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L2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兀O1.2.6 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1.2.6.1 交通设施钦陆一级公路贯穿项目区,对外交通便利;项目区内道路已形成较完善的道路网格体系,可通达各村屯,但道路等级较低,多为土路,路面坑洼不平。1.2.6.2 水利工程设施荷木灌区已衬砌总干渠0.57km,西干渠全段22km,东
5、干渠3.1kmo项目区内支渠、斗渠、农渠主要为土质渠道,渠道运行多年,淤积、崩塌严重,影响过流能力,渠道水利用系数低,土质支渠、斗渠、农渠总长度约为32km。1.2.6.3 电力设施项目区所在的各村均布置有完善的电力网络,进村主干线路为10KV,每个村屯都配备有变压器,电力充足,完全能满足项目施工用电电力要求。1.2.7 项目区农业生产状况项目区耕地面积3.9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8万亩。近三年来水田种植水稻,旱坡地种植甘蔗、木薯等,水稻亩均产量550kg,亩均产值1460元,旱坡地甘蔗亩均产量5000kg,产值1750元。项目区内渠系多为土渠,且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运行多年,工
6、程老化、渗漏、崩塌十分严重,加之工程管理投入不足,水利设施毁坏严重,水毁工程多,导致工程效益逐年减少。项目区渠系水利用系数0.43,灌溉水利用系数0.36o1.3项目建设必要性1.1.1 灌区工程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灌区渠系工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大部分渠道未进行防渗衬砌,渠道渗漏损失大,过流能力降低,有些渠段甚至不通水。荷木灌区自建成以来,历经近五十年的运行使用,虽然管理单位每年都进行渠道检查与维护,但由于经济条件有限,造成维修、维护不到位。目前灌区共有干、支、斗渠道24条,总长92.5km,现状实际通水渠道长度仅为40.5km,共有52.0km渠道属自然的土渠状态,未进行过任何形式衬
7、砌的土渠渠道,经过长期运行,渠道冲刷变形严重,宽窄不一,大部分渠道比原设计断面扩宽不少,但由于沿途坍塌、淤积严重,以及局部渠段堤身渗漏水严重,致使渠道的输水效率低下。经2010年典型测流计算,那荷木水库渠系水利用系数仅为0.42,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36。(2)渠道及渠系附属建筑物配套不全或毁坏、破损严重。由于干渠以下渠道配套不完善,附属建筑物不全,大部分斗闸门毁损,造成灌区串灌、漫灌现象较多,水量浪费严重。渠道上的分水闸等启闭设备大部分已损坏失效,闸门启闭失灵,止水橡胶老化脱落,闸板边角缺损,部分闸门框架钢筋出露锈蚀,严重影响用水调度,浪费水资源,增加了工程的管理难度。主渠道上随意设置斗口
8、现象比较普遍,大多为群众图方便灌溉自行开设,这类斗口无闸门控制,渠道用水调度及管理十分困难,串灌漫灌现象十分普遍。由于灌区渠系建筑物大多已老化残旧,严重影响了灌区进行科学合理地调配供水量,实际过水流量只能达到设计的5070%,灌区渠系附属建筑物现状已不能满足灌区运行管理的需要。(3)缺乏必要的资金投入,管理薄弱。工程由于自身质量及老化原因,年年都有部分受损,加固维修工程量大,仅靠水费收入和职工力量难以维持。由于水价偏低并难收,导致管理费用不足,使得部分灌区管理措施无法实施,有部分工程设施遭到人为破坏,工程难以形成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历年来,上级有关部门安排一些农水项目维修,但由于每年的配套
9、维修任务多,资金缺口很大,只能处理影响通水的坍塌、损坏渠段,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日积月累,灌区灌溉效益日益下降,灌溉面积逐年减少。由于灌区工程存在上述的问题,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较低,水资源浪费严重,直接导致近年来灌溉面积逐渐减少,灌区内部分耕地因无水灌溉而被迫改种旱作物,或变为产量较低的“望天田。工程的灌溉效益逐年下降。1.1.2 项目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深入,项目区内农村水利工程存在的所有者主体缺位、部分工程管护责任不明、工程老化失修、经营管理不善、效益衰减等问题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到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特别是近几年,项目区出现了秋冬春季连续
10、干旱气候现象,更加突出暴露了项目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利灌溉设施滞后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开展重点县建设,国家加大对已实行体制改革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以民办公助的形式支持受益群众搞好水利维修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抗灾能力,以满足农业生产灌溉需要,达到高产、稳产和经济增长的目的,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项目区渠系工程多年运行,年久失修,农业生产灌溉无保证,供水能力降低,致使灌溉面积逐年下降,部分区域甚至末级渠系不通水,使耕地大部分由保水田变成望天田,严重制约着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
