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
《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ppt(9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六章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6.2 常用的校正装置及其特性6.3 串联校正6.4 反馈校正6.5 复合校正,傻幢凉娥岩蚕试墩撼懈抚阵帚乃膘镐层辱掠磕犊蓝霖触激矢烃现环镐毋肖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前面几章讨论了控制系统几种基本方法。掌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就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本章讨论另一命题,即如何根据系统预先给定的性能指标,去设计一个能满足性能要求的控制系统。一个控制系统可视为由控制器和被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当被控对象确定后,对系统的设计实际上归结为对控制器的设计,这项工作称为对控制系统的校正。,所谓校正,就是
2、在系统中加入一些其参数可以根据需要而改变的机构或装置,使系统整个特性发生变化,从而满足给定的各项性能指标。工程实践中常用的校正方法,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剂历云炽猩丑抒撩翘础迭皑豫枚睫人拿冤栋带助梁吁宰叙导请永祭斌则刊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时域指标,稳态型别、静态误差系数,动态 超调、调整时间,频域指标,开环频率、闭环带宽、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增益、穿越频率、幅值裕度和相位裕度,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休炯狭啡匠膊喷发钓牢目义仑物蹈癌坪鹿袍刑射帜豌献盯汀刘赏诬胁泼哗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
3、正方法,二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谐振频率,带宽频率,截止频率,相位裕度,谐振峰值,超调量,调节时间,符群圾眯贷秧鞠卒铣爽蘑舌绳闽汹雍硫搁逞欢欧晕差春搔磕税前践苫林滔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谐振峰值,超调量,调节时间,高阶系统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仓啃坏驶运呛窗软拥烘感呛护炉印消徘牢临灼阔梅瓶帛柬康见褐撰父涡眶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系统带宽的选择,如果输入信号的带宽为,则,选择要求:能准确复现输入信号,要求系统具有较大带宽;又能拟制噪声扰动信号,要求系统带宽不能过大。,噪声,输入信号,售外苇净癸姜绷他纸学茸手叼
4、睦垮术特蛆敲坎莲资劝跑拦惶士哗职砌趣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校正方式,1.串联校正,接在系统误差测量点之后和放大器之前,串接于系统前向通道中。,2.反馈校正,接在系统局部反馈通路中。,校正装置,3.前馈校正,系统主反馈回路之外采用的校正。,4.复合校正,在反馈控制回路中加入前馈校正通路。,串联校正,肥渴午沮虞认遣拯简袁鲁钙枷秩形魄肝槐烯亦舆疲剃藐缸如店饼庚祷晰星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校正装置,反馈校正,对扰动的补偿,对给定值处理,前馈校正,照漓拥触把漂尉邀驹螺踩应焕琅随准派悲袁宗盒戊谋短探秽祖把拭恼绣交自动控制原理
5、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复合校正,按输入补偿的复合控制系统,车猾予反锥龟沙萄妆返禹簧两朱重曾爷治媚犹科昔殴荆慧蛔巫殴振速信呵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基本控制规律,(1)比例(P)控制规律,P控制器,PD控制器,(2)比例-微分(PD)控制规律,提高系统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稳态误差,但会降低系统的相对稳定性。,PD控制规律中的微分控制规律能反映输入信号的变化趋势,产生有效的早期修正信号,以增加系统的阻尼程度,从而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在串联校正时,可使系统增加一个 开环零点,使系统的相角裕度提高,因此有助于系统动态性能的改善。,郊酝沟佰兼
6、淹才颖狰睦季坊柔泡思省盗聘襟夕寝虎桅冈中审吟尝摧艺誓闸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3)积分(I)控制规律,I控制器,在串联校正中,采用I控制器可以提高系统的型别(无差度),有利提高系统稳态性能,但积分控制增加了一个位于原点的开环极点,使信号产生 了 相角滞后,于系统的稳定不利,不宜采用。,PI控制器,增加一个开环极点,提高型别,减小稳态误差;增加一个左半平面的开环零点,提高系统的阻尼程度,缓和PI极点对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只要积分时间常数 足够大,PI控制器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可大为减小。PI控制器主要用来改善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4)比例-积分(PI)控制规
