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照明教案.ppt
《电视照明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照明教案.ppt(1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电视照明,第一节 电视照明的意义,第二节 电视照明的任务,1、满足技术上对照度 的要求2、完成画面的艺术造型3、突出强调主要场景和主要人物4、再现环境气氛与强调时间概念5、戏剧表现的需要6、视觉语言修辞的需要,第三节 电视照明的基本特点,1、时限性2、可塑性3、纪实性4、体现性,第四节 影视照明的异同,1、亮度比与光比的要求不同2、多机和单机拍摄对布光的不同要求3、多种体裁与单一体裁照明的不同4、实景照明与棚内照明的不同5、素养和适应性的要求不同,第五节 电视照明部门的工作地位与工作关系,1、照明与导演2、照明与摄像3、照明与美工,第二章 光的基本概念,1、照度 照度表示被照明物体表面在单位面
2、积上所接受的光通量,即某物表面被照亮的成都,单位是勒克斯。2、亮度 亮度表示物体表面发光的强度值。,第三章 色温与色彩,第一节 色温的定义,1、色温是表示光源的光谱成份的概念。2、色温用绝对温标表示,单位为K。3、黑体随着温度增高而发出的色光,就叫光源色温度,简称色温。,第二节 光源的色温,第三节 色温平衡,1、使用的光源色温与摄像机的色温一致。2、同一场景不同光源色温一致。3、日光色温与人工色温一致。,第四章 色彩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 色彩的基本属性,1、色别 也称色相,是色的最基本特征。2、明度 明度是同一色别的相对亮度。3、饱和度 也叫色纯度,指颜色的鲜艳程度。,第二节 色彩的联想与感情
3、第三节 色彩的变化规律,1、色彩的冷暖变化2、色彩的透视变化3、色彩的强弱变化,第五章 光线与人眼的视觉特性,第一节 认识眼睛,一、感受可见光强与弱的能力 视网膜:视杆细胞感受弱光 视锥细胞感受强光,二、亮暗适应能力,三、色彩适应能力,色觉守恒:不同的光线照明条件下,人眼不会由于不同的光线照明条件而改变对这一物体的原有色彩的印象和记忆。,四、视界容量范围,双眼:水平160度,垂直110度。,物体处于人眼视界范围内的中心部分时最清晰,五、视焦点调节变换能力,第二节 摄像机作为人的“眼睛”,一、对光色变化的感知与体现二、对人眼视域的拓展与开发三、对视角之内物象的理性思考,第六章 电视照明工作者的素
4、养构成,第一节 电视照明工作者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指人感知、领会或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某些事物、形式、艺术的美的反应、追求、感觉或思维。,电视照明创作者的审美意识,是指电视照明创作者对某一艺术形式、光线气氛、物体造型的美的一种反应、追求、感觉。,一、审美意识与修养,二、观察与积累三、审美意识与创作,第二节 电视照明与摄像轴线和光线轴线,一、摄像轴线的运用规律二、光线轴线的形成三、光线轴线的规律四、光线轴线与摄像轴线五、光线轴线的合理使用,第七章 电视照明与画面造型,第一节 照明与画面的空间深度,一、空气透视规律二、照明与空间透视 1、合适的光线入射角 2、确定光线方向 3、控制光线的明暗比例 4
5、、色调冷暖的配置,第二节 照明与物体的立体形状,一、顺光与散射光二、侧光与斜侧光三、弱光与强光四、逆光照明,第三节 照明与物体的表面结构,一、粗糙的表面结构 适宜侧光照明,即能使表面细致的起伏部分呈现出标题的影调,又能使粗糙的表面结构的特点更为明显和突出。二、光滑的表面结构 适宜散射光,提高景物表面的普通亮度,降低闪光部位与周围表面亮度的差距。,三、透明的表面结构 适宜侧逆光,光线穿过透明体,显示其特点,同时正面加辅助光。四、镜面的表面结构 适宜散射光,同时尽量安排明亮色调的环境。,第八章 外景自然光照明,第一节 外景自然光照明的特点,一、自然光照明的变化规律二、在光影变化中寻找最佳创作效果三
6、、面上照明的利弊,第二节 如何处理外景自然光照明,一、对自然光进行选择 选择合适的光线照明条件,是主题表 达、气氛再现、意境抒发的关键。二、弥补自然光照明的自身缺憾三、人为调整自然光的反差四、被摄体暗部偏色的校正五、模拟和再现特殊的光线照明效果六、再现夜景气氛,第三节 直射光照明,一、太阳初升和欲落时段,1、照明条件不稳定2、时间短促光线变化大3、明暗对比明显亮暗间距大4、地面被照明物体投影长5、光线偏暖色温偏低6、近浓远淡透视层次明显,二、正常照明时段,1、光线条件稳定2、照明亮暗适中3、受光面、阴影、投影明显,三、顶光照明时段,一般较少使用处理方法:,1、外景选择多层、重复景物强调层次关系