11、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对项目区进行维修建设与渠系改造,恢复和改善工程的灌溉效益,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十分必要的。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改造农田水利工程,可新增灌溉面积O.35万亩,恢复灌溉面积L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新增供水能力363万nA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万吨,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06.4万元,受益人口2.38万人,受益农民人均增收296.81元。因此,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促进农业增产的需要。1.1.3 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通过硬化渠系工程,渠道断面规整,渠内水流顺畅,渠内的杂物、垃圾淤积和死水
12、面积将显著减少,对渠道环境起到美化作用,对提高灌区水源的水质、保障灌区人民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减少渠道水量的渗漏损失,可防止耕地沼泽化,对改善灌区的生态环境、保持土壤和水环境平衡具有明显的作用。项目的实施可减少水资源浪费,增加灌溉面积,灌溉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这对灌区农作物的种植结构调整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来的旱地、荒地将开发成水田、蔗园等,有利于灌区环境的绿化和水土保持,从而促进灌区的生态繁衍进入良性循环。同时,灌溉条件的改善使灌区的土壤水分含量充足,原来荒坡荒地的植被得到改善,湿地面积增加,改善了灌区内的小气候,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灌区的生态环境将不断得到改善,这表明项目实施后的
13、生态效益是显著的。因此,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总之,通过对项目区开展重点县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同时改善当地农村生态环境,因此,工程建设是必要的。1.4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水质分析1.4.1 项目区现状水供需平衡分析水量平衡分析的保证率采用偏枯(P=90%)年份计算,P=90%枯水年份项目区水利工程现状可供水量、现状需水量及水量平衡计算结果见下表。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的可供水量大于需水量,能够满足需水要求。表1.4-1项目区现状水量平衡计算表保证率现状水资源可供水量(万nP)需水量(万m3)余水量(万m3)50%24841343114
14、175%24841454103090%248415279571.4.2项目区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项目建成后水供需平衡分析见表14.2。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项目区建成后供水量完全能够满足需水要求。表4.2-4项目区建成后水量平衡计算表保证水资源可供水量(万需水量(万m余水量(万m率m3)3)3)50%2484191856675%2484206841690%248421663181.4.3灌溉水质分析项目区灌溉水源主要来自荷木水库,水库流域均为山区,居住人口稀少,无工业生产,水源无污染,根据现场调查并对水库水质进行分析,结合多年灌溉情况证实,项目区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1992)的灌
15、溉水质标准,完全满足灌溉用水要求。1.4.4 结论由于灌区渠道老化,渗漏、崩塌严重,部分支渠损坏已不通水,导致灌区内农田用水紧张,部分农田无水可灌,区内有效灌溉面积逐年锐减。通过对本项目区实施重点县建设工程后,提高了渠系水利用率,在实施后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条件下,枯水年(P=90%)节约灌溉用水量1745万11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L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工程效益是显著的。1.5 工程地质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均为Vl度。各渠道沿线主要为滨海平原地形为主,渠道弯道较少,走向变化较小,岸坡主要为
