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自噬在肺部3种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
《2022自噬在肺部3种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自噬在肺部3种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的研究进展(全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2自噬在肺部3种常期E典型病原体感染中的研究进展(全文)摘要自噬是溶酶体介导的一种分解代谢过程,通过降解不同的细胞质成分,有助于维持细胞外或细胞内压力下的细胞平衡和生存。自噬也是机体防御病原体入侵的重要方式,侵入机体后的病原体会被宿主细胞的吞噬体吞噬,吞噬体成熟后形成自噬小体,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自噬溶酶体由于各种水解酶的作用而降解,同时将病原体清除。肺部非典型病原体通过干扰宿主细胞自噬水平,逃避宿主细胞通过自噬对其清除,并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最终达到感染宿主的目的。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肺部3种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与自噬关系相关研究作一简要综述。自噬(autophagy)是细胞死亡
2、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其基本原理是清除细胞中的垃圾、防止细胞异常死亡和维持正常细胞功能的关键1o这是一种依赖于溶酶体降解自身细胞器或蛋白质的机制,以实现细胞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更新。目前研究结果显示,自噬除了与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密切相关,和很多感染性疾病也密不可分,尤其与肺部感染性疾病2,3,4,50然而,自噬在参与常见肺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的防御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自噬在参与肺部3种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一、自噬概述自噬是细胞通过溶酶体或液泡降解自身组分以达到维持胞内正常生理活动及稳态的一种细胞代谢过程1o这种降解既是由于外界
3、营养匮乏而进行的自给自足,也用以清除细胞内异常组分。细胞自噬根据其细胞降解底物进入溶酶体或液泡方式的不同,分为微自噬(micrOaUtoPhagyl巨自噬(macroautophagy)以及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autophagy,CMA)60通常文献所提及的细胞自噬都是有一双层细胞器-自噬体参与的巨自噬。自噬也是机体防御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入侵的重要方式7o侵入机体后的病原体会被宿主细胞的吞噬体吞噬,而吞噬体是自噬小体的前体,随着自噬小体的成熟,自噬小体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后自噬溶酶体由于各种水解酶的作用而降解,同时将病原体清除7o因此,自
4、噬是机体除吞噬外的另一种重要的抗感染防御途径。自噬途径的一个重要步骤是自噬相关基因8(Atg8)同源物与早期自噬小体结构上的脂质磷脂酰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的耦合80目前,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研究最广泛的Atg8蛋白是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proteinlightchain3,LC3)9oLC3主要存在两种形式,即胞质型LC3-1和胞膜型LC3-U。现有研究结果显示,LC3-II水平是细胞自噬活性一个重要指标10。二、自噬在防御肺部3种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
5、ty-acquiredpneumonia)中非典型病原体检出率较前明显上升110近期,本课题组通过NGS诊断了中国首例流产衣原体肺炎12L非典型病原体常常属于胞内菌,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肺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发生与其干扰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影响肺泡巨噬细胞通过自噬对其的清除密切相关13o以下就肺部3种常见非典型病原体分别予以介绍。1.自噬与军团菌(Iegionellapneumophila)感染:嗜肺军团菌是一种细胞内革兰阴性细菌,它可以通过IV型分泌系统(Dot/Icm)操纵宿主细胞膜转运机制,并在宿主细胞内特有的液泡L.pneumophila-containingvacuoles(LCVs
6、)中复制14,15l最常见的宿主细胞就翱市泡巨噬细胞16o军团菌之所以能够在巨噬细胞中复制繁殖,最重要的机制是其干扰了巨噬细胞的自噬水平,从而逃避巨噬细胞自噬的防御131在军团菌感染的早期,Dot/Icm分泌系统会分泌多种效应蛋白,其中最常见的效应蛋白是RavZ17,180RavZ既具有磷脂转移蛋白Secl4家族的脂质提取功能,又具有与泛素样Ubl特异性蛋白酶家族相关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它通过解共粗自噬小体膜上PE的脂化LC3蛋白,抑制宿主细胞自噬190为了了解RavZ对LC3解共辗作用的结构-功能关系,Pantoom翅20制备了不同片段PE或I-十六醇C16修饰的半合成LC3蛋白,发现Ra
7、vZ的活性严格依赖于PE的共辗结构。RavZ-LC3相互作用的结构和生物物理分析表明,RavZ最初通过其N端LC3相互作用区(LIR)基序识别LC3PEz利用其C端结构域与磷脂酰肌醇3-磷酸PtdIns3P相互作用,并通过疏水a3螺旋与膜结合,特异靶向自噬小体膜20,210LIR和脂质的结合促进了LC3PE随后的蛋白水解裂解22o总的来说,军团菌通过其效应蛋白RavZ的N端LC3相互作用区LIR基序识别LC3PE1干扰机体肺泡巨噬细胞自噬小体形成,最终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水平。机体肺泡巨噬细胞自噬水平下降,其清除军团菌的能力也随之减弱,军团菌得以大量繁殖,从而引起机体肺炎的发生。Arasak
8、i等23,24在研究中发现,除了RavZ之外,另一军团菌效应蛋白Lpgll37也参与了军团菌感染宿主细胞的过程。军团菌Icm/Dot分泌系统分泌的效应蛋白Lpgll37是一种靶向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的丝氨酸蛋白酶,当军团菌侵入机体肺泡巨噬细胞时,Lpgll37可通过降解一种参与自噬以及线粒体动力学和膜运输的突触素17(syntaxin17I23z从而阻止机体肺泡巨噬细胞自噬,并同时诱导肺泡巨噬细胞凋亡,最终导致机体肺部感染的发生发展。军团菌中存在一种易位效应蛋白-鞘氨醇-1磷酸裂解酶LpSpI250研究中发现,军团菌的SPL与真核生物的SPL在结构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真核生物的SPL能够严格调
9、节细胞内鞘氨醇-I-磷酸(SlP)的水平26JO鞘脂是真核细胞膜普遍存在的组成部分,鞘脂代谢物神经酰胺、神经酰胺-I-磷酸、鞘氨醇和SlP是调节免疫、炎症、感染和癌症中许多重要的关键细胞过程。当军团菌侵入宿主时,通过靶向宿主肺泡巨噬细胞鞘氨醇的生物合成并抑制其自噬小体的形成,从而抑制其自噬水平,干扰肺泡巨噬细胞防御军团菌侵袭的能力,最终达到感染机体的目的。AbdEIMaksoud等27在2019年发现,军团菌效应蛋白Lpg2936同样是其Icm/Dot分泌的,它通过诱导肺泡巨噬细胞自噬相关基因Atg7酶的甲基化,从而干扰LC3-1向LC3-的转化,影响自噬小体的形成,最终抑制肺泡巨噬细胞的自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肺部 常见 非典型 病原体 感染 中的 研究进展 全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0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