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
《葫芦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docx(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06-2020年)胡芦岛市人民政府二。一一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未利用地结构调整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土地利用总体格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农用地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
2、第三节建设用地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生态用地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从严控制耕地数量减少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加大补充耕地力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强化基本农田保护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统筹安排其他农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保障城乡科学发展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加强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和机制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错误!未定
3、义书签。第一节构建国土生态安全屏障用地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土地利用调控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县级土地利用调控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中心城区用地控制指标及空间管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基本农田建设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土地整治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土地生态建设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节建设用地拓展工程错误!未定义书签。
4、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节加强规划实施的制度建设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节完善规划实施的经济手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节加强规划实施的技术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节建立规划实施的全社会参与制度.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附则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相关法规、规范以及上级规划,结合葫芦岛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第二条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
5、科学发展观,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指导方针,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区域和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工业城市和滨海宜居城市的目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统筹各业各类、各区域土地利用,切实转变用地观念,提高土地资源对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第三条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四)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五)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六)辽宁省实施V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七)辽宁省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八)辽宁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九)葫芦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葫芦岛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十一)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第四条规划的范围和期限本规划范围为葫芦岛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区域面积为10414.94平方公里。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远期目标年为2020年。第五条规划的地位本规划是落实土地参与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统筹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凡在葫芦岛市进行的一切土地利用活动,均应执行本规划。
7、与土地利用相关的各项政策、规划、计划要与本规划相衔接,所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必须符合本规划的安排。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第六条土地利用现状到2005年底,葫芦岛市土地总面积10414.94平方公里,农用地面积7272.3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61.48平方公里,园地面积1087.59平方公里,林地面积3087.68平方公里,牧草地面积627.28平方公里,其他农用地208.2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837.99平方公里,其中城乡建设用地626.40平方公里,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211.59平方公里;未利用地2304.65平方公里。第七条土地利用特点(一)土地利用
8、地域差异明显,土地利用类型以农用地为主。全市自然地貌呈“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自西北向东南依次为丘陵低山区和沿海平原区;耕地、城乡建设用地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平原区,园地、林地、牧草地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丘陵低山区。(二)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分散,特殊用地比例大。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依路、依河、依山而建,布局分散。特殊用地面积59.57平方公里,占全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的比例达到了7.11%,穿插布局在建成区内。(三)矿产资源丰富,采矿用地相对集中。2005年,全市发现各类矿产55种,以煤矿、镒矿、铅锌和铝及稀有元素矿产为主,资源丰度每百平方公里1.18处,集中分布在南票、谷杖子、娘娘庙、八家子、杨家杖子等地
9、区。(四)海岸线长,沿海滩涂资源丰富。全市海岸线全长261公里,占辽宁省海岸线长度的11.48%,沿海滩涂面积为445.11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27%,为保育生态安全和开拓后备发展空间提供了基础。第八条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一)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率为77.87%,低于全省85%的平均水平;未利用地比例较高,多分布在低山和沿海平原区,与土地适宜性不匹配。(二)耕地质量偏低。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和氮元素缺乏,土地贫瘠。全市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三分之二,近70%的耕地缺乏水利配套设施,高强度的利用致使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三)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总体不高。建设用地产出水平较低,城镇范
10、围内尚有闲置、空闲和批而未供的土地近4.42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达到306平方米,高于全国人均246平方米的水平,建设用地利用较为粗放Q(四)局部地区土地退化较严重。全市水土流失面积较大;2005年全市海水入侵面积达307.80平方公里;因生产建设造成挖损、塌陷、压占等破坏的土地面积近5.00平方公里;连山、南票等金属矿山周边区域农田污染严重,土壤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第二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第九条面对的挑战(一)耕地保护形势更加严峻。沿海经济带重点发展地区也是优质良田的所在地,规划期内建设不可避免要占用部分耕地,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建设也需要占用一些耕地。但是,耕地后备资源匮乏,且生态环境约束
11、大,制约了葫芦岛市补充耕地能力,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二)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加剧。规划期间,葫芦岛市将加快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必将使城镇工矿用地需求量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和辽西北地区发展规划的实施,将拉动国家和省级港口、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的进一步增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生活生产条件,也需要一定规模的新增建设用地。但是,辽宁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给葫芦岛市的建设用地指标十分有限,各项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巨大。(三)统筹城乡、区域土地利用任务艰巨。城乡二元结构短期内难以消除,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较长时间加以改变,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还需
12、在发展中逐渐加强,推进城乡土地利用管理一体化,建立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任重道远。第十条面临的机遇(一)实践科学发展观,促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转变。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地方政府正逐渐摒弃过去以大量消耗土地等资源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观和发展观,将有利于减少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随着国家一系列土地调控政策和措施的实施,以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为主线的国土资源管理改革的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将发生根本转变。(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实施,为葫芦岛市参与区域经济竞争提供了新的机遇。随