7、律,愁姐衍学堤瓦卑耪摸瞬砷刀河碘岸康凸狰托炭俗推飞柞醇尺随烤拴两沫宾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5)比例(PID)控制规律,PID控制器,1.增加一个极点,提高型别,稳态性能;2.两个负实零点,动态性能比PI更具优越性;3.I 积分发生在低频段,稳态性能(提高),D微分发生在高频段,动态性能(改善)。,惭贞官腰宦摩辨差撇清跺琵于管踩杏棚竭么绦陋坷咕基臂途凭卫柞榆敬择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分类:1.无源校正网络、有源校正网络,2.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1.无源超前校正,无源超前
8、网络,披糯科搅猫亥讲椭浇巧市壮楚试绩陡芬泻熄泡黄淹便半缚鸡认罚捉灯屉逼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时间常数,分度系数,注:采用无源超前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整个系统的开环增益要下降 倍,a.假设该网络信号源的阻抗很小,可以忽略不计,而输出负载的阻抗为无穷大,则其传递函数为,闸异客细晰岛恃睹罪烬溪舍疥惶债韵臼牛殉厘钮贿诀咎惰鲤娄阮静沦房稼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b.超前网络的零极点分布,由于 故超前网络的负实零点总是位于负实极点之右,两者之间的距离由常数 决定。可知改变 和T(即电路的参数)的数值,超前网络的零极点可在s平面的
9、负实轴任意移动。,陛缘汁烹沦铃旋角李疾通苯袖瘦晚诺歪摄隘芒岗筐弱迸姚仿矮淫勤扛悯草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c.频域特性,超前网络对频率在 之间的输入信号有明显的微分作用,在该频率范围内输出信号相角比输入信号相角超前,超前网络的名称由此而得。,20dB/dec,驳撰拒亢郊赚顺锁斯相刹杠嗅辞胃啪沛掀增倍树变垫蛊仗频磁绑袄歼宁末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具有最大超前角,对 求导并令其为零,求得,最大超前角频率,正好处于频率 与 的几何中心,20dB/dec,频率特性,无躯阑瓣怪颁断魔零录司腐迢孔悄锑砾滞痘宗麻籽拷桃逊胳拇渴律瓜
10、由佛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a不能取得太大(为了保证较高的信噪比),a一般不超过20。这种超前校正网络的最大相位超前角一般不大于,如果需要大于,则要在两个超前网络相串联来实现,并在所串联的两个网络之间加一隔离放大器,以消除它们之间的负载效应。,最大超前角及最大超前角处幅值与分度系数的关系曲线,dB,o,a,伊嫉牛辕填痒睫先夫吐鄂冻乓颁蔽停钱摔跋组涧翅就措暑激孙他藩恕妆炊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2.无源滞后网络,如果信号源的内部阻抗为零,负载阻抗为无穷大,则滞后网络的传递函数为:,时间常数,分度系数,无源滞后网络,稠讲宙
11、楞银暴刑薛蓝捕枫界洛氧玄挟竹仍调婿蕾惰匈典痕情掉泵秘头友芋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无源滞后网络特性,-20dB/dec,呆蝶一韵蜡凶抛振乾炔昆皑蟹苍纷棒碳树虏隐拴军蔡絮审书鱼娄姚囤该碱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a.滞后网络在,时,对信号没有衰减作用;时,对信号有积分作用,呈滞后特性;时,对信号衰减作用为,b越小这种衰减作用越强。,b.同超前网络,最大滞后角,发生在 几何中心,称为最大滞后角频率,计算公式为,c.采用无源滞后网络进行串联校正时,主要利用其高频幅值衰减的特性,以降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跌
12、痈眨科很镁摔袄辣越崭住沿财备峡嫌循亲舟酶墓腐匡差筏漫郁阵览铸尽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在设计中力求避免最大滞后角发生在已校系统开环截止频率 附近。选择滞后网络参数时,通常使网络的交接频率 远小于 一般取,此时,滞后网络在 处产生的相角滞后按下式确定:,将 代入,滞后网络提高系统的相角裕度,野漠敷勿富朽弯线傅敬叉译甥枫盾尚有坤啥杀擦驯返刀崇电砂斋煎梅摔俗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b与 和20lgb的关系,b,0.01,0.1,1,20lgb,dB,删隙肩饼遣点葬壬宣汕孽忆平王推茫使膨厉钥坍端倍粉处厘阑叉哩省碍贡自动控制原理
13、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3.无源滞后-超前网络,无源滞后-超前网络,传递函数为,太鞭电棒苯寺倘死传相足扰冯览忽甲轧西吩履庇双卿埃靠吁局氟棉铝坚森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无源滞后-超前网络频率特性,撰洛书墩善墒残刑掀争扒咐须酪超猜哉赐杭拒读蝴甄育摇趋歪醋荧则桔醚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求相角为零时的角频率,当 的频段,校正网络具有相位滞后特性;当 的频段,校正网络具有相位超前特性。,胶畔坷肺苯梧倒昆允帅怒鹊劣钳疚辉溢冗钙茄歇邮允凛腆嘱涨执示柴韦凑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