7、2、避免骷髅状,一人脸暗部或亮部曝光3、人为改变顶光投射状态4、加用辅助光,四、直射光照明常用形式,(一)顺光照明(二)斜侧光照明(三)逆光照明,第四节 散射光照明,特点:1、光线柔和,照明均匀2、亮暗反差缩小,影调接近3、光线无明显的投射方向4、色温偏高,色调偏冷5、物体受光面、阴影、投影不明显6、面上照明同点上照明区别较小,一、晨曦和黄昏时间照明 抒情 表意,剪影、半剪影效果。,二、阴霾天和薄云天照明 柔和,优雅。,三、雨雪天和雾天照明 雨雪天特点:1、光线柔和细腻,具有很强的感情特点 2、由于雨雪作用,表面发生变化,3、光线含蓄、细微,在被摄体表面形成不规 则光斑、光点,拍摄要点:1、充
8、分利用逆光、侧逆光 2、设置暗的环境或背景 3、利用雨雪天的造型工具,渲染气氛 4、控制明暗反差,雾天光线分析:1、介质增多,光线扩散 2、“净化”画面,写意效果明显:含蓄、幽深、淡雅 3、空气透视效果强烈,拍摄处理:1、逆光、侧逆光处理为佳 2、剪影效果朦胧、诗意 3、雾气过浓时,不适合拍摄,四、晴天遮挡法和背阴处照明,遮挡法优点:1、散射光照明效果好 2、清晰度、饱和度正常 3、易于把握基调 不足:容易穿帮解决方法:1、用光尽量缩小遮挡和未遮挡反差 2、调整景深,避开背景 3、选择封闭式场景,第五节 夜景照明的设计,一、夜景拍摄的三个时间,(一)晴天太阳光下拍夜景,1、制造大面积暗的阴影:
9、逆光拍摄2、加辅助光,以表现轮廓为主,暗部层次为辅3、色调偏冷4、控制曝光量5、防止天空和亮背景过多的进入画面,(二)夜间拍夜景,1、用光线区别景物远近层次,表达空间透视2、注意控制亮暗反差3、避免天空过多出现,(三)晨曦和黄昏拍夜景 拍夜景的黄金时间,益处见课本。,二、实拍前的基本考虑(一)基本思路(二)基本要求,1、注意场景选择 技巧:场景及场景周围物体、背景具备反光能力2、要有用光依据3、合理利用和安排景别4、人为拉开亮暗对比,5、利用和加强色调对比6、展示空间深度7、设计逆光照明,第六节 室内自然光照明,一、室内自然光的特点,1、光线有固定的方向性2、光线细柔平和3、门窗亮部与环境暗部
10、亮暗差距大4、富有浓郁的环境气氛,二、室内自然光用光方式(一)较大场景,1、运用逆光照明强调现场气氛2、注意室内自然光与现场光的综合运用3、利用自然光与现场光不同,形成冷暖对比4、室内自然光与人工光线巧妙配合,(二)较小场景,1、背景及环境的选择处理2、充分利用反射光3、利用逆光照明交代情节,第七节 反光板的使用与效果,一、两种类型 柔和反光板和单向反光板二、多种样式三、反光板的优点 1、光色正常 2、直接或间接地利用日光 3、制作简易且携带方便,四、反光板的作用,1、缓和反差,显现暗部层次2、校正偏色,力求色彩统一3、具有“移光”效果4、修正日光不足,达到照明平衡5、模拟真实的效果光6、在场
11、景内作底子光,五、反光板常出现的问题,1、反射光太强太亮2、反光板位置不正确 反射光的基本原则:不能在被摄体表面产生投影,不能造成第二个主光的印象,不能同主光形成夹光效果。3、反光板角度偏低4、区域性照明,光痕明显,内景人工光线照明,第一节 内景人工光线照明的特点,一、模拟和再现自然光效 内景照明的一切光线照明效果是从再现和 模拟真实生活中的自然光效而来的。二、创造和渲染环境气氛三、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四、具有细致的布光程序五、对照明亮度有基本要求,电视内景照明的基本任务:1、用人工光线表达剧情和主题;2、模拟和再现生活中各种特定的光线照明效果;3、表现时间特征;4、再现环境气氛、特点;5、完成
12、环境、物体、人物的造型;6、满足摄录技术上对光线亮度的需要。,第二节 对人工光线的认识,人工光线即创作者依据剧情内容、创作意图、艺术构思,利用某些照明器械所创造的光线。,1、主光,主要塑型光,用以照亮物体最主要、最富有表现力的那部分。主光在画面上有明确的方向性。常采用硬光作主光。作用:形成造型结构,描绘被摄物的立体形状概貌,交代画面内空间的关系,造成明暗影调配置。光源的位置:在被摄物体左或右的前侧3045以及垂直升高3045为正常照明位置。,第三节 人工光线条件和效果的分析,2、辅助光,用来补充主光照明、帮助主光造型的光线。辅助光没有方向性,光线柔和、细微,常采用泛光灯作光源。作用:提高阴影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视 照明 教案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0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