13、着国内开放热点由南至北梯次转移,葫芦岛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极为有利条件,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必将带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为科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十一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两大优势,双向依托东北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着力构建沿海经济带,辐射带动西北地区发展,把葫芦岛市打造成为东北、华北两大经济区的节点城市,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建设区域,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工业城市和滨海宜居城市。第十二条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4、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40亿元。全市总人口29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12万人一147.5万人,城镇化水平38.050.0%o到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0亿元。全市总人口3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20201.5万人,城镇化水平38.765%。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第十三条总体战略规划期内,全市土地利用和管理必须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服务于沿海经济带建设,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科学发展,重点实施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战略,保障科学发展用地战略,节约集约用地战略,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战略,统筹城乡与区域土地利用一体化战略,努力实现保护资源与保障发
15、展双赢。第十四条战略重点(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生态文明出发,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提高耕地生产效益,坚持数量保护与质量保护并重,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力度,确保粮食和基本农产品安全。(二)科学调控和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建设用地供应实行有保有压、保障重点原则,推进节约集约用地。重点保障沿海经济产业集群和重要基础设施发展用地,合理引导资源枯竭、产业转型地区的发展用地Q集约建设都市核心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综合效益;引导和调控地区发展用地,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发展;结合新农村建设,引导农村居民点向中心村集中,有步骤地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三)统筹区域城乡发展用
16、地。根据国家、辽宁省区域发展战略赋予葫芦岛市的发展定位,为加强与秦皇岛和锦州等城市间合作,建立区域土地利用协调互动机制;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协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用地矛盾,明确区域土地利用方向并实施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引导各类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四)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基础性生态用地的保护平衡功能,利用农用地的多重效能,拓展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安全Q加强水土流失和水环境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与治理,加强矿区生态恢复与重建,构筑全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格局。第十五条规划目标(一)严保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红线目标。全面落实辽宁省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
17、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实现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和质量双重平衡,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至2010年和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分别不低于2256.00平方公里和2251.00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867.00平方公里,质量有提高,布局总体稳定。(二)保障科学发展用地,逐步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Q统筹安排辽宁省下达的各项建设用地指标,闲置和低效建设用地得到有效利用,土地利用效率显著提高。至2010年和2020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分别控制在29.00平方公里和114.00平方公里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分别降至159平方米和158平方米。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平均每公顷建设用地
18、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不低于74万元和160万元。(三)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农用地有所增加,建设用地得到有效控制,未利用地得到合理开发,土地利用结构得以优化。到2010年和2020年,农用地分别为7537.27平方公里和7783.77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分别为862.00平方公里和936.00平方公里;未利用地分别为2015.67平方公里和1695.17平方公里,土地利用率由2005年77.87%分别提高至80.65%和83.73%o(四)全面推进土地整治,逐步提高农用地特别是耕地质量。农用地整理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全面展开,农村居民点的整理有序推进,对宜农荒草地、滩涂及其他宜农未
19、利用地进行适度开发;到2010和2020年,全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总规模分别为13.00平方公里和64.00平方公里。(五)加强土地环境建设,构建国土生态屏障。全市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得到巩固,水土流失治理进展明显,农用地质量退化特别是耕地污染的防治得到加强,废弃工矿用地和煤矿塌陷区得到有序整治,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海岸带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等得到有效保护,河流等水面保持基本稳定,基础生态用地的功能稳定发挥。到2010年和202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3.7%和45.0%,河流、湖泊、滩涂、沼泽地等水域面积保持基本稳定,各类基础性生态用地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
20、比例保持在75%以上。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第一节农用地结构调整第十六条稳定农用地面积严格农用地保护,注重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量提质。以利于农业现代化经营为目标,合理利用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充分发挥农用地生产、生态、间隔等多重功能。2020年,全市农用地面积为7783.77平方公里,较2005年增加511.47平方公里。第十七条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2005年,全市耕地面积2261.48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1.71%,到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保持在2251.00平方公里以上,占全市土地总面积比例为21.61%o规划期内,对耕地保护压力大的中心城区、各县(市、区)城镇发展区、重要产
21、业集聚区等区域,适量核减耕地保护任务。2005年,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906.31平方公里,规划期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在1867.00平方公里以上,全市共核减基本农田39.31平方公里。主要将中心城区允许建设区和有条件建设区内、各县(市、区)城镇建设范围内、重要产业聚集区内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建设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调出。第十八条适当调整园地、林地、牧草地结构规划期内合理调整园地规模,2020年园地面积保持在1145.00平方公里以上,比2005年增加57.41平方公里。有序增加林地,提高森林覆盖率,2020年林地规模达到3354.00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266.32平方公里。通过对荒草地进
22、行改良利用,稳步增加牧草地面积,2020年牧草地规模达到837.00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209.72平方公里。第十九条合理安排其他农用地科学合理安排规模化畜禽养殖用地、设施农用地和养殖水面规模。利用废弃地和荒山、荒坡,适当增加畜禽养殖用地规模,提升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加工水平,积极支持规模养殖场建设。2020年其他农用地规模为196.77平方公里,比2005年减少11.50平方公里。第二节建设用地结构调整第二十条严控建设用地增量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障重大基础设施用地需求。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36.00平方公里以内,占全市土地
23、总面积的8.99%,比2005年增加98.01平方公里。第二十一条合理调控城乡建设用地2005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626.40平方公里,规划至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660.00平方公里以内,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6.34%,比2005年增加33.6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189.00平方公里以内,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1.82%,比2005年增加38.85平方公里。第二十二条保障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2005年,全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211.59平方公里,规划至2020年全市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为276.00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2.65%,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葫芦岛市 土地利用 总体规划 2006 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00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