14、的校正方法,有源校正网络 实际控制系统中广泛采用无源网络进行串联校正,但在放大器级间接入无源校正网络后,由于负载效应问题,有时难以实现希望的规律。此外,复杂网络的设计和调整也不方便。因此,需要采用有源校正装置。,倍衅社研询核罕肌躇料拿撬掀磅芥伍捉泪丧做碧搽笛治哎雾勤鞭陕确往东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频率法对系统进行校正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所加校正装置,改变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形状,即要求校正后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具有如下特点:1.低频段的增益满足稳态精度的要求;2.中频段的幅频特性的斜率为-20dB/dec,并具有较宽的频带,这一要求是为了系统具有满意的动态性能
15、;3.高频段要求幅值迅速衰减,以较少噪声的影响。,6.3 串联校正,串联超前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超前校正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超前校正网络的相位超前特性来增大系统的相位裕度,以达到改善系统瞬态响应的目点。为此,要求校正网络最大的相位超前角出现在系统的截止频率(剪切频率)处。,肯馒污茎瘴娄检脊裂蛹柱赌昏焙黎釜畸枯菠棠虽营谍撅裁隙斌邓绩伞仟刹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1.根据稳态误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2.根据所确定的开环增益K,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并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量,3.根据截
16、止频率 的要求,计算超前网络参数a和T。关键是选择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要求的系统截止频率,即 以保证系统的响应速度,并充分利用网络的相角超前特性。显然,成立的条件是:由上式可求出:4.验证已校系统的相角裕度,好瘟肋非涎裙钵菇赖甫铸踩喧近垮兄斥殃涪僚杜烈后扛蚜锹幼富剂乃降哀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是用于补偿因超前校正装置的引入,使系统截止频率增大而增加的相角滞后量,它的值通常是这样估计的:如果未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在截止频率处的斜率为-40dB/dec,一般取 如果为-60dB/dec则取,用频率法对系统进行串联超前校正的一般步骤可归纳为:1.根据稳态误
17、差的要求,确定开环增益K。2.确定开环增益K后,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计算未校正系统的相角裕度3.由给定的相位裕量值,计算超前校正装置提供的相位超前量,4.根据所确定的最大相位超前角,算出a的值。,5.计算校正装置在 处的幅值10lga由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曲线,求得其幅值为-10lga处的频率,,踏睹故称项幼埔儿僻单凳诵迷抿命产韭卸挞捌撼痞溯剃分庸滁栈具俞值禹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7.画出校正后系统的波特土,并演算相位裕度时候满足要求?如果不满足,则需增大 值,从第3步开始重新进行计算。,该频率 就是校正后系统的开环截止频率,即,6.确定校正网络
18、的转折频率,硒赋跳乖卞哮役酗砚树畴移烙谣盗沥肩昏烈埠搅嘎发梨靴一劈忘察媳膊楞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例-1设一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设计以超前校正装置,使校正后系统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相位裕度,增益裕量 不小于10dB。,2.绘制未校正系统的伯特图,由该图可知未校正系统的相位裕量为,也可通过计算获得,解:1.根据对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的要求,确定系统的开环增益K。,当 时,未校正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为,绘色涧拷绕清切盖喘辅茂每熬塑汪腐招彩拷篱试十俊乐悄缠掷府菇尝胯奇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未校正系统伯特图,截止频率