16、土质岸坡。项目区内地质构造复杂,成土母岩种繁多,主要是沙页岩,其次是花岗岩、粉沙岩,灰沙岩、灰岩和石灰岩。土体抗冲刷能力差,因此对渠道进行防渗、护岸处理及维修加固显得非常必要。1.6 项目建设标准及设计方案1.6.1 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建设目标:改善灌溉面积0.2万亩,恢复灌溉面积L4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35万亩,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36提高到0.65,新增粮食生产能力0.3万吨,项目区受益人口2.38万人,受益农民年人均增收29681元。1.6.2 工程总体布置1.7 .2.1工程总体布局及主要建设内容1、总体布局本工程主要对原有田间的支渠、斗渠、农渠渠系进行防渗节水改造,渠线布置大弯就势
17、,小弯取值,充分利用原有渠线线路。灌区主要通过西干渠从荷木水库引水自流灌溉。西干渠为环山干渠,由东北往西南穿过本灌区边界,支渠接引西干渠,斗渠接引支渠,农渠接引斗渠,最后通过放水口调节水量将水输给各个田块,从而形成田成方,渠相连较完善的灌溉渠系网络。2、主要建设内容项目区配套改造渠道总长度40.4km,其中支渠21km,斗渠8.9km,农渠10.5km,灌溉涵洞99座。16.2.2工程等级、标准本项目区灌溉面积1.95万亩,为中型灌区。1、灌溉标准灌区灌溉保证率取90%。2、建筑物标准本工程区无大型建筑物,灌溉涵洞、过渠盖板建筑物按5级建筑物设计。1.6.3工程设计1.6.3.1 灌溉渠道a)
18、渠肩结构材料方案比较:方案一:M7.5浆砌砖渠肩渠道断面采用M7.5浆砌水泥砖衬砌渠肩,厚度20cm;MlO水泥砂浆抹内侧面及渠顶,抹面厚度为2cm;渠底采用C15现浇素碎,厚度为8cm。砌筑渠肩所用的水泥砖均为Mu75预制碎空心%尺寸为039mx019mx0.19m0方案二:M7.5浆砌石渠肩渠道断面采用M7.5浆砌块石衬砌渠肩,依据衬砌工艺要求厚度为40cm;MlO水泥砂浆抹内侧面及渠顶,抹面厚度为2cm;渠底采用C15现浇素碎,厚度为8cm。1.6-1渠肩衬砌材料方案比较表渠肩衬砌材料防渗效果m3/(m2.d)使用寿命(年)施工JL艺主要优缺点浆砌石0.090.252540简单使用寿命长
19、,对边坡稳定有利,施工质量容易保证,但施工进度慢,造价高。浆砌砖0.11-0.302030简单防渗效果较差,但施工进度快,地基条件要求较低,造价低。由上表可知,本工程田间渠系优先选用浆砌砖材料衬砌渠肩,渠肩总高度超过70Cm时,则采用浆砌石材料衬砌渠肩。b)横断面型式本工程支渠、斗渠、农渠大部分为M7.5浆砌水泥砖矩形渠道。根据实际地形条件、水源条件和灌溉面积选用渠道的断面型式,渠道有A型和B型两种断面型式。其中A型断面为M7.5浆砌石矩形渠道,B型断面为M7.5浆砌水泥砖矩形渠道;渠肩总高度大于等于70cm时,采用A型断面,其余均选用B型断面。C)纵断面设计渠道渠底比降应根据渠线地形坡度大小
20、,并应满足临界不淤流速不小于0.3ms,最大流速不大于允许不冲流速而定。本工程渠道采用M7.5浆砌砖、浆砌石结构,内壁采用MlO水泥砂浆抹面减糙。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范附录表E-4中有关规定,允许不冲流速可达2.5mso本项目灌溉渠底坡降范围在1/100-1/1000之间,各渠道纵向坡降情况详见“灌溉渠道特性表二1.6.3.2 放水口田间灌溉渠道设单边放水口和双边放水口两种放水情况,并设置木闸门控制放水流量。1.6.3.3 取水口从西干渠引水设置取水口。取水口设置简易木闸门控制放水流量,开口处采用C15素碎护砌。1.6.3.4 渠道跌水如遇到陡坎则采用跌水连接上
21、、下渠段。1.6.3.5 灌溉涵洞灌溉渠道过路时,采用灌溉涵洞,灌溉涵洞采用预制钢筋碎板。1.7项目建设管理及施工组织设计1.7.1 建设管理1.7.1.1 组织管理为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工程进度,实现工程预期目标,钦南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组长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领导小组,副组长由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担任,成员由区委办、政府办、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发展和改革局、审计局、交通运输局、科技局、国土局、糖蔗局、水果局、扶贫办等部门领导组成,并成立项目技术小组、成立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小组。1.7.1.2 资金保障措施钦南区财政部门要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及时拔付资金,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按照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田水利 灌区 工程施工 综合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597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