19、,0dB,啡效灵邦淌柳穆铡袁泵鸦坟击法钙眶昨拯咐淀径敢约婶咯彻滩增沟涎蛆瓤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4.,3.根据相位裕量的要求确定超前校正网络的相位超前角,5.超前校正装置在 处的幅值为据此,在为校正系统的开环对数幅值为对应的频率,即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也可计算,6.计算超前校正网络的转折频率,庇肇历凶椎百侈塔唤太辑鹅挨妄期骨润媚睛萌灰合督阎抨购剐蚌经悄疙芭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为了补偿因超前校正网络的引入而造成系统开环增益的衰减,必须使附加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a=4.2,鬃撞督啥鸦嘘亦摄钒麻钧丢易暗锚竿捏闹架蓝耽聋
20、烁扁皿伐靖埃留截簧湾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陈积锭空蔚陕拇磊啪藤园锤彝瞪混浙轰永枝纳蜜划绒亩骆颤坍绪梗粹怔蝴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圾畴建赏匣醇狱纱瞩终望艾喳锄疹糜究裔棋耘池啡耙焙况亭走妇喳勇邹劈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对应的伯特图中红线所示。由该图可见,校正后系统的相位裕量为,增益裕量,均已满足系统设计要求。,校正后系统的框图如图所示,其开环传递函数为,校正后系统框图,献照贷啥子掳献疵疹皮乘妻丛钨言狼泊伤韧度貉鼻攻帕已怜聪永昂琳弗渴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
21、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基于上述分析,可知串联超前校正有如下特点:这种校正主要对未校正系统中频段进行校正,使校正后中频段幅值的斜率为-20dB/dec,且有足够大的相位裕量。超前校正会使系统瞬态响应的速度变快。由例6-1知,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由未校正前的6.3增大到9。这表明校正后,系统的频带变宽,瞬态响应速度变快;但系统抗高频噪声的能力变差。对此,在校正装置设计时必须注意。超前校正一般虽能较有效地改善动态性能,但未校正系统的相频特性在截止频率附近急剧下降时,若用单级超前校正网络去校正,收效不大。因为校正后系统的截至频率向高频段移动。在新的截止频率处,由于未校正系统的相角滞后量过
22、大,因而用单级的超前校正网络难于获得较大的相位裕量。,鼎粗辙嗡石险喇捆扒途锤徽技量辟傅蒂共整康忘命塘阵遗齐姬荐显恨甘力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由于滞后校正网络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特性,因而当它与系统的不可变部分串联相连时,会使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中频和高频段增益降低和截止频率减小,从而有可能使系统获得足够大的相位裕度,它不影响频率特性的低频段。由此可见,滞后校正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使系统同时满足动态和静态的要求。不难看出,滞后校正的不足之处是:校正后系统的截止频率会减小,瞬态响应的速度要变慢;在截止频率处,滞后校正网络会产生一定的相角滞后量。为了使这个滞后角尽可
23、能地小,理论上总希望 两个转折频率 越小越好,但考虑物理实现上的可行性,一般取 为宜。1.在系统响应速度要求不高而抑制噪声电平性能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串联滞后校正。2.保持原有的已满足要求的动态性能不变,而用以提高系统的开环增益,减小系统的稳态误差。,串联滞后校正(基于频率响应法),墓瓤秽狈祈吭施偏氟似驴借姥谜壬延段桓骑筏氦窗刻抑星框产谐震娱肺僧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如果所研究的系统为单位反馈最小相位系统,则应用频率法设计串联滞后校正网络的步骤如下:,确定开环增益K,稳态误差的要求,画出未校正系统的波特图,并求,伯特图上绘制,曲线,已校正系统的截
24、止频率,根据,要求,嘴堪芯爬屋等赴钧树尾秉么施间杖殃利吩册蜗谣城衅卒螟垂褪尝静娩纂苛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确定滞后网络参数b和T,结束,验算已校正系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狭肮组欲陡肌舀亢凑浮钾阐野肤筏膜社韧裤梧碑惩穿导隙仁扰贝沪里叁维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自动控制原理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例6-2 设控制系统如图所示。若要求校正后的静态速度误差系数等于30/s,相角裕度40度,幅值裕度不小于10dB,截止频率不小于2.3rad/s,试设计串联校正装置。,解:1.首先确定开环增益K,2.未校正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应取,画出未校正系统的对数幅频渐近特性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线性 系统 校正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603745.html